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zw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国情怀是初中历史教学培养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学生价值观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传承的有效途径。初中生处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正确的三观还没有最终成型,由于心理特征还没有成熟,容易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初中历史学科在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也同样重要。家国情怀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家国情怀;历史文化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初中历史教学的必修内容,对初中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有重要的意义。“家”和“国”看起来不是同一个层次的含义,我们的理解,家是我们每天生活的地方,是心理避风的港湾;国是大家的国家,似乎离我们很有遥远。但是,有句宣传语说得好“国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国”,家和国存在于一念之间,是国也是家,千千万万个小家组成一个大国,家和国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而情怀,顾名思义,可以认为是一种情感寄托,对国和家的情感所向。如果一个人拥有积极的家国情怀,那么他会对祖国和家庭怀有感激之情,在学习工作生活之中会乐观向上,就会有为家国做贡献的进取之心,与家国共进退;反之,则会受到居心叵测之人鼓动,做出伤害国家的事情,给国家抹黑。当然,不同的人对家国情怀有不一样的表现,与个人特征、人生经历、所处环境等因素相关。但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积极的家国情怀,形成要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的道德情操。
  一、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
  历史学科是人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对各种信息接触面也比较广,由于好奇心会去关注一些负面消息,对学生尚未成熟的价值观会带来一定的冲击。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对家国情怀教育十分的有必要。
  (一)培养家国情怀是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的要求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索历史的必须具备的情愫。学生要培养自身站在历史人文的角度去认知家国,认识世界。小家的和谐离不开亲人和家人的努力奋斗,共同进步。国家的富强繁荣、和平安宁,往远了说,是历史上许许多多英雄人物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往近了说,是无数人在看不见的地方负重前行。家国情怀的培养,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当前的幸福生活、和平盛世来之不易,让学生能够树立浓厚的爱国、爱家的情感,对家和国有更强烈的归属感,从而也萌发了对社会、对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而奋斗的使命感、责任感。初中历史课程性质具有思想性、人文性,思想性与爱国主义密切相连,而人文性强调了人本主义,要加强学生素质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无论是从个人、国家、民族角度出发,都离不开对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
  (二)培养家国情怀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理解历史
  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去学习,往往会受到较好的成效。初中生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的感情丰富而激烈,在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的培育,能够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出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去学习历史知识,去探索历史背后的深层次含义。如在七年级《中国古代史》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理清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对东晋王朝北伐失败一事借用孙逊“闻鸡起舞”的成语典故,让学生感受到他的爱国之情,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记忆就更加深刻了,在感悟了家国情怀的同时又掌握了知识,可谓一举两得。只要教师在处理具体细节中,把握住家国情怀培养的關键和度,就能让学生在兴趣之中体悟到家国情怀的多种情愫,又能将知识点牢牢掌握,对历史教学的促进作用很大。
  (三)培养家国情怀有助于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随着全球化发展,传统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如何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拥有正确的家国情怀。只有在家国情怀的影响下,一个人才会不自觉地重视传统文化,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渗透,一个国家才会拥有强大的文化自信。通过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育,可以很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文化自信。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跌宕起伏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前发展,有辉煌也有衰败,都是传统文化的不同方面。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家国情怀的培育,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背后的故事是怎么样的,它的发展和延续经历又是怎样的,从而激发出学生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有利于学生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的策略分析
  历史学科在家国情怀的培养中具有很大的优势,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从历史故事和历史英雄人物中汲取更多的历史养分,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让学生对家庭、对国家更加热爱。教师在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在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知识充分准备,运用合适的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呈现。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为了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知,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景,让学生融入历史情景中,在有趣的互动中,让学生对历史有更加深刻的体悟,对家国情怀的感触更加深刻,从而会对历史学习有更多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创设历史情景时,要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置,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氛围中来,主动地走近历史,在思维发散中感受过往历史中的家国情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内容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情景创设,通过正确的手段方式,借助图片、视频、音乐等载体,将历史中复杂的故事和情节展示出来,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同时,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在情境展示中,将历史的真相还原出来,注重对历史人物的塑造,注重历史的真实性,不能为了让家国情怀突出而故意夸张、混淆历史,尤其是要注重区分影视作品中故事情节的艺术渲染,避免让学生对真实历史产生混乱,这对历史教学是有不利影响的。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教师在创设情景时,也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历史知识,让学生建立更全面的历史框架。在课堂总结时,教师对爱国主义情怀进一步升华,抗日战争中数以万计的同胞以死抵抗,最终达成了十四年抗战的胜利,才有现在的和平社会。学生们在这样的抗日战争中感受到了怎么样的家国情怀?爱国,无私奉献,无谓牺牲……通过这样的一堂课,学生对抗日战争的情绪高涨,激发爱国主义情怀,从而达到了家国情怀培养的教学目的。   (二)挖掘历史资源,树立学生的家国情怀
