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成为了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围绕着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评价方式,弱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实现对学生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的课程,不同于其他纯知识性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技术,更多的是作为手段和方法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信息技术教学必须关注学生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不仅仅应当是图、文、表、音、动画、视频等操作技术的训练,还应当同时展现内在的文化价值,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成长的气息。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课堂评价时要从高一级层次――生命的层次来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线,创造性地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真正的生命活力。而在课堂上实施有效评价,必定会给课堂赋予新的内涵,进一步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内在潜力,给学生一个有效的学习催化剂,为课堂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在教学中,如何以好的评价去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信息技术,从而使课堂更有效。下面就谈谈教学时运用教学评价的一些方法和思路:
一、针对实际,让课堂评价更有效
如何真正把握新課程评价的精髓,发挥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引导学生求知和大胆探索。评价不仅要关注共性,更要关注个性;不仅要关注学业成就,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真正达到《纲要》所要求的评价境界:带动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由于家庭电脑的普及等原因,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长短的区别很大,学生在计算机操作能力方面的层次化是比较明显的。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对所有学生同一对待,就会产生一部分学生对电脑有一种距离感,而一部分学生却是做完了没事干,自我感觉良好,缺少更进一步探究的动力。想让不同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我想到了层次化的评价,让学生在不同起点上都有提高。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在评价内容上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以此激发每位学生都去积极思考,各自进步。
二、以学生为主体,变被动为主动评价
传统的教学由于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常常将学生排斥在外,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的评价信息。在对学生评价时我们应提倡教师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参与评使评价主体更加充实。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使教学评价变得更加客观、全面,从而更充分地体现出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育评价,老师就要使自己成为评价的客体,勇于接受来自学生的评价,营造成出师生平等的教学氛围;另外鼓励学生去评价他人,在评价中学会与他人合作;鼓励学生既要接受外部评价,又要积极开展自我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指导学生认识自我,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增强自信心。
三、全方位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
不能只关注活动结果,而更重要的是应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如何发挥的。学习方式灵活多样,但对达成学习目标来说有时异曲同工;学习水平的发挥受所采用的学习方式的影响,并直接影响目标达成。学习方式和学习水平两项内容基本上完整地展现了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对这两项内容进行客观评价,就抓住了评价要点。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评价的形成性、发展性特点,把教师的目光进一步吸引到关注学习过程上来。
四、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学习风格和发展需求差异很大,个性特征明显,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造的欲望强烈。因此,我们在制定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时,在保证学生都能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进步、个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充分认可不同起点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另一方面,尊重不同学习风格和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个性和创造能力取向,对不同设计思路和不同设计风格、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技术解决方案等,甚至对于完成相同要求的作品的不同信息组织、在小组协作学习中发挥的作用,只要是合理的都应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认可。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学期开始时每人建立一个自己的文件夹,命名为“成长日记”。以后学生每次在实践中的作品、心得及自我评价都保存在“成长日记”文件夹下,并标注出每个作品的完成日期。这样,文件夹的内容就可以客观形象地反映学生某方面的进步、成就及问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
五、注重非语言式教学评价
为了提升教学评价效果,教师需要在使用语言进行评价的同时,注重非语言式评价。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实际情况,通过面部表情、手势以及体态变化等“身体语言”来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这种非语言性“身体语言”评价更能让学生接受,往往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轻轻的抚摸,一个夸奖的手势就能沟通学生的心灵,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有学生回答问题声音清楚、回答完整,老师向他点头微笑给予肯定;有学生能主动帮助后进生同学学习,老师给他夸奖的手势予以表扬;有学生胆小怕回答问题,老师给她投以肯定的眼神给予鼓励等等,这些“身体语言”的激励比语言激励更具有感召力和表现力,它会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创设更为融洽的教学氛围。 非语言式教学评价不应拘于某种特定形式,应因师而异、因生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不管是身体动作还是面部表情,教师都要做到自然、真诚、恰如其分,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惊喜中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总而言之,我们现在倡导和推广实施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是有着它的必要性。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提倡讨论式、活动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多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大胆求异,建构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氛围和机制。教师应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品尝到收获的甜蜜,从而不断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廖明全.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开展[J]. 数字化用户, 2013(10).
[2]何颖慧.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25).
