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荐人语】
有人说,寂寞是一首歌。寂寞是一首怎样的歌?寂寞是一种社交需求的非满足状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生灵,人不可能一个人生活。当个人离开群体过久后,人性就会以一种手段惩罚个人,这种手段叫寂寞。
其实我要说,寂寞是一首自己演唱的歌,寂寞是一个人咀嚼生活的滋味,每个人的生活态度决定了他对寂寞的理解。寂寞具有正面还是负面的力量,只能由我们自己体会回答。
寂 寞
梁实秋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地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这还是外界的感触,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意马心猿,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团,六神无主,暴跳如雷,他永远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如此说来,所谓寂寞不即是一种唯心论,一种逃避现实的现象吗?也可以说是。一个高韬隐遁的人,在从前的社会
(下转39页)
里还可以存在,而且还颇受人敬重,在现在的社会里是绝对的不可能。现在似乎只有两种类型的人了,一是在现实的泥溷中打转的人,一是偶然也从泥溷中昂起头来喘口气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空气。喘几口气之后还得耐心地低头钻进泥溷里去。所以我对于能够昂首物外的举动并不愿再多苛责。逃避现实,如果现实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
有过静坐经验的人该知道,最初努力把握着自己的心,叫它什么也不想,那是多么困难的事!那是强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手段,所谓参禅入定完全属于此类。我所赞美的寂寞,稍异于是。我所谓的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一刹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怅惘。但是我有一刻寂寞,我要好好地享受它。
可读理由 书斋里的梁实秋说,寂寞是一种清福。寂寞的感觉因了周围的声响而凸现,而寂寞也让自己有了存在感,也让自己体会到了“空灵悠逸的境界”。然而,人又是生活在现实之中,周遭的一切,让人无法清净,但即便如此,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的内心。因为无法脱离现实,寂寞也越发珍贵,“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空气”,让人感觉到逃避现实是多么的令人向往!总之,梁实秋的“寂寞”,是随缘偶得,是一刻的寂寞,是暂时的逃避现实。它是通往心灵桃花源的一条捷径,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那是文人的寂寞,更像一种禅意。
园花寂寞红
季羡林
楼前右边,前临池塘,背靠土山,有几间十分古老的平房,是清代保卫八大园的侍卫之类的人住的地方。整整四十年以来,一直住着一对老夫妇:女的是德国人,北大教员;男的是中国人,钢铁学院教授。我在德国时,已经认识了他们,算起来到今天已经将近六十年了,我们算是老朋友了。三十年前,我们的楼建成,我是第一个搬进来住的,从那以后,老朋友又成了邻居。有些往来,是必然的。逢年过节,互相拜访,感情是融洽的。我每天到办公室去,总会看到这个个子不高的老人,蹲在门前临湖的小花园里,不是除草栽花,就是浇水施肥;再就是砍几竿门前屋后的竹子,扎成篱笆。嘴里叼着半支雪茄,笑眯眯的,忙忙碌碌,似乎乐在其中。
他种花很有一些特点。除了一些常见的花以外,他喜欢种外国种的唐菖蒲,还有颜色不同的名贵的月季。最难得的是一种特大的牵牛花,比平常的牵牛要大一倍,宛如小碗口一般。每年春天开花时,颇引起行人的注目。据说,此花来头不小。在北京,只有梅兰芳家里有,齐白石晚年以画牵牛花闻名全世,临摹的就是梅府上的牵牛花。
