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可平,一个学者的发现和预判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job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的一篇短文,引发了一场大范围讨论;他发起的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项,让“创新”第一次在政治范畴内成为地方政府的热词;他力辞高官,只为回归大学专心做学问。他叫俞可平,原中央编绎局副局长,现北京大学教授、政府管理学院院长。
  历史·哲学·政治
  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俞可平考取了绍兴师专政史系。作为政史系的文科学生,俞可平很快显现了他的不同,他旁听了普通物理和高等数学等课程。三年后,他成为了厦门大学哲学系第一批硕士研究生。
  后来,俞可平又对政治学产生了兴趣。“当时的我,内心总是涌起一种充满豪情的责任感,觉得自己总要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他和导师探讨自己的理想,导师告知这个从山沟里走出来的农家孩子:你所理解的责任,无非是两种,一种是知识的责任,通过摸索,去推动知识的传播;另一种就是通过实践,推动社会进步。前一种通过努力都可以实现,但后一种,推动社会进步,那是思想家才能做到的事情。
  1984年,北京大学设立了全中国第一个政治学博士点,得知这个消息的俞可平放弃了在厦大留校任教的机会,决定报考赵宝煦教授的博士生。与前两次选择专业方向不同,这次,他有了自己的判断:“改革开放拓宽了我的视野。当我从厦大哲学系毕业时,已经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我觉得在中国现实社会中,了解了中国政治,就相当于掌握了中国社会的钥匙。”
  从历史到哲学再到政治,俞可平涉及了联系最紧、区别又很大的三个学科门类。这段求学经历,为他储备了非常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他为自己日后所从事的研究准备了三样武器:历史的眼光,哲学的分析,政治的远见。
  俞可平成了赵宝煦教授的关门弟子。入学一年后,俞可平向赵宝煦教授提出要转变研究方向,放弃国际政治学转而研究中国政治,并且是中国现实政治。导师不解:国际政治是和海外联合培养的,有许多出国访问的机会。中国政治比较敏感,干吗要去这个禁区闯荡?俞可平对导师说:整个社会洋溢着改革的氛围,作为政治学者,应主动参与到改革当中去。
  俞可平开始专注于中国现实政治的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他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基础上,参考了当时国际流行的学术名著,用系统分析法、文化分析法、制度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方法和工具,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当代中国政治的系统分析》。
  博士毕业后,赵宝煦教授打算让自己的得意弟子留校任教,但正好中央编译局当时要加强政治理论研究,几个理论家便向已经崭露头角的年轻学者发出了邀请。俞可平被几位理论家的诚意打动,便去了中央编译局。
  希望做一个发现者
  俞可平选对了地方。中央编译局是中央的直属机构,能站到中国政治的最前沿。它又是以翻译研究为主的专业机构,聚集了一批优秀的理论家和学者。俞可平到来的时候,中央编译局正面临一场转型,从单一的翻译机构向兼顾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的智库转变,这种大环境给俞可平提供了施展抱负的舞台。
  1990年,已经升任中央编译局副研究员的俞可平发表了一篇文章《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他在文中将人权和马克思主义联系起来:人权是人类的基本价值,而在一些国家人们对人权则一直缄口不语。“这篇文章引起了很大反响,也招致了许多批评。但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作为一个学者,必须要有闯禁区的勇气。”
  一个部委的领导找到俞可平的分管领导说,俞可平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鼓吹人权,宣扬资产阶级观点,要警惕这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新动向。分管领导说,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资本论》中就多次强调人权,这个年轻人的观点是有根据的。俞可平很庆幸,他遇到了一个宽容和理解他的领导。
  2000年前后,俞可平和中央编译局开始大量接受官方委托的课题研究,为高层决策提供政情支持和理论支持,其中有一些来自执政党最核心的机构。
  此时的俞可平逐渐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他开始思考为中国的政治改革寻找现实路径。2003年,他和学者王长江以各自单位研究中心的名义共同发起“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希望从一个小的切口,用最小的社会和政治成本,推动实质性的社会进步。
  一开始并不顺利,地方党政部门接到电话时总是说:你们有什么资格来评价我们?你们要收多少钱?“我们没有红头文件,一些地方官员比较冷淡也很正常,但我们是凭着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来做这件事的。”
  评选坚持了下来,如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先后有2100多个地方政府的创新项目参与了评选,范围覆盖了中国大陆所有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这是一件让俞可平非常自豪的事情:“虽然受到了诸多非议,但我还是信心百倍地去做。及时地发现政改经验,并使这些实践让主政的官员和决策层知道,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可操作的东西,我希望能做第一个发现者。”
  中国需要仰望星空的人
  作为一名体制内的学者型高官,有关俞可平的争议只限于政治学领域的理论界。让他进入公众视野的,是一篇不足两千字的文章。
  2006年10月23日,《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刊登了一篇题为《关于“民主是个好东西”的辩证》的文章,作者是时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的俞可平。
