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制分红”、“狙击壳炒作”、“内幕交易零容忍”之后,郭树清还抛出了 “穷人不该炒股票”论,中国股市,需要更多理性的声音。
沪指2307点,在2011年末,拥有了一个特殊的命名——“郭树清底”。
这个发自民间,无法考证出处的新名词,之所以能在市场迅速流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郭树清履新证监会主席的事件本身,被市场解读为利好消息,这直接推动沪指在2307点上产生了一波较为有利的反弹。
“郭树清底”的由来
新任之际的郭树清,在言论上颇为低调。
2011年11月在国际金融论坛年会上的第一次亮相,他并没有发表对证券市场的观点,反而谈起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再平衡。
没有发布重大利好消息,就能推动股市在长久的低迷下强劲反弹,这在2011年的中国股市,算是个奇怪的现象。
那么,市场对郭树清的信心何来?
其中的关键有二:一是上世纪80年代,经济学家吴敬琏等启动一个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方案的研究课题,形成一本《中国经济改革的整体设计》,影响甚巨。郭树清就是这本书的联合作者之一,他和楼继伟、周小川、李剑阁等人一起被冠以“整体改革派”的称呼。
二是自2005年临危受命,接手建行之后,郭树清成功树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实行者的形象。
当时的建行,处于股改上市前夜,且时任行长张恩照受贿之事东窗事发,与花旗银行的战略投资谈判又陷入僵局。
郭树清出任建行董事长后不久,首开国有银行领导人问责机制,推动所辖基层行案件多发的湖南、山西两省分行行长“引咎辞职”。后又在中国银行业不被境外机构投资者看好的情况下,坚持国有绝对控股、提供先进技术、回避竞争、出价明显高于净资产原则,把不肯提高报价的花旗银行踢出局,引入美国银行。最终,带领建行成功登陆香港市场,后又回归A股。
拔毛“铁公鸡”
正是之前在建行的力挽狂澜,使得郭树清尚未烧出“三把火”,就已经刺激了市场的神经。
而郭树清履新后的几次出手,也没有让市场失望。
一直被谴责、从来不分红的“铁公鸡”上市公司首当其冲。上市公司多年不分红,一直是中国证券市场老大难问题。
11月初,证监会在通气会上宣布,将要求上市公司逐步明确分红规划,并不得随意改变。这一政策被市场称为分红新政或“强制分红新政”。这一政策要求上市公司明确分红回报规划,包括现金分红政策和分配决策机制,并从新的IPO公司开始。
1990年至2010年底,国内A股累计融资4. 3万亿元,累计完成现金分红总额约1. 8万亿元,但普通投资者得到的分红最高不超过0. 5万亿元。
新政一出,效果立竿见影。几家在11月9日后披露IPO招股书的公司,均在申报稿中的“重大事项提示”栏对分红政策作了特别强调的说明。
刚刚过会的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其招股书中表示,除了10%的年分红比例外,公司应在股东大会批准利润分配方 案后及时向股东支付利润,倘若有延误,公司应就延误期间内未付金额向有关股东支付利息。
苏州通润驱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更是承诺每年以现金形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25%,或者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75%。
狙击壳炒作
第二把火,烧向把关不严的IPO,效果惊人。
退市制度,是中国股市为人诟病的一个方面。公开资料显示,自2001年退市制度启动以来,沪深两市退市公司总共为45家。而纳斯达克、纽约证交所、英国AIM每年的上市企业退市率,都分别达8%、6%和12%。
对于这个僵局,先是证监会透露,将推进债市制度规范及监管审核统一、逐步改变高市盈率发行股票的局面、完善退市制度遏制“壳资源”炒作、启动创业板非公开发债工作、继续严打内幕交易、在国务院部署下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
壳资源炒作顿时遭遇重挫。
12月2日,21只ST股跌停,5日,50只ST股再度跌停,其中,ST力阳因厦门宏发借壳从10月17日连续出现7个涨停板,但从12月2日起,就猛然转为连续跌停的行情。
而按照以往的惯例,年底总是ST股保牌摘帽的高峰期,也是ST股炒作的活跃期。
另外,11月,还有13家公司的IPO申请未获通过,这也创下了2011年以来,单月被否IPO数目之最。监管层严把入市大门的态度已比较明朗。
12月1日,郭树清在深圳发表主旨演讲时,重申中国证监会对内幕交易和证券期货犯罪始终零容忍。
战斗,在宣战之前已经开始。
11月29日,证监会通报: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李旭利涉嫌“老鼠仓”被立案调查并移送公安机关。
在随后发布的新闻稿中,证监会措辞严厉地将“绿大地”、“天山纺织”、“李旭利”等一系列案件称为“影响广泛的大案要案”,并称何学葵(绿大地前创始人)、李旭利等人“正等待着最终的司法判决”。
12月1日,证监会公开宣布解聘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委员吴建敏,因其在2010年参与审核* ST圣方时持有该公司股票但没有回避审核。
