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往知未 以人为本

来源 :民主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政策是现代人类社会和国家最重要的政策之一。在我国现代化发展中,科技政策不仅在经济建设中,也应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重大作用。
  在国家政策的漫长发展史上,科技政策不仅是最年轻、发展最快,又是社会经济意义最重大的少数政策之一。大体上,科技政策萌发于近代欧美工业革命时期,形成于20世纪前期,大规模和系统化发展于20世纪后期。
  科技政策历史不长,其中,科技政策以什么为“本位”(根本目的)的问题是根本的战略问题。人类科技活动的目的非常复杂,其社会经济影响利弊皆有,这些都对科技政策有重大影响。从大国历史实践来看,大体上有资本利润、战争军备、国家威望、计划经济四类本位。一方面,它们本身在客观上是科技政策的基本要素,有积极作用,在某些条件下非常重要。如科技政策不可能长期不考虑经济效益,在战争中必须以军事为本,国家威望必须有科技支撑,计划经济手段有一定促进特效等;另一方面,一旦它们成为“本位”就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有不良影响,甚至成为重大不利因素。
  在国外科技政策史上,以资本利润、战争军备、国家威望和计划经济为本位的政策留下了不同程度的教训。20世纪前期,西方深陷社会经济危机,以资本利润为本的科技发展及其政策广受批评。一个典型是英国学者贝尔纳的《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批评滥用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后果:“这个时代的种种困难本身似乎就是这种社会进步所造成的。”科学技术带来的新生产方法不但没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反而引起失业和生产过剩,无法解救广泛的贫困;科学用于制造武器使战争更为可怕。他主张反思科技的社会目的和政策。20世纪后期冷战爆发,美、英科技政策奉行以战争军备、国家威望为本的科技政策,不惜牺牲社会经济发展。结果在70年代又一次社会经济危机中再度受到猛烈批评,不得不大调整。其中,科技政策的战略失误是英国衰落原因之一。
  还有政府科技投资效益不高,管理僵化、大量浪费和腐败、军民科技相互脱节、许多科技项目不符合社会经济的实际需要、科技伦理混乱等问题。前苏联以计划经济为本的科技政策虽造就了科技大国,却脱离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留下了严重的政治经济教训。诸如此类的科技政策,有一时之效,却难以长久,换言之,脱离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之本。早在1927年,《泰晤士报》报道了一位主教的布道:“我甚至甘冒被听众中某些人处以私刑的危险,也要提出这样的意见:如果把全部物理学和化学实验室都关闭十年,科学界以外的人们的幸福也不一定会因此而减少。”
  无疑,科技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推进作用,也存在不少众所周知的具体问题。在科技发展和科技政策面对的许许多多的复杂问题中,有一些是基本问题。
  其一,社会财富创造与科技政策的关系。人类历史上,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制度和政策总是制约着社会财富的创造活动和模式,其中在科技方面,不仅决定科学技术生存发展的社会历史环境,也决定科学技术的社会经济意义,以及现代科技政策的“本位”。在现代,至少从经济角度看,有市场经济的科技政策、计划经济的科技政策、混合经济体制的科技政策,以及发达国家科技政策和发展中国家科技政策等。不同的科技政策及其包括的科技体制有不同的经济后果。
  前苏联计划经济制度下的科技政策,取得了辉煌的科技成就,却未能产生相应的经济成就,没有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来满足国内人民需要和支持冷战斗争。类似情况也发生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的英国科技政策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年,英国推行与超级大国一争高下的全面竞争科技政策,投资巨大,也有不少卓越的科技成就,但是,英国经济的实力每况愈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无可奈何地衰落了,更没有实现利用科技力量来保住大英帝国的“宏伟”目标。相比之下,二战后的德、日科技政策因是法西斯战败国,被限制发展军事力量和军事科技,于是集中力量于经济建设,反而促进了国民经济大发展。此外,科技体制是依靠少数人的精英体制还是广泛动员社会的大众体制,也决定着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一般而言,鼓励科技事业社会化的大众体制,是开放性的,能够充分调动社会积极性,具有宽厚的社会基础和广泛的创新活力,适合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和有利于大规模创造社会财富,易于使科技普惠于民。精英体制有利于集中力量实现一些重大突破,但是远逊于大众体制的广泛社会经济效应。
