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助你找回丢失的控制感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kwokh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否時常感到无法掌控生活,讨厌的东西只能被动接受?你是否常常感到无能为力,想要的东西也不知该如何争取?你是否经常对未来感到悲观,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生活?如果以上这些状态你都有,那么你需要想想办法提升自己的控制感了。
  么是控制感?控制感是个体对自身能力水平、努力程度等内部因素在影响和决定外部事件发展过程中起的作用的评估和判断,是个体持有的一种信念。比如当你决定考研时,你会上网查询,在论坛上询问学长学姐,然后根据前辈们的经验科学安排时间、努力学习,这时你自身就感知到考研这件事是可控的。
  过去50年的研究表明控制感是身心健康的有力预测,控制感能有效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同时拥有控制感会增强个体自我效能感,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在社会环境中适应得更好,同时布洛克那(哥伦比亚大学)等人的研究表明在有控制感时,个体的工作效率会更高,尤其是在充满不确定和威胁的环境中。相反,当控制感被剥夺时,人们会有很多负面的身心体验,严重时还会出现习得性无助,进而产生抑郁症状。
  同时一些学者研究发现,人们相信自己能够控制的信念(即控制感)比人们实际所能控制的程度更能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即使在实际控制力不足的情况下,一个人如果相信自己能够对环境有所控制,他们就会更加积极地去行动。相反,即使实际控制力很强,但如果个体相信你自己没有控制能力,没有控制感,那么个体就会变得非常低落和无助,表现的和没什么控制力的人一样。
  既然控制感如此重要,对人的影响如此之大,那么如何有效地提升控制感呢?
  过去提升控制感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导个体一系列应对痛苦的技能,通过提高对痛苦的控制力来提升控制感;另一种是通过引导人们正确归因来提升个体的控制感。这两种方法都有很好的干预效果,但均有周期长、难操作等缺点,对需要提升控制感的普通人帮助不大。
  沈晓贤(香港大学)、克鲁姆(斯坦福大学)和加林斯基(哥伦比亚大学)三人找到了一种新的提升控制感的方法。这种方法对控制感的作用更加直接,且周期更短、更加简捷易操作。他们干预的原理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可控的一面和不可控的一面,通过一些巧妙的设计可以让个体更好地将目光聚焦在自己可控的那一面,进而提升个体的控制感。具体操作方法是:个体每隔一天回想两件自己有控制感的事,并且比较这两件事,找到这两件事之间的共同点,整个干预周期为12天。如一个人对学舞蹈这件事有控制感,同时她认为自己对英语考试成绩是可控的,在回想这两件事后,通过比较这两件事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是自己对跳舞和学英语都感兴趣,并且愿意在这两件事上花时间来努力提升。每隔一天想两件新的有控制感的事并找出两件事的共同点,这些有控制感的事无论大小都可以,可以是通过化妆让自己变好看这种单一的小事,也可以是找到心仪工作或考上心仪学校这种综合性的大事,只要每隔一天回想两件有控制感的事并找到两件事的共同点即可。
  沈晓贤等人通过两个追踪研究证明了这种干预方法的有效性。他们第一个研究通过网络论坛召集到71名参与者,其中28%为男性,72%为女性,随机将这71名参与者分为可控聚焦和不可控聚焦两组。第一天研究者们测量了全部71名参与者的主观幸福感,测量之后可控聚焦组成员每隔一天回想两件有控制感的事,并找出两件事的共同点;不可控聚焦组成员每隔一天回想两件没有控制感的事,并找出两件事的共同点,最后在第13天再一次测量所有参与者的主观幸福感。所有71名参与者完成了13天的干预试验,35名参与者完成了7个月后的身体健康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可控聚焦组在干预后的主观幸福感得到了显著提升,而不可控聚焦组则在干预后的主观幸福感出现了显著下降。同时可控聚焦组的主观幸福感也显著高于不可控聚焦组。而7个月后的健康追踪调查表明可控聚焦组成员比不可控聚焦组成员更加健康。
  在第二个研究中,他们在原有组别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积极情绪聚焦组,因为可控聚焦组在幸福感上的提升可能是积极情绪导致的结果。同时他们在检验幸福感的基础上,还测量了参与者们的工作业绩表现。沈晓贤等人的第二个研究从一个大型零售商场中召集到76名销售员作为参与者,在第一天测量了所有人的幸福感和工作业绩,并将参与者随机分为可控聚焦组、不可控聚焦组和积极情绪聚焦组。同第一个研究一样,可控和不可控聚焦组分别回忆自己可控或不可控的两件事并找到两件事相同的地方,而积极情绪聚焦组则回忆两件让自己感到愉快的事,并找到两件事的共同之处,最后在第13天测量所有参与者的主观幸福感和销售表现。最后研究结果表明,可控聚焦组成员的幸福感和销售表现均有显著提升,不可控聚焦组成员的幸福感和销售表现则显著下降,而积极情绪聚焦组无论是在幸福感还是销售表现上都没有显著变化。
  其实生活中总有你可以掌控和难以掌控的部分,那为何不将目光聚焦在自己可以掌控的那部分呢?如果你正处于人生低谷期,不妨试试这个方法,多看自己能掌控的,关注自己能做好的,然后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为更好的自己吧
  《控制与健康心理学》-Jan Walker 著,张劲梅等译
  The Grace of Control: How A Can-Control Mindset Increases Well-Being, Health, and Performance 作者:So-Hyeon Shim、 Alia J. Crum、 Adam Galinsky
  Learning and Transfer: A General Role for Analogical Encoding 作者:Dedre Gentner、 Jeffrey Loewenstein、 Leigh Thompson
