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托物寓意类散文的视角

来源 :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yshis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物寓意是散文常见的写法,它往往借助独具特征的具体物象寄寓作者特定的情思。托物寓意类散文,是指通过细致描绘某种独具特征之具体物象,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志趣、愿望等的散文。解读此类散文,要特别注意三个视角。
  一、 抓住物的特征
  
  
  托物寓意类散文中的物象,是倾注了作者的思想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载体。作者往往会对所托物象的外在形态和内在神韵进行细致描绘。因此,阅读此类散文,首先要找准文章所托之物,把握作者笔下所显示出的特征。例如《马缨花》有这样的描写:“我站在树下,仰头观望:细碎的叶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远处望去,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上一团团的红雾。香气就是从这一片绿云里洒下来的,洒满了整个院子,洒满了我的全身。”这些语句抓住了马缨花的形、色、味,运用比喻、通感的手法,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由远及近地写出了马缨花的盎然生机。其中,马缨花的颜色——红色,属于暖色调,给人温暖,同时带给人希望。有了这样的解读,理解文本的意蕴就有了良好的铺垫。
  二、 体悟人的情感
  托物寓意类散文,作者对所托之物进行具体描绘的最终目的是以它为载体,表达自己特定的情感、思想、志趣、愿望等,而这一切往往是含而不露的,要明晰地解读,就要从作者所描写的物象之特征入手,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如《马缨花》中,作者写道:“但是,在这样一个时候,这样一个地方,有这样的花,有这样的香,我就觉得很不寻常,甚至有感激的心情了。从此,我就爱上了马缨花,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作者为什么会对马缨花有“感激的心情”并“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结合上文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种生机盎然、彰显着生命活力的花,能给人以蓬勃向上的动力,乃至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那“像是绿云层上浮上一团团的红雾”给人以温暖,给人以慰藉。
  
  
  三、 学会知人论世
  同是面对夕阳,有人赏得“最美不过夕阳红”的优美,有人却吟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惆怅。观景赏物时的心境不同,作者笔下呈现的景
  
