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提油玉正名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in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器的作伪手法相对于其他门类的艺术品来说,是最为多样的,火烧、水煮、油炸、埋土、老改、后工??无所不用其极。除了现代的一些化学方法外,玉器的很多作伪技术其实是自古流传下来的。
  现在我们常能见到一些玉器,包浆古旧,刀工也是老工,只是由表及里的色泽看上去并不那么自然,这很可能就是明清时期或更早的宋元时期玉匠的仿制之作,被称作“老仿件”。收藏忌伪,新仿之作自不必说,即使是几百年前的老仿件,过去在收藏圈里也是不受待见的,被视为不入流的物件。然而近年来,随着收藏者对老仿玉研究和认识的深入,不少人也开始意识到,有些老仿玉还是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的。比如,提油玉就算得上是此类老仿玉的典型代表。
  所谓提油,是仿制做出玉皮颜色的一种独特的工艺,通常来说有“老提油”与“新提油”之分。新提油玉器是从清代中晚期一直延续至今的作色技术,手法并不算高明,无非是用含有色料的液体浸泡玉器,然后或用火煨,或用油炸,使颜色浸染到玉器的表面或沿绺裂处往里渗入。用此种方法染制的玉器,所选玉料往往质地粗糙,石性较强,多是仿制者为牟取利益所为。新提油玉往往表皮干燥,没有温润的光泽,摸起来手感滞涩,其颜色也是显得很突兀,不自然,甚至还会出现血丝状条纹浮现在表面,基本谈不上什么艺术价值,不足为藏。
  老提油玉则不然,其所作皮色色彩鲜明夺目,且与玉料本身融合地更为自然。据说,老提油玉的工艺手法与新提油不同,是选用自然界天然生成的植物染料经过物理加热后进行染色,由于原料的有机性,再加上上色手法的温和,才使得玉器的内部晶体结构没有被严重破坏,而且最终的成品油润可人,反倒比真古玉的手感更加细腻。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自宋代开始就已经有了提油这一作色工艺,只是不见时人文字资料的记载。“老提油”一词最早还是出现在清代嘉庆道光时期的玉器鉴赏家陈性的《玉纪》一书中,书中记载:“更有宋宣和、政和间玉贾赝造,将新玉琢成器皿,以虹光草汁罨之,其色深透,红似鸡血,时人谓之得古法,赏鉴家偶失于辨,或因之获重价焉。此等今世颇少识家,呼为老提油者是也。”同时,在这本书中,陈性也对新提油进行了表述:“玉工每以极坏夹石之玉染造,欲红则入红木屑中煨之,其石性处即红。欲黑则入乌木屑中煨之,其石性处即黑,谓之新提油。”
  宋代是仿古玉制作的第一个高峰,目前已知的宋代老提油玉具有比较明显的特点。其玉料往往是质地上乘的和田玉,其造型、纹饰则多仿战国和汉代的器物,做工也基本细致精湛,磨得非常圆润。特别是其通体或局部呈现的或深或浅的色沁、皮壳,看起来很自然、很老旧,与古玉相差无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收藏者都容易将其看成是古玉真品。
  如果说宋代的老提油玉多是为了摹古,那么从金元时期的老提油玉看,则不仅仅是为了仿古,而是在当时的作品中刻意将提油这一工艺应用进去,以追求玉器审美上一种古朴、深沉的色泽和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比如笔者曾见到一件元代的白玉褐皮提油双螭灵芝纹嵌饰,就是当时应用此一工艺的精品之作。这件嵌饰为白玉质地,高浮雕两只螭龙相对攀爬在灵芝之中,为典型的元代螭龙造型。别出机巧的是,其中一只螭龙为白玉本色,另一只则刻意以提油工艺染成了深褐色,俏色相对,颇具趣味。
  宋金元时期的老提油玉,目前所见并不算多,今天更为常见的则是明代的老提油玉,而且从实物来看,明代的提油技艺应用更加普遍,技法也更加成熟了。特别是明代中晚期,社会经济发达,附庸风雅、搜罗古物之风日甚,其时的收藏鉴赏家更是非常重视古玉的色泽,这就使得提油工艺得到了普遍发展,不仅是为了造假所需,也是为了满足当时的一种玉器审美风尚。明代的老提油玉器,不乏玉质上乘者,除了外表多具有温润的光泽外,其雕工也是毫不含糊,这些都与后来的新提油有着显著的差别。
  到了清代,尤其是清代中晚期,以至延续到民国时期,对古玉的仿制高潮不断,其主要的作伪方法与前文提到的“新提油”大致相同。只是渐渐地,人们仿制古玉染色的目的已经不再是慕古与审美,纯粹是为了牟取利益,追求速成下也使得提油玉的质地、色泽、雕工更加粗糙、恶劣,贻害至今。
  总的来说,老提油虽然是古代一种古玉作假的手段,但其最初也是在慕古情结的影响下滋生、成长的,是一个时代特定的产物,其背后也有着浓重的历史印记。如果只是因为它是仿,就一概否认其应有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也是有失偏颇的。相反,一些老提油玉的艺术性还有不少可取之处。实际情况也如此,目前的收藏者也多有人认为,老提油算得上是真古玉,只要是整体艺术效果佳,有无提油也许不是那么重要,甚至提油提得好还能锦上添花呢。
其他文献
从1973年苏富比“落户”香港,朱汤生将他人生中最美好的30年时光都奉献给了中国艺术品拍卖。在这30年里,他不仅筹划推出了多场举世瞩目的拍卖专场,并且培养了不少中国艺术品鉴赏和拍卖方面的人才,用他的个人魅力影响了不少热爱中国艺术品的藏家和业内人士。为此,本刊独家专访了曾与朱汤生共事了十多年的苏富比中国瓷器部前主管、资深艺术品经纪人谢启亮先生。  一流的市场把控能力  《中国收藏》:请您给我们讲讲您
期刊
