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省新兴县 527400
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探讨了施工现场优化管理的各项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
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完成施工任务、保障工程质量、实现企业效益的基础。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施工企业需要通过“外拓市场、苦练内功”来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而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优化现场管理是“苦练内功”的关键举措。如今,建筑施工技术发展很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如果施工企业不重视技术升级和技术管理,必然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中心环节,各项专业管理成果最终都会通过现场管理反映出来,因此加强和优化现场管理既是施工企业的基本功课,更是施工企业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的根本体现。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发展与应用
1.1 地基基础技术
随着高层、大型建筑的大量兴建,地基基础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和长足进步,目前深基坑支护与降水技术、建筑桩基技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组合内支撑技术、逆作法施工技术等都已在建筑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以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为例,由于单纯土钉墙对变形控制能力较差,近年来较多地将土钉墙与止水帷幕、预应力锚杆、微型桩等进行复合,极大地改善了单纯土钉墙的不足,而且一定条件可以取代地下连续墙,支护费用与工期都可显著减少。某32层住宅工程选用土钉墙与旋喷桩止水帷幕、预应力锚杆复合支护方案(如图1所示),比钢板桩支护、深井降水、混凝土墙方案节省造价15%以上,缩短工期40d多[1]。可见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1.2 混凝土相关技术
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占有统治性地位,因此混凝土及其相关技术历来受到高度重视,目前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高强钢筋技术、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组拼大模板技术、液压爬升模板技术等应用渐广。混凝土技术内容非常丰富,下面介绍一个利用后浇带模板技术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应用。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常采用墙、柱、板整层一次浇筑,由于混凝土泵送、振捣时会将振动传递到模板内已初凝的混凝土,对混凝土内部结构产生破坏作用,在后期固化时形成无法愈合的裂缝。为了阻断振动在模板与模架中传播,可以利用早拆模板支撑头,将梁板模板及支撑架在后浇带处断开,后浇带两侧采用独立的模板体系,从而实现减少振动传播[2]。图2为后浇带两侧模板体系与早拆支撑头图示。
1.3防水技术
目前,建筑防水技术和材料发展较快,新型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密封材料用量越来越大,预备注浆系统接缝防水技术、遇水膨胀止水胶技术等也得到应用。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水仍存在较多问题,许多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的系统出现开裂、渗漏、脱落问题,影响保温系统的使用寿命。外墙节点部位是最容易出现开裂渗漏的部分,因此节点施工就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图3是空调管道穿墙洞口处理示意图。施工时预留套管长度应较外保温系统安装后的厚度稍大,并由里向外倾斜3°左右,管口周围应预压密封带处理[3]。若洞口是在保温材料施工完毕后开钻的,则应从墙外侧向里钻孔并保持同样的倾斜度。
1.4 绿色施工技术
传统施工技术留给人以噪、尘、脏、乱的不良印象,绿色施工技术秉承“清洁生产”、“物质减量化”、“能源循环利用”等绿色理念,努力贯彻“四节一环保”措施——节能、节材、节地、节水和环保。在建筑施工中,节能途径很多,如加强用电量监控、安装监测电表、建立节电台帐;采用节能灯具和自控开关;利用太阳能取暖供热等。节材措施就更多了,如合理采购、垃圾减量化、循环利用材料等,优化施工工艺,减少材料浪费,短、废料合理利用,可有效节约钢材、混凝土和木材。合理安排施工用地,优化施工技术措施,动态管理现场,可节约用地。节水的关键是合理配置供排水系统、监测用水、废水回收利用、收集自然降水等。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措施
2.1 施工现场管理的原则
现场管理应遵循科学合理、经济有效、标准规范的原则。科学合理是为了提高现场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施工安全、有序、高效地进行。企业项目管理目标是在保证施工工期与质量前提下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因此力求以最小投入产生最大收获,通过精打细算降低施工成本。现代管理讲究秩序和规范,作业标准化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和提高施工效率。
2.2 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措施
由于建筑工程产品单件性与多样性特点,建筑施工对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因此技术工作在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地位愈加重要。技术管理的中心任务是紧扣施工技术文件与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工作,围绕施工过程的组织、协调、指挥、控制和督查等环节,严肃认真地进行开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优化施工平面布置及作业流程,做好设计变更、技术复核与技术交底工作;贯彻施工调度与施工日志制度,做好施工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强化技术档案管理;加强企业定额与施工工法工作,完善质量检验与验收交接程序;坚持施工技术负责制,加强施工现场技术工作的督查与控制。
