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米勒“自传体三部曲”小说中尼采哲学思想探究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bjzobjz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旨在对亨利·米勒“自传体三部曲”(《北回归线》《南回归线》《黑色的春天》)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通过对尼采几部代表性著作的研究,主要围绕尼采哲学中的反基督教传统道德伦理、狄奥尼索斯精神、重估一切价值三个方面对亨利·米勒的小说展开探究。
  关键词:亨利·米勒 “自传体三部曲” 尼采
  一、前言
  《北回归线》作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亨利·米勒影响最大的一部小说,在1934年出版之初却因作品中过多的性描写在英语国家被禁,直到1961年通过法庭诉讼之后才得以解禁,至今已成为畅销全球的文学名著。小说以回忆的方式写成,记录了作者同友人们流落巴黎期间的种种经历,通过对这段生活的再现揭示人性的阴暗、西方文明的没落、基督教的虚伪,小说对二战后的欧美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南回归线》作为姊妹篇,描写的则是作者旅居巴黎之前,在纽约的生活经历,性和音乐是作品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同时运用达达主义的手法,不断追求表现作者的内在心灵世界。《黑色的春天》则将达达主义的手法运用到极致,作家运用各种感觉、想象勾勒出亦真亦幻的超现实世界,通过纷繁变化的象征和意识流手法,展现作者对精神家园的苦苦探寻。 亨利·米勒作为20世纪美国文坛颇具影响却又饱受争议的作家,其作品由于种种原因,直到90年代才陆续在我国开始译介和出版,学术界对该作家的研究仍存在不少可待挖掘之处。由于米勒曾在其创作中多次谈及尼采,并在杂文集《我一生中的书》中一篇题为《对我影响最大的100本书》的文章中将尼采的一般著作全部囊括在内,在这本书中作者明确谈及自己的影响谱系中包括尼采。基于此,本文采用跨学科的方法探究亨利·米勒系列小说“自传体三部曲”中的尼采哲学思想,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反基督教传统道德伦理
  对基督教传统道德伦理的批判在尼采的大部分著作中均有体现,这也是尼采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尼采第一本专著《悲剧的诞生》中,探究悲剧诞生及没落之根由的同时,也从艺术、生命两个角度对基督教展开了批判,认为基督教从根本上是对艺术的诅咒和谴责,对生命的否定和厌恶,为了更好诽谤此在而虚构一个彼,尼采在本书中以他那种为生命代言的本能,志在推翻基督教规范下的一整套传统价值体系,并以此为基础“转而反对道德,并且发明了一种根本性的有关生命的相反学说和相反评价,一种纯粹艺术的学说和评价,一种反基督教的学说和评价”。这一思想在米勒的小说文本中得到积极响应,米勒身处高度物质化的西方社会中并没有充盈幸福之感,反而深切意识到西方人精神世界已日渐荒芜,人们百无聊赖地混迹于各种场所,蹉跎了岁月,内心迷茫,信仰丧失。米勒继承了尼采反基督教传统道德伦理这一思想,并且反叛色彩更为强烈。既然上帝已经名存实亡,那么随之相伴的基督教诫令也就不再具有规范人们生活的约束作用,在米勒的小说中则主要通过亵神和纵欲来表现。在基督教教义中,亵神可谓是最大的禁忌,然而在《南回归线》第一章中,开篇作者就开门见山地写皈依基督教是令其作呕的事情,“我不需要上帝,上帝却需要我。我常对自己说,如果有一个上帝的话,我要镇静自若地去见他,啐他的脸”。在《黑色的春天》末章,作者更是称上帝为“吃人者”,揭露基督教对人性的抹杀,也契合了尼采认为基督教是对人性的敌视和生命的厌恶这一说法。此外对于基督教中一直强调的禁欲思想,亨利·米勒则彻底地反其道而行之。“自传体三部曲”中充斥着大量的性描写,以至于米勒被归类为下流淫秽作家,作品长期在英语国家被禁。米勒通过在作品中突出关于性的描写,一方面,是以这种生命原始性的狂欢来解构基督教的禁欲思想;另一方面,也是借性描写来表达人性受到传统伦理道德的压抑爆发出来的发泄式的不满情绪,反映人性从机械文明中逃回自然,逃回自然世界的强烈愿望。
  二、 狄奥尼索斯精神
