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义相与析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der_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文言版的《鹬蚌相争》,不仅让学生接受文言熏陶,还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个故事背后的故事,真正明白《鹬蚌相争》的寓意和作用。
  【关 键 词】 鹬蚌相争;听课;评析
  近日听课,课题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的《鹬蚌相争》。我的听课记录上记下了两个教学片断:
  教学片断(一)
  学生甲:老师,蚌夹住鹬的嘴,它们怎么能说话呢?要是说话,它们不就分开了吗?
  众学生:(一石击起千层浪,好多同学大声附和。)对呀!
  老师:(显然没有料到,稍稍停顿)这个同学提的问题很好!要知道,鹬、蚌不是人,它们说话不像我们人一样要用嘴。
  学生甲:(点头。)
  教学片断(二)
  学生乙:老师,既然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书上却用“渔夫”,为什么不写“渔翁”呢?
  老师:渔翁就是渔夫。你明白了吗?
  学生乙:明白了。
  古代大诗人陶渊明在他的《移居》诗里有这样两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说的是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面对这样的两个教学片断,虽不是什么疑难处,但却有必要同老师们进行一番审视与思考。
  “要知道,鹬、蚌不是人,它们说话不像我们人一样要用嘴。”和“渔翁就是渔夫。”的回答看似回答了学生的疑问,但却是经不住推敲的。
  《鹬蚌相争》是一则寓言,寓言中的形象是拟人化的,文学作品早已赋予了“鹬”“蚌”人的思维和表達。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眼中,他们的潜意识里就认为“鹬”要张嘴说话,“蚌”也要张开它的壳方能讲话。
  再者,对于《鹬蚌相争》的寓意,存在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蚌相争渔夫得利”两种说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当我们面对着处在学习语文基础阶段的孩子时,我们就应该给学生讲清楚、说明白。
  面对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处理:
  一、让学生试着讨论问题
  课堂上,学生会提出一些教师始料不及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不妨引领学生一起讨论一番,既可以给教师自己一个思考问题的缓冲时间,又可以利用这样的课堂生成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生疑到析疑,最终到释疑,可谓一举两得。
  我想,如果教师引领学生能这样处理,“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讨论一下吧!”“你觉得应该用‘渔翁’还是‘渔夫’呢?”师生一定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面对本来棘手的问题,也会在讨论中“愈辩愈明”。
  寓言是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寄托一个道理的。故事中,鹬和蚌本来不能说话,作者把他们当作人来写,这样他们就能说话了。虽然“鹬”的嘴被“蚌”夹住了,为了说明道理,作者让他们通过说话表达它们的心中所想,关键是让人们明白深刻的道理。
  因为存在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鹬蚌相争渔夫得利”两种说法,所以课文用了“渔夫”。但是要知道“渔翁”是捕鱼的老人。“渔夫”是捕鱼为业的人,虽然“渔翁”是“渔夫”的一种,但这两者不是一个概念,不能画等号。
  二、让学生试着修改教材
  既然孩子对课文中的“说”和“渔夫”产生异议,这是一种对文本的质疑,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是我们应予以保护的品质。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一精辟透脱的读书法,要求我们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如果学生不能接受“鹬”“蚌”开口说话的话,我觉得面对文本,不妨让学生尝试修改一下教材。比如把课文中的“说”改为“心里想”,把“渔夫”改成“渔翁”。在学生修改文本的过程中,我想学生的收获不仅仅是几个字词的改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了什么是敢于质疑的精神,什么是探究的快乐。
  三、让学生试着读读原文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在学习白话文的基础上,可以尝试让学生读一读文言版的《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燕策二》
  有些老师可能担心,让学生读文言文,学生读不懂。实际上,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在教师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并帮助学生理解像“曝”“拑”等字词的基础上,学生结合翻译的课文,是能够读懂的。
  阅读文言版的《鹬蚌相争》,不仅让学生接受一点文言熏陶,还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个故事背后的故事,真正明白《鹬蚌相争》的寓意和作用,一则《鹬蚌相争》的故事制止了一场战争!
  【参考文献】
  [1] 张学伟. 《鹬蚌相争》教学[J]. 小学语文教学,2016(28).