[3]王文静.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中评价语言的有效性[J]. 小学教学参考, 2015(12):84-84.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的课程,不同于其他纯知识性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技术,更多的是作为手段和方法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信息技术教学必须关注学生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不仅仅应当是图、文、表、音、动画、视频等操作技术的训练,还应当同时展现内在的文化价值,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成长的气息。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课堂评价时要从高一级层次――生命的层次来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线,创造性地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真正的生命活力。而在课堂上实施有效评价,必定会给课堂赋予新的内涵,进一步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内在潜力,给学生一个有效的学习催化剂,为课堂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在教学中,如何以好的评价去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信息技术,从而使课堂更有效。下面就谈谈教学时运用教学评价的一些方法和思路:
一、针对实际,让课堂评价更有效
如何真正把握新課程评价的精髓,发挥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引导学生求知和大胆探索。评价不仅要关注共性,更要关注个性;不仅要关注学业成就,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真正达到《纲要》所要求的评价境界:带动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由于家庭电脑的普及等原因,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长短的区别很大,学生在计算机操作能力方面的层次化是比较明显的。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对所有学生同一对待,就会产生一部分学生对电脑有一种距离感,而一部分学生却是做完了没事干,自我感觉良好,缺少更进一步探究的动力。想让不同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我想到了层次化的评价,让学生在不同起点上都有提高。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在评价内容上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以此激发每位学生都去积极思考,各自进步。
二、以学生为主体,变被动为主动评价
传统的教学由于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常常将学生排斥在外,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的评价信息。在对学生评价时我们应提倡教师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参与评使评价主体更加充实。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使教学评价变得更加客观、全面,从而更充分地体现出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育评价,老师就要使自己成为评价的客体,勇于接受来自学生的评价,营造成出师生平等的教学氛围;另外鼓励学生去评价他人,在评价中学会与他人合作;鼓励学生既要接受外部评价,又要积极开展自我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指导学生认识自我,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增强自信心。
三、全方位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
不能只关注活动结果,而更重要的是应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如何发挥的。学习方式灵活多样,但对达成学习目标来说有时异曲同工;学习水平的发挥受所采用的学习方式的影响,并直接影响目标达成。学习方式和学习水平两项内容基本上完整地展现了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对这两项内容进行客观评价,就抓住了评价要点。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评价的形成性、发展性特点,把教师的目光进一步吸引到关注学习过程上来。
四、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学习风格和发展需求差异很大,个性特征明显,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造的欲望强烈。因此,我们在制定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时,在保证学生都能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进步、个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充分认可不同起点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另一方面,尊重不同学习风格和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个性和创造能力取向,对不同设计思路和不同设计风格、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技术解决方案等,甚至对于完成相同要求的作品的不同信息组织、在小组协作学习中发挥的作用,只要是合理的都应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认可。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学期开始时每人建立一个自己的文件夹,命名为“成长日记”。以后学生每次在实践中的作品、心得及自我评价都保存在“成长日记”文件夹下,并标注出每个作品的完成日期。这样,文件夹的内容就可以客观形象地反映学生某方面的进步、成就及问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
五、注重非语言式教学评价
为了提升教学评价效果,教师需要在使用语言进行评价的同时,注重非语言式评价。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实际情况,通过面部表情、手势以及体态变化等“身体语言”来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这种非语言性“身体语言”评价更能让学生接受,往往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轻轻的抚摸,一个夸奖的手势就能沟通学生的心灵,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有学生回答问题声音清楚、回答完整,老师向他点头微笑给予肯定;有学生能主动帮助后进生同学学习,老师给他夸奖的手势予以表扬;有学生胆小怕回答问题,老师给她投以肯定的眼神给予鼓励等等,这些“身体语言”的激励比语言激励更具有感召力和表现力,它会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创设更为融洽的教学氛围。 非语言式教学评价不应拘于某种特定形式,应因师而异、因生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不管是身体动作还是面部表情,教师都要做到自然、真诚、恰如其分,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惊喜中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总而言之,我们现在倡导和推广实施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是有着它的必要性。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提倡讨论式、活动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多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大胆求异,建构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氛围和机制。教师应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品尝到收获的甜蜜,从而不断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廖明全.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开展[J]. 数字化用户, 2013(10).
[2]何颖慧.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25).
[3]王文静.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中评价语言的有效性[J]. 小学教学参考, 2015(12):8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