我是颇喜欢一点花的。但是我既少空闲,又无水平。买几盆名贵的花,总养不了多久,就呜呼哀哉。因此,为了满足自己的美感享受,我只能像北京人说的那样看“蹭”花,现在有这样神奇的牵牛花,绚丽夺目的月季和唐菖蒲,就摆在眼前,我焉得不“蹭”呢?每天下班或者开会回来,看到老友在侍弄花,我总要停下脚步,聊上几句,看一看花。花美,地方也美,湖光如镜,杨柳依依,说不尽的旖旎风光,人在其中,顿觉尘世烦恼,一扫而光,仿佛遗世而独立了。
但是,世事往往有出人意料者。两个月前,我忽然听说,老友在夜里患了急病,不到几个小时,就离开了人间。我简直不敢相信,然而这又确是事实。我年届耄耋,阅历多矣,自谓已能做到“悲欢离合总无情”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我有情,有多得超过了需要的情,老友之死,我焉能无动于衷呢?“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一句浅显而实深刻的词,又萦绕在我心中。
几天来,我每次走过那个小花园,眼前总仿佛看到老友的身影,嘴里叼着半根雪茄,笑眯眯的,蹲在那里,侍弄花草。这当然只是幻象。老友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我抬头看到那大朵的牵牛花和多姿多彩的月季花,她们失去了自己的主人,朵朵都低眉敛目,一脸寂寞相,好像“溅泪”的样子。她们似乎认出了我,知道我是自己主人的老友,知道我是自己的认真入迷的欣赏者,知道我是自己的知己。她们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向我点头,向我倾诉心中郁积的寂寞。
现在才只是夏末秋初。即使是寂寞吧,牵牛和月季仍然能够开花的。一旦秋风劲吹,落叶满山,牵牛和月季还能开下去吗?再过一些时候,冬天还会降临人间的。到了那时候,牵牛们和月季们只能被压在白皑皑的积雪下面的土里,做着春天的梦,连感到寂寞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一日之内, , 。
可读理由 我们都在述说着自己的寂寞,沉浸其间或喜或悲,但是耄耋之年的季羡林老先生却说园花寂寞,尽管还红。作者先是娓娓道出自己所结识的两位老人,以及他们所种的奇异绚丽的花,读者仿佛也融入到他们那种平和却又充满温情的氛围中去,然而命运是无常的,老人突然去世,“园花”无人侍弄,立时寂寞起来。这时我们方觉:往日的花美人乐反衬了今天花开人亡的寂寞,失主之花的低眉敛目映衬了失友作者的寂寞,想象故人的园花在今冬明春的悲惨命运,更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寂寞。这哪里是园花的寂寞,分明是作者借物抒情,表达的是自己年迈,故友也纷纷离去的寂寞之感。那种苍凉与无奈,尽管我们年轻,我们一样能深深体会。
深处的那些地方(节选)
李 娟
我妈在上午干完一天的活,就背上包出门了。我在门口目送她在明亮耀眼的阳光中越走越远,终于消失在高处的森林里。
当她还在世界上——还在我的视野范围内时,我看到世界是敞开着的。当她终于消失,我看到世界一下子静悄悄地关上了门。
她不在的时候我多么寂寞。
我在家里等她回来。坐在缝纫机前干一会儿活,再起身到门口站一站,走一走。这样的时候很少再来人了,牧业转移到了后山。邻居们静悄悄的,只有黄昏的时候沙依横布拉克才会稍微热闹一点儿。
门口的草地又深又稠,开满了黄色和白色的花。
当初我们选中这一块地方扎帐篷时,想把这一块的草扯干净,没想到它们长得相当结实,尤其是地底盘结的根系,像是一整块毡子似的,密密地纠缠着,铁锨都插不进去。只好服了它,随便把地面上的草茎铲铲了事。想不到,打好桩子扎好帐篷还不到几天功夫,“草灾”就泛滥起来了。床底下,缝纫机下面,柴垛缝隙里,商品中间,柜台后面,到处生机盎然的。再后来居然还团团簇簇开起花来,真是拿它一点办法也没有。
帐篷外面的草长得更为汹涌,阳光下一览无余地翻滚着——似乎这些草们的“动”,不是因为风而动,而是因为自生的生长而“动”似的。它们在挣扎一般地“动”着,叶子们要从叶子里逃脱出去,花要逃离花儿,枝干要逃离枝干——自己的什么都在竭力摆脱自己,什么都在极力倾向自己触摸不到的某处,竭力想要更靠近那处一些……我抬头望向天空,天空也是如此——天空的蓝也正竭力想逃离自己的蓝,想要更蓝、更蓝……森林也是如此,森林的茂密也在自己的茂密中膨胀,聚集着力量,每一瞬间都处在即将喷薄之中……河流也那么急湍,像是要从自己之中奔流出去;而河中央静止的大石头,被河水一波又一波地撞击,纹丝不动,我却看到它的这种纹丝不动——它的这种静,也正在它自己本身的静中,向着无限的方向扩散……我看到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只有我是无动于衷的,如同哑了一般,如同死去了一般,我只能这样了,只能这样。我在强烈明亮的阳光下又站了一会儿,脸被烤得发烫,但还是只能这样……几乎是很难受地想:这世界在眼睛所能看到的运动之外,还有另一种运动吗?——这“运动”的目的不是为了“去向什么地方”,而是为了“成为什么”吧?我站在门口,不停地想呀想,不停地细心感知,其实却是毫无知觉的一个……任凭世界的这种“动”席卷我在眼前这暗藏奇迹的海洋中无边无际地飘荡……
