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实施

来源 :学问·科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的意义在于可以克服国家课程的弊端,促进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的变革,满足学校、师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本文在阐述校本课程的内涵和意义基础上,畅谈笔者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些构想和思考。
  【关键词】校本课程;素质教育;办学特色
  
  为了全面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實施,2007年4月,笔者所在的学校(南昌大学附属中学)实施校本课程这一举措,把该校推至江西省课程改革的前沿。学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终身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办学目标,深化分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立足学校实际,创建特色鲜明、结构科学的校本课程体系。真正做到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有不同模式的培养,促进全体学生个性发展、自由飞翔,极大的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校本课程的内涵
  
  校本课程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二千年前的苏格拉底和孔子,具有渊远流长的历史。但是,作为一种明确的教育课程理论,校本课程不过是在1973年的一次国际性课程会议上由菲吕马克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校本课程意指学校教职员工为改善学校教育品质所计划、开发的各种课程。
  校本课程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学课程实施,在保证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同时,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改革纲领性文件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稿中也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意味着校本课程开发正式成为我国课程政策。
  但是,这些年以来,人们对校本课程的概念还存在着几种认识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把以教师为本开发的课程与校本课程混为一谈;二是只把学校教师独创的课程看作校本课程。以教师为本的课程或教师本位课程是指个别教师依据自己狭隘的经验独自选编、设计的课程,它导致学校课程出现不协调、重复和遗漏;把校本课程局限于完全创新的课程上,必然看不到先编和改编的课程同样体现了教师的智慧、能力和创新意识,更看不到基于同样社区文化的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等。
  校本课程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就思想依据而言,校本课程要以国家对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指导,以学校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宗旨为根本,同时还要依据一定的课程理论,等等;就目的而言,校本课程旨在充分利用学校及其所处环境中现有的课程资源,以满足学校、教师、学生独特性和差异性的需求;就开发者而言,包括学校中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全体教师和校外合作开发机构、人员。在概念的外延方面,就涉及的范围而言,包括个别课程、部分课程和学校全部课程;就开发程度而言,不仅包括学校教师创作的全新课程,还应该包括教师选编和改编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的意义
  
  开发校本课程,对于促进学校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开发校本课程是民主、开放的课程决策过程。开发校本课程打破了传统的以课程专家为主体的开发课程模式,构建了以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的新的课程开发模式。作为一种决策过程和变革过程,开发校本课程活动体现出参与、合作、民主、共享的原则。
  第二,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学校形成办学特色。在当今学校多样化和特色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之时,学校间的差距日益明显,课程是体现学校特色的重要因素。以前国家实行课程统一管理,在课程方面城乡学校都没有优势可言。现在,中央决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特别是体现多样化和特色化的校本课程给创办"个性化"学校带来了机遇。通过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与实施,学校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开发和利用大量的课程资源,形成开发校本课程的团队,凝聚人心。学校只要把握这个机遇,结合当地经济、文化特色和社会的需要,开发出有价值的校本课程,就能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体现出自己学校独特的办学宗旨和发展方向。
  第三,开发校本课程能够带来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主体,教师自身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知识将直接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质和量。同时,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同事交流分享个人的实践经验,在与课程专家的交流过程中,能够获得课程理论的支持,有利于反思自我的实践。可以说,开发校本课程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在行动中获得发展的机会。开发校本课程使教师确立起"课程发展即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可以使教师形成参与的意识,帮助教师认识到自己所教学科与学校整体的教育目标以及其他学科的关系,从而形成一种整体的和结构的课程观。教师通过参与开发校本课程而拓展知识增长能力,提高专业形象,不断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从而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
  第四,开发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有益的补充。开发国家课程在解决课程的基础性和统一性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而校本课程却能尊重具体学校、社区环境和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这是国家课程所无法兼顾的。两种课程各具优势,相互补充,任何一方都无法取代另一方。因此开发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可以消除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过于统一、过于宽泛、过于系统的不足和缺陷。
  第五,开发校本课程最终能促进学生和谐、均衡的发展。校本课程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开发校本课程不仅仅指开发出具体的课程教材,更重要的是开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需求得以满足,教师得以提高,学校得以发展。校本课程在适应社会变化方面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需要,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空间,更重要的是校本课程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能促进学生和谐、均衡的发展。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
  
  学生、教师和学校设备设施都是学校教学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否充分利用好本地课程资源,是校本课程开发成败和学校能否办出自己特色的关键。
  第一,依据教师专业特长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任务最终要落在教师的身上。要靠教师去具体推进,包括课程问题诊断、目标拟订、方案设计、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都要依赖教师的专业力量。因此说,教师处于开发研制主体的核心。依据本校教师特长,我们的方法是:对古诗有造诣的语文教师主持开发诗歌赏析课程;擅长数学教学的教师主持开发奥数研究的课程;植物知识丰富的生物教师主持开发花卉栽培课程……等等。
  第二,依据学校优势资源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时要先考虑本校手头上有哪些可资利用物质资源,有了物质资源的支撑,校本课程开发就如有活源之水。我校拥有一个游泳池,就此开设游泳技术课程;我校购置了一批天文观测设备,根据这个开发天文台与星空观察研究的课程;我校和南昌大学共享拥有百万藏书的图书馆,据此开发历史上的战争、外国文学欣赏、江西历史文化名人选讲等课程;我校建成了大型生物实验室,依托这个实验室开发生物实验课程。即使教学设施相对简陋的中学,只要细心研究对比,也是能找到本校的特色资源的。
  第三,依据当地特色产业确定。利用当地特色产业开发校本课程不但能达到增长学生见识,在开发过程中还可以起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热爱的积极作用。江西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我校英语教师引导学生将景点的地名和简介译成中英文对照,开发《江西省名胜旅游英语》课程。
  第四,依据当地独特的区域性民俗资源确定。各地民族民俗资源异常丰富,为历史、语文和艺术等学科的课程开发提供充足的材料。如对民族服饰和典型建筑,艺术学科可开发美学课程;对各地节庆、婚嫁、祭祀礼仪习俗,语文学科可开发传统礼仪课程;依据当地历史名入、古迹等资源,历史学科可开发地方史课程。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思考
  
