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不可片面追求热闹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xy8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上,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老师片面追求热闹,在一堂课里,大量的设题,安排学生讨论,有时学生都来不及静心的去思考,不能细心地去体味文章表达的情感,不能咀嚼文章语言的韵味。这种讨论,热闹有余,却没有把握语文的内涵,要么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要么将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完全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抛弃,应该说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误区。改革应该是去除那些不利于学生全面提升素质,形成能力的做法,而保留那些教学中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方式方法。只有不断的吐故纳新,完善自己的课堂,才是改革者最坚实的步伐。
  关键词 语文课堂;片面;热闹;改革
  高中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上,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近看有些同志上课,每节课都上得热热闹闹,甚至是轰轰烈烈,文章不能仔细的读,字眼不能细致地咬,感情不能细心地体味,或是强调拔高的分析,或是强调个性的随意发挥,或是一次又一次长时间地讨论,仿佛不这样上课,就不是改革,不这样上课就脱离了语文的意味。结果或者是把一篇文章弄得四分五裂,或是让学生随意放炮狂轰乱炸,更有甚者干脆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一味地思想教育,特别强调情感目标和价值观。至于作者的本意,文章的基本思路和内在的意蕴却很少涉及。总之是热热闹闹地玩得大家连声叫好,称赞很有改革精神。
  教学改革到底应该怎样进行,难道就是彻底改变传统的老师按部就班地讲,学生认真听讲并适当回答老师的问题,同时做好细致的课堂笔记的程序吗?难道就是很多学生一起上黑板,前赴后继似地往黑板上冲吗?要知道更多的学生感到老师上课不讲什么,几乎就是学生们串联似的演戏。过场走了,戏演完了,听课的老师撤了,学生们反而感到不热闹了,没有意思了?反思一下我们的做法是不是有点偏离了轨道?其实上课追求热闹这种做法正确与否就值得商榷。
  看了一些名家的语文课,魏书生,钱梦龙,程红兵,他们的课堂都是引导学生如何走进作者的心灵,感受语言文字的妙处,当然也有讨论,只是很短的时间而已,并非现在的探究,没完没了的合作。其实很多问题让学生合作是没有道理的。那不是拔河,也不是龙舟赛。我想,现在的教学利用课件、音响、教学一体机,让学生从多角度感受课文本身就是最好的改革,不要追求浮华和招摇过市的热闹。只要课上的实实在在,真正的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就可。就像小学的老师上课,为了强调一个字的写法,笔顺,让学生在本上一遍又一遍地写,直到学生再没有人写错。不要以为语文课就是分析课、探究课。让学生动情的读文章有时会让学生非常感动,非常难忘。我曾饱含深情地给学生读《我与地坛》,我曾用极低缓的语调给学生读《陈情表》,我曾唱着给学生讲《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我曾学评书连播的语调给学生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生和我同喜同悲,我和作者极力走近,听他们的苦苦哀吟,我泪洒衣衫,听他们如泣如诉,我潸然泪下;感受他们的喜悦,我喜上眉梢,看到他们高声呐喊,我壮怀激烈。
  我总觉得,语文课不是解剖课,没有必要把文章来个大卸八块,一篇很美的《锦瑟》非得讲解得学生如坠五里云雾才算讲的到位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那意味难道是你用贫乏的语言能解得开的吗?或许当初是怎么创作出这个美妙诗句的连李商隐也说不清吧?那种亦真亦幻的感觉到底代表着什么,“只是当时已惘然”吧?所以,语文课不一定要上得热闹才算好!
