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来源 :企业导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slon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是我国2010年中央政府农村工作主要任务,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内容。基于马克思地域分工理论的思考,认为城乡产业统筹发展应从城乡资源优化配置角度,消除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制度障碍。
  【关键词】 马克思地域分工;统筹城乡产业;协作;制度
  
  一、引言
  中央在十七大《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我国农村改革发展重要原则之一是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并指出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政府在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以城市与农村为统一的空间载体,推进城乡产业发展水平协调化、产业结构比例和空间布局合理化共同发展,通过产业这个资源转换器的形式,把劳动力、科技、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及其生产能力配置到更优状态。可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我国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力量。
  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存有二个主要问题:第一,建国以来,为了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实行“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政策,其加剧了城乡产业之间的不平衡,即以工业为主的现代产业部门集聚城市,而以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聚集农村;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思想“农村就是农业”的影响,我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加之,乡镇企业较低的经营管理水平,我国农村二三产业虽有发展但仍然严重滞后。第二,“重城市,轻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使我国城乡差距加大,城乡市场处于分割状态,城乡资源优化配置效率低,这都促使我国出现城乡产业间的关联性差、城市与农村产业结构趋同,城乡产业布局不合理等现象。我国城乡统筹产业发展存有的问题,破坏了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严重阻碍了我国城乡统筹的进程。
  马克思地域分工理论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重要思想之一。其主要内容为“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即划分为城市与农村两大地域分工部门。一般而言,城市是以工业和商业为主的现代产业部门的聚集,农村则是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产业部门的聚集。马克思指出需“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融合,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需改变这种单一的城市与农村产业发展状况,延长产业链条,避免城乡产业的恶性竞争,实现城乡产业优势互补,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从马克思地域分工理论分析我国实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原因
  (一)市场扩张是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者经济发展的扩张受制于原料和市场,“一旦与大工业相适应的一般生产条件形成起来,这种生产方式就获得一种弹力,一种突然地跳跃式地扩展的能力,只有原料和销售市场才是它的限制……”。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对城市和农村市场扩张的内部诉求的正确决策。“分工越向前发展,产品就越不是交换手段,于是就需要一种独立于每个人的特殊生产之外的一般交换手段”,可见,分工是影响市场规模的重要因素。分工和专门化的生产,提高了农村生产效率,改变了农村自己自足的经营方式,促使更多农村剩余产品需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农村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中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在城市,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厂商需要更大规模的市场和劳动力满足其生产扩张和资本扩张的需要。城市和农村在市场不同方面的渴求,迫切需要改变这种城市和农村分割的市场状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从产品、资源、劳动力、科技等生产要素资源配置的角度,通过产业的协调发展,使资源在城市与乡村两大地域达到最优配置状态。
  (二)产业聚集是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外在动力
  马克思地域分工理论中含有产业聚集的思想,“工场手工业的分工要求社会内部的分工已经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相反地,工场手工业分工又会发生反作用,发展并增加社会分工”,这种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深化以企业间的协作为支撑,以便在空间和时间上降低企业间的交易费用,获取最大的利润。产业聚集是在一地域范围内的公共资源下,超出了一般产业的范围,实现多个产业的融合,因此,有人说分工是产业集聚的根源,产业集聚促进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应以产业聚集思想为指导,避免出现产业布局的不合理和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的发生。此外,产业聚集有益于产业链的延伸,这将给我国城乡产业的升级和融合提供指导。
  (三)城市与乡村的产业优势互补是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在马克思早期地域分工理论中,自然差异是地域分工或者说是城乡分离的重要原因;工业革命之后马克思认识到社会经济因素在地域分工有着重要作用,因为“一定生产部门固定在国家一定地区的地域分工,由于利用各种特点的工场手工业生产的出现,获得了新推动力”。可以这样理解: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工场手工业充分利用了两大地域的不同优势,以此促进了城乡之间的发展。城市与乡村只有通过不断发挥自有产业优势才能为城乡统筹产业发展提供基础。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在行业和产品结构上表现出高度的同构,并没有形成城市与乡村的产业间的优势互补,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毒才能排除,只有通过这种融合,日益病弱的群众的粪便不致引起疾病,是用来作为植物的肥料”。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我国基于城市与乡村在产业发展上具有的不同优势的正确发展思路。
  (四)协作是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立足点
  “社会内部的分工和工场内部的分工,尽管有许多相似点和联系,但二者不仅有程度上的差别,而且有本质的区别。在一种内在联系把不同的生产部门连接起来的地方,这种相似点无可争辩地表现得最为明显”,马克思所讲的内在联系就是协作,并认为“由协作和分工产生的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马克思的劳动协作观是产业地域分工的重要理论渊源之一。城市与乡村的分割状态使我国城市与乡村两大地域分工部门交易成本提高:一方面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造成城市与乡村产业互补性、融合性差。城市与乡村两大地域分工分工之间的协作,有利于降低生产要素的配置成本,发挥城市与乡村产业的各自优势,扩大经济空间效应。因此,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立足点是打造链接三次产业、沟通城乡两个地域的贸工农产业链。
  三、马克思地域分工理论对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启示
  (一)深化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改革
  我国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改革包括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医疗、金融、社会保障等等。我国公共财政支出长期偏向于城市,使乡村与城市在公共基本设施方面相差甚远。据统计,2006年末,在我国广大农村,进村公路路面类型中柏油路面仅占26.3%,仅有10.8%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仅72.3%的镇实施集中供水。乡村较低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落后,加大了我国城市与乡村的生产要素流动,使我国乡镇企业管理落后,不利于城乡产业的融合和产业结构升级。此外,2007年末,农村信用社县域网点数为5.2万个,分别比2004、2005和2006年减少9087、4351和487个,全国有286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农村金融发展的滞后将对我国的农村现代化、乡镇企业的发展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进程产生不利影响。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改革涉及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中产业升级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各个方面,因此需要引起重视。
  (二)深化劳动力市场制度改革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主要障碍来自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理论界认为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从不平等的用工制度、城乡不平等的社会保障等角度限制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工业部门的扩张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需要转移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从加速劳动力的流动可以改善产业结构的角度,我国城市与乡村产业结构的改善将有助于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力度。托达罗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采取就地转移的策略,因此,农村中非农产业的发展应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重要动力。