我在帐篷门口站着,突然心有所动,接着,世界的“动”一下子停下来,戛然休止……也就是说,我突然什么也感觉不到了,世界突然进入不了我的心里了——我心里被什么更熟悉的东西一下子填满了。我仔细听了一会儿,又向远处张望了一会儿,发现对面碧绿山坡上的某一点就是世界的突然之“静”的起源,是这“静”的核心。我朝那一点长久地注视,后来终于看清楚——那是我妈,我妈回来了。
(选自《阿勒泰的角落》)
可读理由 李娟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她在新疆阿勒泰哈萨克游牧地区迁徙辗转中成长,把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写了下来,把生存的苦难变成了诗与爱,笔下少有忧伤,而且这种高兴是发自内心的,没有矫饰,毫不做作,这种热爱只与生命有关,与其他无关。阿勒泰的深山,那里的生活是单调而寂寞的,妈妈的离开更让她寂寞,陪伴她的,只有门口的草地,长得那么“汹涌”的草,那么蓝的天空,那么急湍的河流……“我”看到的世界是
充满生机的,而只有“我”是“无动于衷”的,在勃发的大自然的生命力面前,我有那么深的寂寞,而这寂寞,又催生了我
无尽的想象与思考,思考着很多人生的命题、终极的意义、宇宙的奥秘。
舒芜先生曾说李娟的作品独创了一种“明亮爽朗下的无边的寂寞”境界,她的作品中的寂寞不是文化人眼中的寂寞,而是天地太广大、草原太辽阔、河流太漫长、人语太稀少的空旷感,在寂寞的生活中,与天地万物的对话一律欢快明亮,发自内心,让人在阅读中不断爆发出来自灵魂深处的共鸣。
(作者:邢延,江苏省海门中学)
有人说,寂寞是一首歌。寂寞是一首怎样的歌?寂寞是一种社交需求的非满足状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生灵,人不可能一个人生活。当个人离开群体过久后,人性就会以一种手段惩罚个人,这种手段叫寂寞。
其实我要说,寂寞是一首自己演唱的歌,寂寞是一个人咀嚼生活的滋味,每个人的生活态度决定了他对寂寞的理解。寂寞具有正面还是负面的力量,只能由我们自己体会回答。
寂 寞
梁实秋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地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这还是外界的感触,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意马心猿,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团,六神无主,暴跳如雷,他永远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如此说来,所谓寂寞不即是一种唯心论,一种逃避现实的现象吗?也可以说是。一个高韬隐遁的人,在从前的社会
(下转39页)
里还可以存在,而且还颇受人敬重,在现在的社会里是绝对的不可能。现在似乎只有两种类型的人了,一是在现实的泥溷中打转的人,一是偶然也从泥溷中昂起头来喘口气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空气。喘几口气之后还得耐心地低头钻进泥溷里去。所以我对于能够昂首物外的举动并不愿再多苛责。逃避现实,如果现实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
有过静坐经验的人该知道,最初努力把握着自己的心,叫它什么也不想,那是多么困难的事!那是强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手段,所谓参禅入定完全属于此类。我所赞美的寂寞,稍异于是。我所谓的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一刹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怅惘。但是我有一刻寂寞,我要好好地享受它。
