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情暖心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w4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钟楼的北边,有一条东西向的胡同叫豆腐池胡同。胡同西起旧鼓楼大街,东至宝钞胡同,全程步行只需七八分钟。豆腐池胡同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因距紫禁城不远,窃便以为这条胡同过去一定是为皇宫御制豆腐的所在。但其实不然。据文献记载,早年间,胡同有一陈氏豆腐商人,因豆腐做得好,生意非常兴隆。于是,这里的百姓口口相传,慢慢人们就把这条胡同叫作豆腐陈胡同了。不知是人们的口音出了问题,还是叫着叫着这“陈”字叫白了,“豆腐陈”慢慢成了“豆腐池”。到了清乾隆年间,豆腐池胡同还上了官方地图。
  纵是上了官方地图,豆腐池胡同的历史依然平淡无奇。但是到了20世纪初叶,豆腐池胡同15号院(原9号院),迎来了一位大学问家,他便是毛泽东的老丈人杨昌济先生。豆腐池胡同也因此掀开了历史上新的一页。
  资料显示,1918年6月,北京正值夏季。一天,被浓密槐树枝叶佑罩的豆腐池胡同,走进一位学者模样的中年人,他带着夫人和一双儿女,在豆腐池胡同15号院门前停下来。这位中年学者,就是杨昌济。
  杨昌济,湖南长沙县人,生于1871年4月,因杨家世居板仓,故人称“板仓杨”。杨家书香门第、诗书世家。杨昌济从小便秉承家风,7岁进书馆学习,18岁时参加长沙县试,一举中了秀才,从此迈出了求取功名的第一步。戊戌变法失败后,杨昌济看破科举功名的虚伪和无用,从此无心功名。1903年,他告别故土,赴日本求学。为了表示自己身在东瀛,心怀中华,行前改名“怀中”。后来,杨昌济又进入苏格兰的勒伯丁大学哲学系,学习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在勒伯丁大学期间,他结识了一位中国留学生章士钊,二人来往密切。
  杨昌济学成回国后,因其既有东洋求学的经历,又有西洋深造的背景,各方面的邀请纷至沓来。杨昌济觉得中国教育落后,人才匮乏,毅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先后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第一师范任教,从而结识了求学的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并且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1917年,章士钊出任北京大学教授,他忽然想到了好友杨昌济,便向校长蔡元培推荐。主张兼容并蓄办学方针的蔡元培,听了章士钊的介绍,就以校长名义,给杨昌济寄去北京大学哲学(伦理学)教授的聘书。
  就这样,岳麓山下的伦理学教授杨昌济和夫人向振熙、儿子杨开智、女儿杨开慧一家人,走进了流淌着京腔京韵的豆腐池胡同。
  杨昌济到北京大学任教后,深感蔡元培、吴玉章等人组织的留法勤工俭学活动好,便想起得意门生毛泽东和蔡和森。
  1918年6月下旬,杨昌济写信给毛泽东、蔡和森,希望他们到北京来,然后去法国求学深造。
  6月23日,蔡和森离开长沙,来到北京。8月15日,毛泽东同罗学瓒、萧子升、张昆弟、罗章龙、李维汉、陈赞周等一行25人北上,于18日到达北京。第二天,毛泽东、蔡和森,就住在了杨昌济豆腐池胡同9号院的家里。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到北京。北京幽深的胡同、古老的宫墙、秀丽的后海……古都的一切都令毛泽东感到新奇和兴奋。更令他兴奋的是,他又见到了心爱的“霞姑”、已经出落成18岁大姑娘的杨开慧。
  此后,毛泽东等湖南青年常聚集豆腐池胡同“板仓杨寓”,和杨先生共叙天下大事,探寻救国的真理。自然与“霞姑”的红色恋情也愈加浓郁。二人在院子里一起栽树,走出院子一起漫步于紫禁城外的筒子河畔,一起游览风景如画的北海。豆腐池胡同与钟鼓楼下,更留下了二人成双成对的足印。
