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车煤的重量》写的是一个孩子的孝心故事。从老师的测试题判断,李梅子才上小学一年级,是个标准的小不点儿。这个小姑娘家境穷苦,她的父亲好几年前就下岗了,去建筑工地打工又摔断了腿,落下残疾;接着母亲离去,只得父女俩相依为命,跛腿的父亲给煤厂拉煤沿街叫卖过日子,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是,这个小女孩很懂事,也很有孝心。当她一看到测试题中的图画,立即犹如看到了自己的父亲拉煤的情景。一车煤的重量大约是多少,在老师眼里这只是个普通的生活常识,是一个小学生对重量单位应有的认识;但在李梅子眼里,却是爸爸肩上的沉重与负担,是爸爸脚步的缓慢与艰难!所以她不要让一车煤有100千克那么重,她的爸爸会受不了的;她也知道别人的正确答案是A(100千克),自己却坚持选C,只要1千克。为了捍卫这个答案,也为了这份孝心,她豁出去了,在课堂上,在黑板前,在众目睽睽之下,她倔强地坚持着自己的选择,面对老师,急得涨红了脸,不许老师更改她的答案。这对于一个平时胆小害羞得连大声说话也不敢的小女生来说,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笔者近年来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现在一些青年人为什么关心自己总是胜过关心父母?许多中学生记得自己的生日,却不晓得父母的生日;知道向父母要这要那,却从来没给下班回家的父母倒杯热茶,盛碗热饭;爷爷或奶奶生病了,从来也想不到去医院看一看。回头看现实,相比之下,这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是多么让人感动啊!而这个故事对于我们也有了更广泛的启迪意义。
这篇小小说写得引人入胜、生动感人。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巧设悬念,成功地运用了误会法。故事开门见山,始终围绕一道图文选择题展开。文章开头有意不写李梅子选择C的原因(设下悬念),致使“我”(叶老师)对李梅子产生一次次误会:起初,“我”发现错误,就误以为“现在的孩子(李梅子)娇生惯养”,“连一点生活常识都没有了”,觉得“好笑”;见李梅子有错不改,又误会她“昨天没与同学对过正确答案”,就有些“生气”;在老师当面指正之后,李梅子仍坚持“错误”,再次误会她“倔强”、“顶撞老师”,“大出我的意料”。当然,在老师一次次误会时,也吸引着读者了解究竟。直至叶老师见到李梅子的父亲,经过一番交谈之后,才明白了李梅子苦心的意图,这也令读者对这个小女孩更加肃然起敬。
二、运用了对比手法。李梅子平时“胆小害羞”和“顶撞老师”对比,突出了李梅子的孝心;叶老师的三次误会与文末对李梅子的夸奖对比,甚至“眼睛不禁有些湿润”,突出表现了一个孩子的孝心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者通联:江苏南通虹桥106A-307]
[附]
一车煤的重量
岳勇
这次小测试,我给孩子们出了一道图文选择题。方框内画着一个车夫拉着一板车蜂窝煤沿街叫卖。问题是:一车煤大约有多重?选择答案有三个:A.100千克,B.10千克,C.1千克。
大部分学生都选填了正确答案A,唯有一个叫李梅子的小女生选择了C。我看着她的试卷只觉好笑,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得连一点生活常识都没有了,一车煤怎么说也不止1千克呀。我用力在试卷上画了个“×”。
试卷发下去之后,我让孩子们自己好好检查一下,相互间对对正确答案,重点看看自己做错的题目,想一想自己错在什么地方。
第二天讲解试卷时,我把那道选择题写在黑板上,叫李梅子上来重新解答。这个害羞的小姑娘红着脸跑上来,拿起粉笔毫不犹豫地在括号内填了个“C”。
我不禁有些生气,问:“李梅子,你昨天没与同学对过正确答案吗?”
李梅子紧张地低着头,低声回答说:“我……对过了。”
“别人的正确答案是什么?”
“是A。”
“你知道正确答案,为什么还要选C?”
“我……”
“你说,一车煤的重量能是1千克吗?”我加重语气问。
“老师,”李梅子忽然抬起头来,倔强地望着我,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里竟有泪光闪动,“一车煤就是1千克嘛。”
“不对。”我拿起粉笔要改她写在黑板上的答案,“正确答案应该是A。”“不,就是C。”小家伙站在黑板前挡住我,一张小脸蛋涨得通红,忽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边哭边撇着小嘴说,“就是1千克,就是1千克嘛。”
这大出我的意料。这个平时胆小害羞得连大声说话也不敢的小女生,这时竟敢在课堂上顶撞老师。我心里又好气又好笑,说:“好了,别哭了,这道题老师现在不讲了,下午叫你家长来学校一趟吧。”
她见我放下粉笔不再改写她的答案,这才擦着眼泪回到座位上。
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我正在办公室备课,忽听门口传来一阵咳嗽声,抬头一看,只见门口站着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模样有点猥琐,正在大门边磨磨蹭蹭,不知该不该进来。
我有些奇怪,起身问:“您有事吗?”
他一脸陪笑地说:“我找叶老师。”
我说:“我就是,您是?”
他说:“我姓李,是李梅子的爸爸。”
我想起上午的事,急忙把他让进屋。这时我才发现,他左腿有点残疾,走路一跛一跛的,脚上穿着一双旧胶鞋,鞋上沾满了黑乎乎的煤灰。我心里一动,给他倒了杯热茶,然后问他:“您在哪儿工作?”
