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开展科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遵纪守法,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本学科中固有的法制内容、教育契机和教学便利,在科学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有机适度地渗透相关法制知识和法治理念的教育,以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和用法的习惯和能力。从这个角度看,教育学生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懂得“做人”的人,是非常的重要,如果只是取得好成绩却不懂得“做人”,不懂得守法,那么他将会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而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教育的另一个重心应该放在对学生的法律常识的教育上。
【关键词】教育;科学
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以德治国、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理念,因此对学生进行道德、法律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应该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渗透一些道德法律的教育,这样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又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牢固树立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作为一位教师,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学校是什么地方,课堂是什么地方,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教师应扮演什么角色,应当怎样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呢?我们理想的教育是什么?我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可以归纳为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我们要改变过去教育“面向过去”的缺陷,让我们的下一代“面向未来”;我们要把一个“自然人”通过学校的教育,变成为能适应社会,并有强烈责任感的“社会人”我们要通过今天的课堂教学,赋予孩子们在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因为,只有活得下去的人才谈得上发展自己,才谈得上发展社会。教育学家杨东平先生说:事实上,一个成功的教育是这样:让社会像一个生态多样化的自然环境,有参天大树,也有灌木、小草,各司其职各享其乐,教育就是让每一个人做回他自己。我如果补充一点:就是不仅仅是“做回他自己”突出个性与人性,更重要的是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教师要把法制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的学科教学中。我们要在德育渗透方面探索一些可行的途径,把传授科学知识同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这就回归到教育与教会学生“做人”的本质上来。法制教育则是最直接教会学生“做人”的教育內容与教育手段。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才能有效提高学生法制意识,有助于法制社会的建设,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成长为知法守法,具有法律常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律知识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律知识,必须依据教材的内容进行,课堂教学是实施法律知识教育的主渠道,法律知识的内容应是教材中所应有的,绝不是外加或牵强附会的,应切实的使学科法律知识教育与课堂教学活动融为一体,课堂教学是实施法律知识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各科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有必要将各个学科中蕴含的法律知识有机的进行渗透,从而在各科教学中增加法制的含量加大法制意识的培养力度,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实施法制教育的学科体系。
2.学科渗透法律知识是一项带有明确目的性的活动,将法律知识在学科中渗透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他要求教师要把法律知识教育列入教学目标中并明确渗透的是哪方面的法律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应该达到何种理解程度。
3.在备课和教学实施中要善于开发教材所包含的法制教育因素,并在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时列为研究内容。例如,我在教学小学六年级科学“米饭、淀粉和碘酒”的教学时,适当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让学生认识到出售伪劣变质产品属于违法行为。
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律知识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有机的结合起来,既不能把学科教学上成法制科,也不能漠视各科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学科的特点,以教材为依据,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
5.知识教育有系统性,由浅入深,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接受程度为标准,而法律知识的渗透也要依据这个观点,循序渐进,因此学科教学中的法律知识的渗透,必须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规律,学生可接受程度,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理解力来选择渗透的法律内容和程度。在教材体系中,有的内容多次出现在各个不同年级中,这就需要教师选择适合该年级、该班级学生特点的渗透难度和深度。
以上,是我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律知识的一些体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根据我们科学学科的特色,选择与科学内容相关的知识进行适当的渗透,让学生学懂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法律知识,让学生成长为有知识、懂法律的有用人才。
(作者单位:黔西县第二小学)
【关键词】教育;科学
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以德治国、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理念,因此对学生进行道德、法律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应该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渗透一些道德法律的教育,这样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又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牢固树立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作为一位教师,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学校是什么地方,课堂是什么地方,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教师应扮演什么角色,应当怎样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呢?我们理想的教育是什么?我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可以归纳为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我们要改变过去教育“面向过去”的缺陷,让我们的下一代“面向未来”;我们要把一个“自然人”通过学校的教育,变成为能适应社会,并有强烈责任感的“社会人”我们要通过今天的课堂教学,赋予孩子们在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因为,只有活得下去的人才谈得上发展自己,才谈得上发展社会。教育学家杨东平先生说:事实上,一个成功的教育是这样:让社会像一个生态多样化的自然环境,有参天大树,也有灌木、小草,各司其职各享其乐,教育就是让每一个人做回他自己。我如果补充一点:就是不仅仅是“做回他自己”突出个性与人性,更重要的是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教师要把法制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的学科教学中。我们要在德育渗透方面探索一些可行的途径,把传授科学知识同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这就回归到教育与教会学生“做人”的本质上来。法制教育则是最直接教会学生“做人”的教育內容与教育手段。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才能有效提高学生法制意识,有助于法制社会的建设,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成长为知法守法,具有法律常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律知识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律知识,必须依据教材的内容进行,课堂教学是实施法律知识教育的主渠道,法律知识的内容应是教材中所应有的,绝不是外加或牵强附会的,应切实的使学科法律知识教育与课堂教学活动融为一体,课堂教学是实施法律知识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各科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有必要将各个学科中蕴含的法律知识有机的进行渗透,从而在各科教学中增加法制的含量加大法制意识的培养力度,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实施法制教育的学科体系。
2.学科渗透法律知识是一项带有明确目的性的活动,将法律知识在学科中渗透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他要求教师要把法律知识教育列入教学目标中并明确渗透的是哪方面的法律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应该达到何种理解程度。
3.在备课和教学实施中要善于开发教材所包含的法制教育因素,并在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时列为研究内容。例如,我在教学小学六年级科学“米饭、淀粉和碘酒”的教学时,适当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让学生认识到出售伪劣变质产品属于违法行为。
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律知识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有机的结合起来,既不能把学科教学上成法制科,也不能漠视各科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学科的特点,以教材为依据,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
5.知识教育有系统性,由浅入深,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接受程度为标准,而法律知识的渗透也要依据这个观点,循序渐进,因此学科教学中的法律知识的渗透,必须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规律,学生可接受程度,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理解力来选择渗透的法律内容和程度。在教材体系中,有的内容多次出现在各个不同年级中,这就需要教师选择适合该年级、该班级学生特点的渗透难度和深度。
以上,是我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律知识的一些体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根据我们科学学科的特色,选择与科学内容相关的知识进行适当的渗透,让学生学懂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法律知识,让学生成长为有知识、懂法律的有用人才。
(作者单位:黔西县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