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遗忘的时光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wing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影像计划,四位青年导演,多位优秀演员,不同的影像风格,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家庭与人情,不同的矛盾与挣扎,只为让人们看见了不同生活状态中普通老人的故事。
  昨日记忆与青年导演
  《昨日的记忆》是台湾制片人李亚梅与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会合作的第二个电影计划,说到此片,不得不追溯到上一个计划,是2010年由杨力州导演完成的《被遗忘的时光》,曾经红极一时并斩获了当年度台湾纪录片票房冠军,藉由此片的成功,便顺势有了关注老人题材的第二个计划。
  这个计划是从失智老人基金会的短片征选开始,最终发展成为四部短片所组成的电视电影,并由台湾地区四位初具成长性的青年导演执导。“监制表示如此短片计划既是为了公益出发,又没有普通商业电影的限制,更可以让拍完首部作品的新锐导演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被看到,可说是有着许多优势。另一方面,从纪录片的范畴跨至剧情片时,影片同时也具备更多的营销潜力,能够让失智的议题与问题被更多人所认识,了解到身旁的长辈可能正在经历怎样的过程与需要如何的照顾。”(《昨日的记忆》与那些周围的人/于昌民)。
  失忆是每天的惊喜
  何蔚庭是这个项目里唯一遵守15分钟片长的初衷的导演。2011年,他受邀参与了由金马影展发起的“10+10”电影联合创作计划,完成短片《100》。有意思的是,《100》同样是一个老人题材,何蔚庭以纪录片的方法拍摄了一位走山路取信的百岁老人,仅是在其中设计了一些桥段,无台词的长镜头一气呵成。
  而到了《昨日的记忆》中的《我爱恰恰》则转换成了剧情片,增强了故事性。影片开头老人的单独出场,导演花了近4分半钟的时间,使得这个老人看上去仿佛是在独居,但随着桌上的早餐出现,与他生活息息相关的人才慢慢地一个个出现。晚上和妻子回到家,桌上再次出现了晚餐,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是拣拾记忆的过程。细心的观众也许会发现白天的餐桌所正对的墙面空荡荡,晚上回来已是挂满了家庭照片。结尾的设计也很巧妙,重复片头老人被闹钟唤醒的过程,开始到结束,对于他身边的人来说是种时间的重复,而对于失去记忆的老人来说,则是人生每天新的循环。
  这看上去很像美国电影《初恋50次》,无非主角换成一位老人,每天从一个孤独的状态中醒来,不断地偶遇,发现惊喜。就是这样一种从放空到填满的状态,你可以从不断被作特写的老人的面部神情中读取到从茫然转换成幸福的信息,这是一个被爱逐渐填满的过程。失去记忆本来是件很悲伤的事情,但是何蔚庭的拍摄却让它显得格外温暖而正面,充满了人情味。一直很喜欢蔡明亮的何蔚庭,受到《洞》里葛兰的启发,《曼波女郎》的经典片段便成为了这场戏的重要线索,串联起两位老人年轻时爱的甜蜜记忆。而此前和何蔚庭多次合作的美籍摄影师包轩鸣(Jake Pollock)也再次带来了独特而强烈的摄影风格。
  伤感的归途
  同样参与了“10+10”拍摄计划的沈可尚导演也在此次的拍摄中递交了一份细腻的作品《通电》。这位有丰富的短片和纪录片拍摄经历的年轻导演,曾以《野球孩子》在2008年的台湾国际纪录片双年展台湾奖中获得首奖。与其他三个小品不同的是,导演侧重于表现照顾老人的家属所背负的心头沉重感。