他嗫嚅着说:“我下岗都好几年了,前年在建筑工地打工时摔断了腿,梅子她妈又跟我离了婚,现在靠给煤厂拉煤出来卖过日子。”
我一怔,忽然明白过来,李梅子为什么要让一车煤等于1千克,那里面包含着一位不谙世事的女儿对辛劳的父亲最深最纯真的爱呀!
想起李梅子今天在课堂上对我的“顶撞”,我的眼睛不禁有些湿润。“您有一个好女儿。”我由衷地对他说,“李梅子同学在学校很听话,学习成绩十分优秀……”
“真的?那太感谢老师了。”李梅子的爸爸站起身高兴地搓着手,不知说什么才好,最后竟朝我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原载《北京文学》2007年第9期,略有改动)
笔者近年来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现在一些青年人为什么关心自己总是胜过关心父母?许多中学生记得自己的生日,却不晓得父母的生日;知道向父母要这要那,却从来没给下班回家的父母倒杯热茶,盛碗热饭;爷爷或奶奶生病了,从来也想不到去医院看一看。回头看现实,相比之下,这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是多么让人感动啊!而这个故事对于我们也有了更广泛的启迪意义。
这篇小小说写得引人入胜、生动感人。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巧设悬念,成功地运用了误会法。故事开门见山,始终围绕一道图文选择题展开。文章开头有意不写李梅子选择C的原因(设下悬念),致使“我”(叶老师)对李梅子产生一次次误会:起初,“我”发现错误,就误以为“现在的孩子(李梅子)娇生惯养”,“连一点生活常识都没有了”,觉得“好笑”;见李梅子有错不改,又误会她“昨天没与同学对过正确答案”,就有些“生气”;在老师当面指正之后,李梅子仍坚持“错误”,再次误会她“倔强”、“顶撞老师”,“大出我的意料”。当然,在老师一次次误会时,也吸引着读者了解究竟。直至叶老师见到李梅子的父亲,经过一番交谈之后,才明白了李梅子苦心的意图,这也令读者对这个小女孩更加肃然起敬。
二、运用了对比手法。李梅子平时“胆小害羞”和“顶撞老师”对比,突出了李梅子的孝心;叶老师的三次误会与文末对李梅子的夸奖对比,甚至“眼睛不禁有些湿润”,突出表现了一个孩子的孝心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者通联:江苏南通虹桥106A-307]
[附]
一车煤的重量
岳勇
这次小测试,我给孩子们出了一道图文选择题。方框内画着一个车夫拉着一板车蜂窝煤沿街叫卖。问题是:一车煤大约有多重?选择答案有三个:A.100千克,B.10千克,C.1千克。
大部分学生都选填了正确答案A,唯有一个叫李梅子的小女生选择了C。我看着她的试卷只觉好笑,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得连一点生活常识都没有了,一车煤怎么说也不止1千克呀。我用力在试卷上画了个“×”。
试卷发下去之后,我让孩子们自己好好检查一下,相互间对对正确答案,重点看看自己做错的题目,想一想自己错在什么地方。
第二天讲解试卷时,我把那道选择题写在黑板上,叫李梅子上来重新解答。这个害羞的小姑娘红着脸跑上来,拿起粉笔毫不犹豫地在括号内填了个“C”。
我不禁有些生气,问:“李梅子,你昨天没与同学对过正确答案吗?”
李梅子紧张地低着头,低声回答说:“我……对过了。”
“别人的正确答案是什么?”
“是A。”
“你知道正确答案,为什么还要选C?”
“我……”
“你说,一车煤的重量能是1千克吗?”我加重语气问。
“老师,”李梅子忽然抬起头来,倔强地望着我,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里竟有泪光闪动,“一车煤就是1千克嘛。”
“不对。”我拿起粉笔要改她写在黑板上的答案,“正确答案应该是A。”“不,就是C。”小家伙站在黑板前挡住我,一张小脸蛋涨得通红,忽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边哭边撇着小嘴说,“就是1千克,就是1千克嘛。”
这大出我的意料。这个平时胆小害羞得连大声说话也不敢的小女生,这时竟敢在课堂上顶撞老师。我心里又好气又好笑,说:“好了,别哭了,这道题老师现在不讲了,下午叫你家长来学校一趟吧。”
她见我放下粉笔不再改写她的答案,这才擦着眼泪回到座位上。
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我正在办公室备课,忽听门口传来一阵咳嗽声,抬头一看,只见门口站着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模样有点猥琐,正在大门边磨磨蹭蹭,不知该不该进来。
我有些奇怪,起身问:“您有事吗?”
他一脸陪笑地说:“我找叶老师。”
我说:“我就是,您是?”
他说:“我姓李,是李梅子的爸爸。”
我想起上午的事,急忙把他让进屋。这时我才发现,他左腿有点残疾,走路一跛一跛的,脚上穿着一双旧胶鞋,鞋上沾满了黑乎乎的煤灰。我心里一动,给他倒了杯热茶,然后问他:“您在哪儿工作?”
他嗫嚅着说:“我下岗都好几年了,前年在建筑工地打工时摔断了腿,梅子她妈又跟我离了婚,现在靠给煤厂拉煤出来卖过日子。”
我一怔,忽然明白过来,李梅子为什么要让一车煤等于1千克,那里面包含着一位不谙世事的女儿对辛劳的父亲最深最纯真的爱呀!
想起李梅子今天在课堂上对我的“顶撞”,我的眼睛不禁有些湿润。“您有一个好女儿。”我由衷地对他说,“李梅子同学在学校很听话,学习成绩十分优秀……”
“真的?那太感谢老师了。”李梅子的爸爸站起身高兴地搓着手,不知说什么才好,最后竟朝我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原载《北京文学》2007年第9期,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