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的英语教学,已经从传统的知识型教学向语言交际运用型教学过渡。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任务是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会用。正如建构主义理论学派所提出的,要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努力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使所学必有所用。那么,在中学的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这一直是很多教育工作者所探讨的话题。根据自身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教学策略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即英语口语能力。
一、语境教学
1923年,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了语境一说,其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也可以说成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情景语境是非语言语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情景语境是与阅读材料有关的知识。这些知识存在于课本之外,而又对课文的理解及真正地学习语言至关重要。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强调情景语境对语篇的暗示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文化语境则是指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习俗,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众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对属于该集体的成员具有规范性和约束力。二是社会规范,指一个社会对言语交际活动做出的各种规定和限制。因此,在实际的课堂中,语境教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教师应该不仅要给学生解释课文的篇章内容和语法知识,而且需要解释语言资料中所涉及的人物、背景、场合等知识,解释特定文化背景下语言的特殊用法,从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比如说在中国,询问别人的年龄、工作等都是亲切的象征,表达对对方的关心,然而在西方人看来,这是侵犯别人隐私的行为,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在与英美人初次见面时要切记“五不问”,不问年龄,不问婚否,不问工作,不问收入,不问宗教。
例如:课文的主题是问路,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 在讲完课程涉及的知识点之后,让学生思考中西方人在问路时有何差异,给出适当提示,并要求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并演绎中国人问路场景和西方人问路场景。帮助学生创建实际情境进行练习,点评时不仅仅着眼于问路这个对话本身,还可以引申到中西方人在寒暄时的不同表达。提示学生中国人说的“吃了吗?”不能说成“Have you eaten?”,而要说成“How are you?”;西方人在赞扬你时说“You are beautiful today”,正确的回答应该是“Thank you ”而不是“where, where”。英语口语能力的初级阶段是说出来,而高级阶段则是说准确。
二、词汇教学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文化逐步多元化,中西融合也进一步加深。然而,毕竟两种文化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跨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一个不可小视的环节。拿语言教学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词汇教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法大多照本宣科,而且过于依赖课本和词典。然而语言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发展的产物,有的教材十年甚至更久都不换,导致内容缺乏时效性。词典中单词和短语的解释是高度的抽象与提炼,但失去了其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性。比如说在给学生讲“老人”一词时,就要提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词语的使用不同。在中国,我们讲究尊老爱幼,老人们会乐于听到人们喊他们“老人家”,是对他们尊敬和保护的象征。然而在西方,“老”代表着过时,累赘,不中用,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是被社会抛弃的对象。在西方国家,如果称上了年纪的人“old people”,他们会非常生气,认为你是看不起他们,从而引起误会。那么正确的表达应该是“senior citizen”(资深公民或是年长公民),这样的表达让他们听起来会相对舒服些。因为在美国,公民到了65周岁就会收到政府的公函,上面会写:“阁下已到65岁,已成为资深公民(senior citizen),从此可得政府的多种优惠,恭喜恭喜。”事实上,在西方,没有人愿意收到这样的公函,因为西方人不服老,忌讳老,但退而求其次,资深公民的称呼也是对他们多年来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的一种肯定,他们也能够接受。另外,课文中出现单词airport、tired等,那么笔者在教学中除了讲解单词的读音、意义和用法之外,还涉及其他一些知识点。比如中国人在去机场接人时为了表达关心之情,会客气地问一句:“经过长途跋涉,你一定累坏了吧!”那么,我们在英语中是不是就要说成“I am afraid that you must be tired”或“Do you feel tired after long journey?”事实上,这两种表达没有语法错误,能够表达意义,但会让西方人觉得不舒服。因为在他们认为,tired累,容易累的人说明已经老了,别人问你累不累,其潜台词就是说你老了!因此,忌用上述说法,适当的表达应该为:“Do you have a good journey?” 提出问题让他们去回答,让话题开放化。这样做不仅避免开场白的武断,而且能给老外亲切之感,有利于建立更为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
英语教学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而且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语用能力,最终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因此,语用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必须得到重视,用语言学的理论来指导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是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跨文化教学,加强学生语用意识的培养,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本身的兴趣,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对语言外部特征的研究,从而提高他们语言应用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提高交际效率,最终达到口语能力的真正提高。
