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考古硕果累累

来源 :大众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reykao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百年,具有重要的纪念性意义。百年以来,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考古学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系统建构了中国“考古学”学术体系、知识体系和概念体系。这一体系主要由断代考古、区域考古、专题考古等方面构成,在整个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技术科学体系中,考古学拥有其独特的知识体系、知识地位和知识影响力。百年来,考古学者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发掘、研究,撰写了数以万计的考古报告、论文和著作,创建了一个全新而浩瀚的学术知识体系。中国考古学还涉及与东北亚国家朝鲜、韩国、蒙古、俄罗斯遠东地区、日本以及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地区国家的历史文明交流发展的考古学研究。今天,中国考古学也是世界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丝路考古等领域,中国拥有在考古学方面与国际考古界进行对话的充分条件。可以说,中国考古学已经是世界考古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考古学的大量成果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史学系统,基本上建构了史前史,重构了先秦史,在中华民族起源、中国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城市起源和各种文化现象的起源、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早期发展史、夏商周断代工程等学术问题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在秦汉以后的历史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体系中,考古学对城市史、陵墓史及丧葬史、美术史、物质文化史(如陶瓷器、青铜器、玉石器、漆器、金银器、竹木牙骨器、玻璃器、染织品等)、科学技术史、建筑史、中外关系交流史及外贸史、服饰史、饮食史、农业史、工业史、货币史、宗教史尤其是原始宗教史、佛教史和道教史、交通史、兵器史、度量衡史、民族史、古文献学、文字学、区域史特别是区域文化史、历史人文地理学、古环境学、古人类学、文物学、民俗学等若干领域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甚至是不可取代的作用。
  三、考古学成果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体系,包括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性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文化景观遗产、线路遗产、文献遗产等的体系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的大多数世界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风景名胜区、文献遗产,甚至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都包含了中国考古学者的劳动。通过中国考古学家和其他相关的学科学者的合作与艰辛劳动,已经建构了中国文物保护单位体系、大遗址及考古公园体系。截至2020年,中国已拥有130多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000多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万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数十万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50处国家大遗址和200个左右的考古遗址公园。三普发现的全国文物点达77万处。这些文物保护单位的时代、文化性质、文化价值的挖掘与认定无不凝聚着广大考古学者的智慧劳动。
  四、考古学为中国的博物馆事业特别是国立博物馆藏品的持续增加、博物馆数量的不断增加及质量的提高、考古遗址类博物馆建设等发挥了关键作用。目前中国拥有4000多座国有博物馆,收藏着各类文物标本1亿件以上。在所有综合类、历史类、遗址类及部分美术类、科技类博物馆藏品和展品中,大多数都与考古发掘有直接关系。
  五、中国国家考古学事业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为考古学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个体系包括以大学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国家和各省市考古研究院(所)、大学考古力量和部分博物馆考古机构以及国家省市考古学术团体组织为主要构成的考古学研究组织机构及研究队伍体系;由文物考古报刊社和出版社及专业网站等构成的考古学术阵地及公共考古体系;由科技考古和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机构组成的考古科技支撑体系;由各级文物事业管理机构、文物法规及执法机构等构成的考古资源管理体系等。
  六、中国考古的学术成果在文旅事业融合,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结合,在城市城镇建设、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软实力和国家文明形象建构,在国际学术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此外,近年来,中国考古学者还积极走出国门,走向“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联合考古,推进文明互鉴与现代文化丝路建设,践行和平外交理念。