其他文献
学习是对人生应尽的礼仪。无论在怎样的年龄段,都要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无论在怎样的际遇里,都不要丧失学习的动力。一个人只有对人生尽到了应尽的礼仪,幸运女神才会启齿一笑,展露美丽的容颜友是一家工厂的厂长。前些天,我过去找他办事,正赶上他们工厂在进行一场技术比武,我有幸从头至尾看完了这场比赛。  落在最后的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看了他的表现,许多人都摇头叹气,他也羞愧得无地自容。原来,他从技校毕
期刊
武汉一位53岁妈妈陪女儿考研,每天复习18小时,率先成为女儿“学姐”的新闻上了头条,女儿本以为妈妈只是陪着自己随便看看书,哪知道老妈每天一看书就到晚上十二点,周妈妈和女儿步入考场,一身轻松的她竟然考过了,而女儿却名落孫山,第二年发奋努力才通过考试,和妈妈成为“同窗校友”。大家都赞叹这个周妈妈厉害,羡慕这个女儿真幸福。  53岁,按理说是年过半百的老人,记忆力减退,思维也不那么敏捷,而她却轻松地通过
期刊
每每坐在图书馆,看书疲乏之际,我都会望着盆栽的绿萝看一会儿。一天,我看着看着,想起了一段往事。  曾经,我有过一个家,但不小心被我们弄碎了:  他买了盆栽的绿萝来点缀新家,摆在向阳处,任凭它成长。直到有一天,他注意到叶子泛黄,开始咨询花商,培植花肥,换了适合绿萝的花土,但还是无果。随着叶子一片片黄掉,他的心也死掉了,终于,有一天,他把它扔掉,把空空的花盆安放在储物间的一角。  我的婚后生活犹如绿萝
期刊
小李是一名注册会计师,临近年底,客户为了上市融资,要求尽快完成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小李所在的审计团队加班加点周末无休,已经连续一个月满负荷运转,身体和精神状态都非常差……  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给企业员工带来的是难以承受的巨大压力。压力过大会给员工带来紧张、焦虑、情绪低落、睡眠质量变差等心理、生理和行为方面的影响。英国曾做过一次调查,研究显示有83%的人认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紧张的工作节奏
期刊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活泼可爱,充满了希望,但是看似无忧无虑的他们也有自己的烦恼。那些不遵守纪律、调皮等的表象下,也许隐藏着一颗焦虑、无助的心。  他叫刘晓皓(化名),读四年级,是学校闻名的“坏学生”。他觉得课上学的内容没意思,不吸引他,所以课上时常打扰别的同学。他在班里没有什么朋友,班里的同学和老师都不喜欢他。从二年级开始,他就经常被老师送到德育处,他甚至觉得在德育处更开心,因为老师会问他的想法,会
期刊
心理治疗师,特别是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师,经常喜欢讲亲密关系,强调亲密关系对人有多重要,亲子关系问题、婚姻问题、自恋、边缘、反社会等,都是亲密关系出了问题。当然,还有另一个心理治疗师们特别喜欢讲的词,就是“链接”。其实我在想,总担心没有和人发生链接,不就是喜欢黏人吗?  看了安东尼·斯托尔写的《孤独》一书,就像来了个脑筋急转弯!突然有种放下的感觉,豁然开朗,把人从住相中解脱了出来。当痛苦已经存在
期刊
全国心理普及工作联盟(Psychology Popularizer League of China,PPLC,以下简称“联盟”)在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员会指导下,于2017年10月在北京正式成立。  心理普及工作者是联盟的重要人才队伍,为保障心理普及工作者更好地面向公众心理健康需求提供贴心、贴身服务,广泛开展心理学普及推广工作,联盟(PPLC)开设了全国心理普及工作联盟培训课程,以满足其在
期刊
折翼天使:精神康复  对你有多重要?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派到凡间的天使,给无数家庭送来欢乐和幸福。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当得知孩子被确诊罹患精神疾病的那一刻,就如眼睁睁地看着可爱的天使失去了飞翔的翅膀,父母内心的无助和崩溃是不言而喻的。当父母渐渐冷静下来,开始面对现实,带着孩子踏上求医问药的征程时,他们对孩子的态度往往又会走向另一个误区:对孩子言听计从、百依百顺,在家里什么都不让孩子干,避免孩子受任何
期刊
为更好地推动北京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规范发展,促进海峡两岸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健康服务的研究和交流,激励北京市心理卫生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满足北京心理卫生协会会员继续教育学习的需要,在北京心理卫生协会成立30周年之际,北京市科委与北京心理卫生协会于2017年10月28日举办题为“心理健康与和谐社会”的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阳光心理论坛,并借此表彰一批为北京心理卫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期刊
2017年10月10日是第26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  近些年来,因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社会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而精神卫生工作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自2012年颁布《精神卫生法》之后,还相繼出台了多部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法规和条例。  不仅如此,今年年初,在国家卫计委官网上发布的《关于加强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