  历史教材中设置有很多栏目,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的时候,对这些栏目进行充分挖掘、有效利用,会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历史教材中含有大量的人物故事、历史典故、史料图片等,历史教师要充分运用现有的素材,将家国情怀充分贯穿到课堂教学中。教科书中插入许多“相关历史事件”,记录实际的历史事件和数据。这些通常散布在文本内容旁边,补充了一些文本内容并丰富了文本内容。教师应选择使用,在分析了本课的内容之后,选择适当的“相关历史事件”来丰富课文。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的“相关史事”栏目中,记录了武汉会战中花园口决堤后我国家园受损的数据:“直接淹死、饿死的群众即达391万多人,淹没耕地2994.3万多亩,受灾面积达3省44县 5.4 万多平方千米,农工各业经济损失,以战前币值折算,超过10.9亿元。”教师可以让学生富有感情地把文字朗读出来,更有冲击力,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战争的危害。此外,历史教科书中还有很多插图,教师在教学中用插图辅助学生去理解历史知识,尤其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能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也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历史教材中輔助有各种材料和问题思考栏目,目的都是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背后的真实历史事件,从而能够对家国情怀的培育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对教学内容的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和丰富,对历史人物的故事、事件等进行扩充,让学生在历史细节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对家国情怀的培养也会更加有促进作用。历史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这些问题,既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承上启下,也可以对已学内容做一个小结,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去了解更多的历史事实。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还可以进一步升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家国情怀培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激发强烈的爱国责任感、使命感。
  (三)丰富教学形式,助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在历史教育中,教师需要尽可能提高课堂兴趣,并采用幽默和有趣的教学方法,以分级和系统的方式进行解释。老师可以使用视频播放、课堂情景喜剧、小组讨论等激活教学氛围,以便学生对历史学习更加热爱。注重与传统节日的结合。这使学生能够了解身边的传统文化。例如,在端午节期间,历史老师可以讲解屈原的故事,并探索故事的历史背景。端午节期间包粽子、赛龙舟等传统习俗使学生能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加深对家乡和乡村感受的了解。历史教育课程可以在校外开展,例如参观博物馆、纪念碑和历史建筑。通过将学生沉浸在场景中,全心全意地触摸历史脉搏,唤起学生的情感。每个地区都有历史英雄,历史老师将本书的知识与学生熟悉的历史人物相结合,从小人物中看到大人物,并逐步向学生展示大大小小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增加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以促进家庭和国家良性感情的发展。这个问题可以作为一个小长假的功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收集信息。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课外活动,方法更加灵活。教师可以在安排课外活动时向学生提供信息想法等,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收集信息。可以组织一次作业答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收集的抗日故事,有助于对抗日历史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时,在收集信息和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感受到抗战期间的悲伤和家庭分离的感觉,从而感到国家强大的重要性。
  三、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的注意点
  初中历史教师对家国情怀的培育都在有序开展中,但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尤其是在历史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升、与初中生特征的结合度等方面要进一步探讨。
  (一)要在初中历史教师综合素养提升上下功夫
  要培育好学生的家国情怀,关键的是要历史教师树立正确的家国情怀,只有教师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熏陶学生,让学生更好地建立家国情怀。同时,教师要积累大量的历史知识,能够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历史典故,让学生在课堂中接受更多的历史知识。如果教师对历史知识能够信手拈来,想必会让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在提高自身历史教学素养上下功夫,让历史教学不再是简单地念教材,被动地灌输历史知识,在教学形式创新做更多的探讨,灵活组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加大家国情怀培育的有效性。
  (二)要在与初中生学习特点结合度上下功夫
  初中是学生系统地接受历史知识的开始阶段,对历史学习既充满好奇又有担忧心理,教师要运用好学生的这种心理,让学生一开始就爱上历史学习。而在八年级,学生对历史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教师要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让学生改变自己对历史的看法,让热爱的学生更加热爱,不热爱的学生逐渐热爱;在九年级阶段,是学生冲刺中考的阶段,学习压力比较大,教师要用幽默、风趣的方式,对历史知识点进行巩固提升,缓解学生应试的压力。无论在哪个阶段,教师都要把握好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培育家国情怀。
  (三)要在避免走进历史家国情怀教学误区上下功夫
  家国情怀培育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部分内容,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培育家国情怀。因此,教师要科学适当地选择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在家国情怀的渲染下得到提升。同时培育家国情怀,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国家。例如在抗日战争的相关课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日本,而不是一味地对日本仇视。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资源,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家国有更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成为一名有正确家国情怀的青少年。
  参考文献:
  [1]龚隽峰.指向学生家国情怀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探索[J].华夏教师,2018(36):77.