  尼采在他的哲学中所强调的狄奥尼索斯精神包含了两点鲜明特征,即对音乐和“迷醉”状态的推崇。在尼采看来,代表人类伟大文明的古希腊悲剧之所以消亡没落,正是由于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对狄奥尼索斯精神的扼杀,“乐观主义的辩证法用它的三段论皮鞭把音乐从悲剧中驱逐出去,也就是说,它摧毁了悲剧的本质——这种本质只能被解释为狄奥尼索斯状态的一种显示和形象化的呈现,解释为音乐的明显象征,解释为一种狄奥尼索斯式陶醉的梦幻世界”。伴随着音乐性的狄奥尼索斯式“醉”的状态,则表征着一种融合和合一的冲动,一种消隐、和解的力量,这种狄奥尼索斯式“醉”的状态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情绪,并与性所象征的原始生命力有着直接联系。
  《黑色的春天》中,大量超现实主义与达达主义手法的运用,使现实世界与心灵世界界限消解,彼此融合,目的是为了在小说文本中构建一个亦真亦幻的陌生世界来表现心灵的真实,向读者展现作家本人生活的真实境遇,米勒因此也将这部小说看作是他自己的一幅“自画像”,一部自传集。这种真实正是通过梦幻与写实、感觉与幻觉的交织,理性与非理性思想的融合来表现的,亦即狄奥尼索斯式“醉”的状态的再现,这种状态才是生命最本質的状态。正如作者在本书中提及的那样——他的小说书写的就是他所是的那个人。《南回归线》这部小说的第十二章正文中又另加了一个标题,名为“插曲”。在最后一章开头又加入了一个副标题,名为“尾声”。这两个词汇皆出自专门的音乐术语,再结合整部小说中作者关于此时经历与往昔回忆的意识流切换,读来让人感觉整部小说恰似一首婉转起伏的交响乐曲,音乐作为小说文本的背景和框架,关于性的描写则构成这交响乐曲的一次次转折和高潮,而这乐曲的主题正是要表达追求一种回归原始生命的自然状态,一种肯定生命意志的狂喜,一种狄奥尼索斯精神。与此同时,该主题也反映出作者重建自我非道德化倾向的意图,表达作者对物质文明异化人性的批判。作者在文明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接收文化的熏陶,传统的道德伦理对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作者想要挣脱这种桎梏也必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种抗争精神、上下求索的勇气正是“自传体三部曲”系列小说的魅力所在和感人之处,也是尼采哲学中狄奥尼索斯精神的体现。
其他文献
摘 要:闵福德《易经》 英译本是当前西方权威的 《易经》 译本,译者在译本中成功地采用了厚翻译策略。闵福德《易经》 英译本厚翻译策略的使用是文本和超文本两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文本因素包括《易經》 的文本类型和功能,而超文本因素包括译者目的和读者预期。  关键词:《易经》 闵福德 厚翻译 文本 超文本  一、引言  《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的无价瑰宝。从
摘 要: 原创历史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聚焦了王阳明从狂狷少年到一代心学宗师的成圣历程,该剧通过对“内圣”与“外王”两方面相互交织的描写,展现了王阳明从生而知之到学而知之,再到困而知之的艰难成圣之路。自幼立志成圣是王阳明成长为圣人的精神驱动,而王阳明人生成长中的“心上磨练”和“事上磨练”的经历则在其成圣道路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千古一圣王阳明》 王阳明 “心上磨练” “事上磨
摘 要:《十八岁出门远行》因其叙述方式和语言形式上的独特,被选入人教版和苏教版的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目前对《十八岁出门远行》有多种解读,本文则选择从“内心外化”的角度深入分析文本中重义轻利的传统价值观与追求个人物质利益的现代价值观冲突下的虚构世界,试图进一步探讨文本暗示着的、作家以“清醒的说梦者”方式表达的对现代社会的精神感悟。  关键词:精神世界 传统价值观 现代价值观 现代社会
