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食品专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 :农产品加工(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ruanclass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食品专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课程成果导向不足、师生互动欠缺、课程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进行课程改革.改革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4个方面入手,理论与实践并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微波加热具有很高的能量转换效率,方便与其他干燥方法结合进而发挥节能降耗的干燥优势.与其他干燥方法组合使用,不仅可以迅速提高干燥速率,还能有效保障干燥产品品质.为满足干燥过程节能降耗、干燥制品品质提升、干燥设备降低成本等需求,研究人员对各类农产品的微波组合干燥技术进行大量研究.该文通过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对干燥产品品质的影响,介绍当前微波组合干燥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并对微波组合干燥技术的不足和发展前景进行阐述.
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改革,以超星泛雅平台的学习通为平台,整合各种资源,完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依靠“互联网+”技术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前课后的互动使课堂变得丰富、生动.课程的教改实践为未来该学科课程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依据及优化策略.
为筛选一株适宜蓝靛果果汁发酵的酵母菌,通过测定LA-DE、LA-EC、LA-FR 3种果酒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单宁酶活力和产酯能力、综合色度、理化指标及感官评价考察3种酵母菌的发酵性能,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对3种酵母菌发酵的蓝靛果果汁进行香气成分鉴定.研究表明,LA-DE的活性最高,最先进入稳定期且时间最长.LA-DE的单宁酶活力及生成总酯
灵芝是一种重要的药用真菌,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三萜、甾醇等,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肿瘤、降血糖、免疫调节、抗氧化和抗抑郁等.研究发现,灵芝在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对不同的免疫细胞有不同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细胞、刺激细胞因子的分泌,进而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该文对灵芝及其活性成分调节免疫细胞功能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为灵芝免疫药理活性研究和相关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该研究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对虾头进行发酵转化,探究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虾头制剂对小鼠生长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将小鼠分为维持饲料对照组(NC)、维持饲料+0.1%未发酵虾头对照组(MC)和维持饲料+0.1%发酵虾头制剂干预组(MH),进行8周饲喂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未发酵与发酵虾头均具有诱食性,MC组与NC组相比体脂率增加,而MH组较NC组体脂率则显著降低62.9%,同时MH组脾脏指数也显著提高35.7%;与NC组相比,MC、MH组肠道菌群中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约氏乳杆
以玫瑰香葡萄醋为原料,添加玫瑰花浸提液、蜂蜜、柠檬酸等3种辅料,经过调配制成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玫瑰香葡萄醋饮料.该饮品兼具水果和食醋的营养,是集保健、食疗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饮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玫瑰花浸提液10 mL,玫瑰香葡萄醋5 mL,蜂蜜14 mL,柠檬酸0.3 mL(总体积50 mL).
采用电子鼻结合电子舌技术分析印度传统品种、非洲品种和中国云南改良品种的10种产地辣木籽风味.优化气味成分和滋味物质的提取检测条件,电子鼻、电子舌分别检测气味和滋味响应强度,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判别因子分析(discriminant factor analysis,DFA)、雷达图和味觉分析法分析数据.PCA和DFA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产地辣木籽风味相似,不同品种间风味差异较大;雷达图能直观体现不同品种辣木籽的气味和滋味响应强度均有差异;味觉
结合“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的教学实际情况,对该课程传统考核模式进行改革和实践,建立的多元化考核方式能够系统和准确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以“羽毛画”为例来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过程.利用生物学类实验课产生的羽毛废弃物为原料,采用传统羽毛画制作技法并探索结合蟾皮等材料,结合家乡特色创作主题制作羽毛画作品,并对其创业前景进行展望.以期在拓宽自身思维、创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基础上解决实验废弃物处理问题,传承传统文化、宣传家乡,将来可以创业并带动就业.
针对中加两所普通高校食品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对比了两所学校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方面的差异,以期为我国食品专业本科教育改革提供思路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