  除了家庭像片外,能作为共同记忆最重要的证据的恐怕就只有家庭录影带了,导演在片中加入了这不同影片本身的8CM质感,却有了一种更真实的情感交流。三代人,三个女人,虽然生活在一起,却总是缺少一种沟通。在现实里各自都有疲惫与无奈的一面,这充满颗粒的混合记忆稀释缓和了现实里最尖锐的矛盾,不可分离和舍弃的亲情在此刻才显得格外珍贵。
  而影片最惊人的对比是,当母女在送老人去安抚院的路上,失智的婆婆突然在车里无知觉地说起丫丫小时候第一次坐车的小细节,而这正是隔代人已经遗忘的童年记忆。而此前时刻以为自己是歌星的老人木然面对着自弹自唱的郭采洁,看似是一种沟通的缺失,其实又有微妙的联接,她仿佛在延续着婆婆失去的那部分记忆与梦想。虽然有音乐和家庭冲突,这部片子的基调却是沉静的。
  此片的另一个特点还在于导演擅用镜子叙事,来折射和反观人物的内心。而郭采洁在其中所作的原创歌曲I Me Mine,唱道“我找不到自己回来”,像是三代人分别处于对过去、对现在、对未来的迷路状态,更是把三个女人的命运贯穿了起来,融为一体,或许这就是一种通电。这其实是这组短片的最后一部,像是呼应第一个短片《迷路》,几部短片都在面临是否要将失智老人送去安抚院的抉择,而直到《通电》作为结束短片,它最终成了一个伤感的归途。
  寻找和丢失的生命
  同样将重心放在亲情记忆的第一部短片《迷路》来自女导演姜秀琼,也是四个短片中最为深情的一部。影片独特的描绘方式是让老人只出现声音和无法完全辨认全貌的像片里,而老人这个实体的角色并没有出场过。反而是震生在寻找走失的爷爷时,与旧日恋人重逢,于是,震生与爷爷,小艾与儿子,震生与小艾,日记和信件交错着牵扯出了两人的昔日恋情,更将彼此带入到那份厚实的亲情中,形成了一种生命就是一个不断丢失与寻找的过程。结尾忘带钥匙的震生呼喊敲打着期望爷爷开门,忽然就转换成了:走失的不是爷爷,而是他。
  关于这部短片,姜秀琼自己说:“如果有一天我们孜孜追求的事情都将遗忘了,那现在的我们该追求什么?活在当下珍惜当下人人会说,但时刻清醒贯彻执行的又有几人?时间唯有在你肯狠狠注视生命时,它才会真正产生出所谓的意义。”而关于导演姜秀琼,除了纪录片《乘着光影旅行——李屏宾的摄影人生》外,在台湾已逝电影大师杨德昌的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她曾与张震扮演一对姐弟,这是令谁都无法忘怀的昨日记忆。
  阿霞的时间
  另一位颇有才华的女导演陈芯宜拍摄的《阿霞的挂钟》则以最直接的方式描述了时间,是四部短片中唯一一部直接透露出老人内心孤独感的,也是最有生活根基,最具人文气息的作品。
  待拆迁的老房子,老式的家具,停走的时钟,漏水的天花板,泛黄的旧照片,甚至透进房间的自然光,都传达了衰老的意像和时间的印痕。两个老人坐在沙发上对话,在30年的时空里辗转反复,他们之间的记忆交集来自女人的亡夫,集中的对白把这30年的故事都讲了出来,不同于《我爱恰恰》,这部分的情感交流,一个是失落,一个是悲伤。钥匙此刻依旧是开门的道具,却完全具备了不同的意义,既是女人封锁了30年的记忆:一片荒芜,什么也没有留下。又展现了一个城市昨天和今天的文明进程。   在开门破墙的那一刻,仿佛是费里尼《乐队彩排》的片尾,巨大的铁锤重重一击之后消除了两个世界的障碍。打碎了两位老人藏在心底对时间和记忆的困惑,也由个人记忆带出一座城市的记忆,导演在主题的宽度上由此作了巧妙的对接。人,城市都和时间同老,都会在时间的废墟里被人逐渐淡忘。“时间又开始走了”,恍神的女人嘴里冒出的这一句也是在讲给大家听:不要遗忘了过去的时光。
