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太难了”的哭诉中,我们听到了什么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iaok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在网上看到一则名叫“太难了”的视频,内心颇为难受。视频的内容是:一个看上去像是上幼儿园大班的小女孩在奶奶的“指导”下背乘法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四十五。”一旁的奶奶厉声呵斥道:“三五一十五,记住点!”小女孩一边重复“三五一十五”,一边抹起了眼泪。接着,奶奶又教小女孩背“三五”“四五”“五五”“五六”。小女孩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背着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三十五……”这时,奶奶提高了嗓门:“谁叫你犯错的?你怎么自己张嘴就来呢?”小女孩哭诉道:“您总是让我说这一句话……”奶奶则不顾孙女的哭诉,继续要她背乘法口诀,但小女孩每次背到“三五”时就会出错。这回,小女孩哭出声了:“我一点都记不住这‘三五’,这‘三五’太难了,太难了,一点都不简单。”但奶奶并没有放过她:“三五一十五,能不能记住?”小女孩边抽泣边回答“能”。“背,继续背,多背几遍,就背‘三五’,多说几遍。”小女孩流着眼泪一遍遍地背“三五一十五”。一会儿,奶奶又要求她从头开始背,不料,她又在“三五”的地方卡住了。奶奶“一气”之下要求小女孩再背十遍“三五”。如果不行,还得再背十遍……小女孩就这样一边哭一边苦苦地背着“三五一十五”。后来,奶奶再次要求孙女从头开始背乘法口诀,小女孩虽通过了“三五”,却又卡在了“五五”上,她再次急得哭出声来:“您老让我背‘三五一十五’,我已经把‘五五’给忘了,这太难了……”
  看到这则视频,也许有人会觉得好笑,甚至有人会觉得小女孩超可爱,但我却深为小女孩悲哀,深为孩子的童年悲哀!我们为什么要让这个年龄的孩子背乘法口诀?孩子这时候是在进行数学学习吗?这样的“学习”有意义吗?
  众所周知,数学是对客观世界中事物之间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表征。幼儿必须通过具体操作获得相应的体验,才能建构起相应的数字概念。成人逼迫幼儿机械识记的乘法口诀无非是一串被剥离了意义的符号,此时的幼儿根本不理解其中的意义,当然也就很难在脑海中留下什么“烙印”了。退一步讲,即使幼儿靠死记硬背记住了“三五一十五”,这对于理解乘法又有何助益呢?
  已有研究表明,幼儿早期建构起来的一一对应、一对许多、按群计数等基本数能力是其理解乘法概念的基础。例如,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开展的等分小组成员或等分排列物品等活动正是一个个对“一对许多”关系加以具体理解的过程。如果成人不是创设条件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建构这些知识,而是一味地要求幼儿通过机械识记的方法“记住”这些知识,那么,幼儿是无法真正理解这些远离自己生活的抽象知识的。如果硬要幼儿通过机械识记的方法记住这一大堆所谓的数学知识,幼儿将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例如,他们可能会为此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失去游戏的快乐,失去安全感和自信心,失去对世界的好奇……
  学前教育是启蒙性教育,是充分激发幼儿天性中的好奇心并进而将之培养为学习兴趣的教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成人应该“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诚如皮亚杰所言:“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如果在发展尚未达到适当水平之前提早教他知识,将会对儿童自行探索、主动求知的行为产生不利影响。”上述视频中成人逼迫幼儿背乘法口诀的过程很可能会摧毁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甚至可能会导致幼儿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乃至厌恶、憎恨的负性情绪。难道我们希望幼儿获得这样的情绪体验吗?