  [2] 范颖琼. 激趣 授法 明理——《鹬蚌相争》教学[J]. 小学教学设计,2016(16).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红色遵义 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在重庆新课堂教育机构的精心组织和重庆市教育评估院的专家力量支撑下,来自遵义市首批项目学校(共32所)的分管教学副校长、教科室或教务处主任以及骨干教师代表于2013年10月14日至10月18日期间在重庆中小学特色发展基地学校进行特色学校项目培训。  遵义市32所项目学校的学员们根据学习计划要求与学校发展的需要,分别从校本课程开发、特色
【摘 要】 《好书推荐》一课,环节安排很平常,从“读书”名言入题,谈话讨论出“好书推荐的要求”,然后分组推荐,接着优秀选手在全班推荐一本好书,最后由同学投票选出最佳推荐者,并颁发小奖品。这就是一只“蜗牛”的课堂,课堂的整体效果就如雨后竹林那般“小清新”,教者用心,听者舒心,学者用心。  【关键词】 杜敏老师;微课;《好书推荐》  “我总觉得自己就是一只蜗牛,总比别人慢好多。”这是杜敏老师经常挂在嘴
教育部网站近日发布的一项文件,到2018年,结合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有条件地区要按照学校建设标准补充新建图书馆,改善不达标图书馆,不具备条件的农村中小学、教学点要建有图书柜、图书角。到2020年,绝大部分中小学要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建有图书馆。
育人从心开始。如果为人师者能千方百计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我们的教育就有了水到渠成的可能。现实中我们的学生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尤其是自制力差的学生常会有意无意地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出现这样那样的行为偏差。而我们的教师往往动不动就大声训斥、严厉批评,甚至体罚、心罚。時间一长,学生就会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师生心灵之间因此而有了一堵冰冷的墙,教育似乎没有了出路。如何使学生乐意接受教育,认识错误,
【摘 要】 有了思维导图为习作作指导,学生写作文更加得心应手,写出来来的作文有目的性、科学性,条理清楚,中心突出。  【关键词】 语用训练;模仿;想象;动情  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工具,这种发散性的图形思维工具,用在习作教学指导中,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学生围绕中心主题大胆想象,将自己想到的内容罗列出来。有了思维导图为习作作指导,学生写作文更加得心应手,有目的性、科学性,条理清楚,中心突出。让
【摘 要】 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呢?多年来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标准不一,历来也没有统一的定论,一节课能否定性为“好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量。  【关键词】 细节;质疑;互动生成  一、备课思路  《西地平线上》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中的一篇。整个专题的内涵是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审美韵味的把握中欣赏自然,感悟自然,思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此对于教师而言,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教,而是心与心的沟通与尊重。  每一次的学习和反思,都让我对教育有新的感悟和想法,如同春雨过后的春笋萌生出娇嫩的芽儿,虽然娇嫩,但渴望成长。  阳光,一个明晃晃的词,让人觉得温暖无比。我认为,教师应该把每个孩子培养成心中有阳光的人,无论他走在哪里都能带给别人温暖和感动,因此要求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心中拥有阳光的教师,把这一份
【摘 要】 在教学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时,我精心选点,力图通过探究文章的结构美点、矛盾点、情感点的丰富内涵,让学生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进行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让学生对感恩、责任、生命和智慧能有所收获。  【关键词】 叙事散文;德育渗透;探索  一、探究结构美点,激发感恩之情  《散步》一课写了祖孙三代一起外出散步的经过。为了让学生感知这个家庭的和谐氛围,我设计了让学生略
【摘 要】 中国文化历史上,古诗词大放异彩,是我国珍贵的优秀传统文化,是语言文字学习及人文教育的有效资源。基于此,我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引导学生潜心感文本,涵泳悟真情,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 小学;古诗词;传统文化  在古诗词中,一些作品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品质;一些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气节;还有一些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充分展现了出来,这些均属于传统文化。教师在对古诗文进行讲授的过程中将
【摘 要】 數学应用题是展示数学应用的一个窗口,它使抽象的数学找到了实际原型,趣味性更强,能够极大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数学应用题教学在致力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应该努力引导学生将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自己放回到实际情景中去。  【关 键 词】 数学应用题;实际生活;应用意识  数学应用意识是主体主动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语言、知识、思想方法描述、理解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