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是个谜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q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一八”事变后,杭州市各界群众举行抗日救国大会
  1954年7月17日,安格拉·卡斯纳尔出生于联邦德国北部的大都市汉堡。冷战已经全面爆发,二战的战败国德国一分为二,成为冷战的前沿。当时距离柏林墙的修建还有7年,这意味着,生活在联邦德国(西德)和民主德国(东德)的公民还拥有迁徙到另一个德国的自由。由于二战前德国的工业基地基本位于联邦德国,使西德的经济起点高于东德;又由于很多人在体制比较中更倾心于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因此两德之间出现了从东向西的移民浪潮。就在安格拉降生的那一年,总共有18万人离开社会主义的东德,到联邦德国定居。只有寥寥无几的西德人出于政治信仰或家庭原因逆流而动。安格拉的父亲霍尔斯特·卡斯纳尔便是其中的一个。
  不过,他作出这个决定不是出于家庭原因,因为卡斯纳尔家的亲戚基本上都在联邦德国;说政治信仰更不着边际,因为他是新教教会的牧师,与东德盛行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毫不搭界。教会在东德虽然被边缘化,但没有被剥夺生存的空间,因此,卡斯纳尔牧师实际是被汉堡大主教派到东部去开拓根据地的。他的角色确实很难定义。他绝不是打入敌人内部,因为他没有把东德看成敌人;相反,他对西德的资本主义没少发出激烈的抨击,对日后女儿领导的基民盟更是横竖看不顺眼。
  当时东德教会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做东德政府的政治反对派;另一派认为民主德国可以从内部改良,教会的任务是为其添加人道主义色彩。卡斯纳尔显然属于第二个阵营。由于他不与体制为敌,因此成为一个享受某些特权的边缘人士。比如,他可以随意从西方订阅书籍,可以出国。安格拉因此成为班上少数穿西方牛仔裤的女孩子之一。
  除了对牛仔裤情有独钟,安格拉对自己的外表毫不在意。她没有吸引男孩子的姿色,于是一门心思读书,成绩优异。她可以说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反面,脑容量高于同龄人的平均值,却对一切体育运动嗤之以鼻。据她自己回忆,凡是需要跑腿的事情,她都要计算清楚,不多走一步冤枉路,或者干脆交给弟弟去办。作为牧师的女儿,她算不上根正苗红,但由于她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不做带刺玫瑰的本领,深得老师喜爱,被推荐上了莱比锡大学物理系——这相当于清华大学的物理系。
  读大学期间,她结识了第一任丈夫——乌尔里希·默克尔。有意思的是,这段婚姻虽然只维持了几年,但前夫的名字她却保留至今,也许她想借此与父亲保持距离。卡斯纳尔牧师对联邦德国不感兴趣,对女儿在两德统一期间加入基民盟更是持保留态度。2005年他拒不出席女儿的总理就职仪式,可见是个性格倔强的老头儿。
  默克尔是联邦德国的第八任总理,与科尔并列为在职时间最长的总理。她是第一任女性总理,是德国仕途最顺的政治家,同时也是德国人最不了解的领导人。连她的传记作者哥尔特·朗古特都不能不承认,默克尔是个谜,特别是她的过去。国安部的档案馆找不到有关默克尔的资料。有人说她曾经做过国安部的非正式工作人员。她本人对传记作者说,读大学期间,确实有国安部的人想发展她,被她婉拒了。可以肯定的是,默克尔在大学里担任过自由德国青年联盟的宣传委员,对此她轻描淡写地说,她的任务只是发电影票。
  大学毕业后,默克尔被分配到柏林的一家研究所,研究基础物理。虽然她兢兢业业,但也有些百无聊赖。路漫漫其修远兮,这位日后的女总理感觉自己不是甘愿终生上下求索的人。因此,当她得知柏林墙倒塌时,一下子嗅到了换一种活法的机会。
