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与思考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13948706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有民族担当的时代新人,建立高度的国家认同感,引领学生追寻生命的整全是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初心与使命。笔者结合英语专业大二年级《英语泛读》课程特点,在教学中初步尝试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并将该课程的前期规划与中后期教学实施进行反馈式总结,为后续英语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具体、真实、有效的参照与思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英语泛读》;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马文艺,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笔者认为,所有专业学科可提炼课程体系所涵盖的文化因子和价值范式,凭借灵动的教学载体,“行不言之教”,将其转化为德立树人的具体化教学呈现。
  一、《英语泛读》课程思政的背景
  在“词素构词”的视野下,如果把educate进行 “解构”与“建构”,会发现该词来自拉丁语educatus,是动词educere的过去分词形式。而educere由前缀e-(方向向外)和词根duc(to lead,表引导、引领)组成,字面意思就是lead outward(引导出来,向外推阔)。古今中西的教育本质即启发、引导、培养新一代,教师的责任就是把学生内在的天资、能力引导出来。这就是educate一词最初的意思。而大学教育的目标乃是培养大德之人。
  对于教师而言,育人的功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善诱的,正如孔子在《礼记·学记》所言“道而弗牵,开而弗达”。教育还讲求适时引导,亦如孔子在《论语·述而》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此,如何将课程思政教学的初心与使命浸润于日常授课中,这是笔者授课前期与后期一直在思索的重点。
  2020年国际国内重大局势变革为课程思政提供了鲜活可感的教学契机。“华为”受贸易壁垒打击、扶贫工作任重道远、新冠疫情肆虐、封城宅家、中美关系寒冬期、停工停产等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所处时代的痛楚、使命与责任,也让久居家中的他们滋生懈怠、焦虑、恐慌、悲观等不良情绪,网络各种不当言论又极具蛊惑性与煽动性,所有这些让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显得刻不容缓。
  笔者抓住这一契机,通过授课内容的灵活选用,反复思索与推敲,旨在通过《英语泛读》课程思政教学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使学生树立高度的国家认同感,引领学生追寻生命的整全尽一份绵微。
  二、《英语泛读》课程思政教学的优势和意义
  按许慎《说文解字》的注解,“政”,即正也,从攴从正,正亦声。一止为正,止于天地的道义,有上有下,端方有肃为正也。推及英语专业的学科教育,不仅限于专业知识的“精”,还需打破学科壁垒,向外推阔,走向知识体系与生命人格的整全,即“博”。换言之,英语专业不仅仅是英文教育,更是人文教育,引领生命个体努力提升个人才华与德性,这一点与思政课程教育理念卯榫相契。
  为践行以上的课程思政理念,《英语泛读》课程广泛涉猎,以教材为依托,根据英语专业大二学生的英文水平,在浩瀚如烟的英美文学经典作品中采撷名篇,挖掘隐秘的思政课程元素,带领学生在涵泳经典,体味“形”(image)与“象”(implication)内在链接的同时,锻造一颗包容、独立、勇敢的心。
  大学教育之“大”,在于尽可能把个体引向更宽广的未知世界。大学教育需要以理性、反思、批判、创造的精神,让个体始终保持超越的生命姿态,超越对外在权威、时尚、潮流的臣服与盲从。将个体德性建立在知性的基础上,通达个体人格的独立与人性的自由,进而实现自我视野的开阔,以促成自我人格的现实性转化。
  三、《英语泛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
  如何让思政元素转化为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底色,真正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相互渗透,这是教学前期笔者反复忖度的问题,其中涉及教学内容的甄选、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定,以期为学生营造“陌生化的”感召力,让学生在体味英文原版文学魅力、涵泳经典的同时,促成个体生命走向和谐与升华。
  1.教学内容的遴选与甄定。笔者认为,生命整全的追寻是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根基,而自然之爱、家国之爱、全人类的格局皆是生命之树的果实。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的背景下,本学期教学内容的选定,依托于教材,又超越于教材,具体包括友谊篇、英雄篇、理想篇与独立人格篇四大板块。
