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大潮催生“浒湾现象”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bin198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浒湾乡,从新县走向信阳、走向全省,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排头兵乡镇的同时,“浒湾现象”,也引发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浒湾现象”,诞生于河南省新县浒湾乡,为我国正在进行着的农村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又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出的成功路子和可贵的实践经验。
  
  “浒湾现象”一:推进土地流转,走土地规模化经营之路
  
  浒湾乡,是新县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也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前沿阵地。
  2009年,信阳市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浒湾乡,作为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乡党委、乡政府坚定发展信心,紧扣市、县政府要求,围绕“八项体制改革”,在土地流转、农村社会化服务、支持创业人才投身农业、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大刀阔斧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推动土地流转,使该乡土地规模化经营之路越走越宽广。
  浒湾乡是一个浅山区乡,总面积5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7万亩、山场面积4.6万亩,总人口1.9万人,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317元。自古以来,农民延续传统耕作方式,广种薄收,随着经济发展和新县劳务输出递增,大部分农民或弃田从商,或外出务工,土地抛荒、撂荒现象十分突出。
  2009年,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浒湾乡党委、乡政府把土地流转作为解决农村改革发展的“金钥匙”,在坚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和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带动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目前,全乡土地流转总面积达5800余亩,占土地总量的26%,发展规模化种养示范基地25个。其中,当地民营企业兴民科技公司流转8个行政村500多农户土地,创建了香菇、木耳、杭白菊种植基地800亩,进行农副产品开发生产;日本客商立松国彦流转该乡游围孜村三个村民组农户土地205亩,创办了“绿色农苑”科技种植基地,在当地进行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等。
  一方面,农民可以收益土地租金;另一方面,农民可以到创办的农场、企业务工,足不出村便可实现就业。与此同时,政府和企业强强联手,加大农民种养技术培训力度,不断为新农村提供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呈现出“农民创家业,能人创产业,干部创事业”的喜人局面。
  
  “浒湾现象”二:发展合作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民间经济主体,浒湾乡按照“自愿民主、互助合作,因地制宜、多元创办”的原则,结合特色产业链建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企业带头兴办专业合作组织。兴民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组建了兴民科技农产品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建种植基地200亩,标准化生产达到85%,覆盖了全乡80%以上的农户,食用菌生产量达到150万袋,合作社成员年均收益5000元以上。
  能人带动、农户参与组建专业合作社。为改变传统的单家独户生产经营模式,浒湾乡综治办副主任王声永发起成立花明淮南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全乡生猪养殖场主、养殖大户为骨干合作户,吸纳农村散养户为社员,投资1200万元,高标准创建了淮南猪养殖小区,成员由20户发展到现在的150户,辐射带动5个村200多个养殖户,种猪存栏达到500多头、生猪4000多头。
  在合作经济效应的带动下,农民合作社如雨后春笋,相继成立,目前已在工商部门正式注册、挂牌经营的专业合作社有8家,正在筹备成立的4家,入社成员1500余人,带动农户3000余户,农户平均增收280元左右。
  专业合作社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该乡特色产业的发展,在创新农村基本经营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现代农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浒湾现象”三:实施返乡创业,激活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工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参与者和建设者。2008年年底以来,浒湾乡出现了外出人员返乡创业的新趋势,为合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不断创新农村资金投入体制和创业人才投身农业机制,浒湾乡党委、乡政府敏锐地把握住这一劳动力流动规律,因势利导,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并初步实现了从“打工潮”到“创业潮”,从输出劳动力到带回生产力的历史性转变。
  如从日本研修回乡的青年农民曹芝刚等4人,联合投资120万元,在游围孜村创办了“四方绿色农场”,在获得经济效益回报后,他们又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发展循环经济,进行水面养殖、生猪养殖,初步形成了“蔬——禽——渔”发展模式。返乡农民熊少伟回乡创办了明伟养猪场,农民付征勇创办了土豆种植基地,青年农民游华创承包村山场200余亩,种植杉树、杂果上万棵,成为全村出名的“种植大户”,并被村民推选为村干部。
  这些农民在自身实现创业后,大量雇用当地农民,农民年均获得劳动报酬在1.2万元以上,带动了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为农民的就业和增收开辟了新的路子。截至目前,该乡农民工中掌握一技之长的有630人,在家创业的有182人,他们通过独资、合资、参股等方式,创办大棚蔬菜、畜禽养殖、高产水稻等农业综合开发基地23个,建设总投资达2000余万元。
  
  “浒湾现象”四:建好省级示范村,高水平打造改革发展样板
  
  游围孜村是新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今年5月,被确定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市级示范村。在示范村建设上,浒湾乡按照“壮大特色产业、拓宽农民收入、创人文生态环境、建观光农业村”的发展定位,因地制宜,科学谋划,高标准建设了“三园两区”,即农产品科技种植示范园、水稻高产示范园、大棚蔬菜种植示范园和生猪养殖区。
  “三园两区”大力推广名、特、优、新品种,新技术,实施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战略,着重开发农业观光、瓜果采摘、农家饭、土特产品等具有乡土气息及农业文化内涵的生态产业,建好省级示范村,用高水平打造出改革发展样板。
  在科技农业的影响和园区规划建设中,该村农民积极转变思想观念,破除僵化思想和“恋土”情结,不断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催生出一批既拿租金又拿工资的“新型农民”。
  目前,该村农民共流转耕地700余亩,占村耕地总面积的70%,流转山场900余亩,占山场总面积15%,建成特色基地7个。在此条件下,“失地”农民可获得稳定的“三金”收入:每年每亩地400公斤稻谷价格的土地租金,按工计算每月平均900元的务工工资,另外,该村总人口900多人,土地流转后有300余人放心在外打工,非农收入约1万元以上。2008年该村人均收入达到5600元,高于全乡平均水平1300多元。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文化娱乐观念悄悄发生转变,农民成立了全县第一支农民洋鼓队。健康文明的娱乐方式,陶冶了村民们情操的同时,使邻里关系更加和睦,道德文明蔚然成风。
  