  我们在总结成就的同时,更要听到未来的呼唤。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长篇讲话,对中国考古学的未来发展提出殷切希望:“第一,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第二,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第三,搞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第四,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 今天,中国考古学事业的人才规模还偏小,专业偏窄,与考古学发展需求之间还不相匹配。从过去的百年中寻求考古学学科发展规律,汲取经验和启迪,进而探索如何确定未来开拓与创新的方向和路径,这正是我们回顾中国考古学百年成就的主要目的。
其他文献
周处在中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据说周处年轻时“不修细行,纵情肆欲”(《晋书·周处列传》),曾为祸乡里,与南山猛虎、长桥蛟龙并称为“三害”。后来改过自新,杀蛟龙、除虎患,又建功立业,官至将军,成为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典范。  1952年12月,江苏宜兴精一中学师生在挑土平整操场上的一处小土丘时,掘破了一座砖室墓的墓顶。公安人员进入墓室取出若干遗物后,将墓室封好,之后文物管理部门进行初步调查。1953年春,
期刊
《明故荆南尚书张公二夫人丁氏墓志铭》出土于荆州,现藏于荆州博物馆。志及盖高、宽均为55厘米,盖篆书4行16字,为“明故荆南尚书张公二夫人丁氏墓志铭”,盖四周有双线边框,工整精细。志文楷书,竖32 行,满行31字,合831字。全篇墓志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可辨。撰者邹文盛,书丹者郑元,篆盖为向廷玺。  志文  志文详细记载了丁氏生平及与张纯的婚姻状况。志文未见著录,现录之如下,以补史书之缺载。  明故荆
期刊
宕昌县博物馆藏战国时期铭文铜戈出土于甘肃宕昌县新城子乡烽火台遗址,系群众挖土造田时发现,1991年由宕昌县文化馆从村民手中征集入馆。戈通长25.9厘米,援长12.1厘米,寬2.9厘米,内宽2.4厘米,阑长12.1厘米。援狭长上扬;中胡三穿,穿呈半圆形孔,穿径0.3厘米;内呈长方形,正中有一穿。援、内、胡均开刃。内正面竖刻3行15字铭文。此戈被定为战国时期器物,名为“铭文铜戈”。  时代与命名  从
期刊
吐谷浑是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西晋末年,在首领吐谷浑的带领下逐步西迁到甘肃、青海间,至其孙叶延时,始号其国曰“吐谷浑”。到首领夸吕时,国势强盛,公元540年,“始自号为可汗,居伏俟城”(《魏书·吐谷浑传》)。隋大业五年(609年),隋军破吐谷浑,“逐北至青海,虏获千余口,乘胜至伏俟城”(《隋书·刘权传》),并以其地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四郡”(《隋书·炀帝纪》),其中西海郡“置在古伏俟城,即
期刊
安阳西北郊的小屯村是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所在地,近百年的考古工作表明,殷墟宫殿宗庙区的夯土建筑经历战争和自然的破坏,到隋唐时期已倒塌荒芜,不为人知了。此地背依洹水,地势高爽,隋代安阳城的达官贵族和平民百姓将之视为一处上好的风水宝地,纷纷在此修建坟茔,昔时的商王宫殿区成了一处规模较大的公共墓地。1928—1937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小屯村发掘殷墟遗址时曾清理172座隋唐墓,其中隋墓157座。1
期刊
Books Exhibition 书讯  《考古随笔(套装3册)》  陈星灿 著  文物出版社,2021年4月  《考古随笔(一)》收录了作者1990—2000年间写的50余篇随笔,生动地展现了古人的行为、生活、思想和信仰。《考古随笔(二)》收录了作者2000—2010年间写的60余篇随笔,采用对比研究的视角,讨论“物”背后的“人”与“文化”。《考古随笔(三)》收录了过去20年作者的大部分随笔及少
期刊
迦陵频伽是佛教典籍中记载的一种神鸟,因其声音美妙动听,婉转如歌,故又名妙音鸟,形象为人首鸟身。《旧唐书》记载,元和十年(815年)八月,“诃陵国遣使献僧祗童及五色鹦鹉、频伽鸟并异香名宝”。有唐一代,迦陵频伽形象既广泛存在于莫高窟、榆林石窟、龙门石窟的壁画中,又作为装饰图案出现在中原佛寺塔基券门以及舍利石棺中。如西安小雁塔的券门门楣上,有迦陵频伽线刻画。1958年在山西长治城内西南隅一座唐代残塔的塔
期刊
2018年10月,洛阳西工区纱厂路保利大都会建设工地发现一座西汉时期大墓。这座西汉大墓(编号为C1M16090)由墓道、主墓室、侧室、廊道、耳室、坠室6部分组成,占地面积近210平方米。墓葬形制独特,保存相对较好,出土遗物精美罕见,其中玉器及玉饰件的数量达100件以上。  墓中发现了一件“玉温明”。温明即是漆面罩,关于温明最早的记载出自颜师古注《汉书?霍光传》引东汉服虔:“形如方漆桶,開一面,漆画
期刊
甘熙故居在南京民间俗称“九十九间半”,位于南京城内南捕厅历史街区,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其主人是被誉为“江南甲姓”的金陵甘氏家族。甘熙故居由三组坐南朝北(南捕厅15号、17号、19号)、一组坐东朝西(大板巷42号)的多进穿堂式古建筑组成,占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其内营造假山鱼池,广植花卉树木。甘熙故居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建
期刊
“这里的婴儿在出生四五天后就被放到一个芦苇和柳枝编织成的小床上,他们的面部朝下,女人们用两块板子紧紧夹住小婴儿的头部,一块放在额前一块放在脑后,孩子们要一直忍受这种痛苦,直到他们的头部变平定型。”  这一段来自16世纪修道士Landa 的叙述,记录了玛雅人延续数千年的颅骨变形传统。在古代,颅骨变形的现象几乎遍布各大洲,玛雅地区发现的变形颅骨的数量和种类更是令人惊叹。玛雅人为何如此热衷于这一习俗,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