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听到更多来自中国的声音”

来源 :国际人才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98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前的约克·莫扎特罗一身休闲装,脚踩一双颇具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特色的片儿鞋,手捧茶杯,笑容可掬,看上去神采奕奕。作为中德技术合作“能源领域环境保护”驻华项目主任,约克在中国长住足有7个年头了。他情深意切地对记者说:“我非常热爱中国文化!”
  
  从顽皮少年到电力工程师
  
  约克·莫扎特罗1963年出生于德国著名的工业基地——鲁尔区,父亲是名矿工,用约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出生于根正苗红的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家庭。”年少时的他调皮好动,一心向往自由国度。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约克的父母,他们有着老一辈的传统思想,望子成龙心切。招架不住父母的“威逼利诱”,约克考入了重点中学,全家上下欢欣鼓舞。一想到今后十几年的漫漫学习路,小约克垂头丧气,此时他的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
  17岁那年惊喜降临了。约克的父母接待了一对美国来的夫妻,两个人都是教师,非常喜欢聪明顽皮的小约克,于是盛情邀请他去美国。约克当时真是又惊又喜,在他眼中,美国就是一个新鲜时尚的自由国度。见儿子心意已决,父母也不好强加阻拦,于是双方立字为据,条件是约克在那边必须好好学习,一年后回国继续乖乖读书。就这样,约克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留学之旅。
  


  如今回忆起来,约克不无感慨地说:“那段留学经历对我影响很大,我学会了自立,开阔了眼界,连思维方式都变得不一样了。年轻人都应该出去闯一闯。”
  回国后,约克信守承诺念完了重点高中。出乎父母意料的是,毕业后,约克并没有按部就班地上大学,而是兴冲冲地跑去参加VKR电力公司的职业培训学习钳工技术。成绩优异的他深受公司领导的赏识,获得自主挑选岗位的资格,由此进入了电力试验部。约克的优异表现引起了部门内一位业内颇有声望的老专家的重视,他主动收其为徒,尽心尽力地传授他电力知识与技巧。就这样,约克成为了一名年轻的电力工程师。
  
  投身能源事业,初识中国
  
  5年间,约克跟随“师傅”刻苦学习,收获不小。有一天,老专家对约克说:“约克,你光这样不行,你应该去上大学!”约克心想:家人都劝我上大学,连最敬重的师傅也这么说,那么上大学应该不会有错。
  1991年,约克考入了久负盛名的德国波鸿大学,攻读机械制造与电厂环保技术。那时的约克已经27岁,与周围的同学相比,算是大龄青年了。心智成熟的他深知如何把握机会,有效学习,顺利提前毕业。电力公司原本约他回到公司继续工作,没想到世事变迁,毕业时他所在的那个部门已经整改了。于是,约克的头脑中闪现出一个想法:自立门户,成立自己的技术咨询公司。他的公司为德国多家电力巨头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而彼时的他并不知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为何方神圣。
  1996年10月,VKR电力公司试验部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开展合作项目,德方派出评估团到中国去。经推荐考察,约克成了评估团电力技术方面的不二人选。而那时他对中国一无所知,自认为根在西方,不愿东去。好在当时GTZ公司与他联系的专家是个中国迷,极力向约克灌输中国的古老文化、灿烂文明,终于说动了他。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虽然只有短短数周的时间,约克对中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原来中国这么美,中国人这么友好!
  