  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中,有很多幼儿正经历着视频中小女孩的遭遇,正接受着这样的“学前教育”。他们在成人的“赢在起跑线”怪异思维的指导下,被逼迫着“超前”学习汉字或英文单词、绘画技法和弹琴技能、唐诗宋词乃至百科全书式的“广博”知识……这里,成人唯独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花一样的生命只有通过精心呵护和科学培育,才能自然绽放!在这些“试图在起跑线上抢跑”的教育中,我们看到的只是成人利用自己的威权对幼儿生命自然生长法则的无知践踏,而看不到对幼儿生命本真的敬畏和尊重。
  幼儿的生命自有其成长的规律,任何试图改变幼儿生命成长规律的行为,一切试图强迫幼儿“学习”的教育,均会与所期相背。学前教育必须抛开功利主义,遵循幼儿生命成长的规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大声疾呼:严禁一切“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开封,475004)
其他文献
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是幼儿的天性。失去了自然,童年也就失去了最重要的特质。但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幼儿渐渐远离了自然,穴居在钢筋水泥丛林中,被电视、动画片、电子产品所包围,现代科技限制了幼儿对事物的了解,使他们对动植物的了解多来自书本、网络、音像等媒体传递的第二手资料。当我们问身边的孩子“我们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时,绝大多数孩子都会说是从商店里买来的。因为他们很少体验甚至很少看
目标:  1.正确点数夹子的数量,初步学习按卡片上动物数目匹配相应数量的夹子。  2.学习将相同颜色的夹子夹在一起。  3.喜欢参加活动,愿意和同伴讲述自己活动的过程。  准备:  1.铃鼓一个。  2.红、黄、绿色塑料夹子若干,画有3~5只动物的卡片若干,摸箱  4只。  3.将夹子散放在桌上,每个幼儿的椅子下面放一只小筐。  过程:    一、夹夹子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  师:
家长工作是教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观念及文化素养都不同,对于参与孩子教育的认识和做法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在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合作时必须讲究方法。通过对多年来家长工作的反思,我总结出与不同类型家长沟通、合作的五味剂方。  处方一:细致执著  对症人群:放任随意型家长  有一些家长认为幼儿教育是“小儿科”。不需要重视,也不愿意在孩子身上花时间。他们认为
炊事因危险、繁杂而被视为成人的专利,而如今它正在逐渐走进幼儿的生活。近年来,一些国家的家庭和幼儿园都纷纷向年幼儿童开放厨房,我国一些幼儿园也开始尝试将炊事活动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附属花朵幼儿园(以下简称苏园)和珠海市蓝天小耶鲁幼儿园(以下简称珠园)已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炊事活动之所以进入幼儿园课程,不仅是因为它符合幼儿的兴趣,更是因为它蕴含着促进幼
同伴互动学习是幼儿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正如社会建构主义所主张的,知识来源于社会的意义建构,学习者应在社会情境中积极地相互作用。一方面,幼儿以原有知识经验为背景,用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另一方面,幼儿处在向社会开放的系统之中,通过与同伴、教师的相互作用进行学习。本文拟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分析同伴互动的方式及教师的支持策略。    案例1 纸牌游戏    天天教贝贝和乐乐玩“找6”的纸牌游戏。
幼儿园食谱的编制是否科学合理,将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为了解当前幼儿在园膳食和营养的现状,我们搜集了本市五所全日制幼儿园近13周以来的65份食谱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大家关注。  一、幼儿园膳食所提供的营养素全面吗  营养素是支持幼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一般可分为六大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和水。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产热营养素,在幼儿每日摄取的食物中这些营养素占
2006年4月,我区被确定为全国“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实验区。在各级专家的指导下,在学习兄弟区有效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发挥优势,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以解决新课程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为重点,以教育现场为研究主阵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加强了推进区域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实践研究,探索形成具有区域特点、园本个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高质量园本教研机制,推动幼儿园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设计思路:  12月是辞旧迎新的日子,这时候“时间”往往成为孩子们最敏感的话题之一。于是我抓住这一切入臼设计“迎新年”的系列活动。“共同度过2007”便是其中之一。在组织本次活动前,我先通过创设环境“新年倒计时”来激发幼儿对新年的期盼。其中我提供了2007年和2008年的月历,让孩子们借助月历来了解、记录离新年还有几天,引发幼儿产生使用月历的需求。积累经验。在此基础上开展活动“共同度过2007”。
设计意图:  将数学回归生活,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面对生活情境中产生的矛盾,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提高幼儿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育的价值所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幼儿平时特别喜欢自己分点心、分玩具、分学习用品,但也常常因分得不公平而找教师帮忙。为帮助幼儿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我结合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设计了“狗熊分饼”这一活动,通过让幼儿“教”狗熊学本领的游戏方式来帮助幼儿认识和理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记录环节有着独特的意义与价值。通过记录,幼儿可以巩固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与经验;通过记录,幼儿可以将自己的猜想与操作结果进行对比,以便回顾与总结;通过记录,幼儿可以对自己的实验过程加以分析并进行修改;通过记录,幼儿可以更加有意识地观察,学会如实表达,等等。    案例背景    基于记录在科学活动中的重要价值,我们开始探索在不同类型的科学活动中设计不同的记录形式,以充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