  此间,擅长填词的毛泽东还给杨开慧写下了一首心潮澎湃的《虞美人·枕上》:“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无奈披衣起坐数寒星。”可见,伟人之恋,是那样动人,又是那样痴情、火热和磅礴。
  不久,为了开展革命活动,毛泽东在任职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期间,搬到了景山东街三眼井吉安所夹道7号(现吉安左巷8号),几个人租了3间房,离开了“板仓杨寓”。但他会经常与蔡和森、邓中夏等进步学生来到“板仓杨寓”开展革命活动,李大钊有时也来参加星期日革命讨论会。
  站在杨昌济故居前,面对紧闭的大门,面对物是人非的四合院,仿佛感到院中曾经探讨的革命真理依然在碰撞,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红色恋情,依然浓郁并令人感动。
  15号院,因为有过杨昌济,因为有过杨开慧和毛泽东,因为有过那些探讨革命真理的先驱们,所以动人。其实不说别人,就说杨昌济一人,这个院落,就足以令人景仰。
  1920年年底,杨昌济因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12月初,病情转重,便由西山医院转到北京德国医院治疗。杨昌济深感不久将别于人世,便想了却一桩心事,这就是把毛泽东、蔡和森推荐给当局政府,以便日后拯救多灾多难的国家。他强撑病体,给他的好朋友、时任广州军政府秘书长的章士钊写信,举荐毛、蔡二人曰:“毛蔡二君,当代英才,望善视之!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信写完后,杨昌济如释重负。临终前说道:“吾意正畅。” 1月17日,杨昌济溘然长逝,终年49岁。
  如此故事,谁不感动?杨昌济爱才如命,其准确判断“经天纬地”之人未来命运走向的远见卓识,以及在弥留之际,依然极力举荐国家栋梁之才的行为,谁不敬仰?
  杨昌济去世时,毛泽东正在北京进行“驱张运动”。他强忍哀伤,全力帮助料理了老师的后事。1920年1月25日上午8时,杨昌济追悼大会在宣武门外法源寺举行。2月中旬,杨昌济的灵柩在夫人向振熙、儿子杨开智、女儿杨开慧等人的护送下,从北京启运,返归长沙板仓故里。豆腐池胡同的故居,也为别人所有。
  1920年冬天,毛泽东与杨开慧在长沙第一师范附小的教师宿舍,举办了简朴的婚礼。一对志同道合的伴侣,一同走上了革命道路的同时,也成全了杨昌济先生生前的一桩心事。
  杨昌济故居西侧院的一位50多岁的长者对我说:“现在15号院的主人依然姓杨,虽然与杨昌济没有任何关系,但这家人非常爱护这个院子。听说60年代,院主人还将杨昌济在院子里亲自种下的枣树结出的大红枣送到中南海,让毛主席亲自品尝呢!”
  挥手告别杨昌济故居时,我发现又有旅游团队驻足于此,感受着这里曾经的红色岁月。而西行的我又倏然发现,位于不远处的古刹宏恩观前的一高处,有一位老人正晒着太阳。宏恩观虽然早已成了菜市场,虽然没有了曾经浓浓的香火,但这里总有阳光的滋润,于是老人的神态,是那样的悠然。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其他文献
本期,我们为读者介绍北京京剧院两位工作人员——舞美设计师李连生和鼓师杨广同。正是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才成就了演员在台前的无限风光,而我们今天的故事,可谓有“声”有“色”。
期刊
8月,盛夏。  正值普通院校沉寂的暑假时间。  对于像北京戏曲职业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北戏)这样的专业院校来说,8月,却是热烈的收获季节。  从7月开始,北戏的学子和教师们结束了正常的教学,这个暑假,他们投入了紧张而有序的排演生活。他们在为即将到来的三场比赛做着准备……
期刊
8月,盛夏。  正值普通院校沉寂的暑假时间。  对于像北京戏曲职业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北戏)这样的专业院校来说,8月,却是热烈的收获季节。  从7月开始,北戏的学子和教师们结束了正常的教学,这个暑假,他们投入了紧张而有序的排演生活。他们在为即将到来的三场比赛做着准备:  8月1日~22日,CCTV第二届全国戏曲院校京剧学生电视大赛(以下简称学京赛);8月7日~13日,中国戏曲小梅花荟萃(以下简称小梅