  扎根中国能源环保事业,痴心不悔
  
  1998年中国电力体制改革之际,应GTZ之邀,约克作为项目评估人员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随后的几年间,他又多次到中国访问工作。2001年4月,约克正式上任GTZ电力与煤炭领域技术合作项目主任。为了更真切地感受从故土家园到此后要长期生活的地方之间的距离,约克选择了火车作为交通工具,背起行囊从家乡登上火车,一路辗转,横穿欧亚大陆,历时8天8夜抵达北京。“原来中国这么遥远啊!”他慨叹道。
  谈及中国的环保现状,约克如是说:“过去的五六年间,中国的发展是非常令人瞩目的,GDP的增长,出口的表现,外汇的上升,还有总电力装机容量的增加等,令人印象深刻。同时,中国亦面临着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工业领域如电力生产过程中单位能源和资源消耗比工业发达国家还高出不少,中国还是世界上受酸雨威胁严重的国家,同时也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在全球一体化日益紧密的今天,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不是单独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问题。但是,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认识到他们的责任和担子,也投入巨大的精力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如努力保持能源自给率在95%甚至更高、出台严格的节能环保政策、切实监督落实节能环保措施等等。为此,我们受德国政府委托,希望能在这一进程中略尽绵薄之力,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支持。”
  作为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德方合作伙伴,自1982年以来,GTZ一直受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BMZ)委托帮助中国进行经济和社会体制建设和改革。能源管理、环境政策、经济政策与体制改革、法律合作、金融发展、职业教育与就业政策、城市可持续发展及自然资源管理是他们工作的重点领域。
  中德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从早期电力行业管理与技术人员培训,到目前帮助提供能源政策制定和立法咨询,帮助电厂提高效率、节能降耗,帮助西北省区开展自燃煤田灭火工作、保护能源资源,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建筑节能,一路走来已历时近二十载。
  约克目前正在负责的能源合作项目有两个:中德技术合作“能源领域环境保护”项目和“西藏可再生能源、农村发展和职业培训”项目。其中,“能源领域环境保护”项目共包括5个子项目:煤炭和电厂领域环保政策咨询;燃煤电厂领域清洁生产;燃煤电厂运行优化;燃煤电厂水务管理;煤田灭火战略——旨在通过与德国能源行业的合作,介绍德国能源环保政策法规、运作机制、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在国家层面帮助制定更好的能源环保政策法规,在行业管理层面帮助制定清洁生产战略及开展相关体系建设、促进行业节能环保的综合管理,在工作层面培训技术人员更好地提供技术服务、引进和推广低成本投入的节能环保技术手段节约资源、减少排放,同时通过合作帮助相关院所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建立良好的技术服务经营机制、保证节能环保技术工作的可持续性。“我们考虑的是多层次合作,而不仅仅关注于某一方面,这样也不至于纸上谈兵。发改委、中电联、电科院、电力集团和电厂、煤炭等相关机构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约克在中国的主要任务包括项目的德方人员和经费管理,提供政策技术咨询,介绍德国能源环保体系、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进行培训和研讨,还常常亲临电厂做示范性优化工作,与基层互动。“近年来,由于借鉴了德国的先进技术与经验,结合当地条件因地制宜,项目咨询过的电厂污染物排放、煤耗已大大下降,这在数据上都有客观的显示,可以说,收效十分明显。”约克面露喜色地说道。
  
