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农村学校德育氛围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青少年作为“社会的人”,生活在社会中而不是“真空”中,其良好品德的形成必然受到社会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这增大了德育工作的难度,对学校德育工作能否取得显著的实效是一考验。弘扬民族传统美德,使之与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结合进行,就成为当前学校德育的紧迫问题。
  【关键词】 学校 德育工作 实效
  
  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质是把一定社会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个人的需要,进而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现实表明:由于经济盛行,社会价值体系发生了剧烈演变,传统道德有所沦丧,拜金主义逐渐腾飞,一些令人震愤、令人担忧的社会丑恶现象时有发生——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犹如股股逆流冲击校园这个圣洁的塑造人类灵魂的殿堂,冲击着学校德育工作。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使之与中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结合进行,就成为当前学校德育的紧迫问题。本人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着眼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挖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强化学校德育意识,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农村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为依托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时,就立足现实,深刻认识到德育现实工作的复杂性,取得实效的艰巨性,同时遵循德育本身的科学规律。
  1.1 “合”——德育工作的合力意识。“合力”:作为物理力学中一个简单的多力并合形成新力的原理,应用到社会学上具有无比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学校是学生生存的一个部分,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深刻的,但又是有限的。为了避免学校教育与学生受到诸如家庭、社会等教育在教育内容、目标上发生冲突、抵触,产生内耗,我们在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的前提下,又要调动家庭、社会各界等积极因素,对学生道德素质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塑造,形成一个立体化、网络化的教育机制。具体措施表现在:①在学校内部环境中建立一个多渠道运用合力的德育机制,使校内形成一个小的“合力运作体系”。例如:学校建立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督促召开德育专题会议、开展学校集会、班团队等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活动,做到组织、时间、人员等落实,形成合力体系。②在学生的生存环境中建立一个能施加有效运行的“大合力”德育机制,以尽可能消除一些社会负面影响。
  1.2 “染”——德育工作的濡染意识。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学校担负着铸炼、塑造学生道德品质的重任,把外在的德育影响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是德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性的关键。良好的德育认识、德育信念是从小事中一点一滴积累升华的,因此,德育工作者要在学生的生存环境中积极运用德育情感原则,要具备濡染意识,把德育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延伸,从细微处见精神,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使学生最终养成良好品德。例如:学校为了营建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德育氛围,开展的美化、绿花、净化校园活动,公共场所张贴中外名人画像、格言,校园绿色艺术、知识长廊以及早上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等活动都能给人美的享受,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诱发学生从爱身边舒适的学习环境升华为爱家乡爱祖国。
  1.3 “久”——德育工作的持久意识。德育工作具有连续性、渗透性、蕴含性强的特点,研究表明: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同他们的道德意识、道德思维发展水平、个性社会化水平密切相关。高尚品德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在于长抓不懈。因此,德育应顺应学生道德评价的发展趋势,有步骤地培养和发展他们的道德能力,从而养成全面、客观、深刻的品质。如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先开展“知我校园、爱我校园、建我校园”系列活动,让学生体会主人翁的含义;接着开展“知我家乡、爱我家乡、建我家乡”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昨天,热爱家乡的今天,展望家乡的明天;再开展“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建我中华”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读介绍文明史的书,了解民族的发展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结构和心理水平,对学生在德育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上都予以周密设计,把德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统筹规划、协调落实,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序列化的德育影响,不搞千篇一律、一个模式的枯燥乏味的活动,真正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2 注重学校德育形式,增强德育工作的活力
  学生精力充沛,感情丰富,容易接受外界的信息,且娱乐兴趣大,不喜欢总是呆板地从事单一的活动。因此,在德育工作形式上就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积极引导,使其能量释放的指向正确。
  2.1 寓德育于兴趣之中——趣味性。兴趣,是对某一事物的强烈追求和热爱,它是求知的前提、向上的指导、成功的前奏。在德育工作中,增添趣味性的内容,就能发人沉思、引人入胜,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寓德育于兴趣之中,要注意调节学生的兴趣,经常给予指导。如有的学生应迷恋某些活动影响了学习,就要帮助他把特殊爱好与学习结合起来,有些学生兴趣分散,就要诱导他以学习为中心发展其他兴趣。
  2.2 寓德育于娱乐之中——娱乐性。健康的娱乐活动,蕴藏着引入积极向上的因素。好的电影,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美与丑、善与恶的识别能力;好的作品,不仅能给人以正确的思想教育,还具有美的魅力,能唤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净化学生的思想情感。寓德育于娱乐之中,形象直观、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可以收到与班校会思想教育殊途同归的效果。