可读理由 书斋里的梁实秋说,寂寞是一种清福。寂寞的感觉因了周围的声响而凸现,而寂寞也让自己有了存在感,也让自己体会到了“空灵悠逸的境界”。然而,人又是生活在现实之中,周遭的一切,让人无法清净,但即便如此,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的内心。因为无法脱离现实,寂寞也越发珍贵,“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空气”,让人感觉到逃避现实是多么的令人向往!总之,梁实秋的“寂寞”,是随缘偶得,是一刻的寂寞,是暂时的逃避现实。它是通往心灵桃花源的一条捷径,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那是文人的寂寞,更像一种禅意。
园花寂寞红
季羡林
楼前右边,前临池塘,背靠土山,有几间十分古老的平房,是清代保卫八大园的侍卫之类的人住的地方。整整四十年以来,一直住着一对老夫妇:女的是德国人,北大教员;男的是中国人,钢铁学院教授。我在德国时,已经认识了他们,算起来到今天已经将近六十年了,我们算是老朋友了。三十年前,我们的楼建成,我是第一个搬进来住的,从那以后,老朋友又成了邻居。有些往来,是必然的。逢年过节,互相拜访,感情是融洽的。我每天到办公室去,总会看到这个个子不高的老人,蹲在门前临湖的小花园里,不是除草栽花,就是浇水施肥;再就是砍几竿门前屋后的竹子,扎成篱笆。嘴里叼着半支雪茄,笑眯眯的,忙忙碌碌,似乎乐在其中。
他种花很有一些特点。除了一些常见的花以外,他喜欢种外国种的唐菖蒲,还有颜色不同的名贵的月季。最难得的是一种特大的牵牛花,比平常的牵牛要大一倍,宛如小碗口一般。每年春天开花时,颇引起行人的注目。据说,此花来头不小。在北京,只有梅兰芳家里有,齐白石晚年以画牵牛花闻名全世,临摹的就是梅府上的牵牛花。
我是颇喜欢一点花的。但是我既少空闲,又无水平。买几盆名贵的花,总养不了多久,就呜呼哀哉。因此,为了满足自己的美感享受,我只能像北京人说的那样看“蹭”花,现在有这样神奇的牵牛花,绚丽夺目的月季和唐菖蒲,就摆在眼前,我焉得不“蹭”呢?每天下班或者开会回来,看到老友在侍弄花,我总要停下脚步,聊上几句,看一看花。花美,地方也美,湖光如镜,杨柳依依,说不尽的旖旎风光,人在其中,顿觉尘世烦恼,一扫而光,仿佛遗世而独立了。
但是,世事往往有出人意料者。两个月前,我忽然听说,老友在夜里患了急病,不到几个小时,就离开了人间。我简直不敢相信,然而这又确是事实。我年届耄耋,阅历多矣,自谓已能做到“悲欢离合总无情”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我有情,有多得超过了需要的情,老友之死,我焉能无动于衷呢?“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一句浅显而实深刻的词,又萦绕在我心中。
几天来,我每次走过那个小花园,眼前总仿佛看到老友的身影,嘴里叼着半根雪茄,笑眯眯的,蹲在那里,侍弄花草。这当然只是幻象。老友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我抬头看到那大朵的牵牛花和多姿多彩的月季花,她们失去了自己的主人,朵朵都低眉敛目,一脸寂寞相,好像“溅泪”的样子。她们似乎认出了我,知道我是自己主人的老友,知道我是自己的认真入迷的欣赏者,知道我是自己的知己。她们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向我点头,向我倾诉心中郁积的寂寞。
现在才只是夏末秋初。即使是寂寞吧,牵牛和月季仍然能够开花的。一旦秋风劲吹,落叶满山,牵牛和月季还能开下去吗?再过一些时候,冬天还会降临人间的。到了那时候,牵牛们和月季们只能被压在白皑皑的积雪下面的土里,做着春天的梦,连感到寂寞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一日之内, , 。