2.3 施工现场生产要素管理措施
人力资源、材料和机械设备是施工现场的三大生产要素。人力资源由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线工人、服务人员及其他人员所组成,各类人员经过优化组合并在工程建设中的发挥出最佳潜能,将有利于工程质量的形成和样板工程的创建,应着重人性化管理与激励机制相结合,通过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加强岗位培训、建立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实现人力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建筑材料是形成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材料质量不合格无法保证工程质量达标。材料管理应重点控制采购、使用和发放三个环节,落实材料计划、保障材料供应、抓好材料使用工程管理是材料管理的主要任务。机械设备已成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能力的重要体现,应合理选用设备,提高设备的组织管理水平,落实定人、定机、定岗制度,正确维护、保养和使用设备,充分发挥设备效益。
2.4 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管理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针的“安全第一”,应通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完善施工安全措施来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重点是完善质量体系、严格按图施工、遵守规范、标准化施工、贯彻“三检”制度等。
3 结语
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必须重视施工技术的应用和更新,同时还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只有将人、技术与经济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加有效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参考文献:
[1] 温艳芳,宁连旺. 复合土钉墙深基坑支护技术经济研究[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3(9):68-70.
[2] 崔荣强,贺基杰,赵芳芳,等. 梁板后浇带模板断开早拆施工技术[J]. 建筑技术,2013,44(8):695-698.
[3] 任平,成时亮,李国干.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防水处理分析[J]. 中国建筑防水,2013(21):40-42.
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探讨了施工现场优化管理的各项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
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完成施工任务、保障工程质量、实现企业效益的基础。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施工企业需要通过“外拓市场、苦练内功”来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而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优化现场管理是“苦练内功”的关键举措。如今,建筑施工技术发展很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如果施工企业不重视技术升级和技术管理,必然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中心环节,各项专业管理成果最终都会通过现场管理反映出来,因此加强和优化现场管理既是施工企业的基本功课,更是施工企业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的根本体现。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发展与应用
1.1 地基基础技术
随着高层、大型建筑的大量兴建,地基基础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和长足进步,目前深基坑支护与降水技术、建筑桩基技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组合内支撑技术、逆作法施工技术等都已在建筑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以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为例,由于单纯土钉墙对变形控制能力较差,近年来较多地将土钉墙与止水帷幕、预应力锚杆、微型桩等进行复合,极大地改善了单纯土钉墙的不足,而且一定条件可以取代地下连续墙,支护费用与工期都可显著减少。某32层住宅工程选用土钉墙与旋喷桩止水帷幕、预应力锚杆复合支护方案(如图1所示),比钢板桩支护、深井降水、混凝土墙方案节省造价15%以上,缩短工期40d多[1]。可见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1.2 混凝土相关技术
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占有统治性地位,因此混凝土及其相关技术历来受到高度重视,目前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高强钢筋技术、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组拼大模板技术、液压爬升模板技术等应用渐广。混凝土技术内容非常丰富,下面介绍一个利用后浇带模板技术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应用。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常采用墙、柱、板整层一次浇筑,由于混凝土泵送、振捣时会将振动传递到模板内已初凝的混凝土,对混凝土内部结构产生破坏作用,在后期固化时形成无法愈合的裂缝。为了阻断振动在模板与模架中传播,可以利用早拆模板支撑头,将梁板模板及支撑架在后浇带处断开,后浇带两侧采用独立的模板体系,从而实现减少振动传播[2]。图2为后浇带两侧模板体系与早拆支撑头图示。
