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hunguang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加强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创造力. 但小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及认识能力,动手操作、实践探索都同“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学习存在一定距离. 实际教学中,收效甚微. 因此,我们要重视变被动听讲到一起动手、共同参与,亲身操作. 多种形式的操作能使视觉、触觉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其内化功能,以丰富空间观念,提高教学实效.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组织一个有效的操作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呢?笔者携同校教研组借鉴《圆的初步认识》一课采用“同课异构”,对动手操作如何引领空间图形教学做以下几方面探究:
  一、实践结果的反馈——让空间想象更深入
  反馈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既是一个学习活动的结束,也是新一个学习活动的开始. 影响教学结果的诸多因素在反馈的过程中得到调整、改正和加强,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这积极促进了教与学的良好循环,收到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案例1
  师:你能用什么方法画圆呢?
  生:圆规画,硬币、茶杯盖拓圆……
  师:我们可以用身边很多的材料来画圆,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内镂空三角板、回形针、橡皮筋、可以选择三种材料的任意一种和两支铅笔来画圆,
  学生同桌合作动手,试画一个标准的圆,比一比谁画的圆.
  在学生画好后,展示同学们的作品.
  师(拿一幅画得较标准的和一幅画得不标准的)比较一下,你们认为哪幅画得好看呢?师:请大家猜猜,画得不好看的圆的所有半径都相等吗?
  师:画得好看的圆呢?
  让学生理解圆规画圆是利用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特征,也就是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一原理画圆的.
  案例2
  1. 师生交流
  师:三角板、回形针、绳子画圆时有什么相同的?
  生:用来支撑两端的铅笔要尽量绷紧.
  ……
  师:为什么绷紧?
  师:橡皮筋为什么不能画圆?
  生:橡皮筋的伸缩太厉害了,控制不了.
  ……
  生:我可以把橡皮筋捆住两支铅笔,再掰开来画.
  师:(表扬)真聪明,其实你已经发明了一件划时代意义的专用画圆工具—圆规.
  2. 初步体会圆的特征
  两支铅笔各起了什么作用?(固定点,画)
  刚刚那些工具呢?(确定长短)
  3. 教师展示圆规并示范画圆
  认识圆规各部分与先前几样材料、两支铅笔的功能一一对应.
  师:圆规的各部件是刚才的材料的哪部分组成的,解决了什么难题?
  生:尖尖的铁针能固定位置. (引出 “圆心”)
  生:尖尖的铁针和铅笔芯之间距离越大,画的圆就越大. (引出“半径”)
  师:圆规画圆先进在哪里(边画边比较)
  4. 学生练习用圆规画随意大小圆. (学生反馈中引出“直径”)
  分析和思考
  诚然,在案例1中,师展示画的标准的圆和不标准的圆,让学生比较得出画得不标准的圆是因为圆规两脚间距离控制不好,造成半径不相等,从而引出圆的半径是相等的,注重了观察、猜想等数学活动. 在案例2中,学生就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数学化过程. 教师注重充分利用操作资源,让学生对画圆进行“反”操作,由三种材料画圆方法的比较、从圆规和原来材料的比较,得到圆规的每个部件是通过这几样东西转变过来的这一活动,从精加工材料还原到初加工原材料的过程,在学生交流、反馈过程中构筑起圆的圆心、半径的感悟的桥梁,促进学生自主的进行“活动内化”,将学生进一步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使学生的空间知观念、空间想象能力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实践结果的提升——让“创造”扬帆远航
  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与其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完善程度紧密相联. 可以说,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突破点. 进而借助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种思维突破了习惯思维的束缚,空间想象能力的完好发展也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强大动力.
  无论教学还是教师,我们都应该充分认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本质,引领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使空间观念、空间想象真正从理念变成有助于形成学生创新意识的现实.
其他文献
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论述:当面对阳光下盛开的花朵,多愁善感的词人会把“我”投射到花朵中创造一种文学意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理智好奇的科学家会把花朵当作反思和研究的对象:鲜花在阳光下盛开的内在机制是什么?通过借助实验室分析和数学计算,得出了“光合作用”的假设……  “合理存款”是小学六年级第六单元的一节数学综合实践课,旨在让学生巩固对储蓄存款的认识,了解教育储蓄以及国债利率的有关知识
小学的启蒙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数学教学而言,更是如此.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单调的学科,学习的模式和内容也单一枯燥,在学习的时候,往往提不起兴趣,没有学习的热情. 但是不能够否认的是,数学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因为数学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小学生的思维得到相应的开阔,而且能够让他们知道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本文就是根据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究小学数学生活化趣味教学策略,使小学数学更加贴近生活,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现代教育技术飞速进步,作为高科技产物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已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以它先进的表现方式,独有的显现特点,可赋予知识声、形、色,能使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形象逼真地为学生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从教学实际出发,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提高学生的数学涵养,让我们的数学课
【摘要】论文基于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现状分析,提出培养学生高等数学的应用能力研究,为院校在培养应用性高等人才方面提供参考性建议,响应新时期下课改要求.  【关键词】独立学院;高等数学;应用能力;培养  一、引 言  我国高等教育推行大众化的方针,院校构建面向多元化,其中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在于培养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但由于建设完善晚于传统的一本、二本
【摘要】 正确处理好“占领”与“撤退”的关系,将会使数学课堂产生源源不断的创造活力,学生的提问潜能将得到最大激发. 教师的撤退,能让学生在成功的占领中迸发出对问题探究的不竭动力,学生将会在问题的氛围中乐于质疑和发问,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关键词】 数学;课堂;提问;能力撤退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
【摘要】 培养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从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创造性使用教材,重建数学绿色魅力课堂;更新教学方法,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思想火花;加强学法指导,丰满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羽翼四方面入手,探讨了在数学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是学校
【摘要】 算盘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之一. 以珠心算为模式的三算结合教学(口算、笔算、珠算结合教学)是我国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中创立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珠算的教育功能作用,创造性地加以发展,形成了新颖独特的珠算式心算教学模式.   【关键词】 珠算教学;课堂整合;优化课堂;发展思维    三算结合教学引进了算盘,使口、珠、笔三算有机结合,使学生
【摘要】 2014年高考是湖南省新课改后的第五次高考,这份试题对湖南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对今年高考试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2015年高考复习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湖南高考;试题特点;复习建议;计划性  一、2014年湖南数学高考试卷的分析  1. 今年的试题难度下降,试卷梯度明显  大学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湖南今年将有85%左右的湖南考生能顺利进入大学校园,还有
【摘要】可视化研究是当前数学教学的热点问题.数学探究可视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数学问题可视化、数学猜想可视化、数学推理过程可视化.数学教学可视化成为数学知识理解接受、数学创新思维的触发点,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   【关键词】可视化;数学教学可视化;教育价值      一、数学可视化   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基础是双重编码理论,该理论定义了三种知识加工类型:1.表征性的,语言和
陶行知说过:“教学做合一,亦是晓庄的基本原则. 就是会者教,不会者学;光学而不做,或是光教而不做,都不是彻底的教育. ”是的,教、学、做如果分离了,那教育只是假教育,只有做到“教学做合一”,老师才是真正的老师,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会因为不理解、粗心或是顺向思维等原因而导致解题错误,那怎样才能避免学生出错或让学生尽量少出错呢?其实教师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