  其一,友谊篇。该环节授课内容选自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阅读教程(学生用书)》第二册第六单元。该教材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英语专业人才的同时,兼顾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积极向善的人生观。着重探讨的是Reading 2“The Day We Became Brothers”。文章的主旨是兄弟情義(brotherhood),作者通过描述了一群寄宿学校的“坏”男孩(tough boys)如何一步步卸下伪装的顽硬外壳,走向信任、接纳、和解、真实与平和。文章描述细腻隐晦,学生容易忽略文字之下的风景。笔者首次尝试带领学生构建“形”与“象”的内在链接,体味何为“象是形的发生学”,引导学生挖掘文中在地点、场景、风景、心绪等方面的文字转换,启迪学生体味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例如the thin stream、the wildflowers、the hidden cornfield、the sunlight等喻指何意。学生一方面获得了“陌生化的”阅读体验,一方面在作者不动声色的叙事之中懂得如何赢得忠诚与信任。
  其二,英雄篇。该环节授课内容选自马克·吐温的Chapter Four“ The Boy’s Ambition excerpt from Life on the Mississippi”。授课之前,带领学生对于小说发表之初的地理坐标、历史坐标及马克·吐温进行全面系统的信息检索,并于课前要求学生预习研读原版文本。在讲授过程中启迪学生用“放大镜”和“望远镜”,即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把握文章的枝叶和主干,趋向“致广大而尽精微”。例如,自章节标题处始,文中“反讽”(irony)修辞的运用逾40余次,第7段末句出现的“a shining hero”更是将全篇的叙事推向高潮,发人警醒。又如,马克·吐温在描绘童年小镇时遴选特定的“形”进入他书写的世界,同样蕴含着深刻的“象”。纵观全篇,马克·吐温运斤成风,不着痕迹,用高度幽默、讽刺的笔调和缜密的文字进行深刻的现实主义批判,启发学生思索人的“异化”、漂泊式命运、故土情结、雄心壮志的脆弱性、现实的生存困境、远方与乌托邦的冲撞、人与自然的割裂、个体生命的关照等。   其三,理想篇。该环节授课内容选自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Sonnet 18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引领学生研究莎翁的历史地位和文学成就,莎翁十四行诗的时代背景及其对于后世的影響,十四行诗五部抑扬格文体特征,Sonnet 18的地理坐标、历史坐标、修辞与主题鉴赏以及诗歌中“thee”的象征意象探究,带领学生逐步学会“深”阅读,旨在将其引向一条道路,慢慢敞开,看见风景。例如,“thee”喻指何意?友人?恋人?家人?明君?贤臣?正义?自由?平等?其实不必拘泥于任何具体所指,大可理解为一切美好的理想化的事物,其值得全人类珍爱与流传。由此可见,涵泳经典,可以让学生趋向大格局与大智慧。
  其四,独立人格篇。该环节授课内容选自英国女性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简·爱》(Jane Eyre)第一章。英语专业的女生居多,品读该小说对于树立当代女性的独立人格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小说开头通过阴冷冬景的描绘喻指简的生存困境,例如the penetrating and ceaseless rain、the long and lamentable blast,the bleak Arctic zone等,接着跟随简的目光进入插画读本营造的自我世界,无论是书名(The History of British Birds)还是作者名(Bewick)等都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第一章结尾处简奋力反抗约翰·里德的殴打也就不难理解了:内化的阅读习性和向善的内驱力可以增添生命个体的“知、仁、勇”。
  2.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从具体的教学实施层面而言,吃透教学内容,利用课堂提问结合课堂示范、PPT辅助讲解、读书沙龙、翻转课堂等启发和引导学生思维,布置课前预习任务,选取启蒙性的话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及各项教学活动,通过辩论、情景演绎、课内讨论、小组合作学习、个人展示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确保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融入教学主题。课后的反馈、梳理与反思也必不可少,努力将思政元素融入英语专业的课程教学,润物无声。
  让个体涵泳英文经典,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我的德性生命,积极融入时代与社会,使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都能达到自身功能的最大化,个体生命趋于整全,进而培养自发的民族认同感,并胸怀天下。正如泰戈尔在《飞鸟集》所言:“Not hammer-stroke, but dance of the water sings the pebbles into perfection.”
  参考文献:
  [1]蒋静仪.阅读教程学生用书(第二册)[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4.