摘要:2011年,河南省话剧院创作演出的话剧《红旗渠》在河南省人民会堂隆重上演,剧本主要写了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贵的领导下克服层层阻碍修成红旗渠、改变当地缺水现状的艰辛历程。作为领导核心的杨贵身上具有的“敢想敢干”“刚中有柔”“怜民胜己”等优秀特质则向我们突出展示了红旗渠精神。  关键词:话剧《红旗渠》杨贵  杨林在剧本前面写道:“《红旗渠》情节是虚构的,但,红旗渠精神是真实的。”剧本根据真人真事
【考点透视】   句子仿写,即依照已有句子的形式造出新的句子来。句子仿写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是命题者提供一定的语境,要求考生参照提供的条件而模仿写作。句子仿写的常见题型有四种:命题式、嵌入式、续写式、开放式。句子仿写题一方面考查句式、修辞等知识,另一方面也注意组织语言与语言表达的考查,并且能够联系实际生活与阅读积累考查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是一种综合性比较强的题型。 【典例解析
摘 要: 与众多的王阳明传记不同,作家梅寒的《知行合一:王阳明传》是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对王阳明的一生进行的历史还原和想象书写。在女性视角下,作家通过“史笔”和“文笔”的相互交融,对王阳明一生的传奇故事进行了叙写,对其心学思想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最终为读者描写了一个真实可触的王阳明形象。  关键词:王阳明形象 女性视角 “史笔” “文笔”  王阳明是在中国历史上“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者,他
摘要:李庆本教授的英文新著,立足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语境,在时间与空间统领下,以中国文化主体身份深入探讨了中西文学与美学关系的研究方法与实践问题,并提出超越中/西、古/今二元论的“跨文化多维模式”。该专著跨越了语言、文化与时空疆界藩篱,突显了文学/文化文本在不同时间与空间中的旅行路线以及在此过程中文本之间的交叉互动以及间性关系,考据论证严密、学理分析细致,兼具民族立场与世界视野,对于中西文学与文化
摘 要: 概念隐喻是人类思维和言语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符号修辞。概念隐喻在不同的文化社群中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即使是以人类身体体验为基础的空间隐喻,也体现差异。本文以《围城》及其英译本为例,探析空间隐喻英译体现的三点主要表达差异:中文空间字的隐喻多义性;英文空间表达用于隐喻的局限性;中西方对时间的空间隐喻描述的差异性。  關键词:《围城》 空间隐喻 英译 差异  一、引言  隐喻是用一种事物理解
摘 要: 西方文论教材对于本雅明“经验贫乏”说法,以及相关几篇文章的介绍较少。在《讲故事的人》等文章中,本雅明认为,信息爆炸加速感官钝化,造成人们“经验贫乏”,导致叙事艺术走向衰落。从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案例来看,“经验贫乏”说具有一定合理性。不过,本雅明高估了新闻传播与“经验贫乏”之间的必然联系。从文学理论来看,经验属于作家不可或缺的创作资源,而“经验贫乏”的困境与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并不存在必然联
摘 要: 曾永义先生在华人戏曲界影响极大,是笔者所敬仰的综合性戏曲学者。他坚持“案头”与“场上”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学术态度影响了两岸数代戏曲人。曾先生除了著作等身之外,创作剧本丰硕、教育成就卓著,他不论是对戏曲传承发展还是变革创新,乃至对戏曲的跨文化传播都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多年来为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和民间交往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戏曲教育 传承创新 跨文化传播 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