  (三)深化城乡流通体系的建设
  农产品市场是初级市场,是一国工业的原料市场,但我国农产品市场发展严重落后,据统计,2006年末,我国有农产品专业市场的乡镇仅23%,其中超过1000万元以上农产品专业市场的乡镇仅7.6%,此外,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结构单一以及现代物流系统建设的落后是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发展的桎梏。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不足将阻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建设。城乡流通体系的建设将为农产品和工业品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有益于农产品加工化程度的提高和延长农工贸产业链条。因此,深化城乡流通体系的建设应以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原则。
  经过实践检验的马克思地域分工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依然闪耀着其光辉。马克思地域分工理论从交换、市场规模、协作等方面探讨了城市与乡村在经济发展中的不同作用以及其相互关系,对我国实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指导作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我国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关系着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成败。我国需要不断深化城乡产业发展的制度障碍,为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实现城市与乡村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健康发展,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兴明,黄策,孙国玉.《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内涵初探》[J].经济研究,200(12):85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9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24.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9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48
  [6]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91
  [7]梁琦,黄利春.《马克思地域分工理论、产业集聚与城乡协调发展》[J]. 经济前沿.2009(10):11
  [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92
  [9]陈德敏.《构建统筹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J].中国发展.2008(4):17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5
  [1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357
其他文献
【摘要】 近几年在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高校经费来源及使用的市场行为逐渐增多的背景下,少数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经受不住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高校财务监督管理是对高校经济活动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加强高校财务监督刻不容缓。  【关键词】 高校;财务监督    从2003年到2008年,教育系统涉案人员中,厅级干部占0.6%,处级干部占11.3%,其他犯罪主体占到
期刊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开始向多样化和高技术化方向发展,使得许多企业需要为客户定制产品。变动型企业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企业模式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境况。分析变动型企业的结构与员工特点,辨析其员工的绩效特征,希望以此为突破口,探析变动型企业绩效管理的方向。  【关键词】 变动型;绩效;技术员工    一、变动型企业的界定及特征分析  1.变动型企业的界定。变动型企业作为一种新兴类型
期刊
【摘要】 为了做好武汉大学文学院资助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即“关于农村养老问题课题研究”,课题组选择湖北省长阳县、广水市作为调查研究的样本,力求通过解剖我国中部的传统农业县社会变迁对农村养老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尝试性地提出创新现阶段农村养老的思路及模式,以此展示作为“90后”大学生对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关键词】 社会转型;农村养老创新    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
期刊
【摘要】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现代企业管理者们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如何提高决策者能力和水平、如何建立起科学决策机制及如何提高企业科学决策显得格外重要。以王老吉企业为例,论述了该企业在经营决策中是如何发现存在的问题,如何提出相关具体措施,最终如何实现自身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化的过程。  【关键词】 企业经营;决策;决策科学化;决策方法    一、决策概念  所谓决策(Decisio
期刊
【摘要】 在概述我国动漫业的现状基础上,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关键词】 动漫;软实力;硬实力    我国的动漫业从1926年第一部动画《大闹画室》到1960年《大闹天宫》的出现,孙悟空、铁扇公主等人物形象深深烙印在了一代少年的心上。动漫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然而从《阿凡提》、《宝莲灯》等力作面世过后,中国的动画就似乎失去了它的光彩,至少从当今来讲,“80后”、“
期刊
【摘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指导意义,从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和不同政治面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状况进行对比,总结出其中的异同,为如何改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状况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对比    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的思想基石,是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是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种教育实践”,这种教育实践的目的是
期刊
【摘要】 以工业经济时代为分界线,系统梳理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脉络,基于职业生涯规划主体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对“自觉性——不自觉性”和“主动性——被动性”这两个基本维度的考察,将职业生涯规划划分为工业经济前的“义务本位模式”、工业经济时代的“权利本位模式”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权利——社会模式”,着重探讨了知识经济时代职业生涯规划的权利——社会模式在企业管理中的实现策略与管理措施。  【关键词】 职业生
期刊
【摘要】 从教师思想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新形势下教师的思想工作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思想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教师;思想管理;方法    一、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思想问题  分析当前教师队伍的现状和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水平,形势不容乐观。部分青年教师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出现了理想淡化,信念模糊,表现为政治立场不够坚定、政治观念不够成熟、政治思辨力不够敏锐。极少数教师以自我
期刊
【摘要】 双语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初步分析并讨论了《VFP程序设计》课程双语教学改革,从该课程双语教材的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对双语教学进行实践研究,并对其双语教学效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VFP;双语教学;教学方法    双语教育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里用两种语言上课:一是学生的母语;二是学生所在地区的通用语言或学生所学习的
期刊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现状令人担忧。为了帮助学生尽快的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教育。以往的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现有的大学生,这就要求在日常管理中有所创新,让学生在新的模式下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 新形势;大学生;日常创新管理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益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大学生更应该肩负国家兴亡的责任感。就目前大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