  文章发表后的第四天,人民网、新华网和《学习时报》文摘版同时全文转载,这一不约而同的举动,让此文显得非同寻常。一篇文章,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成为了公共事件。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行政事务的增多,俞可平纯粹地做研究的想法日渐强烈。2015年10月2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深化改革理论研讨会上,俞可平在会议现场宣布,经多次申请,他已获批辞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一职,将调任北京大学,担任新组建的北大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讲席教授,并同时担任北大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一职。
  有人猜测,俞可平肯定是犯了错误,被边缘化了;也有人怀疑,他是不是提前隐退。“这些猜测都是空穴来风,我只是希望能专心地做学问,实现一个学者推动学术进步的愿望。”俞可平也希望用自己的这次行动,实践中央提出的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原则。
  2016年2月26日,在北大政府管理学院的开学典礼上,俞可平告诉台下的学生们自己辞职来到北大的理由:“在编译局二十多年,我一直是以尘世的学问为主,通俗地说就是做对策研究和应用研究。这次回到北大,我会将更多精力转向纯粹的学术研究,也就是天国的学问,中国需要仰望星空的人。”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
其他文献
嘿,我在这  荷兰少年布安·斯洛特13岁时就对火箭感兴趣,做了一个水火箭,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在航空航天方面成为专家。可是,17岁那年,他和小伙伴们跑到希腊去潜水,从此,他的人生呈现了另外一种可能。  在希腊的亚速群岛,与他共泳的不是传说中的白鲸、小丑鱼和美丽的珊瑚,而是不时迎面飘过来的塑料袋。最让他感到伤心的是,一名英籍潜水爱好者上岸后,兴奋地对他说:“这里至少有上千只
期刊
宜家,一个全世界熟知的名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是由一名瑞典中学生创办,他便是英格瓦·坎普拉德。  五岁卖火柴  宜家(IKEA),这一名称是由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他长大的地方艾尔姆塔里德(Elmtaryd),及几公里之外的教会村庄阿根纳瑞德(Agunnaryd)的首字母结合而成。如今的宜家很难说还是一家瑞典公司,长久以来,集团由荷兰和比利时共同经营,但企业的发
期刊
恶劣天气尽量少用  在下大雨、刮大风、打响雷等恶劣天气里,最好少用手机,这样能有效节约待机时间。手机在工作过程中,是通过频率为1800赫兹或900赫兹的无线通信微波,与手机通信基地台联系的,在上述恶劣天气条件下,无线通信微波的传输质量将受到影响,此时为了确保通信信号正常传输,手机只好通过加大功率的方法,来保护信号的正确传送,而加大功率的直接后果是导致手机耗电量加大,这样待机时间自然就要缩短了。  
期刊
天马行空的梦想  亚历山大·王的父母,是上世纪70年代从中国台湾移民美国的打工者。他们从洗碗工开始做起,到后来在纽约开了一家塑料厂,生意做得顺风顺水。有着强烈中国情结的父母总是习惯性地把亚历山大·王叫作王大仁,他们很快发现,王大仁在很小的时候就展露出了画画的天赋。  到了上学的年纪,父母没有时间照顾王大仁,就把他送到了一家寄宿制的贵族学校。12岁那年,王大仁同桌来了一个女生——美国小说家丹尼埃勒的
期刊
如何理解新常态,中国进入新常态后会呈现出哪些特征?如何在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国问题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新作《未来三十年:改革新常态下的关键问题》,解析当下及未来的中国。读后,我总结新常态的发展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换句话来说,新常态的发展关键在于人的发展。  三十年后的中国与现在最大的不同在哪里?“未来三十年中国和现在最大的不同是人的不同。”郑永年说,“我们对
期刊
逃离偏心父亲  李成林5岁之前的生活还算幸福。父亲李富强在乡生物标本场做木工,母亲在一家乡办小厂上班,他还有一个小他两岁的弟弟,一家四口的日子过得平淡安稳。可是,李富强脾气不好,经常酒后打骂妻子和儿子,夫妻渐渐失和,最终两人在李成林5岁那年离婚。担心孩子在前夫身边受气,李成林的母亲争得了他和弟弟的抚养权,带着他们离开了老家安徽淮阳。  带着两个儿子生活,母亲的压力太大,她因此难以再婚。李成林6岁时
期刊
北京时间2016年2月11日23:40左右,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负责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David Reitze宣布,LIGO发现了引力波。  在这场伟大的科学发现中,一个叫胡一鸣的中国年轻人,一起参与了引力波的研究,并在第一时间,用严谨的语风、斐然的文采,向中国的读者解释了这个深奥的科学现象,让我们在面对浩瀚宇宙之时,仿佛真的听到了来自时空的涟漪。  喜欢“看天”的孩子  胡一鸣出生
期刊
我们是生命的行者,淌过时间的长河,翻越季节的山峦,追寻缤纷的落叶,芳菲的芳草……生命本就是一段旅程,还犹豫什么?这个春天,一起去苏州大阳山微度假吧,感受那山、那水、那亭的美好,体味这陶冶情操的人间乐园。江苏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就在那里,等着你!  苏州大阳山:感受大自然的呼吸  在黄昏前到达江苏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无疑是幸运的,夕阳让这座森林公园的文殊寺景区染上了一层温暖的色彩。近处,是庄严的文殊寺,
期刊
通扬河,祖祖辈辈生活在苏中平原上的人们的母亲河。她无声无息流淌了两千多年,平静地观望着两岸芸芸众生的生老病死。她看着一茬又一茬的孩子出生、长大、老去,直至入土。如此循环往复,一代又一代。  乡下人总是平平淡淡地看待生和死。在我父亲五岁时,祖父因病去世,留下了我的父亲和叔叔。我奶奶改嫁后,是我的曾祖母含辛茹苦地将他们二人拉扯成人。我出生之后,叔叔喜欢让我骑在他肩上跑来跑去。哪知道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他
期刊
日本四国德岛县一个叫上胜町的小山村,和许多偏远的山村一样,人口外流,而且严重老龄化,65岁以上人口超过一半,两成人口超过80岁高龄。但这里的养老院却因为没人入住而关门了,因为老人们热衷于网上卖树叶,没时间生病养老!  这里的阿婆们靠卖树叶,每年总共能赚进2亿6千万日元(折合人民币1400万元),厉害的阿婆光自己一人就能每年赚到上千万日元。  上胜町有很有名的地貌风景,叫“樫原棚田”,也就是梯田,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