  当时,德国东部的新政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西德各党派也纷纷去东德挖掘潜力。到底跟谁走呢?换了我们常人,我们会比较一下这些政党的主张,看哪个党与自己的政治理念最接近,之后去找组织。这也是我们常人当不了总理的原因。据她的朋友说,默克尔的政治观点接近绿党,而最终却选择基督教民主联盟这个保守政党作为政治故乡。个中原因只有她自己知道。后来的发展证明,默克尔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她那火箭式的上升在联邦德国历史上空前绝后。1990年8月,她正式成为基民盟党员,并很快求人引荐给当时的基民盟主席和总理科尔。那一年的大选因为两德统一由秋天推迟到了12月。本来大势已去的科尔借统一德国的功劳胜券在握。10月正式办理了统一手续之后,科尔开始考虑如何在组阁时体现统一了的德国。他认识的东德党友有限,很快便想起了那个刘海儿齐眉、有些羞涩的女性。11月,科尔把默克尔请进波恩的总理府,谈话内容不详。1991年1月18日,加入基民盟不到半年的默克尔宣誓就任两德统一后第一届政府的妇女和青年部部长。这不是平步青云,而是一步登天。1994年,四连冠的科尔将一个大部——环境部给了他的“小姑娘”。
  1998年科爾败选,社民党籍的施罗德组织红绿政府。默克尔得到在野党少数几个有吸引力的职位之一——基民盟秘书长,党主席由朔伊布勒接任。第二年,基民盟献金丑闻曝光。默克尔年底在《法兰克福汇报》撰文,公开与科尔决裂。由于她在文章中透露了对朔伊布勒不利的细节,也顺带把自己的顶头上司拉下马。2000年4月,默克尔在基民盟党代会上当选党主席。至此,基民盟里那些野心勃勃的男性政治家才发现轻视“科尔的小姑娘”是个多么不可饶恕的错误。接下来,她清除了通往总理宝座道路上的一个个绊脚石,其中最有名的是联盟党议会党团主席弗里德里希·梅尔茨。
  2004年,施罗德因推行劳动市场改革在党内面临压力而辞去了社民党主席的职位。当时的在野党领袖默克尔冷嘲热讽地说,一个连自己政党都控制不住的人怎么能继续当总理。14年之后,她自己陷入与施罗德同样的处境——2018年10月29日,她在党内压力下宣布将不在12月基民盟党代会上竞选连任党主席。轮到自己,默克尔突然认为这两个职务不必系于一身了。她说将为本党的年轻化让路,因此将卸去党主席的重担,但将把总理的工作做到本立法期结束,也就是2021年。无论如何,她的总理任期已进入倒计时。
  默克尔的政治生涯因其难民政策多次岌岌可危,每一次她都能化险为夷,为什么她这一只大船翻在2018年10月28日黑森州选举这个小河沟里呢?况且在那一次地方选举中,基民盟虽然损失惨重,但毕竟捍卫了州长的位置,而且默克尔此前不久刚刚宣布将在12月的党代会上竞选连任。这就不能不提基民盟里的一个男人联盟——安第斯盟约。   时间倒转到1979年,一个基民盟青年团代表团访问南美。他们一边享受着安第斯山的风光,一边畅饮美酒。几杯酒下肚,12人结拜兄弟,发誓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互相扶持、共攀高峰。他们的共同点是:年轻有为、野心勃勃、天主教徒、政治保守。盟约的成员后来发展到17人。他们每年秘密出国旅行一次,成了“党中之党”。也许安第斯盟约的成员里本来就人才济济,也许他们的攻守同盟确实对众兄弟的仕途起了推动作用,这个男人联盟里果然出了几个叱咤风云的人物,比如黑森州州长科赫、萨尔州州长穆勒、下萨克森州州长伍尔夫、国防部部长荣格、科技部部长魏斯曼、欧盟委员会委员厄廷格尔,还有联盟党议会党团主席梅尔茨。他们最重要的一条盟规是绝对对外保密。2000年,一个新教徒和东德女性因天时地利当上了基民盟的党主席,让这些男人们坐不住了。2002年的大选中,安第斯盟约成功阻止默克尔成为联盟党的总理候选人。聪明的默克尔暂时咽下这口气,全力支持男性党友们看中的巴伐利亚州州长施托伊贝尔。
  施托伊贝尔败给施罗德之后,铁娘子开始了复仇计划。据说当时是伍尔夫将安第斯盟约的内幕泄露给了女党魁。默克尔则将这一秘密捅给了媒体。2003年,《明镜》周刊揭秘安第斯盟约。有可能对默克尔构成竞争的少壮派政治家一个接一个落马,有的重操律师旧业,有的去公司做高管,有的去宪法法院当法官,有的被发配到欧盟。泄密的伍尔夫坚持到了最后,被女总理架空到总统的宝座上,没有了任何实权。而总理则在身边扶植了一批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亲信。他们的职务都是总理说撤就能撤的,比如基民盟秘书长、联盟党议会党团主席以及相当于大总管的总理府部长。这便是所谓的默克尔体系。
