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要摆正师生之间的尊重与理解、沟通与交流、互信与互爱的伙伴关系,善于揣摩孩子心理,做到深入情理,把爱心撒向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理解每个学生,时刻教导孩子赢自己一把。
【关键词】对症下药 尊重与理解 耐心交流 言而有信 及时疏导
魏书生曾要求教师在自己的教案上写上:“今天我……做得成功,我为此感到自豪。”他都要求教师“至少发现自己的20条优点、长处,即使全市倒数第一的老师也不能自卑,也要找自己的长处。”对老师如此,在我们教育的孩子身上,有何尝不是如此呢!做教师的,又何尝不知孩子身上的缺点,但我们引导孩子做一些能做的、正确的事做,让他们产生自豪感,逐渐树立自信,赢自己一把。
一、用高高兴兴的情绪,平平常常的心态,对症下药
(一)多和孩子接触,了解孩子。记得和陈静刚接手这个班级时,我俩都暗自开心。班级中没有特别调皮的孩子,我俩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教学。没过两天,校长亲自送来一个男孩。男孩个子高高的,长得很壮,一眼望去憨憨的,蛮讨人喜欢。几天之后,我俩渐渐发觉,这孩子,跟他的外表绝对不相符。班上三四个小男生都跟着,还有点架势。他叫别人替他做事比我这做老班的还得心应手。我们赶紧找了个诚实的孩子一问,他请班上的男孩子们吃东西,买玩的……前提是听他的号令。哎,竟在他身上犯了大忌,被他的外表给蒙骗了,而失去了一个教育孩子的大好机会,我俩真是懊悔不已。接下来的,可想而知,他呀,成了我俩既花时间又教育效果欠佳、令我俩困扰的孩子了。如果我俩当时多了解这个孩子,多和他接触,找准教育的方法,又何尝到如此的地步。
(二)换一个角度,发现孩子的优点。做教师的,每学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有的令人不断颔首,有的叫人头疼不已,作业不做的、不遵守纪律而屡教不改的、不听老师言语,经常向老师发小脾气的……他们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生命个体,有着自己的思想、见解和个性,是教育活动诸多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所以我们要多关注孩子,换一个角度,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
(三)放宽心胸,因材施教。现在的孩子都很有个性,我们做教师的,教育孩子时,本着改变一个孩子时多么有趣,多么有学问,站在对孩子喜爱的角度,以一颗好心、善心、耐心去看待孩子,和他们融为一体。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丰富的世界,让学生思想的空间变得无限广阔,发展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可能性,使其按照内部自然的节律自由地生长,走向成熟,走向澄明,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二、善于运用语言,以情育人
教师和孩子们的交流主要是言语的交流,言语的方式运用得是否得体,对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是孩子与你自然亲近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一)以情感人,激发学生情趣。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年级越高的孩子,越需要和孩子培养感情。正如国外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要使人们相信你,首先必须让他们喜欢你。”孩子喜欢你,就会对你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既有敬佩,又有依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充满情感的语言能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教师通过“言”和“声”显情感人,感染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对你的情感。
(二)谨言善语,留下深刻烙印。没有哪个孩子喜欢大人的啰嗦,然而孩子越大,效果总是出人意料。教师找准起点,因人施教。千万不要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家长,啰嗦,最终恶言相待,要知道,孩子的思想,总是非常纯洁的。孩子的成长,真诚地需要老师的正确地引导。
(三)语言诙谐,吊起学生胃口。记得某位老师在讲到《黔之驴》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直观性强特点,边用丰富的声音语言边用生动的肢体语言演示,引得学生哈哈大笑,学生也在笑声中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印象深刻。于是我在教授作文《我的老师》时,也学那位老师,没想到课堂上笑声不断,孩子的描写生动细致,连外班的孩子都挤在门外,睁大渴求知识的眼睛认真倾听。
