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法开展高效教学活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1983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与法治在小学阶段的教育领域所呈现的德育功能和价值十分显著,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具有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教法上进行规范设置,实现课堂的科学化教学。本文就创新多种教法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有效教学的举措进行了探索,希望能为推动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与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一、引入生活素材,进行课程导入
  在授课时,教师对课程导入环节合理优化,要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的生活素材,从而保证学生掌握的知识储备更加全面、具体,同时也能有效改善导入环节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意识,积极参与课程学习,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围绕具体的案例内涵进行互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也能让导入环节实现科学化的设置。
  如,在“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授课时,可以列举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现象,如雾霾、温室效应等,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案例展开思考,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并积极探索科学的环保举措。这样,就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形成一定责任意识的基础上,积极地参与课程探索。
  二、运用多媒体,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对具体的教学载体大胆创新,这样,就能全面提高课程教学领域的科技化水平,同时也能推动课程教学实现有效革新,彰显全新的教学面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多媒体的运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引导学生在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进行深入交流,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内涵。
  如,在进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授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作为辅助工具为学生直观展示生动的民间艺术,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大胆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同时促进学生建立良好的文化传承观念。不仅如此,为彰显课堂的科技特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重点加强微课载体的有效运用,并在此基础上,转变课堂教学形态,打造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自主意识的支撑下进行深入探索。如,在对“我们当地的习俗”进行授课时,则可以搜集地方习俗的相关资料,有效整合成微课资源;还要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开展有效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文化认知,并在深入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让其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家乡的文化特色加深认识,以此涵养学生浓厚的家乡情怀。
  三、组织趣味游戏,改善课堂氛围
  教师需要科学设置课堂氛围,并在授课中坚持以激发兴趣为正确的思想引导,设置趣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参与的过程中,对其中所蕴含的优秀文化内涵以及道德品质形成深刻的认识,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在课程方面的综合探索与学习能力。
  例如,在进行“买东西的学问”教学的过程中,则可以在课堂上设置趣味的角色扮演游戏,演示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创设购物情境,之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购物互动交流,在互动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这样,整个课堂气氛更加轻松,学生在放松的氛围中顺利完成课程学习任务,他们的道德意识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四、开展合作探究,促进深入探究
  教师要遵循科学的教学思想,有效规范探究活动,要重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引导学生在合作的前提下进行深入探索。这样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意识以及在课程领域的综合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如,在“低碳生活每一天”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就如何实现低碳生活进行深入探索。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环境,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常识和真实的体验进行探索。比如有学生提出要绿色出行,以骑共享单车,或者减少私家车出行的方式来控制环境污染。教师要让学生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对环境保护形成正确的认知,让其在今后的生活中形成低碳生活的责任意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理念,共同努力打造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
  五、确立生活化理念,丰富教学内容
  要贯彻生活化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的课程目标对教学任务进行有效拓展,让学生拥有更丰富的学习环境,是十分必要的。让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切身体会具体的道德内涵,能丰富学生的法治常识储备,也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責任意识,为社会的和谐构建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在对“遵守规则”进行授课时,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实践,让他们搜集社会生活中需要遵守的各项规则,以此强化学生规则意识,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成立小志愿者队伍,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
  如前所述,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本着科学的授课原则,有效调整和改善具体的授课模式;要有积极的创新意识,引进先进的育人载体;要加强生活素材发掘,组织趣味游戏,开展合作探究,有效组织生活拓展活动。这样,就能保证课程活动更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也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对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深刻的认知,促使其在情感层面形成更加深刻的体验。■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教学标准的颁布,小学数学教材已经按照课程标准进行了改版编排,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暂时适应不了新的教学内容与新的教学方式,而按照以前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还与课标要求不一致,教学无法高效进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单元整体教学也理所当然地成了教学的主要潮流。相较于传统教学,单元整体教学优势十分明显,特别是对于加深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数学这门学科
对于教师来说,“课后反思”就是把自己和别人的课堂教学过程, 作为研究對象进行思考和总结,并通过对自己的教学不断反思,探索与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教学,使自己逐渐成长为具有更高专业素质的教师。总之,课后反思就是通过研究反思课堂教学,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怎样才能写好课后反思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记录成功,发扬光大  一堂成功精彩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多方面的,凡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科学化教育模式,其通过对科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现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提升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效果。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教育各学科中广泛应用。本文以语文学科为研究对象,对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一、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新课堂导入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在文化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也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古诗词的呈现方式较为精练,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就相对较为严格。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能够结合当下的潮流——大众传媒,将其作为“桥梁”,帮助学生梳理和理解。本文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对以大众传媒的使用来促进古诗词文化教学创新进行阐释,探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对于数学的认知结构不够重视,因而容易将知识分散,导致学生在约束中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视野就会变得肤浅、简单,不利于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提高。为了更好地完善小学数学教育,教师应引入结构化教学。本文从夯实学生认知基础、完善学生认识结构、提高学生认知品质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如何巧妙开展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在结构化教学中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本文通过对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开展分析研究,认为创设合理的数学教学情境、持续渗透数学解题思想、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采用问题数学教学方式等,能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全面培养小学生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加强基本的综合数学水平,数学教师应该在全面了解小学生数学基础能力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合理方式开展教学工作,有效激发小学生在数学学習过程中的积极兴趣,真正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课堂的全面学习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应用题主要考核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教学方法。但在当前教学中,教师的应用题讲解只针对具体的题目,在完成教学后学生只能够掌握该题目的解答方式,并未通过应用题教学,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因此应用题教学效率不高。本文将对高年级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展开探讨,提出提高应用题教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是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从课堂教学氛围、学生认知兴趣和知识教学难度等多个方面角度考虑,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都占有优势。然而,从当前的课堂教学状态来看,想要实现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仍需教师做好多方面的教学设计,这对教师而言是一次考验,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探讨。  一、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师教育理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创新型的教育技术,
小学数学图形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概念。对此,需要教者精细化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并且留有足够的时间、空间给学生,为学生观察及想象提供平台,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及想象等过程对经验进行积累,促使学生空间观念有效形成。  小学数学新课标要求,教师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培养空间观念,教学环节应重点关注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值得一提的是,培养空间观念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所以教学过程教师应注重丰富感性资料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内容,改善了教学形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提升教学质量。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信息技术已在教育教学领域广泛应用,但应用信息技术并非简单地将板书由黑板转移至“白板”,也不单单是将教学内容通过PPT展示出来。要实现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就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