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woc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学原理》告诉我们“如果‘求知’属于阅读的认识价值,‘向善’、‘立德’属于阅读的思想价值,‘审美’属于阅读的艺术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感受到文学的意蕴,获得审美感受,不但思想得到教育,情感得到熏陶,而且在整体素质上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这就是阅读审美价值的实现。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我认为,主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注重作品的意蕴
  《文学理论》指出:“意蕴是指潜伏在艺术作品的内在含义、意义和意味。”也就是说,它不但是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作品所表现的深层意、言外意等。黑格尔说:“意蕴总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他还以人为比喻,阐述了意蕴如同人的灵魂和心胸一样,在作品中就如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在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作者对生活人生的集中表现,因而意蕴是深厚的,审美价值是巨大的。如,余秋雨的《信客》,作者描述了两代信客对自己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辞辛劳为他人送“信物”,这集中表现出“信客”的勤劳美以及讲求诚信的道德美。现代作家朱自清的《背影》,就表现的是 “父亲”对儿子的至情美。古代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诗》所呈现出的是一个没有剥削压迫,男耕女织,老有所归,少有所养,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生活场景,这完全表现了作者的超越现实的理想美。这些积极的思想情感不但能唤起学生的思考,而且是学生在情感上获得陶冶,思想上得到教育。这样的阅读结果,正是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实现。
  二、注重作品的形式
  《美学与美育》指出:“形式美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作品的意蕴蕴含在作品的形式、内容和艺术形象之中”。文学艺术审美价值的实现,就形式而言,就是要培养学生“有音乐感的耳朵”和“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实现欣赏上的直观把握。这是实现阅读教学中的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的必要前提。总的来说,就是培养学生感受艺术的形式美的因素及其组合规律和特性。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审美的“耳朵”和“眼睛”,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具体来说,主要注重以下内容。
  (1)作品的语言。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贴切的符号。”語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任何文章或者文学作品,都是以言语符号为思想感情和民族文化等的载体。在阅读中,把握语言特点,有助于理解文学作品是如何体现审美价值的。就词来说,叠词的运用,能极尽摹状之能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写小草,用的词是“偷偷的”、“嫩嫩的”、“绿绿的”、“稀稀疏疏”、“抖擞抖擞”等,读来自然活泼,亲切柔和,给人一种和谐感受。写花,用的是“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所表现出的是五彩缤纷的华丽美。同时,长短句的搭配使用,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形成的音乐美。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注重文学作品的语言,抓住作品的语言特色,感受语言美,这不但使作品的审美价值得以实现,而且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2)作品的形象。《易经·系辞上》说:“圣人立象以尽意。”它道出了先哲们在表达哲理时以象的特点。因此,“无形象就无文学。”这说明形象在作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文学理论中,象,即是形象,“意”即为意蕴,“也是人生之意,生命之意。”“意”往往孕育“象”中,抓住形象,象中悟意。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陶渊明本来不善于种田,但他早出晚归,不辞辛劳,走田间小道,哪怕夕露沾湿了衣裳,“草盛豆苗稀”也毫不在意,只求“愿无违”。我们从这一形象中,无不感悟到作者那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有着独立意志、人格、个性的人,感悟到作者超越自身个体而纵身大自然的人生理想以及生命意识。只要弄清这一点,作品审美价值的实现。又如,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传》中,蔺相如以国事为重,退让廉颇,显示出一种以大局为重的人格美。同时,廉颇知错能改,负荆请罪同样也是一种人格美。这些对学生来说,不能没有积极的影响,这同样是作品审美价值的实现。
  (3)作品的思路。“构思落入俗套,行文就没有灵气”。优秀的写作者特别注重构思。好的构思就有好的结构,结构是思路的“凝固”。“弄清写作思路,有利于弄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提高作品的分析效果。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为什么要把长妈妈买《山海经》的事放在最后来表现?我们在阅读中,就会感受到这是作者情感的深化,是作者“发生新的敬意”,为之“震悚”,确感她“有伟大的神力”。层层铺垫,步步推进,打下情感基础,最后加以突出,从而表现出了至情至美。又如,舒婷的《我儿子一家》,写自己一家三代四口之间,尤其是作者与五岁儿子之间深挚的爱,但文章在构思上独辟蹊径,以儿子为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于是妙趣横生,使作品富有一种人称错位,读来亲切自然,感受到童真之美。这些写作思路真正体现出“结构为内容服务”的思想,其审美价值也就蕴含其中。
  三、注重学生的想象
  文学艺术的魅力在于它有空框结构的性质。《美学与美育》告诉我们的:“艺术作品的价值却是‘空白’,是‘空灵’。”文学艺术形象虚与实结合体。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思想,学生要形成完整的形象,就需要去填补、完善这“空”或者“虚”。因此,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作品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同时,根据接受美学的思想,想象更有助于完善作品,走进作品中去,追求文学艺术中所蕴含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和“韵外之旨”。正如狄德罗说:“想象是人们追忆形象的机能。”通过想象,学生可以把人们未曾接触或未曾经历的东西综合成完整的形象。通过想象,可以感受生活,探索人生,从而加深对艺术作品意蕴的理解,增强审美感受。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作品思路曲折,想象丰富。作品写惆怅又突破惆怅,幻灭了希望又燃起了希望,思想在时空加错中发展,并预示着团圆的甜蜜与欢畅。然而,“欢畅”时“话”什么?引起学生想象与思考。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者仕途坎坷的凄凉心境,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至情之美,而这首诗的审美价值也就得以实现。