三、从最低的要求做起,激发孩子的动机
(一)让孩子够得着。让孩子够一够,就能摘到果实,一直以来都提倡这样教育孩子。“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
(二)刺激孩子的情感。教师运用各种方式来刺激孩子的情感,孩子从心底里就会与你亲近,与你用情交流,对你“敬而亲之”。只有学生把情感转变成兴趣,使其对你亲近,才会对你教的的学科感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我要学、我乐学”。比如西方的课堂,学生和老师都是围坐在一起,和老师打成一片,学生的积极性却受到了极大的发挥。
四、倾听孩子的心声,耐心和孩子交流
(一)抓住契机,适当引导。适逢世界杯,没想到她也对足球赛感兴趣,在观看赛事、竞猜胜者的过程中,我和她爸就像朋友式的和她边看边聊。竞猜时,适时地抓住挈机,前世界杯的冠亚军意大利和法国,竟然在小组赛就被淘汰时多么出乎我们的意料,巴西的足球世界称赞,竟然没有进入前三甲,什么原因致使出现这样的境况?他们此时的心境如何?假如你是这三个国家的成员,你会怎样?我们只是以闲聊的方式,没想到激起了他的心中的涟漪。她决心不再浪费时间,不做淘汰者。
(二)顺应心情,倾听心声。我们发现孩子是有情感、有想法、有潜能的人,耐心倾听着她的感慨,在感叹现在孩子的见识独特的同时,我们适时的引入到她的学习。学习就像踢球,自己就代表着国家。名不见经传的西班牙都拿了冠军,是否你也可以,你有何尝不像西班牙一般,赢自己一把,体会做冠军的喜悦。但必须记住“一分辛苦一分才”,只有改变你的学习方式,才能入西班牙一样,令人刮目相
看,说的女儿颔首不已。
五、“教学做合一”,做到言而有信
(一)教学做合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推崇“教学做合一”。 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需在田里学,在田里教。“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⑺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真正做到“行是知之始”。
(二)言而有信。活动中,教师参与其中,和学生打成一片,既做指导者,也是参与者。只要是说出的,就尽量身体力行,做不到,就绝不说出口。每时每地,总是适时引导孩子们,既然做了,就尽力去做;既然做了,就尽力去做成功,一定要赢自己一把。许多时候我总感觉不是教师指导学生,而是学生指导教师。
六、尊重孩子个性,期待更大精彩
(一)鼓励孩子成功。人人都可以成功,孩子尤为渴望。美国纽约的一位卖糖果的小贩,在回答一位黑人小孩的疑问:“为什么黑色气球跟其它颜色的气球一样也会升空呢?”时告诉他:“啊,小朋友,气球能不能升空,并不在它的外在的颜色的问题,而是内在是不是充满了气,只要充满了气的话,不管什么颜色都会升空,同样的,人也是一样,一个人能不能成功跟他的肤色、性别、国籍、种族都没有关系,要看他的内在是不是装满了勇气和智慧。”因为在黑人孩子的印象里,黑人象征着穷、脏、乱、苦和无知。他看到白种人,黄种人甚至印第安人都辉煌腾达、成功致富,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可是他从来就没有看到一位黑人出人头地。在他的眼里,黑人永远受到压制,永远不能取得成功。
(二)尊重孩子的内心世界。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发言,抓住他们见解的独到之处,放大生成的知识,就能创造出未曾预约的精彩,使其更加生动、真实。想孩子们自立,想他们进步,教师就须将自己的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掘出来,就能获得孩子们的更大的精彩。
(三)更新观念,努力耕耘。当然,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更新观念。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应是高素质人才,知识要渊博,同时还要能言善辩,坚强自信,表达能力强。只有认识这些,教师才会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也会勤奋刻苦地朝新的目标努力。这样,通过运用新的方法,坚持不懈,才能有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让“充满爱的和谐教育是通过师生心灵的沟通来实现”,期待每个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张扬自己的个性,时刻都能赢自己一把,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也让我们在和谐中期待更大的精彩!
