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盈余管理日益成为各大上市公司为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所采用的最普遍的方法。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产生,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所造成的,而其中股权结构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关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可以为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引言
(一)国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分置,是指A股市场上的上市公司的股份分为流通股与非流通股。2005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的试点工作。经国务院批准,2005年8月23日,中国证监会、国资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9月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进入全面铺开阶段。
二、盈余管理的背景及管理
首先,在我国市场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新兴企业发展迅速并在A股市场、创业板或者新三板市场上市,各大上市公司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但是竞争机制并不规范。除此之外,在许多上市公司的内部存在着代理人机制,即公司所有者把公司的经营管理权交给代理人,并每年从公司获取利益。这种机制的存在为代理人追求自身利益创造了条件。这种不科学的代理机制,给代理人对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了契机,从而为自己追求到更大的利益。
(一)盈余管理定义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使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国家政策的不断变更,企业对盈余管理所采取的措施也在不断变换。企业对盈余管理所采取的措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国家政策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产品市场竞争的影响、税率变革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法律对中小型股东的规范与保护的影响及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等。
三、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董事会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公司发展,董事会规模过大,会造成公司平时支出过高,影响公司决策效率。董事会规模太小,公司决策的准确性就大幅度下降,董事会的监督机制大幅度下降。因此建立合适的董事会规模才能有利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此外,股权集中度也对公司管理有很大的影响,为了解决股权过于集中或者过于分散问题,公司就需要优化股权结构,优化后才能达到均衡的股权配置,从而达到股东之间的完美均衡,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降低运营者的盈余管理程度。
(一)股权集中型的企业
股权集中型企业指企业大部分股权集中在一个或两个较大股东手中,其他股东所占股權很小,甚至对公司决策与管理不造成影响。如股权高度集中型,绝对控股股东一般拥有公司股份的50%以上,对公司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这种类型的企业在盈余管理决策上,侧重从大股东利益出发,或者为了进一步扩张公司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以股利为主要收入的小股东的阶段性利益。在公司扩张或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大股东为增加资本,大量发行股票,从而稀释了小股东股权。此外,有些企业大股东为了绝对控制公司获得绝对的企业盈余,恶意增资稀释小股东股权,这对不懂法的小股东造成了实质上的伤害。
(二)股权分散型的企业
股权分散就是指持股股东人数多,且每位股东所持股量不大,股权分散是相对股权集中而言的。如股权高度分散型的企业,公司几乎没有大股东,单个股东持股比例均在10%以下。公司所有权就不可能针对具体某一个或几个人而言,因此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股权分散型企业,股东股份差别不大,有利于产生权利制衡,有利于民主决策从而得到较为民主及科学的盈余管理政策,使企业大多数股东的权益得到维护,有利于提高股东的积极性。但是股东数多,股权分散容易降低盈余管理的反应速度,很可能错失机会,降低工作效率。而且股东制约性过大时,不利于决策的进行,当大部分股东追求短期利益时,公司盈余减少,所能运用及投资的资金减少,不利于公司长远的发展。再有就是,大股东或管理层所占股份较少,管理层在管理盈余时积极性就不高,不利于盈余的充分管理。且由于股利对管理者的吸引力不大,管理者通常漠视或对盈余的积极管理性不高,不但利于盈余再创价值,且对投资者没有什么吸引力。
四、利用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意义
(一)积极意义
第一,盈余管理有助于企业度过短期的财务危机。当企业处于财务危机,现金流量急剧缩小的时候,企业可以采取利润前推的措施。当企业处于财务危机时,净资产收益率减小,资产负债率过高,债权人不愿意把资金借给风险很大的企业。第二,盈余管理有助于企业减少契约成本。企业会计方法的选择可以减少企业各方之间的契约成本,从而实现企业最大化。第三,盈余管理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对于生产经营发展不稳定的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可以向外界传递一种企业经营良好的信息,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稳定股价,也可以使股东实现个人财富最大化。第四,盈余管理有助于企业实现税收筹划的目标。合理的盈余管理能够使企业合理、合法避税,进行税收筹划。
(二)消极意义
盈余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的常用手段已经成为必然。但是盈余管理一旦超过一个合适的度就会是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失去公允性、可靠性、可比性,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破坏社会的经济发展。
1.过度盈余管理会降低财务报表的信息的可靠性。当企业进行过度盈余管理时,盈余管理活动就变成了一种利润操纵行为,使会计报表失去可靠性。
2.过度盈余管理使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现如今,许多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未充分考虑到企业的未来发展,只是作为调节企业利润的措施而已。
