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核心价值观

来源 :民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e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论断对于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
  中共十八大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提出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它既不是拍脑袋凭空想出来的,也不是从海外搬进来的,而是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与五千年中华文明高度相关、一脉相承,具有内在统一性。
  “诚信、友善、敬业、爱国”是对个人道德的普适要求,与传统文化倡导的“仁爱德义”及无数仁人志士的实践追求深度契合。中国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历来重视信仰和伦理,强调“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讲究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要求个体的自我完善内在关联着社会群体利益的普遍实现。孔子说“修己以安人”:“修己”即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安人”则是使社会成员安居乐业,即社会群体利益的普遍实现。个体道德的自我完善,最终是为了群体利益的实现,其达成路径是《大学》里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而将自我实现与群体认同合而为一。中国历代仁人志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报国情怀,正是体现了民族精神。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社会层面的要求,也深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儒家认为,公正、平等就是诚信在社会层面的具体化。程颐指出:“能恒久于中,则不失正矣。中重于正,中则正矣,正不必中也。”朱熹说:“盖无私心,然后好恶当于理,程子所谓‘得其公正’是也。”即人们通过诚信培育出公正、公心,他们待人待事,就能够不偏不倚,平等均衡。孟子指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德治与法治缺一不可。荀子强调法治,通过“法治”与“礼治”进行互补。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针对国家层面而言,也能在传统文化找到思想根源。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包括身心和谐、己群和谐、天人和谐。比如,“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价值理念,“尔我不侵”、“礼尚往来”、“等贵贱、均贫富”等思想,都表达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精神意蕴,铸造了中华民族追求民主、平等、和谐的伦理品质。罗素曾经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呼吁——“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到2500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思想体系,有内在的逻辑性,个体、社会、国家在践行过程中,无法割裂开来。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多措并举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需要多项措施并举,持续和系统地践行。
  其一,国家层面重视制度建构。欧美国家在培育其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非常注重法律的保障。例如,美国专门颁布了《美国之音宪章》;法国宪法第二条规定,共和国之信条为“自由、平等、博爱”。我国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首先应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落实到政策制度、法律法规之中,并使之尽快“入宪”,取得国家根本大法的支撑。其次,高度重视制度的执行力,对于道德领域突出的诚信问题、官德问题应进行专项整治。如,政府应该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再如,党组织和政府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应该加强制度导向、行为自律和道德引领,工作中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知荣明耻。“官德彰则民风淳,官德毁则世风降。”针对部分官员道德缺失,失职渎职,要切实加大问责惩处力度,健全制度约束、完善社会监督,形成激浊扬清、扬善惩恶的健康环境。
  其二,社会组织机构积极参与。价值观蕴含于社会生活深处,落脚在公民的一言一行中,培养核心价值观必须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只有贴近百姓,才能真正接地气,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流价值的社会氛围。非政府组织是欧美国家社会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助推者。眼下,需要加强社会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建设,培育藏礼于野的沃土,让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提升社会责任感。当前我国公民社会组织建设落后于实际需要,数量少、规模小、资金不足、难以获得支持。政府需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管理、调控和扶持,引导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利用重大纪念日、祭奠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开展有教育意义的纪念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学雷锋活动、爱心捐赠、社区义工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运用媒体弘扬主流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正能量,使之更好地发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倡行中的推动作用。
  其三,学校教育阵地有序推进。学校是推进社会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最主要阵地。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因身心成长特点,其价值观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比如,新加坡开设儒家伦理课,向学生传授儒家伦理及其道德价值观,在中小学实行国家意识教育,通过观看电视节目,到社区参加清洁环境、慈善乐捐、福利收养所服务等活动,培育其奉献精神。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由教育入手,从小抓起,发挥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书本、进课堂、进头脑。特别重要的是,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停留在空洞的说教上,应当贴近青少年实际、生动活泼、喜闻乐见、触及心灵的教育。为此,我们要让教育回归原点,重视文明养成教育,鼓励学生通过调查研究、社会实践、做志愿者等,从小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
  其四,家庭教育不可或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从国家层面对社会群体实施道德教化,还需要从家庭层面培育公民进入公共社会的基本品质。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培育和传承,自古以来就有诗书传家、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忠孝传家的传统,比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傅雷的家书家信,都堪称当时家风家教的典范。诸子百家、《三字经》、《弟子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二十四孝,都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孟子特别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孟子看来,人应当做的就是推广爱使之及于更远的社会成员, 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当前,要重视和关注青少年儿童的家庭生活体验,通过家庭的熏陶、教育和养成,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浓烈的家国情怀和敬老爱幼、勤俭奋斗之风,为孩子的终身成长奠基,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蓄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国际开放中共生共享