  默克尔的最大冤家当属梅尔茨。他曾是与默克尔共同升起的政坛新星,能力和口才都在默克尔之上。铁娘子先是在2002年生生夺走了他的议会党团主席职务,暂时给了他第一副主席的安慰奖,但处处给他难堪。2009年,梅尔茨告别政坛,使当时已经名存实亡的安第斯盟约失去了灵魂成员。难民危机爆发后,已在经济界如鱼得水的梅尔茨不断对默克尔的政策发出辛辣的批评。2018年3月,虽然不是安第斯盟约成员,但同样“苦大仇深”的联邦议院议长朔伊布勒与梅尔茨、科赫、厄廷格尔一起“谋反”,时间是黑森州选举之后。他们共同说服梅尔茨复出,在12月的党代会上竞争基民盟党主席的职位。这个男人同盟拉开了默克尔时代终结的序幕。不过梅尔茨没有完全实现“政变”的计划——在党主席的选举中,他比克伦普·卡伦鲍尔少了35票(总票数为999)。
  默克尔留下的政治遗产是什么呢?在18年的党主席任期内,她将保守的基民盟变成了一个中间偏左的政黨,成为第二个社民党。虽然失去了本党的大批传统选民,但同时使对手(社民党)的选民进入冬眠状态,使两大传统政党同时缩水,而她则大有把总理宝座坐穿的决心。当她发现日渐消瘦的社民党不再是可靠的小伙伴时,开始迎合绿党。从能源转型、同性恋婚姻到难民政策,总理频频向绿党暗送秋波。由于绿党参与执政的几个联邦州在联邦参议院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说绿党这些年实际参与执政并不为过。
  在将基民盟的核心价值一个个牺牲的同时,2015年以来推行的难民政策也把德国变得面目全非。为了不承认错误,默克尔始终将《庇护法》作为挡箭牌。而2018年11月曝光的内政部秘密文件显示,该部的司法专家早在2015年11月就认为关闭边界不仅完全可能,而且不违背任何德国和欧盟的法律。
  (摘自人民日报出版社《欧洲之痛:难民浪潮还是贫困入侵》   作者: [德] 张丹红)
其他文献
摘要:系统梳理我国远程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研究者和实践者整体把握其发展脉络,并为未来开展研究和实践提供依据。通过对2017年度刊发在8本CSSCI期刊上的641篇远程高等教育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可描绘出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研究图景。总体上,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研究主题聚焦为远程教育技术与媒体、远程学习者、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国外远程教育介绍、远程教育经济与管理等方面;研究热点集中在MOOCs
期刊
关于补觉,我们可能会有不少误解,但更多的是疑问:补觉是熬夜的“后悔药”吗?怎样才能科学补觉?  白天累可以小睡会儿吗?  失眠者经常会因为晚上睡不好而白天极度困倦、精神不振,所以就想抓紧白天的一切空当补觉。这种做法当然是人之常情,偶尔的小睡也是有帮助的。但需要警惕的是,小睡有益处,过度则有害。  一方面,在白天睡太多会让我们的大脑错误地认为,白天比晚上的睡眠质量更好。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
期刊
摘要:以网络为载体构建的在线学习共同体,由于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制约,深受成人学习者的欢迎。学习参与意愿作为影响成人参与在线学习共同体决策的关键因素,正在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鉴于成人参与学习的行为决策大多伴有明确的目标,且成人学习具有鲜明的自我导向特征,因此以目标导向行为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为指导来探究成人参与在线学习共同体行为意愿的内在影响机制,是推进该领域研究的新视角和重要途径。已有研究指出,影
期刊
