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思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o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叫“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通俗地讲:“阅读理解”指的是,阅读文字材料并理解其内容及涵义。严格地讲,“阅读理解”指的是,通过认识语言形式与结构而获得全部文字信息的过程。因此,“阅读理解”绝不是一种简单、消极、被动的学习活动,而是一种复杂、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可以说,它是一种书面交际活动——读者与作者双向交换信息的过程。
  随着国内外英语测试方法的改革和发展,“阅读理解”已成为全面评估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测试题型,在现行中学的MET与NMET试卷中所占比重尤大。该题型的命题方式通常是提供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材料,在文后附设几道问题(一般为选择题),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内容逐一作答。归结起来,问题大致针对如下几个方面:(1)文章的个别词语或句子;(2)文章的某细节或情节;(3)文章的主题;(4)文章的背景;(5)文章的结论或结局;(6)文章内含的隐义或寓意;(7)作者的立意或观点。
  综合以上方面,阅读理解题在性质上可分“客观信息题”与“主观判断题”两大类型。前者旨在考查对文章所提供的“表层信息”(即事实部分)的摄取,后者旨在进一步考查对文章所蕴含的“深层信息”(即内涵部分)的理解。具体归纳分析如下:
  一、直接理解性题目
  这种题目比较简单,只要通读全文,了解文中所属的重要事实或细节,就可以解答出来,有的甚至可以从文章的原句中直接找到答案。
  二、语义理解性题目
  题目要求对文中的个别难词、关键词、词语或句子作出解释。解此类题有时需要对有关的上下文,甚至整篇文章的内容建立准确、立体的理解才能作答。
  三、逻辑推理性题目
  这种题目有一定难度,答案一般不能直接从文章中找到,而必须根据上下文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或对整篇文章进行深层理解后,才能找到。有时甚至还得联系到作者的意图、态度等弦外之音、文外之意,并加以推理、判断,才能获得。解这类题时,可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
  1.根据常识判断
  解题时,除了弄清文意外,还需借助各方面的常识进行判断。如生活常识、风土人情、传说掌故、名人轶事等。引下文为例:
  2.根据知识判断
  解题时,应结合运用一些一般性的知识,如政治、地理、历史、文学、哲学、宗教、艺术、军事、体育、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以提高解题能力。
  3.根据计算判断
  解题时,有时光理解文意仍不够,还要运用一些数学知识,进行和差、倍数、分数、百分率、比例、长度、面积、体积、时间、速度等方面的基本运算。引下文为例:
  4.根据情节判断
  解题时,应从情节所提供的基本事实出发,寻找一定规律,如时间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比较关系、转折关系等作为推理依据。这种题目在试卷中最常出现,考生不能只停留在字面意义,而要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情节安排与发展中深入探讨其逻辑联系以及隐喻、引申等内在的因素。引下文为例:
  四、归纳概括性题目
  要求在阅读和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对文章作出归纳、概括或评价。做这种题目不仅要透彻理解全文,还应对作者论述的意图、观点作进一步剖析,不能光凭文中的片言只语而断章取义,也不能满足于就事论事。比如,涉及文章的标题(title)、主题(main idea)、结论(conclusion)、结局(end)等有关问题,都需要在细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运用语言知识、背景知识、生活常识进行逻辑思维、推理、判断,从而获取文中内隐的信息。
  熟练掌握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对增强应试能力,提高考试成绩,无疑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可以依照下列方法、步骤进行解题:
  1.快速阅读,弄清大意。看清标题后,先浏览一下全文,目的在于初步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以及其所涉及的主要方面。要学会运用“扫描式”快速阅读法。一般情况下,速度要掌握在每分钟150至200个词之间,对无关紧要之处,可以一扫而过,而在关键重要之处,则适当放慢速度,略加思考。
  2.细读文后考查题,明确题目要求。浏览正文之后,接着认真阅读文后考查题,以便明确题目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随后复读文章时,由于是带着问题去读,便可格外留意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源,有利于捕捉有效信息,舍弃无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从而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3.复读全文,着手答题。在初读一遍的基础上,再将文章从头到尾仔细复读一遍,其速度一般控制在每分钟80至10个词左右。复读时,应总揽全文的信息,上下文之间的逻辑联系,事件的发生、进展以至结局,论点、论据的阐述及其因果关系,据此进行推敲斟酌,进而领悟作者的思路、意图、文章的寓意、隐义,并运用逻辑推理作出判断,而后才着手慎重答题。
  4.重点核对,加深理解。答题完成之后,有必要回过头来对与答题有关的内容重新加以研读,或对个别理解模糊的关键词语再次审核,以加深理解,澄清疑点,提高答题的准确性。最后,提醒注意几点:
  (1)阅读时,不应将注意力过分地放在语言形式上,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往往读了后句忘了前句,甚至读过了的句子在头脑中的印象仍然一片空白,于是不得不回视、重读。
  (2)也不应将注意力过分地放在单句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抓不住全篇的主旨。阅读速度提高不快的原因多半与此有关。应该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力求做到获取信息与加工信息几乎同步进行。
  (3)阅读时,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侧重点要有所不同。若为记叙文,应着重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尽量抓住某些关键性的词句,有价值的数据,不要轻易放过可能提供重要线索的细节。还要分析和把握作者对事件的基本态度,否则虽然读懂了文章,也可能作出错误的判断。
  (4)遇到生词或难词时不要惊惶失措,以免造成心理障碍。有些生词的出现并不影响对全文的阅读与理解,可以采取迂回的办法绕过去;有些生词可以用构词法推断出来;有些则可以借助语境的启示猜测出来。