  其二,社会财富分配与科技政策的关系是又一重要问题,或许比前一问题更重要,但迄今未引起足够注重,也缺乏深入研究。长期以来,科技政策一直被认为只是关于科技发展的政策,只是科技领域中的政策。的确,这种认识并没有错。但是,需要考虑一系列围绕科技发展和科技政策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首先,现代科技活动已经是一种社会化的生产活动,几乎覆盖了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成为一种几乎无所不在的生产活动,尤其是广泛的企业科技活动。这意味着科技活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成为具有重大生产意义的人类活动。
  其次,现代科技已经是一种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只要看一看信息科技是如何以惊人的高速度造就了巨大的信息资源,同时以同样惊人的高速度造就了一个巨大的信息产业,带来了庞大的经济效益,就不难理解了。有类似意义的还有生物科技、航天科技等一批高新科技群。任何资源,无论是科技资源还是其他资源,只要具有了经济意义和价值,就与社会财富的分配必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直接联系,成为分配竞争的对象。
  再次,现代科技已经是一种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变革力量,广泛涉及各种社会利益的得失。例如,每次科技革命中,产业结构都发生重大变化,旧产业衰落,新产业崛起,由此引发失业和就业,直接影响大量人口的职业和生计问题。再如,科技发展促进生活方式变化,大量科技成果洪流般地深入到社会和家庭的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人际交流,以至思维和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变革不是没有代价的,同样关系到利益得失。
  最后,科技差距、知识差距已经公认是人类社会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时代,尤其突出。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科技差距,它使各种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更不平衡,在世界资源分配中导致更多不公平。在一个社会的内部,各种人们掌握知识的差距同样深刻地影响到财富的分配。同时,差距表明竞争。无论是在国家层次还是在社会层次,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和知识竞争越来越具有财富分配意义。在人类社会,任何有一定意义的差距和竞争,都会在相应程度上成为社会财富分配的一个部分。
  因此,只是单纯考虑科技发展的科技政策,不是最佳政策,实际上也不存在。主要问题是科技政策在何种范围和程度上考虑越来越多的复杂社会经济因素,以什么为本,如何协调科技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关系。虽然这相当复杂棘手,却不得不是现代科技政策一个必然发展趋势,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
  以人为本,简要而言是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得失为政策考量依据,普惠于民,以增进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政策的根本任务。百年来,世界上围绕科技政策的众多争论中有一个焦点,就是科技政策究竟于谁有利。从历史和现实看,脱离绝大多数人利益的科技政策,都是弊大于利,不利于富民兴国的。
  当代中国正处在由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高速发展的巨大历史变革时期,经历工业化城市化的激荡巨变,同时面临全球化竞争等复杂国际环境。虽然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公认的历史性成就,但同时也产生了众多社会经济问题,如环境污染、贫困现象、下岗失业等。因此,能否长期保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化解矛盾问题,国运所系,世人瞩目。其中,科技政策的作用不容忽视。以人为本,利用科学技术建设强大的物资基础,改善人民生活,缓解贫困,为解决能源、环境、医疗、教育、就业等社会经济问题,提供化解之道,是中华民族对科技政策的历史性要求,是科技政策的根本任务。凡富民之策,必为兴国之举,和谐之道。
其他文献
我们必须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深入反省和思考存在的问题。  中国科研环境的“硬”件已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软环境却令人堪忧。    “科学春天”的记忆    1978年春,科学大会的春风从祖国的心脏吹到四面每一个地方,也吹到我的家乡边塞小镇。我还记得当年从广播中听到科学大会消息的情景以及老师向我们讲起科学大会的兴奋神情。少年的我记忆最深刻的是科学大会前后的两件事:一是之后中国科大少年班的招生。我清楚地记