  没有谁真正了解中国
  
  “没有谁真正了解中国,没有谁敢说自己真正了解中国。”约克呷了口茶,意味深长地说道:“我在中国住了这么久,从来不敢觉得自己是个中国通。中国的文化太博大精深了,有时候中国人自己也无法完全参透。”
  约克的办公室干净敞亮,却被装点得古色古香:大气的盆雕,精美的青花瓷瓶,古老的红木座椅,无不透着浓浓的古韵。习惯了喝茶、收集古董、阅读典籍、同中国人共事。看来,这个金发碧眼的德国人已然深深地融入到了中国文化之中。
  当被问及中国什么最吸引他时,约克毫不犹豫地答道:“中餐!是全世界最好吃的!”随后,他又严肃地说:“西方社会之所以对中国产生误解,是因为西方教育中对东方国家,尤其中国的介绍太匮乏了。我们从小就没有对东方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容易产生误会和偏见。当今这个国际一体化的社会中,相互了解太重要了,唯有彼此了解才能相互理解体谅。我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向我身边的外国朋友介绍中国,让他们了解到,原来中国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中国很美好。”
  “我已经把美国抛诸脑后了,中国是我的最爱。”约克打趣地说。当然一开始约克也经历过不适应,像其他初来中国的外国人一样,由于语言障碍发生误会的事也在所难免。不知是适应力强,还是内心对中国文化的神往,约克边学习边调整,很快适应了这样的生活。中国人谦虚、低调、宽容,而又不失自我是约克在中国生活多年之后总结出来的。“他们骨子里透着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自豪!”
  “让人遗憾的是,中国人的优秀品质、中国文化的繁荣灿烂、中国近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却很少为西方老百姓所知,国际上对中国的误解太深了。前不久西方媒体关于藏独问题的不实报道就是这样产生的。在国外,除了留学生的奋力反驳,我们几乎听不到来自中国自己的声音。”采访过程中始终谈笑风生的约克忽然收起了笑容,以严肃的口吻继续说道:“直到现在,每当我回国休假时向家乡的亲戚朋友讲述中国的种种,他们仍会感到难以置信。在西方普通民众的印象中,中国是个贫穷落后的地方,他们唯一能够获知有关中国情势的来源就是西方媒体,而西方媒体所说的一切就是他们心目中不争的事实。可是在西方社会中,几乎没有关于中国的客观报道和声音,也看不到中国媒体的影子。因此,我想重申在“友谊奖”获奖专家北戴河休假的座谈会上提过的建议,中国应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尤其应该加强在西方社会里对中国文化和发展成就的宣传。”
  的确,前段时间的藏独事件让举国上下深感忧虑,再加上西方媒体不怀好意地添油加醋,国人更是义愤填膺。约克的一席话真诚中肯,学习、借鉴西方先进思想、技术的同时,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加强沟通和理解才是国际交流的本质啊。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这是中国人期盼多年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无论别人怎么说,我永远支持中国!我期望以后世界能听到更多来自中国的声音!”约克的话让我不由得想到了北京奥运的口号:One world,one dream!
  中德技术合作开展整整25年了,据约克透露,今年下半年将开展新的能源合作项目——中德技术合作“能源政策和能源效率”,这也是迄今为止两国在能源领域里投入最大的合作项目。合作的领域将扩展到其他工业行业如化工、钢铁、纺织等,帮助这些行业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资源和能源。“我们将继续与国家能源局合作,而我也将继续做好中德友谊交流的铺路石。即使有一天项目结束了,我也会在两国之间来回跑,像个钟摆似的。”说完,约克爽朗地大笑起来。他是这样一个人:客气友好,不会让你感到生疏;热情周到,不会让你感到拘谨。
  愿中德合作项目顺利开展,也祝愿约克·莫扎特罗快乐每天。
其他文献
瓜类育种专家孙小武,在湖南邵阳家喻户晓;在中国有28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民种植他培育出来的良种西瓜;在国际学术界,他也是鼎鼎有名的专家。孙小武是个奇才专才,几十年如一日对西瓜如痴如醉,他是中国的“西瓜王子”,他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西瓜的辉煌, 用闪光的青春为我国农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西甜瓜育种的“袁隆平”    2006年,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司长杜鹰、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易鹏飞等领导到邵阳视察工
期刊
改革开放30年来,有这样一支来自海外的专家队伍,活跃在我国大江南北:他们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推动工业自主创新、实现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方面创造了非凡业绩;为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教料文卫事业与国际接轨、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截至到2007年年底,这支队伍人数累计已达430
期刊
湖南自古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徜徉在长沙市岳麓书院“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对联前,我们深深为千年传承的厚重底蕴和湖南先贤筑巢引凤的的胸襟气势所震撼。6月的一天,带着感怀,我们来到湖南省人事厅,就蓬勃发展的湖南人才事业特别是引进国外智力工作,采访了湖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厅长彭崇谷同志。    记者:人才因素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近年来,湖南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人才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
期刊
2008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拟于11月28日在深圳举行,这是这一国家级人才交流盛会连续第二年在深圳举行。6月4日,大会组委会在鹏城召开第一次组委会会议,大会组委会主任、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季允石和大会组委会主任、深圳市长许宗衡分别代表国家外专局和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了“2008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合作备忘录”,宣告大会筹备工作正式启动。     深圳特色、中国气派、国际水平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
期刊
生活中,处处有鸟鸣犬吠,但我们并不曾真正思考过这些动物怎样交流。面对嘈杂的生活环境,动物怎样应对,怎样有效地实现声通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沈钧贤带我们走进了动物的声音世界。    中美合作动物“说话”的两次重大发现    2008年5月8日,国际著名期刊英国《自然》(Nature)杂志发表了沈钧贤等关于凹耳蛙声通讯研究取得最新成果的新闻稿。6月12日,《自然》正式全文发表了这篇论文,沈钧贤为
期刊
国家国外人才资源总库黑龙江工作站成立    6月15日,国家国外人才资源总库黑龙江工作站揭牌仪式暨省对俄人才交流与合作中心揭牌仪式在哈尔滨举行。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张建国、黑龙江省副省长程幼东共同为国家国外人才资源总库黑龙江工作站、省对俄人才交流与合作中心揭牌。  黑龙江是全国开展对俄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是对俄智力引进工作的桥头堡。中俄人才交流与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成立黑龙江对俄人才交
期刊
柏嗣乐,1946年出生,曾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拉夫和东欧研究中心主任、政治学系主任、文理学院社会科学部主任、文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等,现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    5月26日,“清华-伯克利周”在清华大学正式拉开帷幕。两校在一周的时间内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文化交流活动,这是清华大学首次与美国高校举办大学周活动。伯克利是加州大学分校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一所大学,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
期刊
现代奥运之信息技术    现代奥运会的规模不断扩大。毫无疑问,北京2008年奥运会将是最大的一项体育赛事。北京奥运会包括28个大项302个小项,届时将有超过1万名的运动员角逐奥运赛场,同时还有7万名志愿者和3万名残奥会的志愿者提供各项服务。此外,全球数十亿的观众对实时信息的需求非常大,所以对现代奥运会而言,信息技术在奥运会上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   进入新世纪,我们早已习惯了敲击键盘。你可以不了
期刊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潍坊——这座世界风筝之都——的国际交流也丰富起来。日前,第二届“中国潍坊2008年暑期中外语言文化交流项目”在潍坊启动,整个潍坊市都荡漾着语言的乐趣和思想碰撞的新奇。    魅力英语 潍坊2008    第二届“中国潍坊2008年暑期中外语言文化交流项目”由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加拿大安大略省约克市教育局、潍坊市人事局、潍坊市教育局主办,由中国国际人才市场、潍坊市人才服务中心
期刊
2005年5月,王革凡局长参加国家外国专家局新世界哈佛培训项目——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培训项目(简称SEF,即Senior Executive Fellows Program),在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进行为期四周的培训学习。三年后,本刊邀请他结合工作实际畅谈培训后的心得体会。  《国际人才交流》:去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培训前,您是否参加过其他国外培训?这次培训与以前比较有什么不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