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在路上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heng0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所学校的办学品位在文化,一个校长的管理品位也在文化”,文化丰富教育内涵,文化提升教育品质。三十年的教育管理实践、思考,悟出了我的教育之道:教育就是打造风景,教育就要营造氛围,教育就像播种庄稼。
  教育就是打造风景
  教育其实就是一个发现美、分享美、创造美的过程。“美”即“风景”,所以教育就是打造风景。风景是美丽的,风景是人人喜欢欣赏的,风景是可以润心养人的。
  我有个习惯,就是每天坚持早上站在校门口迎候我们的老师学生。有人问,天天如此,累不累?但我觉得这是一种享受,因为在一中,“每一棵树都有它的风姿,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风采”。用这种心态来做教育,面对的就都是一道道风景。如果每一个教师都能把每一个学生作为心中的一道风景来“欣赏”,那我们不就是达到了教育的高境界了吗?
  2014年常熟严格执行“零择校”。作为常熟的热点初中,我校不仅少了那些优秀的择校生,而且还接纳了100位新市民子女。面对生源的变化,有些教师起初有点不习惯,但我是这样认识的:教育就是行善积德做好事。关心、教育好这样的孩子,意义更大,功德也更大。因为这些孩子更需要温暖,更需接受优质教育。对这些孩子我们还要倍加关爱、倍加珍惜。我们要珍惜的并不仅仅是对学生结果的期盼,更是对这些孩子教育过程的褒爱。孩子们是来求学、求好的,是来开花的。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她们开花的季节,都能在一中盛开出美丽的花朵,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的爱心和责任呵护好这些花蕾,耐心守望她们成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教育就要营造氛围
  教育要做什么?行走在教育实践的漫漫征途中,我体悟到:好的教育就是“营造氛围”,好的氛围才能打造出成功的教育!我们要营造的这个氛围就是文化,学校文化才是教育的核心价值。我们要把学校营造成真正的文化栖息地。
  近几年,我校在推进校安工程改造过程中跟进了学校文化建设,“诚敬奠基人生”的文化石,高端大气的院士廊,还有“虚中乐善致志远”“百年梧桐百年梦”“学海无涯成方圆”等校园十景。“学海无涯”是王淦昌为我校七十周年校庆的题词,也是我校学生勤奋学习的座右铭。或许我们还没能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但一中人正努力在让每一个地方都有话说。
  校园内琴川水的灵动,催生了我们的教育主张:学校教育要以“活动为中心”,教育要生动,就得多活动,喜欢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学生的活力是动出来的,学校的活力也是动出来的。“好心情”从“活动”中来,“好方法”“好习惯”也从活动中来。
  1.画信活动。“和舟”画信社团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孩子们的画信累加起来已近十万张,学生们用画信的形式描绘着美丽的校园、美丽的家乡和美好的梦想。龙年画龙,马年画马,近几天,孩子们高兴地在画“喜羊羊”以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2.创新课堂。作为学校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我们拓展课堂,创新课堂:樱花树下的写生,西城楼阁上的歌声,博物馆里讲历史,曾园、赵园里上语文……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课程资源,把课堂激活了,也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到极致。
  3.红毯盛典。每年的毕业典礼上,我们为即将毕业的学生铺上象征喜庆与荣耀的大红地毯,让每一个孩子带着老师的祝福、带着青春的梦想走向美好未来。迈上红地毯的那一刻,他们犹如闪耀的明星,享受着母校赋予他们的无限荣光,内心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4.金秋书市。学校把每年11月定为书香校园月,主题为“让书香浸润我们的心田”,举办“金秋书市”。这一天,孩子们把家中好书拿到学校,与人分享。活动中,学生学会了沟通,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这不仅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也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肯定,成为常熟市“读书节”的品牌节目。
  如果说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了孩子们的好心情,那么富有品位的校本培训,则为教师发展搭建了成长的平台。学校依托常熟理工学院,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建立了教师的成长机制,组织了许多富有个性和成效的校本培训活动。
  1.开设“三味”讲堂。通过请专家、教授指导,丰厚教师的理论底气,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辅导“思维导图”,苏州大学专家讲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三味”讲堂上,我们更有教师们教育心得和智慧的分享。“三味”讲堂,提升了教师的教育“韵味”。
  2.搭建“三市一中共享智慧”平台。我们与张家港、太仓成立“一中联盟”,每学期组织教师同课异构,共放精彩,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新的平台。
  3.每年的教师节,我们更是营造出争先创优的浓浓氛围。“我与一中共奋进”“我的教育幸福”“因为有梦,所以美丽”等主题活动,“教师之歌”“班主任之歌”的征集评选,以及“优秀一中人”“校级名教师”“年度感动人物”“最美一中人”的评比,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幸福感。
  教育就像播种庄稼
  教育似农业,孩子像庄稼,我们做教育就要像种庄稼一样:遵循规律,敬畏生命,辛勤耕耘,耐心守望。
  1.每学年的开学典礼上,我们总会和学生齐读《幸福宣言》,为孩子们播下幸福、快乐的种子。
  2.青春仪式上,我们请“江苏的张海迪”——常熟女孩钱敏丹讲述她“活着的一百个理由”,用她身残志坚的感人事例激励孩子,为孩子们播下坚强、勇敢的种子。
  4.请著名校友进课堂,与院士面对面,聆听教授、科学家的成长故事,为孩子们播下梦想的种子。有听老校友郑韶昌讲航天故事,有老校长陈旭轮孙女、留德博士、计算机专家陈蔚云讲“我的爷爷、我的母校”,有举办校友个人画展等特色活动。
  5.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我们能在首届“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决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是因为我校三年坚持经典诵读,通过以点带面,全面推广,在全校形成了“诵读中华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的氛围。初一读《弟子规》,初二读《孝经》,初三读《道德经》。早上各班自行组织读,下午上课前5分钟随着校园广播《高山流水》的古典乐曲,全校学生诵读经典名篇。孩子们读出了智慧、读出了灵感、读出了精气神。
  我们还用“一中好少年”“诚信之星”“孝顺之星”“才艺之星”等评比激励学生,在每个孩子心底播下真善美的种子。