摘 要:在2020年的夏天,各大电视节目仿佛成了女性的专场,比如:《婆婆妈妈》《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还有最近频频上热搜的选秀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组邀请了30位年龄在30岁以上的已经出道的女艺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出现在“成团”的名单里,站上C位。看到她们,也让我们看到对于30多岁的女性,青春从来不缺位,也不让位,而是自信归位。那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也应当成为一名乘风破浪的“
那是一组为芸芸众生已经长期仰视的思想偶像——马克思与恩格斯,一种姿势保持的太久,终究很累,何况还是仰视!终于一本轻松的格言集,给了我们一个平视偶像的姿势,这种平视其实更人性,也更贴近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心灵世界。  这就是《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马克思恩格斯人生格言》(陈力丹编,以下简称《格言》)一书试图呈现给我们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的丰富人生,而不仅仅是革命。    从神性的单调到人性的丰富   
“幸福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我们不关心又时刻关心的问题。说不关心,乃在于我们往往存有这样的偏见,认为这个过于玄乎的问题更适合留给所谓哲学家去做那些空洞的讨论;说时刻关心,乃在于这样的事实,我们即便在最为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也总是或明或暗、或假或真、或多或少地考虑着我们的幸福(或许是一顿饭、或许是一场电影、或许是一份奖金),只不过我们不曾说出来,至少不曾说的这么明白——本文对于空洞的讨论并不感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使中国从一个封建大帝国逐渐地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得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发生急剧的分解,国家主权开始被破坏,晚清政府全部腐朽性反动性在人民眼前暴露出来。从建筑的角度看,“从近代开始,在对外开埠的城市,在传统建筑文化整体弱势的形势下,具有了与西方交流的特征。这个分化分离的过程,强势外来建筑文化必然对这些地区和城市的传统建筑文化产生冲击和破坏,从而使它们
一    我们不会忘记过去  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我们今天走过的  每一段历程 都是  前人脚步的延伸  我们今天创造的  每一个奇迹 都浸染着  先辈的血汗  今天 当我们的孩子  在麦当劳餐厅  品尝着西方的快餐文化  当我们的双手  在因特网上 频频点击着  世界风云的变幻  我们没有忘记  共和国的拓荒者  在我们的血管里  注入的力量  我们没有忘记  共和国的科学家们  高举科学的旗
摘 要:学生的深度“学”是建立在教师的深度“教”,那么我们首先要对“圆柱的体积”这一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重点的学习目标,理清整个知识脉络,不仅横向联系知识,也得纵向打通知识点,从备“课时”到备“大单元”进行转变。聚焦关键问题,在深度学习平台搭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串,驱动探究任务,促进学生深度思维发展。  關键词:教材解读;圆柱的体积;问题设计;知识结构  要使学生深度学
原来道德话语和法律话语也存在着“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分别。道德话语一定要在有我之境时,才能收喻人之效,法律话语一定要在无我之境时,方能公平。    如何评价唐太宗的难题    去年初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连续剧《贞观长歌》,断断续续看了十几集,感觉那里面的唐太宗李世民,很像上世纪70年代电影里的正面典型人物。翻开唐代史官吴兢编撰的史书《贞观政要》,李世民还真的很“高大全”,百分之百的圣王气象,
“争自由唯一的原理是:‘异乎我者未必即非,而同乎我者未必即是;今日众人之所是未必即是,而众人之所非未必真非。’争自由的唯一理由,换句话说,就是期望大家能容忍异己的意见与信仰。凡不承认异己者的自由的人,就不配争自由,就不配谈自由。”  批评过后,胡适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慨,《新青年》没有了,新文化运动过去了,眼前的社会风气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容忍的空气充满国中”。    张耀杰的《北大教授与〈新青年〉—
摘 要:中国不仅有着大量的古典诗歌文学,而且有着悠久的诗歌教学源流,对中小学生学习语文具有重要意义。初中古诗词教学应加强诵读教育,努力熟悉古诗词,进而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时的语感。同时,语文教师要重视古诗词教學的实效性,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意象美、情感美,了解古诗词的真谛,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古诗词学习向高效性、自主性、兴趣性不断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