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现状分析与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263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教学现状,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建设方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关键词】数学建模  数学实验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O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250-01
  教育部从1994年起每年举办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该项竞赛活动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方法和途径,并在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中位居第五,受到国家、地方、院校的高度重视,因此,鼓励各高校开设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并把开设该课程和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作为对高校的评价指标之一。
  一、《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现状分析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是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理工类其它各专业的一门技能限选课。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各专业的主干课程中,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现有的数学建模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仅限于理论,缺乏理论配套的实验及实践环节,阻碍了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及相关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能够更好的顺应滇池学院的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近5年,理工学院数学建模指导教师团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指导学生获得国家奖13项、省级奖30项,虽然成绩较理想,但每年参加队数较少,仅在10队左右,该竞赛在学生中没有形成普遍性,通过数学建模竞赛得到锻炼的学生较少,说明数学建模课程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参与度不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数学建模课时较少,仅有32学时,2学时/周,以讲授建模思想和算法为主,没有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过程。
  (2)數学建模课程的教学模式上比较传统,理论课堂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绝大部分学生只为获得学分,对该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3)数学建模考核机制不完善,学与不学都能通过,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与培养目标有较大偏差。
  (4)数学建模课程涵盖知识点较多较杂,由4位老师共同完成,各自选取内容讲解,缺乏连贯性、统一性、整体性。
  因此,为改进《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上述问题,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现有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核机制、教材建设等问题,进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满足滇池学院发展需求。
  二、《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建设方案思考
  鉴于《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的特点及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建议采取以下建设方案:
  1.修订《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
  理工学院各专业2018年人才培养方案中《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由原来2学分调整为4学分,32学时调整为64学时,4学时/周,教学计划由原来纯理论讲解,改革为每周理论讲授2学时和基于Matlab软件的实验操作2学时。
  2.改革《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的教学模式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设计是从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微型科研”的教学过程,教授学生会建模、会算法、会用数学软件求解和检验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学生建模思维、分析问题及运用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中,强化“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实施。实践教学内容适当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在已有的案例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教学案例,通过对具体建模案例的介绍与研究,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建模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
  (3)本课程具有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大、涉及的专业知识多等特点,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得许多教学内容更具有趣味性,许多难以理解的东西更直观,同时让学生接受更多的新知识。
  3.整改《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考核机制
  原有《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考核以期末考查为主,改革后将考核过程贯穿始终。
  具体考核由平时、期中、期末成绩构成最后总评成绩,开课前期自由组合3人一组,每学完一个知识模块,进行一次微型竞赛,作为平时成绩,期中、期末各进行一次真题实战,通过一个学期每组学生的不断磨合、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跟踪式的考核机制,学生能力提升较快,数学建模竞赛的参与度也会增加,建模竞赛成绩也会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杨金远.我校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建设的思考[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8):71-74.
其他文献
【摘要】药物化学实验课是药学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实践课,为进一步提高药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广西中醫药大学为例,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等三方面对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发展提供几点思路。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 药物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1.广西中医药大学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编号:2018
期刊
【摘要】筆者从毕业生就业难的角度挖掘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效政策,帮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人才培养 就业 对策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243-01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暨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1.1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面对高校学生就
期刊
【摘要】干部任职培训已成为军队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培训工作还存在着考勤记录不详、考核难度偏低以及缺乏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等问题。应注重健全情况反馈制度,增强院校与部队之间的交流互动。  【关键词】干部 任职培训 反馈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227-02  当前,随着任职教育的不断深化,干部任职培训已成为军队院校教育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对汽车检修与维修技术的专业人才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为促使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我们需要积极对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以促使专业人才具有更加良好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国际合作高职院校 汽车类专业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U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期刊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离婚率的升高,加上父母外出务工、忙于事业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初中寄宿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对寄宿生的管理,与寄宿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正致力探究的课题[1]。本文以初中寄宿制学校为研究对象,就教师如何用父母之心关爱寄宿学生,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展开探究。  【关键词】关爱 寄宿学生 师生关系  【课题项目】民勤县城区初中寄宿制学校师生关系的构
期刊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应用型与专业型人才,比较注重实践技能与专科知识的培养,而本科教育相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模式,除了注重实践技能以外,也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进行高职高专院校与本科院校教育的衔接能够进一步完善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同时也能培养出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都达标的优秀人才。本文主要讨论高职高专生物医药专业应用本科教育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途径。  【关鍵词】生物医药专业 高
期刊
【摘要】《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本文以一节语文课为例,展现课堂教学中,師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的教学关系;温馨,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关键词】捕鸟 兴趣 自由开放 师生关系 民主课堂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124-02  看到的:  有些求长方体(立方体)表面积的题目,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立方体)的表面积后很容易就能解决,但有些题目学生按照常理则无从下手。例如,《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作业本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一个立方体的表面积是48平方厘米,把它平均分成两个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期刊
【摘要】聋校语文教学承担着帮助聋生提高语文素质的重任,发挥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立足生本教学,充分挖掘语文课堂教学所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等,引领聋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聋生 成长 阅读 教学 语文魅力  【中图分类号】G7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254-01  构建好的课堂氛围的最大特点应该是和谐,课堂气氛活跃有
期刊
【摘要】当今时代,社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有效培养机械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其动手实践技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其日后的就业发展奠定基础。在对机械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综合竞争实力的同时,为社会输入源源不断的技能型人才。本文主要针对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机械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