一、语境教学
1923年,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了语境一说,其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也可以说成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情景语境是非语言语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情景语境是与阅读材料有关的知识。这些知识存在于课本之外,而又对课文的理解及真正地学习语言至关重要。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强调情景语境对语篇的暗示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文化语境则是指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习俗,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众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对属于该集体的成员具有规范性和约束力。二是社会规范,指一个社会对言语交际活动做出的各种规定和限制。因此,在实际的课堂中,语境教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教师应该不仅要给学生解释课文的篇章内容和语法知识,而且需要解释语言资料中所涉及的人物、背景、场合等知识,解释特定文化背景下语言的特殊用法,从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比如说在中国,询问别人的年龄、工作等都是亲切的象征,表达对对方的关心,然而在西方人看来,这是侵犯别人隐私的行为,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在与英美人初次见面时要切记“五不问”,不问年龄,不问婚否,不问工作,不问收入,不问宗教。
例如:课文的主题是问路,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 在讲完课程涉及的知识点之后,让学生思考中西方人在问路时有何差异,给出适当提示,并要求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并演绎中国人问路场景和西方人问路场景。帮助学生创建实际情境进行练习,点评时不仅仅着眼于问路这个对话本身,还可以引申到中西方人在寒暄时的不同表达。提示学生中国人说的“吃了吗?”不能说成“Have you eaten?”,而要说成“How are you?”;西方人在赞扬你时说“You are beautiful today”,正确的回答应该是“Thank you ”而不是“where, where”。英语口语能力的初级阶段是说出来,而高级阶段则是说准确。
二、词汇教学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文化逐步多元化,中西融合也进一步加深。然而,毕竟两种文化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跨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一个不可小视的环节。拿语言教学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词汇教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法大多照本宣科,而且过于依赖课本和词典。然而语言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发展的产物,有的教材十年甚至更久都不换,导致内容缺乏时效性。词典中单词和短语的解释是高度的抽象与提炼,但失去了其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性。比如说在给学生讲“老人”一词时,就要提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词语的使用不同。在中国,我们讲究尊老爱幼,老人们会乐于听到人们喊他们“老人家”,是对他们尊敬和保护的象征。然而在西方,“老”代表着过时,累赘,不中用,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是被社会抛弃的对象。在西方国家,如果称上了年纪的人“old people”,他们会非常生气,认为你是看不起他们,从而引起误会。那么正确的表达应该是“senior citizen”(资深公民或是年长公民),这样的表达让他们听起来会相对舒服些。因为在美国,公民到了65周岁就会收到政府的公函,上面会写:“阁下已到65岁,已成为资深公民(senior citizen),从此可得政府的多种优惠,恭喜恭喜。”事实上,在西方,没有人愿意收到这样的公函,因为西方人不服老,忌讳老,但退而求其次,资深公民的称呼也是对他们多年来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的一种肯定,他们也能够接受。另外,课文中出现单词airport、tired等,那么笔者在教学中除了讲解单词的读音、意义和用法之外,还涉及其他一些知识点。比如中国人在去机场接人时为了表达关心之情,会客气地问一句:“经过长途跋涉,你一定累坏了吧!”那么,我们在英语中是不是就要说成“I am afraid that you must be tired”或“Do you feel tired after long journey?”事实上,这两种表达没有语法错误,能够表达意义,但会让西方人觉得不舒服。因为在他们认为,tired累,容易累的人说明已经老了,别人问你累不累,其潜台词就是说你老了!因此,忌用上述说法,适当的表达应该为:“Do you have a good journey?” 提出问题让他们去回答,让话题开放化。这样做不仅避免开场白的武断,而且能给老外亲切之感,有利于建立更为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
英语教学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而且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语用能力,最终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因此,语用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必须得到重视,用语言学的理论来指导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是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跨文化教学,加强学生语用意识的培养,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本身的兴趣,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对语言外部特征的研究,从而提高他们语言应用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提高交际效率,最终达到口语能力的真正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