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生存意义审视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chonghuan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列车已经呼啸般地驶进了我们的生活世界,面对新的工作情境,每个教师都面临着从思想到行动的调整过程。期间,必然地会产生紧张、疑虑、畏难或无所谓等诸多不正常的心态。因此,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视角正确地理解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教师的生存意义,并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是教师积极投身于新课程的重要哲学前提。
  
  一、新课程改革敞开了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型的通道
  
  1. 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能促进教师与教学的自身完善
  马克思主义从实践的根本观点出发,认为人的实践活动就是人对生存环境及其自身的改革活动。通过改革活动,人不断优化、改善外部的人化世界,与此同时,人的新质也不断呈现,人的本质更为完善、全面、丰富。从这一层面说,改革是人类的本性,是人的本质特点。只有依赖于不断地改革,人类才获得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而这一切又成为改革的新需要,进一步推动着人的改革活动。
  既然改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觉展示,因而,一方面它要依赖教师的知识、能力及情感、意志等理性与非理性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教师改革活动的进展,另一方面,改革本身又是吸引教师不断进取的诱因,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内在特征,也是教师关怀教育职业的崇高体现。
  因此,教师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活动,是最大限度开发教师的潜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或者说, 新课程改革是教师从事教育职业活动的最佳生存形态。教师的发展深深扎根在投身学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之中,自觉的、自由的活动是教师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新课程改革无疑对教师的上述活动起着孕育、催化、提升的作用。
  从教师自身的发展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会改革和探究问题,就会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就会深入地思考问题情景和教学案例,选择改革思路和教学对策;就会在旧的问题解决之后又感悟到新的问题——如此循环往复,在新课程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地促进自身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新课程改革,是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持久动力。
  同时,新课程改革也是与教学自身的进步和发展相一致的教学活动,它是促进教学自身的完善,提高教学的品味与质量,进而改善和提高人类的整体素质,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的教学活动。简言之, 新课程改革是教学自身生存发展之需要。在教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教师通过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始终在不断地克服教学自身的缺陷,不断地调整自身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以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正是在这种不断改革、不断超越的过程中,教学获得了自身存在与发展的价值,保障了教学自身各种功能的发挥,使它具有教育自身生存的意义。
  2.新课程改革是实现教师自身价值的必要选择
  传统的教师观不是把教师的发展、成长和教学本身看做是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这样就势必把社会的要求强加给教师,导致对教师需要、动机、信念等个性的漠视,教学和教师的内在需要成了两张皮,本来内涵丰富的教学过程就被简单化甚至异化了。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中,一再提醒我们:“追求真正的教育是为了人类的自身发展……谁认识到这一点,真理就会为他打开大门,但是谁要把这种事业当做奶牛利用,谁就会把一个芬尼看成纯金。”[1]
  新的教师观认为,教学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构成,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我发展的组成。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他们选择教师工作岗位,从事教育事业,在教学中勇于探索改革,不仅仅是个人谋生的职业要求,而是通过这一职业化的劳动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从教师对自身的生存意义的追求去理解新课程改革,将会使我们的研究视野摆脱狭隘的理性工具主义的束缚,而回归到作为主体的人的自我价值实现上来。为何教师对生存意义的追求会导致改革?因为生存意义要求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超越,从满足于现实的生活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发展。崇高的精神境界本身就是一种力量,能不断地演化为教师进取人生的动力,而且这种动力完全是内在的、持久的。教师能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就能自觉地把教学与人生融合在一起。面对教师所拥有的这样一种高境界的人生期待,无论作为管理者或是教师本身,都要考虑如何去实现它的问题。任何回避或守旧的思想与做法,都不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改革与课程改革是一个不能分离的结合体。
  3. 新课程改革使教师感受着成功的快乐,敞开了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型的通道
  新课程改革是教师职业内在尊严与欢乐的源泉。教师通过自由自觉的改革活动,不断地认识和掌握教学过程的内在规律,从而帮助自己从“必然王国”逐步走向“自由王国”,从日常繁杂的教学工作中脱身出来,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苏霍姆林斯基就这样提醒学校的管理者:“如果你(指校长——译注)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2]437教师从事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改进教育实践,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教师能够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感受和体验到成功所带来的无限欢乐。从而以更高涨的教学热情投身到新课程改革的活动中去。
  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并不是传统意义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参与新课程改革的过程,是与教学、与学生共度美好的生命历程。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与学生得到的是共同发展。从这个意义讲,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永远值得教师自豪和快乐的活动。作为教师,应该把教学看做生命发展的伙伴,甚至是自我生命的组成部分,我就是教学,教学就是我。在快乐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新课程的改革活动中。这样,教师的收获,不仅仅是工资,也不仅仅是奖状,而是生命价值得以实现和升华之后的快乐与成功。这种收获,是促进新课程改革最为重要的动力因素之一。这种动力因素掌握在教师身上,是教师创造师生同快乐、师生共成功的教学氛围的关键性资源。有了这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新课程改革就会成为心与心的沟通、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就会成为生命与生命的交融与发展。
  