负责胜景山河保荐业务的两名平安证券的保荐代表人,被撤销保代资格。平安证券、终审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也都收到了警示函,这是保荐代表人制度建立后,第一次有保荐代表人因IPO过程未能勤勉尽责而被撤销资格,其严厉程度也远超市场原先的预期。
改革的方向
对广大股民深恶痛绝的痼疾施以猛药,固然为郭树清带来了赞誉。治标之后如何治本,才是市场对郭树清新政最大的期望所在。
12月1日,在第九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郭树清履新后首次就资本市场发表公开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他对资本市场的看法,其提出的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六大工作。这可视为监管层以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一是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二是积极发展多样化的投融资工具,逐步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品种创新机制,丰富市场投融资产品体系,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活动。
三是大力培育多元化的投资者群体,加强对多层次市场各类产品的风险揭示和归类,落实与之相匹配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确保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投资人。
四是加强资本市场诚信建设,升级和完善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丰富诚信监管和约束手段。
五是对内幕交易和证券期货犯罪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严惩操纵市场、欺诈上市、利益输送、虚假披露等违法违规行为。
六是时刻警惕和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似乎成为一种习惯,什么事情从来都不缺少质疑,郭树清的治市新政也不例外。
例如,对于证监会的分红新政,就有市场人士质疑“监管层是否有权力强制干扰公司正常的经营战略。”
创业板退市新政,也引发了“制度重大进步、实施困难重重”的担心。有观点认为:创业板新增的2个退市条件,公开谴责及成交价连续低于面值,前者会受到企业公关的干扰,而后者对市盈率高企的创业板企业来说,更有些遥不可及,目前的一些创业板个股,可能要连续跌20甚至40多个停板,才能达到所谓成交价连续低于面值的要求。
当然,无论市场反应如何,改革才刚刚开始。
沪指2307点,在2011年末,拥有了一个特殊的命名——“郭树清底”。
这个发自民间,无法考证出处的新名词,之所以能在市场迅速流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郭树清履新证监会主席的事件本身,被市场解读为利好消息,这直接推动沪指在2307点上产生了一波较为有利的反弹。
“郭树清底”的由来
新任之际的郭树清,在言论上颇为低调。
2011年11月在国际金融论坛年会上的第一次亮相,他并没有发表对证券市场的观点,反而谈起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再平衡。
没有发布重大利好消息,就能推动股市在长久的低迷下强劲反弹,这在2011年的中国股市,算是个奇怪的现象。
那么,市场对郭树清的信心何来?
其中的关键有二:一是上世纪80年代,经济学家吴敬琏等启动一个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方案的研究课题,形成一本《中国经济改革的整体设计》,影响甚巨。郭树清就是这本书的联合作者之一,他和楼继伟、周小川、李剑阁等人一起被冠以“整体改革派”的称呼。
二是自2005年临危受命,接手建行之后,郭树清成功树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实行者的形象。
当时的建行,处于股改上市前夜,且时任行长张恩照受贿之事东窗事发,与花旗银行的战略投资谈判又陷入僵局。
郭树清出任建行董事长后不久,首开国有银行领导人问责机制,推动所辖基层行案件多发的湖南、山西两省分行行长“引咎辞职”。后又在中国银行业不被境外机构投资者看好的情况下,坚持国有绝对控股、提供先进技术、回避竞争、出价明显高于净资产原则,把不肯提高报价的花旗银行踢出局,引入美国银行。最终,带领建行成功登陆香港市场,后又回归A股。
拔毛“铁公鸡”
正是之前在建行的力挽狂澜,使得郭树清尚未烧出“三把火”,就已经刺激了市场的神经。
而郭树清履新后的几次出手,也没有让市场失望。
一直被谴责、从来不分红的“铁公鸡”上市公司首当其冲。上市公司多年不分红,一直是中国证券市场老大难问题。
11月初,证监会在通气会上宣布,将要求上市公司逐步明确分红规划,并不得随意改变。这一政策被市场称为分红新政或“强制分红新政”。这一政策要求上市公司明确分红回报规划,包括现金分红政策和分配决策机制,并从新的IPO公司开始。
1990年至2010年底,国内A股累计融资4. 3万亿元,累计完成现金分红总额约1. 8万亿元,但普通投资者得到的分红最高不超过0. 5万亿元。
新政一出,效果立竿见影。几家在11月9日后披露IPO招股书的公司,均在申报稿中的“重大事项提示”栏对分红政策作了特别强调的说明。
