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价值认同的有效路径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uangli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红色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道德示范、素质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因此,红色文化被许多高校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但在特殊教育院校里,听障大学生由于听觉的缺陷導致其认知、思维、沟通等方式存在鲜明的独特性和一些困难,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同感偏弱。作为特殊教育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立足听障大学生的实际,积极探索“直观形象式”“讨论交流式”“情感体验式”等方式方法,不断提升他们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同,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动。
  关键词:听障大学生;红色文化;价值认同;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青年学生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1]也曾多次强调要弘扬优良传统,继承红色基因,希望广大青年“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总书记的相关系列论述既蕴含着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又寓意着红色文化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作为特殊教育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既要全面深刻地认识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更要结合教育对象,积极探索提升青年学生尤其是听障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价值认同的有效路径,切实将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落细落实。
  一、红色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价值
   红色文化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时期革命精神及思想,既有物质类也有精神类。红色文化的精神本质、价值承载与高校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高度一致,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道德示范、素质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一)红色文化有效引领大学生的正确价值导向。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以及网络平台上的信息快速传播,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逐渐多元化、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红色文化不仅蕴含着先进的思想文化,还包含了丰富生动的革命故事、伟大正确的民族精神以及直观生动的革命史料,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可以帮助大学生增强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从红色文化的精神本质上说,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起到了积极引领的作用。
   (二)红色文化有效促进大学生的道德自觉。“立德树人”是我国高校的根本任务和追求,也是人才素质的灵魂。红色文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高尚道德成果,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容。如果充分运用红色文化中的道德元素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借助红色典范与道德榜样的力量引领大学生的榜样追随,将有利于唤醒个体的情感意识,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进而启发道德自觉,并能付诸行动,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起到了强大的示范作用。
   (三)红色文化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红色文化还具有体育精神、劳动精神和美学等精神,大学生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增强其多方面的能力素质,从而提升其人文素养。
   由此可见,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因而,红色文化被许多高校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其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红色文化的教育效能并没有得到真正彰显。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尚未能形成强烈的价值认同。尤其是特殊教育院校里的听障大学生因听觉缺陷存在感知和思维上的局限性,较健全大学生而言,对红色文化的感知度和理解能力偏弱,所以导致听障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价值认同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认知壁垒。
  二、听障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价值认同的局限和困境
   听障大学生由于听觉的缺陷导致其认知、思维、沟通等方式较健全学生存在鲜明的独特性和一些困难,导致其对红色文化的感知不全面、理解能力偏弱,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同感偏弱。
   (一)听障大学生认知和思维方式的独特性需要红色文化教学方式个性化。听障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具有独特的个体特征,由于听力损失或障碍的缺陷,他们主要依靠视觉作为获取、加工、组织信息的方式,因而长时间保持双眼聚焦,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影响其教学效果。同时听障大学生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基于上述听障大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规律,在对其实施红色文化教育时,首先要解决的是“学什么”以及以何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的问题。即教学内容要针对听障大学生的认知特质进行个性化设计,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材料辅助解释、理解、感悟红色文化背后的精神实质,提高听障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知的兴趣,满足学习需求,进而提升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同感。
   (二)听障大学生沟通方法的特殊性需要红色文化教学载体多元化。由于大多数听障大学生其听力的缺陷而限制了语言的发展,手语是听障大学生与外界交流的主要方式,听力的障碍和手语的使用影响其书面语的表达和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很难与健全的人进行深度交流。这就需要借助于多元化的教学载体,拓展听障大学生的交流空间,以突破或弥补用手语作为交流工具而带来的诸多限制,充分地理解和认知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达到价值认同。
   (三)听障大学生情绪发展的复杂性需要红色文化教学方法更具情境性。听障大学生听觉与语言功能的缺陷易引发其特殊的行为反应和心理问题,影响个体与社会的交流沟通,社会交往的阻碍使他们容易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以及对问题看法的片面性。对听障大学生敏感且复杂的情绪特征而言,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听障学生来说,情境化教学传递的情感教学也许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艺术。而红色文化中包含着及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情感故事,“以情感人”,以增强听障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同。   三、提升听障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价值认同的有效路径
   高等院校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善于利用和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作为特殊教育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面对听障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就要立足听障大学生的认知思维、沟通方式和情感发展的独特性,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和方式方法,不断提升他们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同,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动。
   (一)用“直观形象式”呈现教学内容。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听障大学生主要依靠视觉作为获取、加工、组织信息的方式,其思维方式侧重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弱。因此,在实施红色文化教育时,教学内容要针对听障大学生的认知特质进行个性化设计,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有效解决听障大学生认知方式的独特性问题。首先,讲好红色故事,开展多样化的方式予以呈现。在教育过程中把红色故事讲好、讲精彩,既可以用简洁明了、短小精悍的文字方式呈现,也可以用视频、图片的方式呈现,还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呈现等,以提高听障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知的兴趣。其次,课堂内外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组织开展红色影视宣传周活动;组织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紀念馆进行现场教学等,把红色文化的精神本质融入到活动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接受和认同红色文化,提升自身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同。