1997年,朱汤生执掌香港苏富比已有24个年头。此时,朱汤生已成为苏富比亚洲区首位主席。  1997年在香港的历史上也值得大书特书。这一年7月1日,香港结束了145年的租界历史,回归祖国。而对于朱汤生来讲,香港的回归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内地新生代藏家涌入香港苏富比的拍场,而随着香港老一辈收藏家的逐渐淡出,新的收藏趣味和审美取向也将给瓷器拍卖的行情带来根本性的转变。  清瓷崛起  2011年4月7日晚,
期刊
朱汤生曾说,1980年至1981年的三场“太仓仇氏抗希斋曾藏珍品”专拍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专拍,而这三场专拍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也可谓影响深远。同时,朱汤生与仇焱之祖孙三代之间的交往也成为收藏界的一段佳话。  “那是一场举世瞩目的拍卖,几乎吸引了所有全球重要媒体的关注,”说起1980年11月那场“太仓仇氏抗希斋曾藏珍品”专拍,现任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中国瓷器及工艺品国际主管仇国仕在接受本刊专访时显得
期刊
在做这组策划前,除了那几个分量十足的头衔外,我对朱汤生基本没有什么了解。然而,在经过了一系列地采访和查询资料后,我深深地被朱汤生所折服。  朱汤生有一句话被许多人所熟知——“可能我被生错了地方,我想我应该是一个中国人。”的确,这个英国人的一生不仅浓缩了一部精彩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史,而且他对中国艺术品、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真诚足以令许多国人汗颜。  就在做这组策划的时候,一些关于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数据新鲜
期刊
我国著名美术家、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书法家、作家黄苗子先生于2012年1月8日驾鹤西去。斯人已逝,在缅怀黄苗子先生高尚的艺术修为与人文情怀之际,黄苗子先生与上海图书馆的一段书画姻缘也常为人所念及。  12年前,即2000年11月的时候,“黄苗子、郁风伉俪书画展”就在上海图书馆正式拉开了帷幕。在为期一周的展览上,展出了他们夫妇俩共105幅书画精品,得到了社会各界与公众的广泛关注,反响热烈、赞誉有加
期刊
以艳丽色彩和可爱主题备受喜爱的Alessi又推出了一款鲜红的Piattopanettone餐盘,喜庆的圣诞主题仿佛使餐桌都能再温暖几分。  奢侈品大牌“跨界”已成潮流,迪奥瞄准了电子设备,打造了Dior Phone Touch。这款触摸屏智能手机采用蓝宝石、水晶、钢、黄金、珍珠等珍贵材质;背板则用高级珠宝工艺镶嵌品牌标志性图案。  帝舵玫瑰系列女表散发着浓浓的柔美气息,玫瑰形的小秒针设置在表中央,
期刊
毕加索,这位曾经一度身为全球最贵的艺术家,在2011年也不得不让位给了齐白石和张大千。近日,法国著名艺术市场信息公司Artprice公布了2011年度全球最贵艺术品及最贵艺术家榜单。其中,张大千、齐白石的成交总额均超过毕加索,成为最贵艺术家。而最贵艺术单品也由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夺下。  据悉,Artprice每两周会对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品进行盘点,2011年是全球艺术品市场最好的一年,
期刊
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的藏品数量丰富,体系完整。更为可贵的是,博物馆中还有一个单独的中国艺术品陈列室,那里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也有元明清以来的瓷器。年轻的朱汤生时常在这里徘徊,感受着那些美轮美奂的中国艺术品带给他的震撼。  1963年,对于朱汤生来讲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年份。当时苏富比拍卖公司的合伙人之一巴特维克曾是伊顿公学的老师,而朱汤生正好在伊顿公学受教于他。于是,巴特维克把朱汤生介绍到了苏富比
期刊
一本山水册页牵扯出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一些在今天看来非常可笑的事情,在当年却让程十发吃足了苦头。  在开笔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要感谢两个人:一位是程十发先生的儿子,画家程助先生,当他知道我准备为《程十发十二开山水精品册》写一篇文章的时候,给我寄来了新近出版的《程十发画录》,使我获益良多。另一位是汪大文,也是一位画家,并且是程十发先生的高足。汪大文对于这本册页有一层特殊的关系,正是因为她的传递,使这本
期刊
徐邦达出身于书画收藏之家,少年时师从苏州画家李醉石学画山水,同时又从赵叔儒学古书画鉴别,后又入书、画、鉴三者皆长的吴湖帆门下。他在鉴定书法的同时,不忽视对文献记载的传记与流派的研究,尤其重视书画作品的风格与形式。对风格形式的把握,除去视觉记忆之外,他主要是下苦功认真临摹。“临摹一遍,真比欣赏一百遍还要记得清楚,搞得明白。”这句话是徐邦达的名言之一。  徐邦达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贡献不仅在于充当“把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