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旧知出新意 追问重重逐本质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l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链是指基于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定的一系列问题。问题链教学以问题串联课堂,贯穿课堂始终,提高学生的专注力与逻辑思考能力,培养学习积极主动性,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常用问题链的方式来构建数学教学过程。利用问题链教学方法,突出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为教学难点搭建起桥梁,分散难点,各个击破。问题链教学的实施关键在于每一个问题的设置,不仅要求成链式问题,更追求问题的质量与效果。下面,笔者通过《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性质》这一课,结合案例分析问题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注意点。
  1.教学案例分析
  在初中数学中我们就学习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在高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这两节课之后,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且)与上述方程形式上截然不同,但从图像上看反比例函数图像是双曲线,这样的关系如何进行探究与证明?
  2.案例展示
  2.1穿越旧知,引入新课:
  问题1:函数图像直观又形象的揭示了函数的性质,那么我们所熟悉的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有哪些性质呢?请同学们画出反比例函数图像,并说明其性质。
  追问:在初中数学中我们就学习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而在前一阶段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学习了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请同学们作出双曲线的函数图像说明其性质。
  设计意图: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这是最高的技巧”。通过学生作图,让学生感知两者图像上的异同之处,感受知识的传承与连接。
  2.2探究分析,概念建构
  问题2:标准方程下的双曲线图像与反比例函数图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预设:学生回答,反比例函数图像也有两支,中心对称,有渐近线,将其进行旋转之后可以得到标准方程下的双曲线图像等等。
  追问: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渐近线夹角几度?联想到什么特殊的双曲线?
  预设:两渐近线的夹角为,联想到等轴双曲线,进而引出等轴双曲线的概念。
  特别地,我们有等轴双曲线的概念:实轴和虚轴相等的双曲线叫等轴双曲线,其标准方程可写为,满足,两渐近线夹角为。
  问题3:如何证明反比例函数图像是双曲线?有哪些角度可以思考呢?
  追问①:的图像是双曲线吗?你是如何得到的呢?从等轴双曲线的角度出发可以进行验证吗?
  方法一:验证法
  如图,设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则有,即
  化简为,由双曲线的定义可知的图像为双曲线。
  同理,可验证的图像也为双曲线。
  追问②: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下渐近线是?反比例函数下的渐近线是?它们的夹角是?如果进行旋转的话可以得到双曲线图像吗?
  方法二:旋转法
  证明:如图,设原平面直角坐标系下反比例函数()上任意一点,则,旋转角,旋转后的坐标系下的点满足,化为,将上述式子代入到反比例函数方程()中,不难得到,其中,化简得。故的图像为双曲线。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计,让学生进行分析探究,尝试多角度多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回归到双曲线定义的本质,由数到形,再由形到数,由特殊函数到一般函数,体会数学思想在其中的碰撞融合。
  2.3巧用性质,融会贯通
  (四)、总结思考,提升能力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交流学习中的体会、感受与收获,并围绕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从双曲线的定义出发,利用坐标轴的旋转确定反比例函数图像是双曲线这一概念,进行例题求解,提升能力。
  3.总结
  教师在问题链教学的把握上容易进入为了问题而设置问题的误区,在课堂上设计一系列过于简单或者跳跃性较大的问题,將问题链教学流于形式。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首要把握的是要以学情为基础,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置第一个引入式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既学知识的质疑能力。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将教学问题分解,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转化。例如反比例函数与双曲线标准方程看似毫无关联,但是数与形相辅相成,方程的形式虽然不同,其图像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抓住这一学生遗留下来的冲突点,分解成图形与代数两方面的问题进行探究,体会数学问题的双重性。
  参考文献
  [1]马伟明. 精心设计“问题链” 打造高效课堂[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5(12):32-33.
  [2]黄光荣. 问题链方法与数学思维[J]. 数学教育学报, 2003, 12(2):35-37.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明确提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师主导就是要求教师在一堂课上统领全局,推动全局发展。因此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教师主导是关键,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实现,还是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都是靠一个个师生活动来完成,教师把学生带到什么样的知识层面,学生就会学到什么样的知识。  关键词:有效课堂;注重;学习引导  在“走进战略进攻”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  1.目标引导,让学
期刊
摘要: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看似繁琐的班主任工作,其实就是和学生一次次心灵上的触碰。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教育,更是人格教育情感教育,拥有了心灵对心灵的尊重,用爱和智慧托起教育的情感,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教育作用。  关键词: 基础 爱心 亮点 理解 公平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期刊
摘要:英语学科是语言类学科,有了语言的输入才会有语言的输出,抓住这一特点,英语教学(包括初三下英语学科的总复习)显得简单有效,概况起来八个字:要死要活,死去活来。因此在迎接中考的英语总复习过程,师生紧紧围绕着这一思路开展工作与学习。  关键词:要死要活,死去活来,简单有效     一、要“死”——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这是实现简单化教学的根本。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实的地基,也就没有一栋栋
期刊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其中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小学英语衔接的英语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了重要的英语思维能力培养,尤其是通过读写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本文通过探究读写思维品质的内涵,对比中小学英语读写教学的铺垫与推进,提出课堂教学的实践建议。  关键词:思维品质;读写结合;
期刊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引领学生读好的书,引燃学生读书的热情,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是我们语文老师需要努力的方向。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有自己的阅读兴趣和特点,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中,教师要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阅读
期刊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之瑰宝,也是学生古典文化启蒙的最佳教材,更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文学体裁之一。古诗词有语义凝练、意境悠远、内涵丰富等特点,如何利用古诗词教学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将以此做主要论述。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语文素养;教学探索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根据课程标准,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
期刊
摘要:在国家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正在蓬勃发展,而且教育价值也逐渐突显出来。在新课标的推动下,怎么样在教学中优化教学策略,减轻小学生学习压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已成为很多家长和老师们及其重视的课题。但是我国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一般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学生机械练习,导致学生学习任务过重,而数学一般又比较枯燥,这就使得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比较排斥,不利于学生展开轻负高效学习。
期刊
摘 要: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凝练出知识,知识灌溉于教学。生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这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之基。小学语言交际教学旨在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能力,延伸其语言思维,促使其能够全面发展。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引,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将生活作为教学蓝本,以实践为课题,以丰富为主题。探析生活教育在口语交际教学的中应用,增强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口语交际;陶行知;生活教育;应用;  1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人们也常说“见字如见人”,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极其重要。  关键词:兴趣教学;写字教学;课堂教学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书写习惯的最佳时期,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创设情境激写趣  1.情境创设,激发写趣。兴趣是最好的
期刊
摘要:新课改的步伐已悄然进入了小学作文教学中,改变着原本的作文教学模式,现在的作文教学注重学生们快乐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让学生们在一个愉悦的氛围下去写作,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挖掘他们的内心世界,开发他们想象的思维,从要我学实现为我要学,构筑快乐作文的氛围,放飞他们的梦想,舞动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写作中有话可说,不仅仅会表达,还要善于表达,将心中的梦想挥洒在笔中,大胆的写出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