  总之,文学作品教学中审美价值的实现,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而且更有助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实现“通过文学教育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让文学教育人,培养个性,培养人格”的目标。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阶段,更是学生语文素养积累的基础时期,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要想保障教学质量,提升整体的语文教学水平,作为语文教师要积极地探索创新,寻求更佳的语文教學模式与方法,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成效提升与整体发展。  一、课堂教学要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并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学习兴趣,一方面,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独特个性与特点的不同个体,整齐划一的教学组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数学应该面向每一位学生,实现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领域取得不同的发展与进步。当今,教学方式仍为传统的“平行分班”模式,由于學生的兴趣爱好、潜在能力、学习方法、基础知识状况、学习动机、智力水平等存在差异,其领悟教学内容的情况也就参差不齐,并且每个班里学生人数数量太大,假如教师按照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那么长此以往,对于优秀学生来说其能力得
期刊
古诗词作为语文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那么如何才能带领学生发现诗词的趣味呢?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读好这些有趣的诗词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和对策。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问题的分析及思考  (1)只以背诵为单一教学目标,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专家学者们精挑细选
期刊
摘要:体育事业的发展是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足球的开展必定影响着体育事业的发展。结合新时代的发展路线,具体讨论了农村小学足球发展,怎样依托在学生、家长、教育部门三大靠山上的内容、问题,以及实施方案。  关键词:校园足球,学生,家长,教育部门  足球发源于英国,成长于英国,最后在世界各地萌芽,成为世界第一运动。足球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本国
期刊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此我们的教育事业要培养大批各级各类人材,在世界新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今天,要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在教育过程中,靠死记硬背的应试式教育是跟不上历史发展潮流的。教师要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一位大学校长曾发出呼吁:“其他什么都可以引进,唯有人的素质引进不了,只能在这块土地上自己培养,这是最根本的。”在现实教学中,研究老师教法的多,研究
期刊
在生物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尝试比较教学法。可透过清晰直观的对比,将很多关联知识点的特质更明确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让学生有效进行相似内容的梳理,避免对于知识点的混淆记忆。同时,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网络也可以慢慢建立,这是学生可以更好地应用学过的内容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依托。  一、加深学生对于科学概念的理解记忆  在生物复习课教学中,教师会发现,随着学生知识积累的逐渐增多,知识点间的混淆问题会越
期刊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教育也在不断改进,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全球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课程改革便成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自然而然地走进了新课程的改革中,走进了新课程的实施中。新课程的实施改变着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更融入生活,我们的学生也更富有个性。  课程在人的潜能向人的现实素质生成的过程中起着中介的催化的功能和作用。当我们对过去半个世纪的
期刊
要想成为一个受到学生欢迎的优秀班主任,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将技巧和艺术方式。这样我们在开展班主任工作时,才能更好的起到教育的目的。下面我举几个小例子来说一下,怎么用艺术的方式指导孩子改正不良习惯。  案例一:教室卫生。我们班的情况是打扫非常合格,但在保持上却不尽如人意。所以我采取的以点带面的教育方式。看到某个同学的课桌下有纸团,我对他说,(实际上声音非常大,让每个同学都能听到),“***你的桌子底下
期刊
摘要:“新基础教育”关注旧知与新知之间的关系研究,强调根据人的知识理解和储存结构的特点来思考数学知识学习的结构安排,为促进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提高数学的有效性提供了可能。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好每节数学课前的三分钟,根据数学课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不同的“热身活动”,并充分体现新课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课前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沉浸在快乐的学习中。  关键词:课前三分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打造高效课堂,我在教学中不断地尝试、反思,在实践中深感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因为“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学习的强大内驱力,是最好的老师”,为此,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浅谈一下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一、让地理走进学生的生活。二、营造轻松学习。三、鼓励学生。四、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五、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  关键词: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