  [2]Mark Twain. Life on the Mississippi[J]. Penguin Random House US, 1998,10.
  [3]William Shakespeare.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英文原著版第五辑)[M].中译出版社,2012,3.
  [4]Charlotte Bront?. Jane Eyre. WOTDSWORTH CLASSICS, 1992.
  [5]罗经国.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上下)(第四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3.
  [6]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7.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差异化战略的英语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发现部分学校在校本研究和对课例的理解,研究内容和研究形式等存在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学促进的策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办学特色因地制宜,研究机构领导部门大力支持和创设和谐环境等方法。目的在于更新教师的教学思想,开阔视野;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更多的学校深入开展教研教改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学习新课改的新理念新方法来培养更多的英语人才。  【关
【摘要】西王母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中影响极大的女神,其形象演变经历了一个逐渐“典雅化”的过程,至唐朝时已经发展成为成熟的女仙形象,诸多唐诗对其这一形象进行了充分的描述。文章通过对唐诗中出现的西王母女仙形象进行研究,将其在唐诗中的女仙形象分为三类:长生不老的玉女、至高无上的神圣女神以及作为“洞阴之极尊”的和谐女神形象。西王母女仙形象在唐诗中的大量出现与唐代的崇道风尚、统治者的政治需要、信奉者的道家信仰、
【摘要】新形势下,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结合主要采取探究以及合作等方式,可以对学习内容进行扩展,对学习方式加以优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从课内不断走向课外,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学习创新性以及主动性等教学改革的重要思想。本文首先介绍了初中英语课外活动对课内教学的具体影响,然后重点分析了如何把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开展深入、有效结合,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
【摘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1997年率先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核心素养是处于社会中的个体适应社会合作与竞争的关键品质以及必备的技能,對一个人尤其是正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是必备品质,对其自身学习阶段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的重点即是立足于当前课程改革的大环境,着眼于以核心素养为背景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词汇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作者简介】许梦
【摘要】英语是高中时期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必考的一科,到现在为止已存在了几十年,进行教学的时候也消耗了很多的精力,不过效果不是很明显,若要改变现状,一定要先变革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模式,因此本文就高中英语情景教学和方针对策展开了研究,希望可以给高中英语教学带来有利的影响。  【关键词】情景教学;方针对策  【作者简介】胡舒萍,江苏省吴江盛泽中学。  高中英语是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最为重
【摘要】隨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高中英语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教育者和家长的关注。作为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不仅是学生听说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英语理解能力形成的重要条件。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组织英语报刊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要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问题的关注,确保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实现英语专业能力的提升。  【关
【摘要】现代教学理念不仅要求教会学生文化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鉴于此,本文以高中英语语法课堂为例,详细探讨了核心素养下构建高中英语语法课堂的策略,以期为研究核心素养、高中语法课堂的相关教研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  【作者简介】吴倩倩,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解析  1.语言理解及运用能力。语言理解及运用能力指
【摘要】在初中英语阅讀应试过程中,尖子生因忽视技巧失分和部分学生对阅读一窍不通直接放弃的现象屡屡出现。针对该现象,笔者通过对阅读题材的分析,总结解题技巧,旨在通过技能的提升促进学生阅读得分。  【关键词】技能培养;阅读类型;阅读题目  【作者简介】郑燕琼,衢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是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除了学生词汇量、语法知识等重要影响因素,阅读理解技能、对不同体裁类
【摘要】在初级教育教学改革深层次推进的进程中,通过对教材、大纲进行持续改善,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已经迈入了良性发展轨道。信息技术在初级英语教学中发挥着愈加突出的作用。文章以小学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切入点,阐述了小学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意义,剖析了小学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原则,并对小学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途径进行了进一步探析。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信息技术  【
【摘要】写作是英语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传统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以范文模范为主要内容,有一定的实用性,但也容易引起学生对写作的热情不高,把写作当成是词句的背诵、堆砌的结果。这一结果则违背了新课标中对英语学习目标的定义。笔者搜寻资料,总结了常见的几种新写作教学方式,以期愿意尝试的英语教师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写作教学;高中英语  【作者简介】王亦君(1989.11-),女,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