刚刚过会的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其招股书中表示,除了10%的年分红比例外,公司应在股东大会批准利润分配方 案后及时向股东支付利润,倘若有延误,公司应就延误期间内未付金额向有关股东支付利息。
苏州通润驱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更是承诺每年以现金形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25%,或者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75%。
狙击壳炒作
第二把火,烧向把关不严的IPO,效果惊人。
退市制度,是中国股市为人诟病的一个方面。公开资料显示,自2001年退市制度启动以来,沪深两市退市公司总共为45家。而纳斯达克、纽约证交所、英国AIM每年的上市企业退市率,都分别达8%、6%和12%。
对于这个僵局,先是证监会透露,将推进债市制度规范及监管审核统一、逐步改变高市盈率发行股票的局面、完善退市制度遏制“壳资源”炒作、启动创业板非公开发债工作、继续严打内幕交易、在国务院部署下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
壳资源炒作顿时遭遇重挫。
12月2日,21只ST股跌停,5日,50只ST股再度跌停,其中,ST力阳因厦门宏发借壳从10月17日连续出现7个涨停板,但从12月2日起,就猛然转为连续跌停的行情。
而按照以往的惯例,年底总是ST股保牌摘帽的高峰期,也是ST股炒作的活跃期。
另外,11月,还有13家公司的IPO申请未获通过,这也创下了2011年以来,单月被否IPO数目之最。监管层严把入市大门的态度已比较明朗。
12月1日,郭树清在深圳发表主旨演讲时,重申中国证监会对内幕交易和证券期货犯罪始终零容忍。
战斗,在宣战之前已经开始。
11月29日,证监会通报: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李旭利涉嫌“老鼠仓”被立案调查并移送公安机关。
在随后发布的新闻稿中,证监会措辞严厉地将“绿大地”、“天山纺织”、“李旭利”等一系列案件称为“影响广泛的大案要案”,并称何学葵(绿大地前创始人)、李旭利等人“正等待着最终的司法判决”。
12月1日,证监会公开宣布解聘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委员吴建敏,因其在2010年参与审核* ST圣方时持有该公司股票但没有回避审核。
负责胜景山河保荐业务的两名平安证券的保荐代表人,被撤销保代资格。平安证券、终审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也都收到了警示函,这是保荐代表人制度建立后,第一次有保荐代表人因IPO过程未能勤勉尽责而被撤销资格,其严厉程度也远超市场原先的预期。
改革的方向
对广大股民深恶痛绝的痼疾施以猛药,固然为郭树清带来了赞誉。治标之后如何治本,才是市场对郭树清新政最大的期望所在。
12月1日,在第九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郭树清履新后首次就资本市场发表公开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他对资本市场的看法,其提出的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六大工作。这可视为监管层以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一是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二是积极发展多样化的投融资工具,逐步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品种创新机制,丰富市场投融资产品体系,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活动。
三是大力培育多元化的投资者群体,加强对多层次市场各类产品的风险揭示和归类,落实与之相匹配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确保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投资人。
四是加强资本市场诚信建设,升级和完善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丰富诚信监管和约束手段。
五是对内幕交易和证券期货犯罪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严惩操纵市场、欺诈上市、利益输送、虚假披露等违法违规行为。
六是时刻警惕和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似乎成为一种习惯,什么事情从来都不缺少质疑,郭树清的治市新政也不例外。
例如,对于证监会的分红新政,就有市场人士质疑“监管层是否有权力强制干扰公司正常的经营战略。”
创业板退市新政,也引发了“制度重大进步、实施困难重重”的担心。有观点认为:创业板新增的2个退市条件,公开谴责及成交价连续低于面值,前者会受到企业公关的干扰,而后者对市盈率高企的创业板企业来说,更有些遥不可及,目前的一些创业板个股,可能要连续跌20甚至40多个停板,才能达到所谓成交价连续低于面值的要求。
当然,无论市场反应如何,改革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