  二、新课程改革使教师实现从一位“工匠”向着“艺术家”的转变
  
  自从人类有了教育活动以来,教师所担负的工作就主要是传习性的,不论是古代社会以传习社会的、人文的道德规范习俗为主,还是近现代社会以传习科学的、理性的、技术的内容与方法为主。因此,教师的工作主要是与因袭、秉承、传递、重复、模仿等概念相联系。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主要被看做按部就班传递、复述的重复性劳动。这是迄今为止,在许多人的思想深处依然存在看不起教师及教师工作的主要根源。
  其实,教师的工作,包括教学工作是富有创造性的一项事业, 其创造的性质不止于过去我们主要从教学思维、从成功有效地传递知识的方面去理解和阐释。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涵义还需要进一步拓展。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创造性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教师看到了、研究了以前没有被人注意到的教育过程的其中一个方面。创造性研究还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对自己的工作的看法,教师就不会再把教育工作看成是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是把完全一样的讲解、巩固等看做枯燥乏味的表演了。因循守旧、消极应付、缺乏热情——学校生活中的所有这些不良现象之所以在一些地方蔓延滋长,就是因为那里的教师没有看出教育现象的生机蓬勃的生命力,没有感到自己是教育现象的创造者。”[2]456所以说,教学是一门学术性的事业,教学同样需要教师的创造;教学不仅传授知识,同时也改造扩展知识;教师不仅要善于创造一种求知的共同基础,而且通过各种活动,把学生与自己都推向新的创造性的方向。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像其他职业科学家的科研活动一样去探索、去发现、去改革。“只要环境在迅速变革,就没有任何知识和技能可以永恒不变。因此,一旦接受了新知识,我们就不仅要使用它,而且要用它来革新我们以往所获得的知识。”[3]需要警惕科学主义思潮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以及对教师培养的浸染,需要纠正以往传统认识论以及建基于其上的客观知识论的观点看待教师的劳动,狭隘地理解教师参与新课程改革。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新课程改革使教师实现从一位“工匠”向着“艺术家”的转变。
  
  三、新课程改革让教师从“课堂缺席”真正走向“课堂在场”
  