参考文献
[1] 闫学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
[2] 出自《中学语文》《读白居易的<琵琶行>》.
[3] 出自《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丛书: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学习动机》.
【关键词】对症下药 尊重与理解 耐心交流 言而有信 及时疏导
魏书生曾要求教师在自己的教案上写上:“今天我……做得成功,我为此感到自豪。”他都要求教师“至少发现自己的20条优点、长处,即使全市倒数第一的老师也不能自卑,也要找自己的长处。”对老师如此,在我们教育的孩子身上,有何尝不是如此呢!做教师的,又何尝不知孩子身上的缺点,但我们引导孩子做一些能做的、正确的事做,让他们产生自豪感,逐渐树立自信,赢自己一把。
一、用高高兴兴的情绪,平平常常的心态,对症下药
(一)多和孩子接触,了解孩子。记得和陈静刚接手这个班级时,我俩都暗自开心。班级中没有特别调皮的孩子,我俩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教学。没过两天,校长亲自送来一个男孩。男孩个子高高的,长得很壮,一眼望去憨憨的,蛮讨人喜欢。几天之后,我俩渐渐发觉,这孩子,跟他的外表绝对不相符。班上三四个小男生都跟着,还有点架势。他叫别人替他做事比我这做老班的还得心应手。我们赶紧找了个诚实的孩子一问,他请班上的男孩子们吃东西,买玩的……前提是听他的号令。哎,竟在他身上犯了大忌,被他的外表给蒙骗了,而失去了一个教育孩子的大好机会,我俩真是懊悔不已。接下来的,可想而知,他呀,成了我俩既花时间又教育效果欠佳、令我俩困扰的孩子了。如果我俩当时多了解这个孩子,多和他接触,找准教育的方法,又何尝到如此的地步。
(二)换一个角度,发现孩子的优点。做教师的,每学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有的令人不断颔首,有的叫人头疼不已,作业不做的、不遵守纪律而屡教不改的、不听老师言语,经常向老师发小脾气的……他们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生命个体,有着自己的思想、见解和个性,是教育活动诸多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所以我们要多关注孩子,换一个角度,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
(三)放宽心胸,因材施教。现在的孩子都很有个性,我们做教师的,教育孩子时,本着改变一个孩子时多么有趣,多么有学问,站在对孩子喜爱的角度,以一颗好心、善心、耐心去看待孩子,和他们融为一体。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丰富的世界,让学生思想的空间变得无限广阔,发展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可能性,使其按照内部自然的节律自由地生长,走向成熟,走向澄明,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二、善于运用语言,以情育人
教师和孩子们的交流主要是言语的交流,言语的方式运用得是否得体,对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是孩子与你自然亲近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一)以情感人,激发学生情趣。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年级越高的孩子,越需要和孩子培养感情。正如国外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要使人们相信你,首先必须让他们喜欢你。”孩子喜欢你,就会对你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既有敬佩,又有依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充满情感的语言能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教师通过“言”和“声”显情感人,感染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对你的情感。
(二)谨言善语,留下深刻烙印。没有哪个孩子喜欢大人的啰嗦,然而孩子越大,效果总是出人意料。教师找准起点,因人施教。千万不要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家长,啰嗦,最终恶言相待,要知道,孩子的思想,总是非常纯洁的。孩子的成长,真诚地需要老师的正确地引导。
(三)语言诙谐,吊起学生胃口。记得某位老师在讲到《黔之驴》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直观性强特点,边用丰富的声音语言边用生动的肢体语言演示,引得学生哈哈大笑,学生也在笑声中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印象深刻。于是我在教授作文《我的老师》时,也学那位老师,没想到课堂上笑声不断,孩子的描写生动细致,连外班的孩子都挤在门外,睁大渴求知识的眼睛认真倾听。