  改革之于我,就是改掉自己课堂上学生认为不合理的部分,就是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得到实惠,让他们哪怕是多认识几个字,多背诵几首诗,多了解一些名著,知道并会运用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能够写出脍炙人口的文章,我想就足够了。
  有一位老师上课,设计让学生阅读杜甫的一首小诗《蜀相》,这本是一首非常需要诵读感悟的诗,但是老师上课为了追求所谓的改革精神,设计了九个问题,每个问题都让学生争论一次,结果一首很有韵味的诗篇,被学生撕扯的七零八落,仿佛是课堂极其活跃,但是到底怎么从整体上把握诗人的情绪、思想,如何理解作者的风格,甚至全诗的主题是什么,都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课堂上学生分成四个大组,八个小组,只见学生纷纷抢答,不见谁人整体归纳。问题很细,但也很凌乱,什么作者为什么会问丞相祠堂的位置?得知具体位置之后,为什么又急匆匆赶到?写锦官城有何特殊的用意,写柏树为什么强调“森森”等问题,一遇到问题就让学生讨论,教师里讨论声四起,但究竟有没有必要如此讨论,我却赶到非常不解。讨论太多,当然热闹。但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什么热闹,而是要弄懂新知。其实《蜀相》一文,主要学会借景抒情和运用典故,表达对诸葛亮一生功绩的赞美,同时表达自己无法建功立业的感慨。同时反复吟诵诗篇读出作者的心声,然后重点品味为什么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用了“自”和“空”两个字,让学生感受那种人迹罕至、静寂、冷清的氛围,,把诸葛先生生前的轰轰烈烈和死后的无人凭吊形成鲜明对比,借景抒情,表达了杜甫内心的伤感。自春色,从色彩上写祠堂的美景;空好音,从声音上写祠堂的宁静,“自”和“空”写出春景虽美,无人来欣赏,鸟声虽悦耳,何人来倾听?总之,从这两个字,可以看出草色莺声无人滋扰,传达草堂的清幽荒寂;而且,碧草黄鹂不解人事,对诸葛亮毫无凭吊之情,则寄托了人事代谢,英雄寂寞的惆怅之感。这样的分析引导学生只会入境,入思考之境,入聆听之境,何必一次又一次没完没了的讨论呢,其实很多问题在讨论中是没有好结果的,讨论显得热闹,但热闹不利于研究学问。学习需静也,非静无以成学,这是早就公认的道理,所以课堂不必太热闹。
  我总觉得,语文课该怎样讲就要怎样讲,调动学生是必须的,但绝对不要为了迎合改革的大潮而“整景”。热热闹闹,花里胡哨,游离文本,脱离作者,随意发挥,大胆舍弃本来很成形的经验,这是不足取的。要知道每一个果实都曾经是一朵花,但不是每一朵花都会成为一个美丽的果实,花儿凋谢了,果实未必登场。只有脚踏实地的改进完善自己的课堂,才是改革者最坚实的步伐。
  参考文献 《中学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其他文献
小学作为我们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对我们一生所起重要作用无可厚非,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家把“素质”这一抽象的名次解释为:走出校门学生们身上所剩下的东西。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
期刊
21世纪是知识的世纪,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年代,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人类生活中的一场深刻的变革,表现在思想观念、技术手段、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对教育而言,要把改革引向深入,教育手段必须现代化,在这方面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能把图象、声音、文字等教学材料融合,实现教学的优化整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发展,对提语文教学质量,起
期刊
体验了一个学期的数学教学,我颇有感触。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然而在新课程中,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
期刊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一个良好的数学环境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呢?笔者就这个问题淡几点作法和体会。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学生发展智力的前提,也是构建良好教学环境的前提。因为教学过程是学生接受知识、开发思维的过程,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接受主体和思维主体。一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固然
期刊
不难发现,从小学开始,思想品德课一直贯穿于我们的学生的学习生涯,其中,品德与社会课程则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
期刊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身为课改教师,深知课程改革将给我们教师搭建一个学习、探究、展示的平台。如果教师再用老观念去教授语文,那无疑将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期刊
教学用具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低年级,科学有效的使用学具操作,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我认为主要应该这样做:  一、学具准备要力求有序  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年龄小,自理能力差,一个班级如果进行最简单的一次操作,前后要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样既影响了教学进程又要冲淡课堂气氛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识字教学中如何按儿童的认知规律教学,我进行了很多尝试。本文从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入手,倡导快乐识字,生活识字,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关键词:识字 兴趣 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识字是一二年级教学的重点。这是对识字教学的重要定位,也是对十几年来识字教学现状进行反思的结果。在此谈谈自己从事识
期刊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更好开展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工作,上好每一节美术课,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细致的课前准备工作  1.学生的准备工作。在上课前,教师首先要对班里的学生做好充分的了解,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还好,比如,年级低的学生喜欢看简单的动画片,这样老师就可以在教学中教授一些简单的动画片中的人物的造型.中年级的学生有了思想,比如动画片《小鲤鱼历险记》中的小鲤鱼
期刊
【摘要】信息爆炸的时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如何开展,如何提高教师教育信息素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切实加强教育信息技术环境建设;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进行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课题研究;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教育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需要学校的重视,更需要教师个人的努力,它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无法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建设 培训 研究 应用  如今是信息爆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