  这几年的风景打造、氛围营造、庄稼播种,在我校开出了鲜花、结出了硕果。我校获得了“苏州市首批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先进学校”“苏州市行风建设群众满意示范学校”“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文化建设,我们在路上,我们在努力,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作者为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中学校长)
其他文献
学校名片  江苏省仪征市金升外国语实验学校坚持“让师生拥有展示自己的舞台”的办学理念,培育“规范、诚信、责任、自信”的未来公民。学校围绕“师生共成长,科研促发展”,推进教科研工作,打造学生喜欢的课堂,开展了“初中学校‘任务型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教师研究编写《导学一体案》,每月一次课改研讨,每周骨干教师课改展示,每位教师课堂达标,定期邀请专家指导,让学生体验收获知识和形成能力的过程,培养了学
期刊
【摘 要】在“任务型导学”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对教材进行重组,编制由一个或一系列活动“任务”组成的“导学案”,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活动“任务”的过程中自然达成学习目标,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关键词】“任务型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牛津初中英语》 英语阅读教学  当前很多英语教师的阅读教学模式还是停留在讲解单词、逐句逐段翻译句子、让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上。在这种教学
期刊
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趣味物理实验》是一本物理小实验全集。世界趣味科学的奠基人、苏联著名科普作家别莱利曼根据日常生活中的众多现象,精选了大量的简单有趣且易动手的实验,并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它们背后不寻常的科学道理,为读者奉献了一场妙趣横生的物理知识盛宴。这些小实验能加强读者的动手能力,激发读者对物理学的兴趣,并能培养读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物理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对于生命教育的认识和研究似乎成了一种潮流,构建生命化课堂也成了学术界的热点话题,思品课堂也不例外。但分析发现,研究和实践生命化课堂教学存在着概念混同、内容雷同、方法等同等问题。文章在初步厘清生命课堂和生命化课堂两个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对《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解,就思品生命化课堂的构建,从宏观上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生命课堂 生命化课堂 思想品德 课程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所谓的“有用的教育”,亦即功利化的教育,却依然充斥于中小学教育的每一个角落。这既是教育的不幸,也是社会的悲哀。追求功利化的教育,孩子们学到的是功利、浮躁,损害的是学生的发展,不能为学生的人生幸福奠基。笔者提出追求“无用的教育”,旨在探寻教育的价值,寻找在当今教育形势下克服教育浮躁与功利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无用的教育 有用的教育 思考  近来参
期刊
策划人语  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它由教师、学生、教学事件和环境等组成,与自然生态相比,课堂是一种特殊的生态。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之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使课堂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生态化的课堂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发挥着滋养、环境参照、动力促进和制度规范等生态功能。本期,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课堂生态”这一话题。  关于课堂,有很多不同的理解角度,比如教育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还有人把课堂
期刊
【摘 要】课堂是有限的,但由此带给学生的思考却是无限的。教师应当在课堂结尾处实现对课内知识的拓展,并使之成为学生课后进一步阅读的起点。只有这样,才能凸显语文课程的深入性和广阔性。  【关键词】语文课堂 结尾 拓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高效的课堂应该以课内知
期刊
通常,一个新生事物总是为解决新问题而诞生,以能解决真问题而得以存在。那么,微课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微即是小,微课就是微课程的简称。据微课的拥趸介绍,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是继班级授课制以后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变革,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重构。教师在数字平台上提供以微课视频为主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前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对学习资源的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等活动。学生
期刊
看到央视新闻节目《走基层》专题的栏目语“为了你,读懂你,走近你,依靠你”,不禁让笔者联想到我们的课堂教学:这里的“你”不正是我们的上帝——学生吗?“为了你”,揭示了教育的终极目标,“走近你、读懂你、依靠你”,则谙合了教育教学的理念、方法与手段。细细品味,这四句话不正体现我们所提倡的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吗?  一、为了你——教育的终极目标  广义说,“为了你”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不少学校在校
期刊
策划人语  2014年12月26日—27日,为期两天的第七届江苏省初中校长论坛在常熟市第一中学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500多位初中校长和教师围绕“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内涵发展”这一主题,聆听专家报告,参与论坛交流和沙龙讨论,观摩优质课,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交流思想,碰撞智慧。本期,编者约请与会的部分专家和校长围绕初中学校文化建设撰文讨论,敬请关注。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对话”的解释是“两个或更多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