1.3防水技术
目前,建筑防水技术和材料发展较快,新型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密封材料用量越来越大,预备注浆系统接缝防水技术、遇水膨胀止水胶技术等也得到应用。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水仍存在较多问题,许多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的系统出现开裂、渗漏、脱落问题,影响保温系统的使用寿命。外墙节点部位是最容易出现开裂渗漏的部分,因此节点施工就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图3是空调管道穿墙洞口处理示意图。施工时预留套管长度应较外保温系统安装后的厚度稍大,并由里向外倾斜3°左右,管口周围应预压密封带处理[3]。若洞口是在保温材料施工完毕后开钻的,则应从墙外侧向里钻孔并保持同样的倾斜度。
1.4 绿色施工技术
传统施工技术留给人以噪、尘、脏、乱的不良印象,绿色施工技术秉承“清洁生产”、“物质减量化”、“能源循环利用”等绿色理念,努力贯彻“四节一环保”措施——节能、节材、节地、节水和环保。在建筑施工中,节能途径很多,如加强用电量监控、安装监测电表、建立节电台帐;采用节能灯具和自控开关;利用太阳能取暖供热等。节材措施就更多了,如合理采购、垃圾减量化、循环利用材料等,优化施工工艺,减少材料浪费,短、废料合理利用,可有效节约钢材、混凝土和木材。合理安排施工用地,优化施工技术措施,动态管理现场,可节约用地。节水的关键是合理配置供排水系统、监测用水、废水回收利用、收集自然降水等。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措施
2.1 施工现场管理的原则
现场管理应遵循科学合理、经济有效、标准规范的原则。科学合理是为了提高现场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施工安全、有序、高效地进行。企业项目管理目标是在保证施工工期与质量前提下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因此力求以最小投入产生最大收获,通过精打细算降低施工成本。现代管理讲究秩序和规范,作业标准化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和提高施工效率。
2.2 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措施
由于建筑工程产品单件性与多样性特点,建筑施工对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因此技术工作在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地位愈加重要。技术管理的中心任务是紧扣施工技术文件与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工作,围绕施工过程的组织、协调、指挥、控制和督查等环节,严肃认真地进行开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优化施工平面布置及作业流程,做好设计变更、技术复核与技术交底工作;贯彻施工调度与施工日志制度,做好施工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强化技术档案管理;加强企业定额与施工工法工作,完善质量检验与验收交接程序;坚持施工技术负责制,加强施工现场技术工作的督查与控制。
2.3 施工现场生产要素管理措施
人力资源、材料和机械设备是施工现场的三大生产要素。人力资源由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线工人、服务人员及其他人员所组成,各类人员经过优化组合并在工程建设中的发挥出最佳潜能,将有利于工程质量的形成和样板工程的创建,应着重人性化管理与激励机制相结合,通过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加强岗位培训、建立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实现人力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建筑材料是形成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材料质量不合格无法保证工程质量达标。材料管理应重点控制采购、使用和发放三个环节,落实材料计划、保障材料供应、抓好材料使用工程管理是材料管理的主要任务。机械设备已成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能力的重要体现,应合理选用设备,提高设备的组织管理水平,落实定人、定机、定岗制度,正确维护、保养和使用设备,充分发挥设备效益。
2.4 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管理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针的“安全第一”,应通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完善施工安全措施来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重点是完善质量体系、严格按图施工、遵守规范、标准化施工、贯彻“三检”制度等。
3 结语
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必须重视施工技术的应用和更新,同时还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只有将人、技术与经济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加有效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参考文献:
[1] 温艳芳,宁连旺. 复合土钉墙深基坑支护技术经济研究[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3(9):68-70.
[2] 崔荣强,贺基杰,赵芳芳,等. 梁板后浇带模板断开早拆施工技术[J]. 建筑技术,2013,44(8):695-698.
[3] 任平,成时亮,李国干.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防水处理分析[J]. 中国建筑防水,2013(2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