可读理由 我们都在述说着自己的寂寞,沉浸其间或喜或悲,但是耄耋之年的季羡林老先生却说园花寂寞,尽管还红。作者先是娓娓道出自己所结识的两位老人,以及他们所种的奇异绚丽的花,读者仿佛也融入到他们那种平和却又充满温情的氛围中去,然而命运是无常的,老人突然去世,“园花”无人侍弄,立时寂寞起来。这时我们方觉:往日的花美人乐反衬了今天花开人亡的寂寞,失主之花的低眉敛目映衬了失友作者的寂寞,想象故人的园花在今冬明春的悲惨命运,更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寂寞。这哪里是园花的寂寞,分明是作者借物抒情,表达的是自己年迈,故友也纷纷离去的寂寞之感。那种苍凉与无奈,尽管我们年轻,我们一样能深深体会。
深处的那些地方(节选)
李 娟
我妈在上午干完一天的活,就背上包出门了。我在门口目送她在明亮耀眼的阳光中越走越远,终于消失在高处的森林里。
当她还在世界上——还在我的视野范围内时,我看到世界是敞开着的。当她终于消失,我看到世界一下子静悄悄地关上了门。
她不在的时候我多么寂寞。
我在家里等她回来。坐在缝纫机前干一会儿活,再起身到门口站一站,走一走。这样的时候很少再来人了,牧业转移到了后山。邻居们静悄悄的,只有黄昏的时候沙依横布拉克才会稍微热闹一点儿。
门口的草地又深又稠,开满了黄色和白色的花。
当初我们选中这一块地方扎帐篷时,想把这一块的草扯干净,没想到它们长得相当结实,尤其是地底盘结的根系,像是一整块毡子似的,密密地纠缠着,铁锨都插不进去。只好服了它,随便把地面上的草茎铲铲了事。想不到,打好桩子扎好帐篷还不到几天功夫,“草灾”就泛滥起来了。床底下,缝纫机下面,柴垛缝隙里,商品中间,柜台后面,到处生机盎然的。再后来居然还团团簇簇开起花来,真是拿它一点办法也没有。
帐篷外面的草长得更为汹涌,阳光下一览无余地翻滚着——似乎这些草们的“动”,不是因为风而动,而是因为自生的生长而“动”似的。它们在挣扎一般地“动”着,叶子们要从叶子里逃脱出去,花要逃离花儿,枝干要逃离枝干——自己的什么都在竭力摆脱自己,什么都在极力倾向自己触摸不到的某处,竭力想要更靠近那处一些……我抬头望向天空,天空也是如此——天空的蓝也正竭力想逃离自己的蓝,想要更蓝、更蓝……森林也是如此,森林的茂密也在自己的茂密中膨胀,聚集着力量,每一瞬间都处在即将喷薄之中……河流也那么急湍,像是要从自己之中奔流出去;而河中央静止的大石头,被河水一波又一波地撞击,纹丝不动,我却看到它的这种纹丝不动——它的这种静,也正在它自己本身的静中,向着无限的方向扩散……我看到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只有我是无动于衷的,如同哑了一般,如同死去了一般,我只能这样了,只能这样。我在强烈明亮的阳光下又站了一会儿,脸被烤得发烫,但还是只能这样……几乎是很难受地想:这世界在眼睛所能看到的运动之外,还有另一种运动吗?——这“运动”的目的不是为了“去向什么地方”,而是为了“成为什么”吧?我站在门口,不停地想呀想,不停地细心感知,其实却是毫无知觉的一个……任凭世界的这种“动”席卷我在眼前这暗藏奇迹的海洋中无边无际地飘荡……
我在帐篷门口站着,突然心有所动,接着,世界的“动”一下子停下来,戛然休止……也就是说,我突然什么也感觉不到了,世界突然进入不了我的心里了——我心里被什么更熟悉的东西一下子填满了。我仔细听了一会儿,又向远处张望了一会儿,发现对面碧绿山坡上的某一点就是世界的突然之“静”的起源,是这“静”的核心。我朝那一点长久地注视,后来终于看清楚——那是我妈,我妈回来了。
(选自《阿勒泰的角落》)
可读理由 李娟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她在新疆阿勒泰哈萨克游牧地区迁徙辗转中成长,把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写了下来,把生存的苦难变成了诗与爱,笔下少有忧伤,而且这种高兴是发自内心的,没有矫饰,毫不做作,这种热爱只与生命有关,与其他无关。阿勒泰的深山,那里的生活是单调而寂寞的,妈妈的离开更让她寂寞,陪伴她的,只有门口的草地,长得那么“汹涌”的草,那么蓝的天空,那么急湍的河流……“我”看到的世界是
充满生机的,而只有“我”是“无动于衷”的,在勃发的大自然的生命力面前,我有那么深的寂寞,而这寂寞,又催生了我
无尽的想象与思考,思考着很多人生的命题、终极的意义、宇宙的奥秘。
舒芜先生曾说李娟的作品独创了一种“明亮爽朗下的无边的寂寞”境界,她的作品中的寂寞不是文化人眼中的寂寞,而是天地太广大、草原太辽阔、河流太漫长、人语太稀少的空旷感,在寂寞的生活中,与天地万物的对话一律欢快明亮,发自内心,让人在阅读中不断爆发出来自灵魂深处的共鸣。
(作者:邢延,江苏省海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