  物
  特点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是所谓“景随情移”。所以在解读托物寓意类散文时,应该关注作者当时的生活情景。《马缨花》强调的“这样一个时候,这样一个地方”,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是“北平城一片黑暗”的地方,有“孤寂之感”的“我”,“仿佛遗世而独立”。这样就不难理解马缨花给处在阴森凄苦的气氛中的孤寂、遗世而独立的作者心灵的慰藉,和让他感受到生活的希望了。另外此文作于国庆前夕(选自《光明日报》1962年10月1日),作者所抒发的对祖国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也合乎时,顺乎情。“然而,今天的马缨花,却仿佛总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即使是在黄昏时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们,它们也仿佛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里一样。”这句话写出了马缨花在新的生活环境里,无论何时都充满生机。“仿佛”一词透出这是作者的心理感受,表达他在新时代喜悦幸福的心情。季羡林在散文集的《自序》里这样写道:“我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决不下笔去写。”他的幸福喜悦的心情应该是真的。“我从此就爱上了这光中的马缨花,我也爱藏在我心中的这一个光与影的对比。我愿意马缨花永远在这光中含笑怒放。”“光与影的对比”是指新旧时代马缨花的对比;“光”中的马缨花长在阳光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影”中的马缨花长在阴森凄苦的深院里,给苦闷寂寞的作者以心灵的慰藉。至此,作者写马缨花的寓意很明了,马缨花是作者在新旧时代情感寄托的载体;作者通过写对马缨花感情的变化,表现出心情和生活态度的变化。
  阅读托物寓意类散文,若能注意作者观景赏物时的生活情景及作品发表时的社会背景,对我们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志趣等不无裨益。
  (作者:尹波,江阴市青阳中学 刘生权,江阴市中小学教研室)
其他文献
很多同学在解答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时会感到困惑,有时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有时是因为答案缺少逻辑性和层次感,有时是因为审题不清,甚至根本不知道问题的核心是什么,导致答非所问。要做好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需要正确审题,理清思路,扣住文本,准确表述。  典 型 例 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我对黑暗的柔情  迟子建  ①我回到故乡时,已是晚秋的时令了。农人们在田地里起着土豆和白菜,采山的人
期刊
思路是在写作过程中,作者思维活动的轨迹;结构是就作文的表现形式来说的,是思路的归宿,表现为文章的骨架。我们常说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就属于文章结构的范畴。一般来说,有了好的思路,自然会有好的结构;好的结构应当合理、清晰。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二是人们的认识规律。  在结构安排问题上,以下三点须引起警惕:  一、 思维混乱  有些考场作文语
期刊
写记叙性的文章或是散文,离不开描写。所谓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把表述对象的状态具体呈现出来的一种写作技法,是记人、叙事、写景类文章的主要表述方法之一。通过描写,可以增强文章的形象性、添加文章的生动性,可以更好地渲染气氛,抒发情感。当然,描写也有技法可言,一般地,在描写中,我们当注意如下的四个“结合”。  一、 动与静的结合  动,指动态的,或是有声的;静,就是静态
期刊
散文是抒写自己的见闻,表达真情实感的一种文学体裁。所以,散文常常采用第一人称,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的心理、情感和思想,可以在文中清楚地感受到非常鲜明的“我”的形象。正如巴金所说,“我的任何一篇散文里都有我自己”。因此,散文其实就是要有“我”——为“我”而造文,抒写本真的“我”。   例1 优秀作文《拒绝平庸》     拒绝平庸  ①我以为生活就像沙丁鱼罐头,平淡无奇,无滋无味。  ②我以为自
期刊
【失分原因】    描写单薄,语言幼稚乏味缺乏表现力,思考品味空间狭窄。          【原作亮相】    看 我    曾经很多的时候,学习疲惫的时候,寂寞孤单的时候,我总会试着推开一扇窗。窗的另一边,会看见另一个自我,看她静静地走近我的身旁。  放学后,我看见了她。她一个人在河堤上慢慢地踱着,或只是安静地坐着。看夕阳慢慢地从西边落下,余晖在河面上的碎金沉入河底。她在沉默中欣赏着,
期刊
【素材展示】      吴菊萍,1980年生,浙江嘉兴人,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目前小女孩已经好转,救人女业主吴菊萍,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2011年9月12日,吴菊萍和坠楼女孩妞妞约好,回家过中秋团圆。  吴菊萍面对突发事件时的自然
期刊
作为“文学中的‘醉拳’”(梁衡)的散文,既不像诗词那样有优美的韵律,也不像小说那样常有扣人心弦的情节,还不像戏剧那样有尖锐激烈的冲突。那么,散文的最大特征是什么呢?我认为,就在一“散”字。但它看似醉散,却路数不乱,绝招暗藏。学生练习散文写作,应当从醉散中看出“路数”来。  近年来,江苏省《考试说明》中对作文发展等级“丰富”的一项解释为“意境深远”,即“要求文学体裁的作品情景交融,含意深远”。散文
期刊
【失分原因】  审题有偏差,切题不到位;脉络不清晰,层次不分明。  【原作亮相】  读我  我是鲁山,是高大巍峨泰山边渺小的鲁山。  一座山,倘与“五岳至尊”泰山毗邻而居,大约是很容易遭受忽略的吧。而我,恰是如此。  在巍峨泰山面前,我有什么资格解读我自己?我只要读泰山就够了!  泰山,你知道我有多羡慕你!你历来是为帝王捧红的一个地方,是帝王“封禅”的场所。“封”是祭天,“禅”是祭地。帝王们用来祭
期刊
【推荐人语】        有人说,寂寞是一首歌。寂寞是一首怎样的歌?寂寞是一种社交需求的非满足状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生灵,人不可能一个人生活。当个人离开群体过久后,人性就会以一种手段惩罚个人,这种手段叫寂寞。  其实我要说,寂寞是一首自己演唱
期刊
一、 阅读材料,完成1~3题。  1.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老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多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乐天《新制布裘》云:“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或谓子美诗意宁苦身以利人,乐 天 诗 意 推 身 利 以 利 人 二 者 较 之 少 陵 为 难 然 老 杜 饥 寒 而 悯 人 饥 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