  四个关于老人的故事,出自四个同样年轻的导演。无论是因为项目产生的影片,还是因为对老人的关怀而产生的项目,同样的都是出于对他人的关注。而其中,“青年”与“短片”这两个关键词与杭州亚洲青年影展的态度天然缝合。影展希望通过介绍一些大陆以外华语地区的青年短片制作计划,来催促大陆的青年作者,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创作可能性的参照,出于这样一种目的,杭州亚洲青年影展也将这套影片选入今年的节目计划中。
  TIPS:《阿霞的挂钟 The Clock》
  陈芯宜
  导演简介:
  从事纪录片及电影创作多年,作品风格流畅明快,常在严谨的剧情架构中,展现细致绵密的情感铺陈、与难得的幽默感。其所拍摄的议题大多与人文、艺术文化相关,2007电影《流浪神狗人》一完成,即入选柏林影展青年论坛单元,并获德国最大报提供之每日镜报最佳影片,同时亦获金马奖三项提名,更受邀韩国釜山影展新潮流竞赛等三十多个影展邀约。2000年拍摄的16mm剧情片《我叫阿铭啦》,获台北电影节最佳剧情片、最佳新导演、金马奖最佳电影原创歌曲、瑞士弗瑞堡影展评审团特别奖、天主教人道关怀奖,并获邀至十多个影展。其他重要作品:2000年实验纪录片《谁来钓鱼??》,2003年公视电视电影《终身大事》,也都获多个影展邀约及奖项提名。除此之外,也经常与其他独立制片工作者相互支持,同时也替许多影片以及剧场制作配乐,也因此影像作品中总是充满节奏感,有很丰富的音乐性。
  影片简介:
  老小区要都更了,患有失智症的阿霞被女儿接去同住,离开住了一辈子的家,也离开了关于老庄的所有记忆。老庄是阿霞的老邻居,在阿霞丈夫过世后,默默照顾她母女俩。这天,阿霞突然逃离了新家,脖子上挂着一把不知要开哪一扇门的钥匙,跑回老小区找老庄……
  记忆一点一点的消失了,不论在失智老人脑海中,亦或在未失智者的眼前。城市变化的速度,早赶过了老人记忆消失的速度,那,记忆是什么?导演陈芯宜试图将失智老人与城市空间记忆的消失做联结,感受老人面对快速变化的心境。
  影展经历:
  2012年台北电影节台北电影奖入围
  2011年金马影展
  《阿霞的挂钟 The Clock》
  导演:陈芯宜
  类型:剧情片
  时长:19分钟
  出品: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会
  三映电影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地区:中国台湾
  上映:2011年
  TIPS:《迷路 Healing》
  姜秀琼
  导演简介:
  姜秀琼出演《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入围当届金马奖女配角奖,之后参与杨德昌导演的《独立时代》、《一一》,侯孝贤导演的《海上花》、《千禧曼波》等片的幕后工作,逐步展开她的导演创作之路。2008年编剧导演的剧情短片《跳格子》,囊括台湾重要影展的多项大奖,并入围法国国际影展;剧情长片《艾草》更获得2009年旧金山国际电影节最佳电视电影奖等诸多国际奖项肯定;新近作品《乘着光影旅行》,获得2010年台北电影节百万首奖、最佳纪录片奖,以及2010年台湾国际纪录片双年展国际竞赛奖优等奖、观众票选奖。
  影片简介:
  剧中的震生独自照顾抚养他长大的失智爷爷,对他来说,这是逃脱不了的责任,直到一天夜里,爷爷不见了,遍寻不着,却在这时,遇到他以前的女友小艾,小艾已婚带着她四岁的儿子球球,震生像个鬼魂般掩饰不了的落魄,引起小艾的关切……
  比起记忆已成碎片的爷爷,震生难道真的活得比较饱满吗?