  当然,归根结底,阅读理解靠的是扎实的语言基础。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扎实的语言基础来自平时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和长期的知识积累。只要平时刻苦用功,打下扎实的英语知识基础,又掌握较科学的解题技巧,相信“阅读理解”题做起来是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预设教学活动。接着预设和主题活动的有效融合。最后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去引导带动和感染幼儿,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良好的活动体验。  【关键词】预设课程 生成课程 教育机智    我是一名始终战斗在教改第一线的教师,我在改革的洪流中不断地完善和充实自己。我去年从参加了新课程培训后,短短的半年中,我尝试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认真地研读孩
【摘要】本文从时代的特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语文学科的特点等方面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结合教育教学的实践阐述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德育渗透的几点做法,以求共同探索。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渗透 德育教育    “文因道存,道以文显”,语文教学内容是言语作品,在言语作品中,思想内容决定语文形式,语文形式表现思想内容,文和道密不可分。德育因素在学科中很少是显露的,往往借助于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据中国互联网中心公布的数据,在迅速增长的网民中,学生用户占21%,是最热衷上网的一族,这远远超过了计算机从业人员。《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一切有条件和能够创造条件的学校,都应使用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
【摘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需要教师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方法与技巧,以及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只有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好知识;只有加强学法指导,才能实现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初中历史教科书,语言简洁,述说简单,图文并茂,于是,有的老师认为历史课“好教”,学生也产生历史“好学”心理。然而,考试成绩达到理想的不多,什么原因呢?经过观察和思索,我认为这与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
一个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的材料感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面谈谈本人在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的几点做法。  一、引起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数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给学生讲一些带有趣味性的数学小故事
【摘要】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与教学的关键环节。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功能、标准、方法单一,主体错位;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它具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多种功能。本文就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评价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评价 以学论教    一直以来,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是否完美,一直用这样的一个标准:即教师的言语表达是否流畅,教师的板书设计
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人际关系多元化的社会。社会需要的人才除了具有扎实、广泛的知识技能外,更应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其中独立自主的能力、坚强的意志是适应社会所必备的品质。幼儿教育是为幼儿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幼儿的独立自理能力,是使幼儿独立自主,养成自理习惯的最佳时期。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良好的习惯要从小养成”。  
【摘要】问题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策略有创设情景,组织活动课, 实地考察,撰写论文等。在历史教学中实施问题探究式教学法 ,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可持续发展、终生学习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问题探究式教学法 历史教学    问题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方式,是指把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教学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问题教学法引入到历
摘要: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特别重视“以生为本,全面发展”,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评价都特别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方式的体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意识和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预习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初步理解,使学生更自信地面对老师的课堂提问,学生真正融入数学学习全过程,为学生学习的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和创新发展奠定基础,提高了数学课堂效率。  关键词
【摘 要】新教材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数感、用数学的的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课程标准 数学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操作层面的狭窄范畴,它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的过程。新课程的实施,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当前教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