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论在化学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cat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控制论的主要思想是研究整个系统,用最少的信息,实现最优化的调整控制,取得最佳效果。控制论已广泛应用于很多科研领域。控制论的思想同样适用于教学研究领域,称为教学控制论。
  关键词:信息转换 信息传输 信息控制 教学效果
  一、信息转换
  备课主要就是解决信息转换问题。事先不做好信息转换,照本宣科,必然影响教学效果。书本上的知识内容是信息的一种贮存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教师(施控主体)的讲解或示范等形式,变成信息的传输状态输出给学生(受控客体)。作为教师,对自己所传授的知识必须是已知的,备课过程中必须把不知的变为已知的,但这不是备课工作的主要内容。备课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教学要求和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即解决好信息转换问题。所采用的教学活动,既要符合课程的系统性,又要符合认识规律。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思考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才能把知识通俗易懂地传授给学生。
  学习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而教学方法是否适当,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转换的技巧。
  信息转换过程中,要注意信息的丢失和失真问题。信息的丢失是允许的,有时是必须的,适当故意丢失一些信息,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空间,这也是一种教学技巧;但信息的失真是绝不允许的,即使对所传授知识的延伸和补充,也要忠于知识内容的原意,切忌文不对题,更不能走向知识的反面。
  二、信息传输
  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就是进行信息传输的过程。
  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利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去获取信息。视觉是获取信息最多、最有效的来源。国内有人统计,初中生看过的比听过的所记住的内容多1.66倍。“百闻不如一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人曾做过试验,用单一物品让人识别,所用方法不同,所需时间也不一样:
  (1)用语言描述,需2.8秒;用线条图,需1.5秒;
  (2)用黑白照片,需1.2秒;用彩色照片,需0.9秒;
  (3)直接看实物,需0.4秒。
  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尽量多地接触实物,多做实验;利用模型、图片、多媒体教具等给学生丰富的信息,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输出速度和有效输入的关系。输出速度就是指一定时间内输出信息的量;有效输入是指学生对输入的信息记得住,记得牢,会灵活运用。在某些条件下,二者会产生矛盾,此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折中方案,方能达到最佳效果。对那些容易掌握的内容,适当提高速度,而对属于重点、难点的内容,宁可降低速度,适当重复,保证信息输入的可靠性。
  三、信息控制
  信息控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学效果不是以教师的输出量来衡量,而是以学生的有效输入量来衡量。教学活动不能是简单的信息传输行为,要利用各种手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对整个系统(知识、教师、学生)的有效控制,提高有效输入量。
  1.做好对知识信息的有效控制
  首先,对知识信息要分清主次难易。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它严密的逻辑系统,呈现着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的阶段性和系统性。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学科的阶段性和系统性进行教学。课前除探索知识的逻辑顺序外,还要了解教材的主次难易,选择合适的教学表达方式;教师不能搞大包大揽、面面俱到的满堂灌,要择其关键,进行少而精的讲解,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其次,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相互联系。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脱离生活世界的间接经验知识传授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低成效的老师有时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讲解书本知识绕来绕去,使学生越听越糊涂,其原因在于未能在书本知识和现实世界之间建立认知联系。比如,讲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与温度变化的关系”时,如果联系到燃烧木炭取暖是利用其放出的热量,就容易使学生理解“放热反应使系统温度升高,吸热反应使系统温度降低”。
  最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学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每个学生的现实需要。教学工作中,要重视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能简单地把试验当成验证知识的手段。化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2.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
  所有控制系统都有反馈通道,反馈信息是制定下一步控制方案的依据。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获取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找出学生的欠缺与不足,并把之反馈给学生,参照教学目标,寻找差距,采取补救措施。由于知识结构和智力的差别,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反馈信息,因此,教学中有时要采用分类辅导的办法,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反馈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不重视教学反馈信息,就很难做到对教学系统的有效控制,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反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当堂的提问、测验,课后的辅导、答疑、座谈、操作演示,作业批改、考试等都是,甚至通过学生表情、眼神都可以传递反馈信息。
  总之,在化学教学工作中,充分理解学科特点,把握学生认知规律,把控制论的基本思想運用于教学工作中,可以帮助教师实现对教学工作的有效控制,使教学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玉.控制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0,(10).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初中历史,因为是等级考试科目,而且大多数地方采用“开卷考”的形式,故被学生和学生家长乃至一些教育管理者冷眼相看,沦为“次科”,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历史课堂显然有点“历死”。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笔者对过于“史味”的历史课堂进行分析研究,在实践中注入“鲜活的教学”,再现历史人物和事件活生生的画面,让“历史照进现实”,启迪自己和学生们。  历史课堂教学模式鲜活创新课程改革实验实施以来,初中历史从边缘学科转
2017年12月2日,浙江卫视推出的理论专栏节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第一季《十九大精神面对面》走进央视《新闻联播》,取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随后,浙江卫视再接再
近几年,三校生高考已经成为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学生的热门选择,很多学生通过参加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步入了省内本科院校及省内外高职院校深造。所以,有针对性地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做好高考复习势在必行。  中职学校普通高考语文命题备考一、命题趋势  综观甘肃省2011~2013年普通高等教育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考试大纲三校生高考大纲,文化基础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和德育,但各科分值所占比重
从新闻教育发展史看,每一次新闻传媒的变革,都伴随着新闻教育的调适。现代新闻业的兴起,孕育了新闻专业的诞生;广播媒介的普及,带动了广播专业的开办;电视媒介的崛起,引发了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立足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要努力营造高中历史教学课堂的民主气氛、创设高效的教学情境,深入挖掘和应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新课程民主合作素质教育自主学习根据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高中学生的学习定性为一种自主学习,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的探究学习,是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一种学习模式,它代表了学习过程中对
为理清思路、科学判断、助推发展,通过对杭州市总工会干部学校(杭州市工人业余大学,以下简称杭工大)学历教育招生SWOT分析,提出杭工大学历教育发展的思考及建议,对加快学历教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只是仅仅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语文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及各种语文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做到寓德育于知识教学中,使二者融为一体,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德育渗透 语文阅读 作文教学  无论对一个生命个体还是对一个民族整体而言,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战略全局的需要出发,近几年来我们努力推行的素质教育,积极进行新课程改革,对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
追求高效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内容。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素质,又要善于研究教学、教法,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从进一步完善教学环节入手,实施情感激励和方法指导,从而真正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体育高效课堂亲情式教学构建高效的初中体育课堂应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方法指导与情感教育
教材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载体、培养人才和传递知识的重要工具。《人体解剖生理学》是解剖学、组织学和生理学科的浓缩和有机组合,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实现了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淡化学科界限、重组学科内容、知识相互渗透和有机融合在一起,主要由解剖学教师或者生理学教师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通过我院图书馆《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材检索和借阅书架陈列了解此教材的发展过程。  教材 人体解剖生理学 发展 
高中化学新课程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通过教与学的开放与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学习,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高中化学 自我学习 解题能力 综合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