  [2]吕玉杰.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探析[J].学周刊,2018(17):29-30.
  [3]余冬意.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之误区[J].中学历史教学,2018(5):23-24.
  [4]王欢.让家国情怀扎根学生心灵[J].中国教师,2018(1):22-24.
  [5]周刘波.家国情怀:历史教育的价值旨归及其实现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7(28):70-72.
  作者简介:
  陈宇翔,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非常伟大的教育学家,其指出一个好的教师除了教书之外,更应该教学生如何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和深入,使得各个学校加快了对新课程的研究,也开始落实新课改中所倡导的“确立生本位,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等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核心问题是一种以问题为引导,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所需要教学的内容,同时获得技能,养成较好的自主学习的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要加强文化知识的教学,还要通过体育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在素质教育发展的背景下,体育教学受到教师的有效重视。低年级小学生刚刚脱离幼儿园的学习环境,但学习方式和接受能力并未发生较大改变,需要教师利用有效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结合他们的身心发展特征创新体育教学方式。文章探究了体育游戏与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的融合,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体育教学的
摘 要: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是“生活即是教育”,对现代的教育有很大启发。英语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学科,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对学生的教学路径也有了不同的认识。由于英语和汉语有着不同的语法特点以及发音规律,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定问题,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英语学习规律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文章针对小学英语课程教育特点进行分析,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念,探讨英语教学课程的优化策略。  
文章从幼儿园教育实际出发,以绘本的运用为切入点,依次分析与探讨了依托绘本资源面向幼儿渗透教育的可行性、切入点及其有效策略.目的在于引导更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能充分意
摘 要:错误是学生学习的必然产物,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错误宽容对待,并加以正确巧妙的引导,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文章从小学数学错题资源有效利用的意义、错题成因分析、有效运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小学数学错题资源利用这方面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题资源;教学效果  学习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不断地尝试错误、分析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没有一个学生可以做
摘 要: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三大基本观点中的一个便是“教学做合一”,它对现今教育教学影响重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践行“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与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相得益彰。在数学教学中将教师“做中教”与学生“做中学”有效结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学数学,在亲身体验中学数学,在参与活动中学数学,在实践应用中学数学,在互帮互助中学数学,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教育特色非常明显,由于小学生此时的德育教育相对比较全面,教师给学生传授的知识、道理和德育教育的联系性非常明显,而且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是非常信服的,比较容易接受教师的教导。因此,此时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和给学生渗透的德育教育观念需要经过反复地筛选和推敲,为学生提供班级管理和日常教学中恰当的德育教育内容,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正能量,学生就会得到更多的教育内容,德育教育效果也就更好。文章致力
摘 要:在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近些年,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对生活有了更多的认知和了解,其在教学中的价值也被诸多教师认可,已经有不少教师从生活方面出发,去开展教学活动,这对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是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即以幼儿为对象、以生活化美术环境为研究主题展开探索,进一步阐述和分析生活化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创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生活化;美术环境;幼儿;创意培养;培养研究  美术课堂是培
摘 要:在农村地区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出全面的思考以及分析,致力于创新教学工作形式,开辟全新教学方法,以切實优化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成效。因此,将尝试教学法融入其中便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尝试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以及问题分析习惯,从而达到对学生的良好教育作用,提高农村地区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所以文章对农村地区数学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分析,且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尝试教学法;农村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中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广大教师愈来愈渴望令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心理,从而事半功倍地实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基于此,作为高度尊重学生思想的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应主动了解积极心理学的具体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能动地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为学生全方位的进步与成长提供一份助力,从而取得理想化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小学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