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销:你的品牌“销”出去了吗?

来源 :财经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l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促销活动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体品牌力提升
  


  
  “尴尬”的促销
  一个合作伙伴向我“诉说”他们一场貌似成功的促销案例。他负责的某知名童装品牌进行了一次现场促销。促销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小孩子与父母的争相围观,数不清的观众向他们索要宣传单。促销活动结束时,大家感觉这次促销活动非常成功。于是,接下来他们又在很多热闹场所复制了同样形式的促销活动,反应依然强烈。事隔两个月后,促销的后遗症显现出来,重新回头审视这场表面风光的促销时,他的语气显得并不轻松。两个月后,他发现他们辛辛苦苦辗转巡回的促销活动是“捡起芝麻丢了西瓜”的赔本买卖。在他们做促销活动的时间,本地一家针对儿童与家庭且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台正策划进行着一个全新的专题节目,该节目以新颖的选题策划、精良的内容制作迅速攫取了市民特别是儿童与年轻父母的眼球。如果他将做促销的所有费用投向该电视台,与其紧密合作将品牌融入到节目之中,所取得的广泛传播收益将远远大于促销活动。
  这个简单的促销案例其实对我们企业品牌管理者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单就促销活动本身的现场反应效果看无疑是成功的。然而同样的费用投入,电视台可以高效地覆盖整个面,而促销活动却只能局部攻破一个个单一的点,而且相比电视台的合作投放,促销活动在费用成本、人员成本等方面牵扯了企业过多的精力,使品牌管理者很难有闲暇的时间考虑更有意义、更高回报的传播渠道。
  
  十字路口的“徘徊”
  大多数时候,品牌管理者往往会面临着抉择的局面:在某一个时机是媒介投放更有效还是促销活动,甚或仅仅只是做个新闻发布会,通过媒体宣传更有效。管理者常常会感到,做品牌就好像孤军深入了一片无穷无尽的“沼泽地”,看上去绿草茵茵一片太平,可稍不小心就会陷入无底深渊。特别是当面临着一个创意奇妙的促销活动诱惑时,管理者更是难以把握住其中的分寸。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效果,但哪种选择才是最切合当前品牌实际,并且是品牌最需要的呢?
  品牌管理者往往会在这个充满诱惑的十字路口“徘徊”与“抉择”。这是真正考验品牌管理者水准的时候。称职与不称职的管理者,在面临十字路口的艰难抉择与创意奇妙的促销方案诱惑时,会走向三种截然不同的命运之途。一部分人选择放弃,不理不睬,继续按照自己的老方子活;一部分人选择大胆尝试,结果却是一次看似风光的亏本促销,徒然浪费了大量的活动费用与机会成本;一部分人因尝试正确走向了成功,活动反映良好,品牌力短期内较硬广与软文等有更显著的提升。
  
  技术性促销失误
  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命运疏途?重要原因就是对促销与品牌力提升的理解。大多数失败的促销活动,原因是非常显性的,在现实中存在着许多的技术性促销失误,如促销时间的安排、促销定位等。在时间、地点、形式与参与促销产品策划上的错误而引致的促销失败案例它们不但对品牌无益,相反还会对企业品牌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而时间、地点与活动形式选择上的失误,则会让企业的促销活动在实际执行效果上大打折扣。时间与地点错误会让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绝好时机擦肩而过,活动形式错误就会让企业在执行中左右为难。很多有过失败促销经验的管理者发现,大量的促销活动之所以效果不好,往往是促销形式上出现了问题,在促销执行环节的设计上考虑得不够细致,结果执行时出现差错,想要亡羊补牢却为时已晚。
  
  做策略正确的促销
  德鲁克曾专门告诫管理者:相比于“正确的做事”,管理者更应该思考“做正确的事”。如果一开始就选错方向,无论选取的路径如何深思熟虑,都将是南辕北辙,事倍功半。
  在企业常规的三大传播活动中,相比媒介投放与媒体炒作,活动类(促销活动、大型主题活动)的操作执行难度所牵涉的人员、宣传物料、时间周期、场地资源等是最大的,所取得的效果也不如硬广与软文会在短时间内较大范围内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个称职的品牌管理者,应该很清醒地认识到促销仅仅只是一种品牌传播工具,活动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体品牌力提升。品牌管理者所要做的,就是在某一个具体的时间与地点,针对某一具体的品牌,选择最高效率、最高回报的传播工具,进行最有效率的品牌力提升。如果在某一个恰当的时机,管理者发现,选择促销是最高效的沟通方式,那么为之费心费力所进行的促销,起码就是一次策略正确的活动了。
  实际操作时,促销活动与大型主题活动往往会安排在淡季结合媒体炒作进行,以保持品牌线上线下的鲜活度。旺季来临时,企业有时也会想到利用主题活动与促销活动制造新的卖点,吸引更多人来尝试与购买。但这种反常规的操作,必须遵循两个重要的前提:一、管理者认为旺季时分与竞争对手比较,本品牌的卖点不够有吸引力,需要借助活动制造一些有吸引力的卖点;二、企业有多余的人手、预算、场地、产品资源等用来做费事的活动。
  
