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英语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dy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提问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他们通过提问来叩开一扇扇神奇世界的大门,而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习惯了只学不问,有惑不解,或任何问题只求一个标准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现象在当代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在农村中学尤为突出。李政道博士曾对这种现象表示不解:“我们中国的传统是做学问,你们为什么老是做学答?”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想善想,质疑问难。这对于如何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质疑的信心和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至关重要。
  一、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培养批判性质疑的品质
  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天职,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就学生不懂的问题提问,不要害羞,不要怕出丑。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独立思维的天地。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获得正确的评价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例如讲到practise doing sth的用法时,教师马上给出一道选择题:
  He often practise_____English.
  A.speakB.spokeC.spokenD.speaking
  试题一给出,大部分学生会立刻作出反应,认为D是正确答案。但如果打破思维定式,教师进一步暗示学生此题可能答案不唯一,引导他们对那三个被排除的答案提出批判性质疑,许多学生很快会发现答案C也完全正确。此时如果再让学生朗读:“He is practising speaking spoken English.”学生定将兴趣更浓,愉快地掌握这两个表达式,进而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品质。而这种品质一旦形成,学生在实际运用英语时就会尽力避免固有的思维定式,慎重思考,全面考虑。
  二、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我国传统教学往往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而忽视了学生的求异思维的训练,无形之中使学生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观察力、好奇心、想象力和主动性的培养。当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说:“一件事有一百种做法,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 因此老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维问题,指导学生着意地探寻常规方法以外的捷径,日积月累,形成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职高预备级Lesson12Lost in the Fog的最后一句:The woman smiled and gave me an unexpected answer.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The woman was blind,但也有个别学生认为并非如此。为了培养其求异思维品质,我鼓励学生大胆说出理由。受到鼓励,学生答道:“She may be a person with special abilities,or she may be a robot.” 本课暗示的答案是盲人,但教师不能由此压制学生的探究性质疑,盲目追求标准答案。
  三、教给学生质疑的技能
  朱熹说:“始读,未知有疑。”要想提出问题,提出好问题,就只有熟读课文,钻研课文,熟读才能多思。为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一是要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二是要让学生了解质疑的范围,如:生词和新词,词语和句子的选用,段落的划分,结构的安排,材料的选择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三是要培养学生在难点处求疑,关键处求疑,困惑处求疑,易错处求疑的技能。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质疑水平。
  在课外,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把能否找出问题作为学生是否预习课文的标准。对学生在课文预习中所提出的语音、词汇、音标、篇章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应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进行解答。通过设疑、解疑,使学生获取知识、增长才干。
  四、树立学生质疑的信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因此,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同时,更应保护学生质疑的欲望,让学生树立质疑的信心。作为老师应努力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多提问,让学生知道能大胆质疑是认真学习的表现。对于那些在平时特别是在课堂上敢于发表反驳意见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即使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也要在肯定他们勇敢精神的前提下,与其一起讨论来加以引导,并纠正其错误的观点,切不可强行要求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深信不疑,按老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颖的问题能拓展思维空间,启发想象。这样的问题通常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其主要的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古人云:“小疑获小进,大疑获大知。”学生能够主动提出问题,是主动参与、善于思考的表现,是积极思维的结果,质疑中蕴涵着发散思维的萌芽,创新的曙光。因此,质疑也是创新的动力。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创设能引起观察、探求知识的问题情境,善于提出一些既使学生感到熟悉,又需要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寻根究底。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疑是活跃学生思维的动力,是刺激学生主动探求、振奋创新的兴奋点。只要学生带着“怀疑一切”的眼光,就能够从平凡中见新奇,于无声中听惊雷。
  (张家港艺术职业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我国的教育依然没有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素质教育的实施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必须要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实质。  关键词:社会发展;素质教育;育人模式    我们在教育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其实都是不同的教育目的观的表现。教育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社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去支撑和实现,这就是教育存在的价值。所以,教育的中心任务和基本功能
政治课教学,由于没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文质兼美的抒情文字,因而课堂上学生普遍感到没兴趣,厌学情绪严重。因此,我们必须在亲和力、凝聚力上下工夫,在创造力上做文章,构建和谐的政治课堂。    一、 情感肖像,展现亲和力    情感肖像由身体姿态、态度、面部表情等组成,它是人的情绪所特有的外显表现。课堂教学中,情感是知识渗透的载体。因此课堂教学中教者必须精心思考,深刻领会教学内容的
就业促进法草案3月25日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时间历时一个月。促进就业直接关系政局稳定,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系政府头等大事。社会对该法草案的反响如此热烈,说明开门立法
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引领音乐艺术的发展,为无数的演奏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演奏者对钢琴演奏技巧的巧妙处理,对作品的历史背景及其作曲家创作背景的深入了解,对乐曲创作风
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这已是定论。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也带来一些颇让人费解的问题。譬如,人们崇尚的雷锋精神,今天没那么吸引学生了;都说知识重要,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吃苦性较以前都逊色不少;颇受到人们青睐的应试教育,也被人们强烈拒斥;如此等等……这些问题不能不使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认真反思,以寻求新的教书育人途径。什么样的教书育人方式更为有效、更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特点
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说:“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的确,如果教师能够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那你就能时常感受到做教师的快乐与幸福。
摘要: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是传统数学教学所忽视的,笔者通过以下方式培养数学交流能力:创设交流环境、挖掘课堂中交流因素、丰富课外阅读等。  关键词:数学交流;数学交流的能力;交流的环境;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在阐述思维能力中指出“要求学生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在解决问题能力中“会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在阐述能力培养时 “要随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作文是一项综合性、创新性的书面语言表达艺术,而作文过程则是观察、实践与创新思维的有机训练过程,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作文教学应该寻找突破口,重点开发,逐步提高。笔者认  为,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抓住重点,引导构思     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是目前小学生作文的通病,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训练,打好作文起步训练的基础。作文需要材料,而材料的主要来源是观察及缜密
现代的都市生活,催生了很多以前闻所未闻的病,“性早熟”就是其中一例。据《羊城晚报》报道,儿童性早熟的状况日益普遍。一项调查显示,广州孩子青春期来临平均在11岁左右,与上世纪90年代初相比,普遍提前了两年。而广州儿童“性早熟”发病率也由10年前的0.5%升至1.3%,并有上升趋势。  据了解,儿童性早熟成因很多,除了饮食、营养、环境等因素之外,言情片也会“催熟”孩子,有关专家认为,目前研究对此还没有
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流水线结构的实时图像预处理系统,该系统以FPGA为处理器,实现了图像滤波、色彩插值与白平衡等图像预处理算法;针对算法中构造的窗口模板存在数据不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