  在漫漫的生活中,甚至是令人不知所措的琐事中,如同震生一般与失智症患者长期相处的家属,也需要支持与被关怀。
  影展经历:
  2011年金马影展
  《迷路 Healing》
  导演:姜秀琼
  类型:剧情片
  时长:18分钟
  出品: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会
  积木影像制作有限公司
  地区:中国台湾
  上映:2011 年
  TIPS:《我爱恰恰I wake up in a strange bed》
  何蔚庭
  导演简介:
  生于马来西亚,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电影制作系,在台湾拍摄广告及电影多年。NHK赞助首部长片《台北星期天》让何蔚庭获得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该片也在台北电影节获特别评审推荐奖及电影产业最佳剧情片奖。
  何蔚庭的短片《夏午》,入围2008年坎城影展导演双周,为唯一入围坎城的亚洲短片。 于2005年完成的短片《呼吸》已在当年坎城影展国际影评人周获两个奖, 成为第一部在坎城获奖的台湾短片。 同年更于西班牙加泰隆尼亚国际奇幻影展获“最佳奇幻短片”。 次年(2006年)在台北电影节获特别评审奖。
  何蔚庭2011年受邀参与由金马影展发起之“10+10=100”电影联合创作计划,完成短片《100》。
  影片简介:
  一位患有失智症的老人一如往常和菲佣到公园散步,遇见他的初恋情人;两人如同初恋般再次约会,电影《曼波女郎》中的“我爱恰恰”音乐重现了两人的美好回忆,并度过愉快的一天。
  影展经历:
  2012年台北电影节台北电影奖入围
  2011年金马影展
  《我爱恰恰I wake up in a strange bed》
  导演:何蔚庭
  类型:剧情片
  时长:15分钟
  出品: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会
  长龢有限公司
  地区:中国台湾
  上映:2011年
  TIPS:《通电 Power On》
  沈可尚
  导演简介:
  沈可尚为台湾少数能够横跨剧情片、纪录片、实验电影以及商业广告等多领域的影像创作者,早期作品即获得众多国内外影展肯定。知名作品《赛鸽风云》,是首部由国家地理频道监制,在全球160个国家播映的台湾纪录片,并获金钟奖非戏剧类最佳导演。《野球孩子》除获国际纪录片双年展台湾奖首奖,入围瑞士尼恩真实影展国际正式竞赛单元、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更获得上海国际电视节玉兰花最佳纪录片银奖、亚太影展最佳纪录片等殊荣。2010年执导的电影《朱丽叶》获得金马奖最佳新演员的奖项。同年,他成立七日印象电影公司,尝试以团队制作的方式共同筹拍多部电影。
  影片简介:
  小洁和患有失智症的婆婆以及工作繁忙的妈妈一起生活着。失智的婆婆病情愈来愈严重,常常分不清楚时空而陷入自己过往的记忆,趁小洁和妈妈不注意的时候把家里搞得天翻地覆,以为自己还是当年的小歌星。而妈妈总扮演着整个家的支柱,竭尽所能地维持住家里的秩序,努力成为那个不倒的巨人。夹在两个女人之间的小洁,放不下婆婆也心疼妈妈。这看似无解的难题,小洁决定提供给每个人一个出口……。饰演小洁的郭采洁,也特地为本片创作并演唱了主题曲。而近年制作出许多佳片的李烈,扮演妈妈的角色,其层次丰富的表演,一再提醒观众她从影30年来不容遗忘的扎实演技!
  影展经历
  2011年金马影展
  《通电 Power On》
  导演:沈可尚
  类型:剧情片
  时长:15分钟
  出品: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会
  七日印象电影有限公司
  地区:中国台湾
  上映:2011年
其他文献
我们知道,在2D影视作品正式开机之前,剧组工作人员会对这部影视剧做很多前期的准备工作,这个工作包括剧本的修改和完善、剧组人员的确定、时间和预算的确定,场景选择、器材选择、分镜的确定等。前期工作如此重要,直接影响到整个拍摄过程的顺利与否,实际一点就是影响预算和影片质量。有经验的影视工作者对此应该是深有体会的。有了这个前提,于是我们现在在制作3D片的时候,有了这样一个疑问,面对3D影视制作,我们应该提
期刊