  整体品牌协同思考
  一个真正完美的促销活动,中间每一环节的衔接与配合都会异常缜密。在事情没做之前,品牌管理者很难估量一次促销活动的成败与否。很多品牌管理者思考促销活动时,仅仅是在关注促销活动是否易于执行的技术性细节,并没有将促销活动放大到企业品牌运营的整体策略角度考虑——横向来看,将促销活动与各传播工具效率、各职能部门配合能力协同思考;纵向来看,将促销活动与整体品牌调性、年度品牌目标与预算、阶段品牌策略规划与实施步骤、下阶段的品牌策略延续结合在一起思考。在这种状况下,效果就可想而知。
  促销作为一种传播行为,它可以向消费者传递品牌特有的行为方式与个性,应考虑与品牌协同思考。越是规范的品牌,越是会注意策略整体的协同思考,他们讲究的是章法,有条不紊的出牌,不会因外界突如其来的诱惑而改变自己既定的路数。这是大企业品牌管理者特有的气度。中小型企业的品牌管理者,那种投机性、钻营性、随意性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总是在患得患失,没有既定的原则。对于一些好的促销活动设想,不做怕错过了大好良机,做又怕兵败滑铁卢。
  这是大多数不规范企业品牌管理者的切肤之痛。操作规范的大品牌每一次促销活动,都可以保证是对品牌力提升最大效率的积累,但不规范的中小品牌很难做到。他们缺乏将品牌系统规范化操作的能力与人才,也缺乏规范运作、按既定计划行事的企业文化。
  
  绝不可低估的促销
  一旦促销活动所传递的品牌个性阴晴不定,管理者就别想指望消费者会对品牌有一个清晰鲜明的认知。在整体策略不明的前提下,促销活动做得越多,犯错误的几率就会越大。混沌状态下的品牌管理,表面上看是处处为着节省品牌传播成本,实际上从长远来看,却是最浪费传播成本的。
  