  之所以把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看做“工匠”,是因为千百年来教师一直是以传道、授业、解惑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这一形象背后支持着的认识基础是认定教师比学生知道得多,双方直接接触的目的就是将知识从教师的手里转移到学生手上。教师从事的是知识的“搬运工”,学生的大脑则成了贮藏知识的“仓库”。教师关心的是如何在最少的时间内用最省力的方式将知识教给学生。就像 F.W.泰勒为提高工效而把工作任务分成一些小的构成部分,交给工人反复地做一样,课堂教学的模式如同工厂的生产流水线,一切都是计划好的,一切也都按部就班地往下流。教学的任务被极大地简单化了,变成可操作性的步骤:拟订详细的讲课提纲,收集模拟试题、讨论题,寻找教学录像带、录音带,将重点问题、疑难问题做成讲义发给学生,组织学生反复练习,最后烂熟于心。于是,教师的专业性不断被降低,教师不再需要认真考虑应该教什么及如何教的问题,教学生产流水线控制着教师的理性判断,教师的工作被简化为服从规则的技术人员。教学被视为是外在于人的意义世界的传递行为与接受行为。弗莱蕾(Paulo Freire)批评这是一种“储藏”(banking)的教学模式。 一旦教学变成了一种储蓄行为,学生便成为储存器,教师自然就是储蓄者——当学生知道的东西与教师相等时,也就是当储蓄罐被塞满的时候,教师的角色使命便告完成而满意地退场。
  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遮蔽了学生,也遮蔽了教师,还遮蔽了课堂教学内在的意义之流,课堂教学本身凌驾在所有参与者之上,凸显出一种个人难以驾驭的异己之力。无论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还是教学的“客体”学生,都只能臣服在课堂教学的逻辑之下。本来应该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弥漫着死气沉沉的紧张甚至森严的气氛。就像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其《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是教者预定一目的,而强受教者以就之;故不问其性质之动静,资禀之锐钝,而教之止有一法,能者奖之,不能者罚之,如吾人之处置无机物,石之凸者平之,铁之脆者煅之……”[4]在这样一种被遮蔽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的角色并不在场,教师成了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缺席者”。
  而改革则为教师课堂在场提供了可能性。因为改革首先是一种存在,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沟通,是“此在”的敞开状态。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的生命的“存在”称为“生存”,而生存的展开形式是“生活”,它构成我们的生活世界。生命的本质是变革,人变革自己的存在,设定自己的生存形式,人在生活中变革,也在生活中变革生活的形式。
  教师的存在表现于学校的课堂教学生活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方式是教师的一种存在形式,教师的创造本质最终表现于教师的创造的教学生活之中。课堂是学校一种主流化、规范化的生活方式,是提供给教师的一种独特的生存形式,成为教师表达自我和体验自我的主要途径和场所。课堂就是个生活世界,这个生活世界的“意义”是什么,在这个生活世界中,教师能体验到什么,关乎教师的生命成长。因而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教师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是他们职业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好坏、成败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以及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课堂教学生活的创造性,为教师内在生命的创造性提供了基础。具有改革意义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才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创造力。因此,课程改革是对教师的平实生活的一种超拔,教师的教学心灵通过改革向世界呈现。在正常情况下,参与课程改革意味着教师的在场状态。而不在场在深层意味上则与教师职业生命死亡紧密相连。
  许多人以传统的态度理解课程改革,不是把改革理解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而是理解为一种目的和结果,比如以命令的方式要求教师去改革,等等,从而导致课程改革失败。只有使改革成为教师“自然性”的生活方式,使改革成为一种生活的内涵,让教师在教学生活中体验到改革的意义,只有这样的课程改革才能带来无限的创造活力。也只有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才能让教师真正在场于课堂,使课堂成为教师展现生命价值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6.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 N.培尔,J.波特.教师的角色转换[M]. 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44.
  [4] 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55.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空调检测与维修》工学结合课程整体设计的过程。从行业背景和人才需求入手,介绍了课程的性质及作用、课程目标
新课程的实施为科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教学是创造性活动,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营造一种环境,教师和学生一起以科学探究的精神,积极主动地探究,认识自然界。初中科学探究式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欲望,引发学生好奇心,从而提高探究教学的实效
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发展突飞猛进,科普事业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同其他一些先进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探究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正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问题是探究教学的起点,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提出一个问题
论述了石油企业工业动火中带压不置换动火应注意的事项,提出了具体的安全要求。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借助于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教授、当代著名的教学技术与设计理论家、教育心理学家M.戴维·梅里尔博士,为了实现学生学习效果
现在中小学教师参加的培训非常繁多,由我们教研院组织的也是不计其数,我们往往采用记学分、纳入职称评定条件等办法,吸引教师参加进修。教师们参加这一类培训很多是为了得到形式
造成混凝土开裂的原因,主要为Ⅰ期对Ⅱ期混凝土温度应力作用产生约束力,浇筑后易发生大体积混凝土部分结构面开裂的质量缺陷和工程病害。结合本工程现场实际,在工艺试验过程中进
课堂教学主要借助话语来实现,教师作为独特的个体存在于课堂内,在话语这一工具的帮助下与诸多个体发生联系,“没有教师与学生之间外在的、物的相互作用,要由一个人把思想、知识、经验传授给另一个人是不可能的。”[1]师生双方作为参与主体,都具有支配课堂教学话语的权力,即通过言说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控制或支配。然而,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或无意地过多享有课堂话语权,学生则近乎“失语”。当前进行的基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