期刊
在世界屋脊这样一个高度上,我们都待了好几年。后来,我们都不约而同下来了。虽然这个高度未必是我们人生的顶峰,但以后2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都承认还从未到达过这样的高度。  我,还有吴恒和小吉,都是1983年同一所大学毕业后一起去的西藏,不同的是,小吉那时候就是北京人了,而我和吴恒都是多年以后才成了北京人的。同样是进藏,吴恒跟我和小吉又不一样。小吉和我都是坐车进藏,吴恒则是骑自行车翻山越岭,历时一个多月
期刊
医院是个什么地方?治病救人的地方呗。可是在很多医生和患者看来,医院的含义更为复杂——空气中充满了药水味、人们的表情焦急而痛苦、这里永远都是人满为患,同时,突发危险的几率也比其他公共场所大得多。  我国医疗制度改革进程的缓慢和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快速增长的矛盾客观存在,“医患纠纷”成了一个大家都不愿意面对却时刻都有可能面对的“潜在炸弹”,一旦处理不好,极有可能发生暴力伤害事件。  先梳理几起2014年2
期刊
“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位边疆省份的民族干部在“忆苦思甜”大会上作报告,说起旧时母亲的遭遇,声泪俱下:“大雪天,家里没饭吃了,妈妈出去要饭,到了地主家门口,万恶的地主放狗出来,在我妈妈腿上吃饭!”当时在场的很多人不解:地主家的狗可以在狗窝里吃饭,也可以在主人家的厨房中吃饭,为什么要选择在她妈妈腿上吃饭呢?后来经人指点才明白,原来是地主放狗出来咬了她妈妈的腿。  自古以来人们对待乞丐大致有两种态度:一
期刊
1978年,“文革”刚刚结束,正值京剧各个行当青黄不接的时期。这一年,在山东,3600名怀揣着京剧梦的年轻人参加了中国戏曲学院的招生考试。经过千挑万选,最终录取了6名学生进入了学院学习。杨广同,这位当今被人推崇与赞扬的著名鼓师,就是其中一位。  儿时的杨广同生活在样板戏盛行的年代。杨先生的老家在济南郊区农村。每当帮家里干农活的时候,总能听到村子里的喇叭广播,那时候经常播放的就是样板戏。《奇袭白虎团
期刊
采访舒健,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现在的身份:梅葆玖的琴师;也不是他的出身:胡琴大家姜凤山的外孙,姜派琴艺的传人;更不是他的辉煌: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维也纳交响乐团、合唱团给他配器伴唱。  给我很深印象的是,他不会用电子邮箱发邮件。  采访快结束,我跟他要照片,电子版的。我要他把照片发到我的邮箱里。  “可是我不会发邮件。”他说,还有些不好意思,“这样吧,我让朋友帮我发。”  如今满大街、满车厢的年
期刊
记者:经过不断打磨,第三版《少年马连良》今天终于迎来了首演,请您谈谈这次复排的亮点。  刘侗:《少年马连良》是北戏于2012年创排的一台新编历史剧,反映了马连良先生儿时在喜连成(后称“富连成”)科班学艺的过程。今年,我们是第三次复排,在剧情上作了重要调整,强化了马连良的师父贾红林先生这条主线,非常深入地挖掘了“师生情”。表现了老艺术家对艺术的尊重和传承,以及少年立志学艺、将优秀传统艺术发扬光大的事
期刊
今年7月,第四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音乐大赛在云南举办,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学生代表队获得了金奖——孔雀奖。作为领队,音乐系主任祝真伟对教学和成才有着自己的看法。  宋国强(以下简称宋):首先祝贺祝主任的学生获得大奖。现在的年轻人K起歌来个个是麦霸,真要成才恐怕就不容易了吧?  祝真伟(以下简称祝):确实如此。声乐方面要成才非常难,而中国人想登上国际顶尖位置就尤其难了。搞声乐的人都知道,人才大多出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