  品牌打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的先难后易的过程。最开始的时候,管理者要在策略统一下不断用各种手段强化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独特形象与鲜明个性,到达一定阶段,当消费者形成惯性思维时,品牌打造就会变得轻松起来。品牌所有的行为都会被消费者认为是独具个性、不可复制的。因而绝不要低估一次促销活动在整体品牌力提升策略上的重要性,在促销活动的时机未成熟之前,一定不要投机性的冒然行事,以免给品牌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好的促销活动,让顾客尝试接触自己的产品与品牌,很可能会同时播下“口碑传播”的种子。
  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产品本身存在着不可原谅的缺陷,仓促上马的促销活动,很可能会给一个尚待完善的新品牌或新产品带来灭顶之灾,因为不愉快的品牌体验同样会引发逆向负面的“口碑传播”。
  某种程度而言,思考促销,其实是在思考品牌力。管理者必须非常明了他所负责品牌的整体定位、调性与策略规划,然后才能更清晰地认识促销活动本身。
  作为一种传播工具,促销活动的使用场合与出现时机是有很大限制的,它所针对的是已知晓品牌、却又在犹豫不决购买考虑中挣扎的人群。促销所肩负的重任就是再添把火,或是价格刺激,或是制造些激动人心的卖点与若干购买理由,促动这部分人群尽快决策。在正确的策略协同下,只要再对促销活动技术层面的创意与执行加以更细化的考虑,那么这种促销定会对整体品牌力有一记漂亮的提升。
  责任编辑:宰守鹏
其他文献
是什么扼杀了我们的才能?真的是公司政治么,还是我们没有理解?要培养领导力,我们应该具有面对公司政治的智慧,而这种智慧并非虚伪的智慧,它是有一种真诚的    孔子当年曾谆谆告诫弟子:“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即是说,不要担心没有自己的位子,而要担心自己凭什么坐稳那个位子。所以有没有位子并不是最重要,如何做稳,凭什么做稳才是重要的。就仿佛一个有领导标签的人,手中空空终归是要被扫地出门的,所以但凡走上了C
期刊
新年伊始,盘点2006年的互联网,有喜有忧。与往年的火爆相比,似乎忧大于喜。失去了VC们的青睐,业内风波不断,官司不断。  百度赢了官司,带来的却是更深的忧虑。谁来在互联网上保护知识产权?谁该为侵权行为买单?  二“虎”之争赢了眼球,却无助于流氓软件泛滥问题的解决。谁来保护网民的权利?谁来规范日益失控的互联网?  博客火了,又迅速的冷了,web2.0的出路在哪里?  狂炒一个体育解说员的离职,一个
期刊
去年11月举办的为期9天的第九届北京国际车展使北京成为全球汽车业巨头关注的焦点——几乎所有全球知名的汽车厂商,都派出了代表前来参展。  而1500家参展企业的豪华阵容,也使得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捉襟见肘”,在启用了二楼的展览场地后,国展提供的展出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的饱和量,但仍“入不敷出”——观众流量比2004年第八届北京车展(46万人次)增加了约50%,平均每天超过了6万人次,双休日则近10万人
期刊
2006年10月28日,家乐福在中国的第84家大卖场、第一家郊区店正式落户北京通州,家乐福通州店遂成为其在全球第1000家大卖场。      2006年10月28日,家乐福在中国的第84家大卖场、第一家郊区店正式落户北京通州,家乐福通州店遂成为其在全球第1000家大卖场。  至此,家乐福在中国的门店数超过了沃尔玛,一时间风光无俩。而家乐福在中国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6年
期刊
翻译/苑 辉    在各种“突破性”的管理方式中,其根本还是遵循一定的思路实现创新,而其核心还是实用    这个时代是突破的时代!   研究表明,很多人花很多时间寻找新理念,这些人是新理念的寻求者。这些人不会让新近出现的新理念轻易溜走。这些人看起来有些神经质,甚至有些发狂,但他们寻求的新理念对整个组织是有好处的。这些人通常在公司做些小范围的试验。这个时代,是在管理上寻找突破的时候了,这种突破是全方
期刊
大众化的营销模式已经逐渐成为明日黄花,分众营销将逐渐成为国内市场营销领域的主流    分众营销就是将目标消费群体进行明确细分,锁定特定的目标消费群,然后推出这一群体最需要的细分产品,并以特定的价格,通过特定的渠道和传播、促销方式进行差异化营销的精确营销手段。分众营销在概念上有两个核心要点:一是不要幻想把产品卖给所有的人;二是要对目标消费者了如指掌,并让每个目标消费者都感到自己与众不同。     分
期刊
梅花味精由隐性冠军成为明星企业的转型,依靠的是什么?如何实现企业价值的转型?    一个在欧美国家成功抢占了日本产品市场份额的中国企业,如何在国内收复日韩品牌占领的高端市场?一个作为世界500强食品与商贸企业的直接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隐性冠军”企业,如何实现从隐型变成明星的企业转型?  梅花味精集团创立于1994年,前身是调味品及商贸代理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成为一家以味精、调味品、淀粉等10余
期刊
2006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纷纷登陆世界资本市场的舞台展露本色,屡创新高;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资本在市场上加速流通,资本流通的加速又催生了许多新的财富神话。  2006年,注定是一个充满亢奋与激情的一年。因为很多理由让我们相信2006是一个资本年。  世界大中华区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顾问及投资机构清科集团最新推出的一系列报告为我们诠释了2006年中国资本市场的
期刊
1998年,逆境中的三星凭借什么策略短短几年实现“超日赶美”呢?    快速尾随战略不同于先发战略,也有别于后发战略。快速尾随战略是等待主导设计开始显现之际,快速跟进成为它的一部分(也就是帮助创立主导设计)。采取快速尾随战略并非是一种别出心裁的无为而治。快速尾随者必须跟任何先发者一样做好充分准备——它们必须事先掌握新技术,并且必须具备产品设计、一整套制造与分销计划以及营销战略。事实上,它们必须做到
期刊
商场风云变幻莫测,危机永远无处不在,谁也不知道,一个不小心,某个记者的报道,某个什么调查报告,甚至是某个消费者的无意发现,将会使久负盛名的企业深陷舆论漩涡,难以自拔。于是,危机管理,成为企业的必修课。但毫无疑问,危机管理是舶来品,外国的教案,西方专家的金口玉言,被奉为经典。这样的经典被无数企业高层熟读于品,烂记于心,然而当危机猝然来临,国外的经典却屡屡失效……      行走在危机的丛林中  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