那个叫索尔金的“小伙子”  19岁那年,一个叫阿伦·索尔金的小伙子刚刚从锡拉丘兹大学毕业,主修的是舞台剧,获得了艺术学位。即使在开放、发达、充满机遇的纽约,艺术专业毕业生一样意味着贫困和出路迷茫。  那时的索尔金寄居在女朋友付钱租来的一个小公寓里,每天就靠打打零工度日,曾经在百老汇门口卖门票,不对,确切地说是连卖门票都不够格,而是在门口发放门票的代金券,后来在一家叫博得威的影院的礼品商店里,卖电影
期刊
我们拍摄MV一般是利用自然场景,在室外拍摄,使用太阳光作照明。阴天或多云的情况下,光线呈漫散射状,得到的是柔和的散射光,没有方向性,光比很小。晴天或少云的情况下,太阳光就是一个点光源,有明显的方向性,光比很大。如何利用光源的方向为画面造型服务,拍摄出让人难忘的MV作品,这是本篇要和大家一起讨论的问题。  光位  太阳光位在三维空间中与摄像机有两个角度,一个是被摄对象与太阳形成的水平角度,另一个是太
期刊
电影和新闻,原本是对比性比较强的两种视觉传达方式,电视新闻的粗糙、高效、纪实和短平快的特点与电影的摄制流程正好相反,如果电视新闻是快餐,电影则是名副其实的以精雕细琢见长的大餐。两种传播形式,各有所长,各有所用,根本不需要厚此薄彼,只是,把两种摄制模式结合起来,就需要很强的导演功力了。  《新闻直播间》这部影片恰恰把新闻的拍摄方式,灵活运用到电影的拍摄当中,画面足够精致细腻,布光不露痕迹,而光比和影
期刊
自从第一款带视频功能的单反相机尼康D90诞生后,各大厂商各显神通,十八班武艺不禁让人眼花缭乱。尼康专业旗舰机尼康D4上市半年多,关于摄影的各种文章比比皆是,而对于视频方面的描述却颇为少见。  正在我摸索使用尼康D4时,有朋友要去北京著名的五棵松摄影器材城买设备,我便拎了尼康D4进行跟拍。自己动手,仅凭手中一台尼康D4机身和一个尼康16mm-35mm镜头,体验尼康D4的视频“大将”风范。  爱上自动
期刊
人生如电影。  对“年老”的成见,有时就像对某部电影结局的料定。好看与否,总觉不如初时的美好。  初坐银幕前,无限的期待,各种广告噱头的撩拨、预告片的精彩令人神往不已;15分钟后,大部分电影结构已见分晓。的确,你可以选择留下或者闪人。但中途退场的人,看不到电影的全貌。也许这部90分钟的电影前80分钟的情节一直被料到,于是慨叹编剧的平庸。这时,看电影的人,已经落入自己的俗套。因为不到最后,谁也不能肯
期刊
更上层楼  “专业级DV产品”,这个说法已经不太准确,DV表面上的含义多少有些民用化的意思,其实,发展到2012年,主流市场的DV产品已经完全可以挑战广播级专业摄制器材了,无论是从技术指标,还是从实际应用,很多DV产品已经是高端拍摄任务中的常备武器,我们大可不必纠结于叫做什么名字,只要这机器能干活,性能与画质达到更高的电影电视要求,我们就说它是好东西,同时,较高的性价比一直是此类机型的绝对优势。 
期刊
如今无论是影视广告圈还是婚礼视频拍摄圈,对于使用单反相机拍摄高清视频早已经成为成熟的解决方案。而且对于婚庆拍摄市场,目前高端拍摄市场有相当一部分使用佳能EOS 5DMarkⅡ进行拍摄,除了婚礼当天的拍摄,新人们也越来越热衷于婚恋MV的拍摄,但是高清单反本身的液晶屏在MV的创作中明显太小,不利于对于画质的判断,如何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呢?这里带您看看北京唯一兄弟婚礼电影工作室的选择。  在婚庆视频拍摄领
期刊
最近最热的话题应该是奥运会了,从几个月前就可以看到体育品牌的广告调整到了奥运促销的模式,同样电视节目也逐渐靠近了奥运话题。我有时总是以广告和广告的拍摄方式来看待未来的市场和影视制作方式,因为经济利益总是会驱使人们进步,这不是什么难为情或者需要回避的话题,科技的先机带来的就是利益增长。  奥运为经济推动了很多领域的发展,其中就有广电领域和商业制作领域,得到2008年北京奥运的恩赐,我们的广电领域从设
期刊
作为一个已经10岁的活动,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举办的第十届“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作品展将更多目光转向了新媒介。大赛组委会在比赛之余特别举办了“新媒介与青年影像”研讨会作为“十年”特别活动。  这两场由中外学者和青年创作者参与的研讨会分别以“思想与力量”和“立场与表达”为议题展开讨论,旨在为青年导演的人才发掘、青年影像创意产业完善、中国青年影像国际化发展搭建一个专业的学术平台。  这次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