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376004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与教学的关键环节。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功能、标准、方法单一,主体错位;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它具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多种功能。本文就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评价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评价 以学论教
  
  一直以来,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是否完美,一直用这样的一个标准:即教师的言语表达是否流畅,教师的板书设计是否合理,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否具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以及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结构合理,详略得当,时间安排是否恰到好处等等。过于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也就逼得教师为能获得较为完美的评价,必须进行多次的预演。这样的结果,它可能是完美的,但已不是真实的,它变成了一常预演过的表演课。师生之间互对台词而已。我国教育一贯要求学生要做诚实的孩子,不能弄虚作假,可是因为评价标准的误导,许多老师逼不得已带着学生一起作假,这绝不是一线老师的初衷,是何等的无奈呀!
  一、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新要求
  新课标的实施让大家看到了一丝希望,因为新课程一再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它包括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同学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思考探究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行为表现,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即使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论,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以此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学”的价值。因此,新课程提出“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是合乎辩证法的。
  新课程让老师们的观念得到了更新、思想得到了解放,较为清晰地了解当前的国际教育观,即:多元主义文化的教育观。它对学生要求全面发展,但不强求平均发展;要求全体提高,但不强求同步提高。创新教育应关注个人生命质量的提升,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了解新课标与旧课标的不同,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新课标的实施,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关注点的变化,对我国现行的课常教学、教师教学行为及其相关的教学管理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全新的启示。
  二、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1.民主评价、关注学生
  现有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有很大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理智控制,轻情感沟通,忽视情感因素的教育价值。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把师生情感的和谐与融洽作为其执意追求的一种心理环境,着力从理性与情感统一的高度来驾驭和实施教学活动。而教师也因此更多地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行、促进者。教师因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而不是请学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参加学习,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著名人才学家王讯说过:“学习是未来人很重要的能力,如果你不善于学习,你将被时代抛弃。”所以,让孩子学会如何学习,应是头等大事。要培养孩子愿意学,主动学的习惯,养成孩子勤于独立学习的习惯;关注孩子学习的“认真”态度,培养孩子怎样质疑问难的习惯,帮助孩子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句话说得好:“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而这也将同时带来一个更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地实现教学民主化。
  2.以学论教、促进发展
  “以学论教”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相应的对策。促使教师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出来,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扩大自已的知识面,从而不断提升教学的品质、水平、境界。这种传统的备课方式已不能满足“以学论教”评价模式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师可能更需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新课程认为:课程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不是把学生与生活割裂开来的屏障,而是使学生与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基本途径。因此,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创新精神与理念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上好“以学论敦”的每一堂课——劳动的成功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
  3.激励评价、激发兴趣
  民主化教学特别强调“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我觉得,更为重要的是让学校的教学管理者改变以往的评价观点,了解新课堂教学的评价模式。“以学论教”课堂教学评价模式更为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师的板书和口语表达能力已不再是一堂好課的必要条件了。只要这位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就算板书是学生来写,总结是学生来说,它依然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
  总之,原有的教学模式,课堂评价标准,已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发展,它要求所有的教师必须尽快了解新的教学模式与课堂评价标准。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价方面,其内涵也正在一点点发生着“重心的转移”和变化。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新的视角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以此建立新的评价观念和评价方法。通过新评价方法的实施,引导教师创造性地运用现代教学理论,重建课堂教学文化,使课堂教学从教师权威走向师生平等,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学科走向学生,从单一走向多元,从预设走向生成,最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卫勇主编《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北京大学出版社.
  [2] 徐勇、龚孝华《新课程的评价改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卢慕稚、张丽丽、赵大悌《新课程与评价改革》教育科技出版社.
其他文献
教师关注留守儿童:一个被教师忽略的问题  日常生活中教师对留守儿童不同的关注与期望会对留守儿童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那些被重视的,经常会得到表扬和鼓励,即使他们做了错事的时候,教师也以较宽容的态度处理,大概这就是“一俊遮百丑”。而教师最容易轻视、忽视甚至歧视的是那些课堂纪律差、学习不积极、家庭贫困,而又特别好动者,往往在学校里留守儿童常常成为直接的牺牲者。他们在学习中落后于教师的进度与节奏,不仅缺
在现实教学中,很多学生认为当今社会是科技发达的社会,文化领域、科技领域大多使用的是白话文,对文言文无须过深掌握,理解。其实他们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其实古代文化中有许多作品是值得我们去深刻研究、领会的。有的文言文告诉我们为人处世之道,有的文言文告诉我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或见解,有的文言文可以让我们认识政治上的利与弊等等。所以,学习文言文既可以了解中国悠久的政治、经济、
【摘要】在学校的整个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角色,班主任的指导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对学生的成长、世界观的形成、乃至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到了初等教育的出口——高三,班主任工作更是和教学一样重要。如何做好这一阶段的班主任工作,把班级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是众多学校领导、班主任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  【关键词】高三后期 学风建设 心理 管理    随着六月高考的
【摘 要】良好的情感智商,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能发展和丰富学生对数学的良好情感,能形成学生对数学追求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一句话,良好的情感智商,能帮助学生学好数学。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对情感智商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情感智商 小学数学 教学质量    长期以来,人们对情感智商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系问题缺乏整体的认识,导致部分教师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不尽如
【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线。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关键词】教学 效果 引趣激发    “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知识或依托所学知识进行的发展,而这种有效性的获得,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学的成功,在乎孩子们自己“愿学、乐学、会学”,而学习的动力就是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课堂效率会明显提高。因此我个人认为培养学生课堂兴
【摘 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预设教学活动。接着预设和主题活动的有效融合。最后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去引导带动和感染幼儿,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良好的活动体验。  【关键词】预设课程 生成课程 教育机智    我是一名始终战斗在教改第一线的教师,我在改革的洪流中不断地完善和充实自己。我去年从参加了新课程培训后,短短的半年中,我尝试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认真地研读孩
【摘要】本文从时代的特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语文学科的特点等方面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结合教育教学的实践阐述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德育渗透的几点做法,以求共同探索。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渗透 德育教育    “文因道存,道以文显”,语文教学内容是言语作品,在言语作品中,思想内容决定语文形式,语文形式表现思想内容,文和道密不可分。德育因素在学科中很少是显露的,往往借助于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据中国互联网中心公布的数据,在迅速增长的网民中,学生用户占21%,是最热衷上网的一族,这远远超过了计算机从业人员。《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一切有条件和能够创造条件的学校,都应使用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
【摘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需要教师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方法与技巧,以及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只有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好知识;只有加强学法指导,才能实现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初中历史教科书,语言简洁,述说简单,图文并茂,于是,有的老师认为历史课“好教”,学生也产生历史“好学”心理。然而,考试成绩达到理想的不多,什么原因呢?经过观察和思索,我认为这与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
一个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的材料感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面谈谈本人在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的几点做法。  一、引起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数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给学生讲一些带有趣味性的数学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