  2.3 寓德育于无形之中——渗透性。德育工作有无形和有形之分,二者互为作用,相得益彰。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谈形势、议生活、摆故事、讲人生等形式,和学生一起回忆过去、正视现在、憧憬未来,于谈笑风生之中,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将生动的哲理,丰富的知识用耳闻目睹的趣事,在学生心理上淡淡地引起、慢慢地渗入、渐渐地深入,使其产生良好的共鸣。寓德育于无形之中,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和谐宽松的气氛中接受知识,领悟道理。
  青少年作为“社会的人”,生活在社会中而不是“真空”中,其良好品德的形成必然受到社会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这增大了德育工作的难度,对学校德育工作能否取得显著的实效是一考验。显然,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免疫力,培养能接受社会考验的人,还应挖掘以下热点问题:克服教育繁多,流于形式的现象;克服搞“花架子”,讲道理空洞无力教育不切实际的形象;克服因循守旧,拘泥于过去的老做法等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应章.增强德育实效性一着棋[N].中国教育报,2000
  2 程胜.学校德育实效性问题探微[J].江西教育科研,2002(4)
  3 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之我见.基础教育参考,2008(1)
其他文献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心中不快,通过作文宣泄,达到心平气和;心中欢喜,通过作文诉说,心情恢复平正;在作文里,可以上天入地,呼风唤雨;可以连接千里,审视古今;可以嬉笑怒骂,痛快淋漓……哪位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作文时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呢?可是,目前学生中,对作文不感兴趣或害怕作文的还是为数不少,究其原因是腹内空空,无从下笔,缺少的是“下锅之米”——作文的素材。有鉴于此,我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对如何引导
期刊
不知不觉在三尺讲台上跋涉了二十五年,随着年龄的渐长,阅历的增多,对教育的敬畏感愈来愈强,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所说:“在学校当了若干年的教师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学生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学生丢脸,也能让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吉诺特的这番话,对我而言,是一种心
期刊
随着形势的发展,教育改革正在全面启动。因为学校要以提高教学质量求生存、求发展,所以老师要不断强化质量意识。下面我就提高教学质量问题来谈以下几点:  1 认真备课,明确目标导向  备课是教学工作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在教师水平、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一定的情况下,备课是教师能否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能否认真备课和善于备课,也是能否迅速提高教学水平的主要环节。教师在备课中要做到两个“吃透”。首先,要吃透教材,在
期刊
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在课堂上用“阳春白雪”嘲笑“下里巴”,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在课堂上用“请同学们看黑板”警醒“乱走神……”,我们开心学生在作文中华丽的语言,无论那是不是学生真的看到的;我们陶醉在学生优异的成绩中,不管是不是语文真的让学生快乐,我们的课堂和教学缺少了什么?是朴实与轻松。还人生以自然,给课堂以真诚,用朴实启发自然,用轻松点燃激情。  [现象一]都是全解惹的祸  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篇
期刊
【摘 要】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学生容易感觉枯燥和乏味,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恰当举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合理运用举例这一教学方法应注意教育性、生活化、趣味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探究式学习 教学方法    举例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无论哪一门课,无论文科还是理科,都离不开举例。恰当、贴切而有说服力的举例,不仅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期刊
【摘 要】 我认为要想改变当前语文教学一元化理解的现象,首先应重视学生的原始体验,调动学生自己思考的主动性,变老师问为学生问。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质疑、敢辩驳,敢于挑战老师,即重点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能力,实现语文教学的多元解读。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走进语文,自我探寻,自我反思,自我提高,促使语文教学走入百花齐放的春天。  【关键词】 原始体验 主动思考 主动质疑 多元解读    新课程教学改革,
期刊
在孩子眼中,妈妈是一堵可以遮风避雨的墙,是充满温暖和安全的港湾,在学生心中,老师是宽阔无边的天空,是缕缕柔和的阳光……在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岁月中,我努力用自己的爱心为孩子们的心灵撑起一片晴空,让娇美的花朵在阳光中灿烂地盛开。做一名好的班主任,做一名让学生喜欢、家长欢迎的班主任一直是我多年的追求,在十多年的班主任经历中,我渐渐发现,做一名艺术的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中多讲讲艺术,是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的桥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脑多媒体在现代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多媒体的运用,使我们的课堂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音乐课堂,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增加了现代化的气息,增加了课堂信息量,为教师提供了灵活,丰富的教学选择,音乐课犹如锦上添花,越发精彩。电脑多媒体的运用,对优化音乐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情境,能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显得十分重要。  1 用数学发展史,创设情境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值得人们回味的史实,以数学发展史创设情境,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还可以开
期刊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生的学习由形象思维主导,因此,要使学生成功地从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就需要有一座能使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桥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担当起了桥梁的作用。它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时空观,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儿童能力的整体发展和智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