亿万儿女架天桥,漫步太空人不老,中国航天接力跑。  8月20日14时33分,经过约6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返回天和核心舱前,航天员刘伯明发表出舱感言。  如何升级产业,让小龙虾卖得更远更长久,是整个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由于2020年疫情冲击,中国小龙虾行业当年总产值为3490.7亿元,较2019年下滑了15.07%。作为小龙虾养殖
期刊
摘要:开放教育资源大学(OERu) 致力于创建“世界开放教育资源学分银行”,旨在为全球学生提供免费的开放教育资源与在线课程的学习。在此平台上,不仅可以创建分享优质的网络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还可以提供学生负担得起的学习成果认证服务,有效地开展跨国跨地区的学分认证,从而促进教育公平、增加教育机会,推动终身学习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OERu的认证逻辑模型分为三大模块:OERu成员机构间的开放合
期刊
父母难为,是当今很多人的共同苦恼。  好像现代人越来越不知道该如何“为人父母”了。严管严教行不通,讲道理不管用,爱与包容又不知分寸如何拿捏,左支右绌,无所适从。甚至有些职场女性,为了陪伴孩子辞去工作,回家当全职母亲,结果还是弄不好,简直无路可走。  大家都说,现在的孩子活得很自我,还没到青春期就道理一大堆。他们的世界父母看不懂,简直就像外星人,活得比父母还“大”!  每逢这种时候,我都会仔细问这些
期刊
近些年来,对抗日战争的研究不论是关于敌后战场还是正面战场,都有大量的成果面世。尽管如此,时至今日,如何看待国共两党在抗日戰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仍然时有不尊重历史事实的声音。  一段时间,网上曾流行一篇题目为《谁是抗日的“中流砥柱”?》的帖子,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概括来看,这篇帖子的主要说法有两点:其一,国民党在抗战中的牺牲比共产党大,“国军将领阵亡206人,而共产党方面仅左权将军1人”,“国民党军队伤
期刊
以茶养廉的魏晋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风气十分奢靡,在一些进步政治家的积极倡导下,以茶养廉之风开始出现。由此可见,茶逐渐超越了其自然属性的范畴,开始进入世俗社会。  当时,门阀制度盛行,官吏及贵族皆以夸豪斗富为美,使得纵欲主义盛行,世风日下。这种奢靡的社会风气深为一些有识之士痛心,于是出现了陆纳以茶待客、桓温以茶替代酒宴、南齐世祖萧赜以茶祭奠等事例。这些政治家提倡以茶养廉,用以纠正社会的不良风
期刊
摘要:跨学科实践创新能力是21世纪学习的重要能力。我国目前已有各式比赛和项目为大学生实践创新提供动力,日常学业为大学生实践创新提供思想和技能基础;相较于丰富的比赛和项目建设,国内大学的日常课程建设中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相对薄弱。如何设计具有可复制性的大学生跨学科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目前成为高等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热议的话题。STEM教育注重过程和实践,强调创新思维与能力,是培养学生跨学科实
期刊
联邦德国从20世界60年代后半期开始,经济复兴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果。与此同时,恐怖集团也在形成,暴力活动日见猖獗。当时,有人建议效仿英、美国家设立反恐怖特种部队,以打击国内国际的恐怖活动。但因联邦德国多数人的反对,联邦德国政府为避复活纳粹之嫌,迟迟未正式组建特种作战部队。  1972年发生在慕尼黑菲尔斯滕菲尔德布鲁克机场上的血腥屠杀,为孕育已久的特种部队注入了一剂催产素。  1972年9月,在慕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