   (二)用“讨论交流式”实现教学互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在聋人抗逆力研究结果中指出,“‘共同交流’是帮助聋人获取信息、获得支持、理解世界的最佳途径,是一个适用于每位聋人的保护性因素。”[3]在利用手语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听障大学生由于听力的缺陷而导致语言表达的局限性,课堂交流方式单一,学生讨论不够充分。教育者可以引入的“互联网+”的教学平台,充分利用微信、QQ群等交流方式,打通听障学生与健听教师共同讨论的空间,以实现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互动。比如,有的教学平台有讨论区、调查问卷、投票、弹幕讨论等多种交流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克服听障学生的注意力稳定性较差的弱点。同时教师还可以了解听障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同现状,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提升价值认同,让他们在思想碰撞和矛盾困惑解决中增强对红色文化的内在精神认同。
   (三)用“情感体验式”创设教学情境。一般来说,当某种对象符合或是能够满足主体某种需要,即是主体对客体产生价值认同时,主体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愿意接受它,并将之作为活动的对象;当某种对象不符合或者不能满足主体需要时,主体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感体验,引发出疏远、躲避甚至拒绝的心理。[4]听障大学生的肢体语言、情感丰富,可塑性和模仿力很强。在教育中,我们要充分挖掘红色文化中感人故事,合理运用数字新媒体技术,让学生亲自体验,比如,把红色故事拍成微电影、微视频、抖音,还可以排成舞台剧、舞蹈等,让学生置身于参与式教学场景中,充分利用其肢体语言、情感丰富的特点,在体验中认知、在体验中感动、在体验中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从而提升其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人民日报,2017-1-3(2)
  [2]李晓亮,从红色传承中汲取丰富营养[N].人民日报,2019-12-1(6)
  [3]刘颖.国外聋人抗逆力研究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6,(11).
  [4]韦诗业.基于认同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2,(4).
  作者简介:
  厉晓妮(1974-),女,汉族,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教育。
  ★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听障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价值认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Y201943010)的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体验。而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不少弊端,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还须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方式多样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使小学数学课堂产生更高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         数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占有重要地位,是小
期刊
摘 要:建筑行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大。为广大劳动人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改善国家和社会的面貌,展现出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状况。众所周知,建筑行业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劳动力,而且伴随着非常大的污染。随着人民生活素质的提高,人们也开始注重环境保护。再加上国家推崇保护自然的政策。所以本篇文章就建筑行业中绿色设计到关键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一、引言  
期刊
摘 要:大数据时代下,很多信息技术被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来,并为教育教学创新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助力。本文就对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展开分析探讨,希望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实现教学体系的优化重组。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大数据时代下,诞生了较多新型技术,如BIM技术、仿真技术等,为工程专业教学提供了更多依据和保障。不过因受到传统教学
期刊
摘 要:自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以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且反响强烈。时至今日,全国各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伴随而来的就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俱增。为此,各高校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以期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就业问题。本文从“双创”角度出来,分析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指出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探讨其实现路径,以此提高就业指导的质量。  关键词:双创;就业指导;现状;路径  引言:   为响应国家“大众创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当前新课标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对此,数学教师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以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指导与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思维能力  引言: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内容来看,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
期刊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就会有较强的逆反情绪,以及对学习的排斥心理。那么面对难度更高的数学学习而言,很容易因为一些思路的堵塞,题型的复杂或者其他原因而遭受挫折,从而打击到自己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那么这时教师就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发挥出自己的引导作用,能够真正地以更高的耐心和包容度去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舒缓这种叛逆和烦闷的情绪,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真正地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意识,加强思维逻辑能力,培养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灵活生动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应用相关科技硬件设备,创设学生团队合作教学以及开展实践操作数学课堂等形式,构建有机的数学教学课堂。良好的指导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获得学习的趣味,深化课本中的重点概念和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本文以小学数学为载体,结合教师的亲身实践,对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策略这一论题进行详细的个人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故事教学法以其显著的教学优势在众多教学方法中脱颖而出,“讲故事”成为每个教师的必备能力。而历史故事作为历史学习中的重要因素,合理应用历史故事,对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发展学生的历史素养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基于此,笔者将从“激发学习兴趣、优化探究过程、开展故事活动”三个方面入手,具体阐述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故事;探究过程        
期刊
摘 要:低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兴趣是维持他们主动学习的最大动力。长达45分钟的课堂,加上枯燥的数学教学,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无疑是十分难熬的,在此情形下,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效果堪忧。只有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采用趣味教学法来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课堂教学中,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着重就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开展趣味教学法以提升教学效果进
期刊
摘 要:劳动有很多种,这两首诗描写的是体力劳动中的农事,农事劳动本身是累的,是苦的,但为什么这两首诗传达出的劳动却是快乐的?认真读诗歌会发现诗歌中描写的劳动是有明确的收获的,不管是“采采芣苢,薄言襭之”的满载而归,还是“欲收新麦继陈谷”的丰收景象,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劳动者内心的满足感。也许获得感、满足感才是劳动快乐的真实原因。而劳动带给劳动者的快乐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美,也借由这种美好让学生明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