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仪式与模仿创作:抖音短视频的大众影像实践

来源 :当代电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jnqejbr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抖音平台通过技术赋能开辟了身体虚拟临场的交互空间,借助热门话题引导、降低视频创作门槛等方式构建起抖音传播场域中的互动仪式链.抖音用户在短视频模仿创作中收获到情感能量及身份认同,促成了群体团结的产出,并将对应的创作话题凝练为群体符号.用户的创作欲望在短视频模仿仪式的反复实践中得到强化,但短视频作品内容同质化、泛娱乐化风险也在增强,只有从平台、创作者、受众等维度同时加以引导,才能使大众影像生产走上健康轨道.
其他文献
王荣生教授在《文言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指出,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应遵循“\'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的基本原理.王教授的“文言文是\'文章\'与\'文学\'的统一”和“文化”传达着“中国古代仁人贤士的情意与思想,即所言志所载道”的主张.结合初三文言文复习考察性强、实效性高的特点,笔者认为,文言文复习教学设计应进一步聚焦,确立文言、文章、文心“一体三面”,夯实学生学业水平的“三层底子”.
期刊
《老人与海》是诺贝尔文学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电影史上不朽的经典.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其中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意象.教学中可针对其中的老人意象、大海意象、马林鱼和鲨鱼意象等进行深入分析,体悟其深远而丰富的意蕴.
温儒敏教授多次提出“读书为要”的主张,他认为不仅要读书,而且要读整本书.但经典作品往往在时空上与中学生存在一定的隔膜,因此,导读中一定要有“时间意识”:把控教学时间点,打通整本书与当今时代以及学生所处人生阶段的关节.
期刊
文学类文本考试命题在学业考试测评中历来备受关注:命题材料的选取是否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多样性;问题或情境的设计能否让学生在复杂情境中充分展示文学鉴赏素养的发展水平;试题呈现是否力求规范、开放、创新,是否能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让试题充满人文关怀等.这些都是命题者努力追求的试题品质和内涵.
期刊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如何运用文本完成这样的对话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个问题有两个关键要素:一是对文本的解读,教师要善于,旁征博引,扎进文本的河流中,触碰作者的心境,把握文本的艺术之美;二是文本解读的切入,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解读的关键触发点,形成主线问题任务链,带领学生深入研读文本,在字里行间感悟作者的情感.
期刊
不同版本的《三国演义》里的诗词作品有所差异.据研究者统计,嘉靖本的《三国演义》里约有诗词344首,李卓吾评本的《三国演义》里有409首之多,即使在毛宗岗删改本里也约有206首之多.基于这样的统计数据,我们不得不在整本书阅读中思考这些诗词的具体价值问题.
期刊
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一部专门写给中学生的书.作者以书信的形式,每次谈一个话题,探讨读书、习俗与革新、爱情与道德、参与社会运动,以及人生的烦恼与乐趣等.每次讨论的话题虽然不同,但隐隐有一个基本的理念贯穿其中,那就是希望中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活”是阅读这部名著的核心目的.
期刊
诗歌中的意象浸润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如同一阵阵春风,把诗人内心的情愫传达出来,吹拂到每一个读者心头.《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诗中的月、江水、鸿雁和落花,本是自然之景,在特定的情境中,触发了诗人的情思,浸染了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成为情感意蕴丰富的意象.
期刊
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下文简称“指南”)指出:“将革命传统全面融入课程教材,对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目标、内容、方式等进行顶层设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下文简称“2020年修订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学习“指南”,结合高中学习任务群中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对革命传统教育作出了积极探索与思考.
期刊
关于批判性思维的解释有很多,我们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对思考的再思考,也就是说要保持质疑的习惯.例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从批判性思维角度对其展开分析,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有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