  第一,由于高考的影响和竞争压力,家长对"校本课程"这一概念知之甚少,这无疑增加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风险,给校长和老师们带来了压力,需加大宣传力度創造更加宽松的社会氛围。
  第二,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是一项对原有教育观念重新界定和审视的工作。长期形成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国家化意识仍在教师观念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校本课程开发必将受到原有思维习惯的阻碍。对于一所学校而言,一定要有正确的办学理念,先进的办学思想,才能在课程改革大潮中把握准确的方向。
  第三,在课程开发工作中强调学校自主开发,但如何理解"自主"将决定开发的成效,我们认为这里的"自主"不应是以学校片面追求"特色化"而主观确定校本课程内容,而是应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及发展为开发的主要依据;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中形成校本课程特色。我校的课程开发方案在实践中正逐步调整,我们将力争使之成为符合我校校情,符合我校学生需求,符合我校教师风格,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发展性的特色课程。
  第四,从各所学校对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来看,每所学校都有他们自己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依据,但是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校本课程的评价是校长和教师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只有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才能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真正使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发展。
  综上所述,实施校本课程是培养多种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的重要措施。开发校本课程不仅有利于学校形成办学特色,而且能够带来教师专业发展,最终促进学生和谐、均衡发展。归根结蒂,开发校本课程,对于促进学校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玉红,校本课程开发要关注学生利益[J] 教育革新2008.3
  [2]董连武.初中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
  [3]柯登地.正视素质教育争论中的诡辩问题--再看洪明先生如何为应试教育辩护[J]教育学术月刊.2008/09
  
  作者简介:石云帆(1980.4--),女,中学二级教师,江西省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赵妍
其他文献
【摘要】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粉笔+黑板"的方式,它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实现图文并茂、声画并举,甚至模拟虚拟现实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尤其对于地理学科,它最大优势在于把课本中单一的文字、许多抽象的教学信息转变为多媒体形式,以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虚拟情景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实现轻松愉快的学习。因此,多媒体愈来愈受到我们广大地理老师的青睐,地理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逐渐
期刊
【摘要】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造思维,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鼓励质疑,培养思维的独立性;要激发想象,培养思维的连动性;要打破定势,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关键词】鼓励质疑;激发想象;打破定势    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造思维,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因此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
期刊
【摘要】班主任的工作千头万绪,琐碎繁杂,如果事事躬亲,将无暇于教学工作,且有焦头烂额、疲于应付之感。如何使班主任工作变得轻松而富有乐趣,一个负责而高效的班干部群体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责任心强的班干部呢?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摸索出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培养;班干部;方法    一、 班干部的选择    一个班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松散阶段、凝聚阶段、成
期刊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情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在化学教学中更应加强情感教育。实际上,情感教育是一种艺术。  【关键词】情感教育;艺术;激励;引导    引言:皮亚杰曾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学习的认知活动与学习中的情感是紧密联系的。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学校整体教育活动中,情感教育的价值与功效都是不容忽视和低估的。
期刊
【摘要】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也曾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儿童时期,既是奠基人的性格雏形的时期,又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忽視儿童的礼仪常规教育,将会影响到整个德育系统工程的质量。因此,小学生良好礼仪常规的培养应当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课堂是教育活动的主阵地,课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备课时应多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内容。合理而巧妙的设计能使课堂上的45分钟更有效。答疑式问题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充分把握学生在自主答疑过程中问题设计的技巧。  【关键词】思维定势;心理设计;激疑效应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
期刊
【摘要】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做到:1、目标要明确,内容要得当,2、明确责任分工,注重合作过程,3、限定合作时间,力求适时高效,4、教师适当参与,及时引领。  【关键词】课堂;合作学习;引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
期刊
【摘要】本文从中学篮球课堂教学实践,分析了篮球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教师转变篮球教学观念和中学篮球课堂教学中的模式,以促进今后中学篮球教学。  【关键词】篮球教学;教学观念;教学模式    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多数教师仍从"教"的角度出发去设计课堂教学,还是"顺着教师思路教学",结果,课堂教学效果还是不够理想。究其原因,则在于在这种课堂上,教师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常受到压抑,使学生错误地
期刊
【摘要】作为一门科学性学科,生物学教学离不开实验的陪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实验的教学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本文是结合实际教学活动从培养学生实验意识、实验设计能力、信息分析能力等方面浅谈在生物新课标下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体会和认识。  【关键词】生物实验;实验能力;实验设计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学科,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这对培养学
期刊
【摘要】面对中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中学教师的教学难度大,难免出现种种教学失范行为。失范行为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自身某些伦理道德"素质"的缺失,本文从伦理学角度着眼,在知、情、信、意、行等方面提出相关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中学教师;教学失范行为;伦理学    5·12汶川地震后,"范跑跑现象"和"杨不管事件"受到人们的谴责,引起人们对教师失范行为的日益关注并引发了道德思考。教师教学失范行为指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