三、从最低的要求做起,激发孩子的动机
(一)让孩子够得着。让孩子够一够,就能摘到果实,一直以来都提倡这样教育孩子。“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
(二)刺激孩子的情感。教师运用各种方式来刺激孩子的情感,孩子从心底里就会与你亲近,与你用情交流,对你“敬而亲之”。只有学生把情感转变成兴趣,使其对你亲近,才会对你教的的学科感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我要学、我乐学”。比如西方的课堂,学生和老师都是围坐在一起,和老师打成一片,学生的积极性却受到了极大的发挥。
四、倾听孩子的心声,耐心和孩子交流
(一)抓住契机,适当引导。适逢世界杯,没想到她也对足球赛感兴趣,在观看赛事、竞猜胜者的过程中,我和她爸就像朋友式的和她边看边聊。竞猜时,适时地抓住挈机,前世界杯的冠亚军意大利和法国,竟然在小组赛就被淘汰时多么出乎我们的意料,巴西的足球世界称赞,竟然没有进入前三甲,什么原因致使出现这样的境况?他们此时的心境如何?假如你是这三个国家的成员,你会怎样?我们只是以闲聊的方式,没想到激起了他的心中的涟漪。她决心不再浪费时间,不做淘汰者。
(二)顺应心情,倾听心声。我们发现孩子是有情感、有想法、有潜能的人,耐心倾听着她的感慨,在感叹现在孩子的见识独特的同时,我们适时的引入到她的学习。学习就像踢球,自己就代表着国家。名不见经传的西班牙都拿了冠军,是否你也可以,你有何尝不像西班牙一般,赢自己一把,体会做冠军的喜悦。但必须记住“一分辛苦一分才”,只有改变你的学习方式,才能入西班牙一样,令人刮目相
看,说的女儿颔首不已。
五、“教学做合一”,做到言而有信
(一)教学做合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推崇“教学做合一”。 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需在田里学,在田里教。“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⑺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真正做到“行是知之始”。
(二)言而有信。活动中,教师参与其中,和学生打成一片,既做指导者,也是参与者。只要是说出的,就尽量身体力行,做不到,就绝不说出口。每时每地,总是适时引导孩子们,既然做了,就尽力去做;既然做了,就尽力去做成功,一定要赢自己一把。许多时候我总感觉不是教师指导学生,而是学生指导教师。
六、尊重孩子个性,期待更大精彩
(一)鼓励孩子成功。人人都可以成功,孩子尤为渴望。美国纽约的一位卖糖果的小贩,在回答一位黑人小孩的疑问:“为什么黑色气球跟其它颜色的气球一样也会升空呢?”时告诉他:“啊,小朋友,气球能不能升空,并不在它的外在的颜色的问题,而是内在是不是充满了气,只要充满了气的话,不管什么颜色都会升空,同样的,人也是一样,一个人能不能成功跟他的肤色、性别、国籍、种族都没有关系,要看他的内在是不是装满了勇气和智慧。”因为在黑人孩子的印象里,黑人象征着穷、脏、乱、苦和无知。他看到白种人,黄种人甚至印第安人都辉煌腾达、成功致富,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可是他从来就没有看到一位黑人出人头地。在他的眼里,黑人永远受到压制,永远不能取得成功。
(二)尊重孩子的内心世界。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发言,抓住他们见解的独到之处,放大生成的知识,就能创造出未曾预约的精彩,使其更加生动、真实。想孩子们自立,想他们进步,教师就须将自己的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掘出来,就能获得孩子们的更大的精彩。
(三)更新观念,努力耕耘。当然,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更新观念。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应是高素质人才,知识要渊博,同时还要能言善辩,坚强自信,表达能力强。只有认识这些,教师才会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也会勤奋刻苦地朝新的目标努力。这样,通过运用新的方法,坚持不懈,才能有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让“充满爱的和谐教育是通过师生心灵的沟通来实现”,期待每个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张扬自己的个性,时刻都能赢自己一把,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也让我们在和谐中期待更大的精彩!
参考文献
[1] 闫学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
[2] 出自《中学语文》《读白居易的<琵琶行>》.
[3] 出自《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丛书: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