  当今世界,信息化浪潮扑面而来,全球资源流动加剧,多元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任何一种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培育和弘扬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了传承与创新传统的优秀文化因子,“苦练内功”,更需要大胆“走出去”,在全球文化开放交流中,实现分享、共生和融合。
  当前,要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切实加强对外文化传播载体、网络与能力建设。时至今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论断仍然振聋发聩:“中国没有什么可怕的,他们可以出口电视机,但他们出口不了电视节目。”美国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曾提出,当今国际政治“不仅以传统的政治压力和武力方法进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争夺人心的斗争”。在美国,文化产业是支柱产业,并在各个领域都居于全球领先地位,这也是他们国家软实力的象征。比如,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和电视节目出口国;吸引的全球移民居世界第一;其外国学生占全球留学生的28%;其出版物数量和影响力居世界前列。从目前世界文化市场份额看,美国占43%,欧盟占34%,亚太地区占19%,其中日本占 10%,韩国占5%,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加起来才占4%。调查显示,20世纪100年间,中国学者翻译西学的书有10.6万册左右,而西方翻译中国20世纪的书只有1000余册。显然,中国要在国际上赢得与泱泱大国相匹配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能只是作为世界加工厂,更要提升国家竞争的软实力,成为文化输出大国,在世界文化话语体系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在文化开放交流中,我国必须善于吸纳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汲取其他文化的有益成果,特别是要创新中国文化元素、文化形象、文化符号的传达方式。要将传统文化资源放在今日之文化语境中重新阐释和开掘,要让整个世界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不仅仅只有长城、京剧和四大发明,还有景泰蓝、瓷器、木雕等物质文化,古琴、书法、绘画等艺术文化,以及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思想文化。要用中国概念重新诠释中国思想传统,传播中华文化的魅力,让“见者远”而“闻者彰”。
其他文献
窗外阳光明媚,清风习习;室内书声朗朗,趣味融融。在福州北峰中学初一(1)班教室里,民进福建福州晋安第一支部教师会员郑敏正热情洋溢地为孩子们讲授语文知识。在他的带动下,孩子们兴趣高涨,争相发言,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此次名师送教活动是近年来支部履职活动的一个缩影。作为一个以教育为主要界别的综合性支部,他们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开展了如“春风春雨——名师送课”、“法律咨询”、“迎新春 赠春联”等一系
2014年9月8日晚,当代最富声誉的中国哲学家之一汤一介教授辞世,享年87岁。汤一介出生于农历1927年2月15日,是汤用彤先生之子。汤用彤在1951年担任了北京大学副校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他也是非常有声望的哲学家,也许是那个时代最好的中国佛教史专家之一。汤一介在北京大学学习哲学期间,汤用彤投入了很多时间。但直到1980年代开始的更自由的氛围中,汤一介才写出了更多关于儒释道三种中国哲学与
2014年6月23日,《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将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这部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的法律颁布于2009年,实施仅5年即面临大修,无论官方还是学界,都感到“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多名专家表示,本次提请审议的《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多数修改内容延续了送审稿的思路,比如坚持“重典治乱”,大幅提高企业违法成本,政府失职将被问责等(2014年6月23日《新京报》)。  食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作为以文化为主要界别之一的参政党地方组织,民进南宁市委会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并深入贯彻落实。  近年来,通过切实发挥“市委会—总支部—支部—会员”四级组织管理架构的作用,以市委会为“引擎”,基层组织和会员为主力军,“四轮”驱动,深入开展“同心·文化发展行动”,精心策划、组织、参与各类文化特色活动
上世纪末,雷洁琼主席曾来余姚,看望民进余姚支部全体会员。时间虽已快过去20年了,但雷主席的音容、笑貌、举止,如今仍深深留在我的脑海里;她对我们的教诲,一直激励着我,记在我的心里;她那一诺千金的诚信,对会员的平易、亲切、关心和尊重,更是我在职时力求身体力行的榜样。当年她老人家在余姚与我们相处的一幕幕情景,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1993年5月,余姚市人民政府正加紧河姆渡博物馆开馆仪式活动的准备工作。
摘 要:跨国资本主义雷厉风行的商品拜物教、都市人的恋物癖与格物精神在董启章的小说里混杂成一体,洋洋成大观。中国现代性的历史唯物主义被他的写作转化成一种恋物癖的叙事。作者背向进化呈线性的“唯物史”,放弃了唯物史观那种把一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关系归结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总规律的宏观做法,取而代之是作者自我命名为“自然史”的格物演化叙述,一种以跨学科的思维逻辑替换古典马克思主义“
摘 要:《文艺研究》2019年第9期《书评》栏刊登吴宝林的书评《历史感的缺失与“伪佚文”的辑佚——以刘涛〈现代作家佚文考信录〉为例》。本文从如何理解史料研究者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和历史感”、胡风四篇佚文真伪、书评写作问题等三方面,对宝林君的书评进行了深度回应。  关键词:吴宝林;《现代作家佚文考信录》;史料研究;回应  《文艺研究》2019年第9期《书评》栏刊登了吴宝林的书评《历史感的缺失与“伪
人物名片  林柏泉,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安全科学技术学会矿井通风专委会副主任,民进徐州市委会副主委,江苏省政协委员。长期致力煤矿瓦斯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主持人,曾获江苏省第五届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等多种荣誉称号。  提及“瓦斯”,人们谈虎色变,它是煤矿瓦斯灾害事
摘 要: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以注重文学的社会思想效应为显著特征。这是发生在经学的思想功能衰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文学思想功能的开发的双重基础上的。经学衰落与文学转型看似关系甚远,却在承担社会的思想工具功能问题上产生了交会。在传统社会,经学包揽了对宇宙、政权、人生各领域几乎所有问题的解释权和至高话语权。文学沦为其附庸,在思想表达上,主要承载经学之道。近代经学思想功能衰落以后,文学在思想表达方面呈现出独立
【提案背景】  近年来,江苏省农村特殊教育还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随班就读面广、量大、管理困难,送教上门条件限制流于形式;医教结合发展步伐缓慢,康復训练尚存较大空缺;师资编制人员结构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职称评聘存在瓶颈;教育经费尚显不足,办学规模有待完善和提升。  【具体建议】  1.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不断促进特殊教育转型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应联合残联、民政、医疗等相关部门成立区域特殊教育指导和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