3.过度盈余管理会损害企业的全局利益。盈余管理会促使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但是也要注意管理者未达到自身的经济利益会损害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国家利益。(作者单位为江苏大学)
一、引言
(一)国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分置,是指A股市场上的上市公司的股份分为流通股与非流通股。2005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的试点工作。经国务院批准,2005年8月23日,中国证监会、国资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9月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进入全面铺开阶段。
二、盈余管理的背景及管理
首先,在我国市场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新兴企业发展迅速并在A股市场、创业板或者新三板市场上市,各大上市公司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但是竞争机制并不规范。除此之外,在许多上市公司的内部存在着代理人机制,即公司所有者把公司的经营管理权交给代理人,并每年从公司获取利益。这种机制的存在为代理人追求自身利益创造了条件。这种不科学的代理机制,给代理人对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了契机,从而为自己追求到更大的利益。
(一)盈余管理定义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使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国家政策的不断变更,企业对盈余管理所采取的措施也在不断变换。企业对盈余管理所采取的措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国家政策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产品市场竞争的影响、税率变革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法律对中小型股东的规范与保护的影响及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等。
三、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董事会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公司发展,董事会规模过大,会造成公司平时支出过高,影响公司决策效率。董事会规模太小,公司决策的准确性就大幅度下降,董事会的监督机制大幅度下降。因此建立合适的董事会规模才能有利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此外,股权集中度也对公司管理有很大的影响,为了解决股权过于集中或者过于分散问题,公司就需要优化股权结构,优化后才能达到均衡的股权配置,从而达到股东之间的完美均衡,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降低运营者的盈余管理程度。
(一)股权集中型的企业
股权集中型企业指企业大部分股权集中在一个或两个较大股东手中,其他股东所占股權很小,甚至对公司决策与管理不造成影响。如股权高度集中型,绝对控股股东一般拥有公司股份的50%以上,对公司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这种类型的企业在盈余管理决策上,侧重从大股东利益出发,或者为了进一步扩张公司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以股利为主要收入的小股东的阶段性利益。在公司扩张或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大股东为增加资本,大量发行股票,从而稀释了小股东股权。此外,有些企业大股东为了绝对控制公司获得绝对的企业盈余,恶意增资稀释小股东股权,这对不懂法的小股东造成了实质上的伤害。
(二)股权分散型的企业
股权分散就是指持股股东人数多,且每位股东所持股量不大,股权分散是相对股权集中而言的。如股权高度分散型的企业,公司几乎没有大股东,单个股东持股比例均在10%以下。公司所有权就不可能针对具体某一个或几个人而言,因此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股权分散型企业,股东股份差别不大,有利于产生权利制衡,有利于民主决策从而得到较为民主及科学的盈余管理政策,使企业大多数股东的权益得到维护,有利于提高股东的积极性。但是股东数多,股权分散容易降低盈余管理的反应速度,很可能错失机会,降低工作效率。而且股东制约性过大时,不利于决策的进行,当大部分股东追求短期利益时,公司盈余减少,所能运用及投资的资金减少,不利于公司长远的发展。再有就是,大股东或管理层所占股份较少,管理层在管理盈余时积极性就不高,不利于盈余的充分管理。且由于股利对管理者的吸引力不大,管理者通常漠视或对盈余的积极管理性不高,不但利于盈余再创价值,且对投资者没有什么吸引力。
四、利用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意义
(一)积极意义
第一,盈余管理有助于企业度过短期的财务危机。当企业处于财务危机,现金流量急剧缩小的时候,企业可以采取利润前推的措施。当企业处于财务危机时,净资产收益率减小,资产负债率过高,债权人不愿意把资金借给风险很大的企业。第二,盈余管理有助于企业减少契约成本。企业会计方法的选择可以减少企业各方之间的契约成本,从而实现企业最大化。第三,盈余管理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对于生产经营发展不稳定的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可以向外界传递一种企业经营良好的信息,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稳定股价,也可以使股东实现个人财富最大化。第四,盈余管理有助于企业实现税收筹划的目标。合理的盈余管理能够使企业合理、合法避税,进行税收筹划。
(二)消极意义
盈余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的常用手段已经成为必然。但是盈余管理一旦超过一个合适的度就会是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失去公允性、可靠性、可比性,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破坏社会的经济发展。
1.过度盈余管理会降低财务报表的信息的可靠性。当企业进行过度盈余管理时,盈余管理活动就变成了一种利润操纵行为,使会计报表失去可靠性。
2.过度盈余管理使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现如今,许多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未充分考虑到企业的未来发展,只是作为调节企业利润的措施而已。
3.过度盈余管理会损害企业的全局利益。盈余管理会促使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但是也要注意管理者未达到自身的经济利益会损害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国家利益。(作者单位为江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