  宝贵的精神财富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华大地上涌现出众多闪烁着时代特色,并烙下时代印记的可貴现象,如“雷锋现象”、“焦裕禄现象”、“张海迪现象”、“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现象”、“女排现象”等数不胜数的时代现象。这与中华民族的可贵精神和光荣传统一样鼓舞和激励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团结一心、奋发图强,建设国家。
  国人希望诸如此类现象更多地出现和诞生,一直从内心深处喜欢和拥抱这种现象,助推和支撑中华民族可贵精神和光荣传统发扬光大,以鼓舞和推动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向高度、深度和广度延伸和进军。
  浒湾乡,从新县走向信阳、走向全省,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排头兵乡镇的同时,“浒湾现象”,也引发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多次受到河南省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的好评和肯定,成为河南省直辖市组团参观见学的首选地和目的地。
  “浒湾现象”,宛如一股清风,吹醉了革命老区大别山。
  本栏目图片摄影/刘林
  编辑:万晓艳
其他文献
2010年8月,原告杨某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诉至法院,要求与妻子沈某离婚,孩子归自己抚养并由沈某承担孩子的抚养费。沈某表示同意离婚,但认为导致夫妻感情破裂,最终走向离婚的过错在原告杨某,原因是杨某在婚姻之外有“小三”。根据法律和原告扬某的经济情况。杨某作为婚姻中有过错一方,应支付被告沈某精神抚慰金10万元,并请求依法分割共同财产、房产和基金。将孩子判归杨某抚养。  法院经过审理后查明,自2006年9
期刊
如何解决中国春运难题,始终是各界争论的焦点。对策则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增大铁路等交通运力,一是提高农民工等群体的收入和社会待遇。  2月2日,在广东东莞打工的湖南省双峰县农民陈新华乘车抵达长沙火车站时,长舒一口气——“最难的工作总算完成了。”  陈新华是中国铁道部试行火车票实名制的受惠者之一。在外务工多年,这是他和妻子春节回家成本最低的一次。  以往为抢在春节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陈新华花高价钱从
期刊
软枣,是家乡的山果,轻轻一嚼,绵软甘甜,回味悠长。软枣不好看,通体黝黑,阳光下黑得油光发亮。  过去,大人笑话不洗脸的黑孩子就道:哈,是吃软枣了吧?看看,脸都成黑的了。再看看这手,去偷软枣,根本分不出哪是软枣哪是手。  其实,除非是山村里家有软枣树的孩子,一般孩子哪有吃上甜软枣的福气?那软枣跟柿子、鸡蛋一样,都是老人拿来换钱,称盐打油用的。随便抓一把来解馋,那是没门儿。老人们说,新中国成立前老百姓
期刊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是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三农新闻报道,要在政府与农民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这座桥梁,要为农民、农村传送最新的三农政策、信息,要为政府提供一个比较客观而真实的农村图景,包括揭示一些三农发展过程中潜在或已存在的问题,农民的真实生活处境,为政府决策提供一定的参照,为营造一个良好的三农发展环境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三农新闻报道应把握住几个点。 
期刊
“陪读农民”的大学梦  “陪读式”转移虽然有利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但陕西一些基层干部和农民认为,“陪读式”转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创富能力”和“创富机会”,增加了家庭负担。    西安市所辖的户县草堂镇农民戴遵会2010年开始筹划将儿子送到县城读书,让妻子专门“陪读”。在他们村,至少有6户这样的“陪读”家庭离开了村庄,其中就包括戴遵会的哥哥家。  据陕西省教育厅公布的《陕西省进城务工
期刊
而在警方的调查中,“瑞祥·凯特国际”的开发商姚某还不是张南华的“地下钱庄”中受害最深的债务人。在这家“钱庄”中还发生过借800万元还2700万元的荒唐事。  家住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的刘军终于松了一口气。  半年前,他花费了半生积蓄所买的房子的开发商,在楼盘尚未交付之际突然神秘失踪,不仅售楼处一夜间人去楼空,就连楼盘也停止了一切的施工作业。眼看着高楼就要封顶的刘军等200多户业主欲哭无泪,只得求助警
期刊
2009年11月25日~30日,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河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主办的“2009年大别山革命老区行新闻采访活动”在豫南商城县、新县举行。  沐浴着冬日的清凉,我们在大别山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留下深思的脚步。  在战争年代,山高水长的大别山以其独有的性格孕育了数十万红色的火种,照亮了曾经沉寂而暗淡的豫南大地。1929年商城立夏节起义,打响
期刊
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在战争时期,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自启动快速发展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和河南省文化改革试验区建设(以下简称“两区”建设)以来,老区人民投身到这场变革之中,奏响了一曲曲绚丽华章。    红土地上的光荣和梦想    新县,素有“三省通衢”、“中原南门”之称。在战争时期,这里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培育了93位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
期刊
【编者按】企业之大,不在于职工人数之多,而在于高科技人才之多;企业之大,不在于工厂厂房之大,而在于有一个一心为企业谋发展的领导层;企业之大,不在于生产线的规模之大。而在于其文化底蕴、企业精神之精深;企业之大,不在于跨行业之大。而在于其品牌之优……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郑州市磴槽集团董事长袁占国就是经历了“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考验后,才成就了现在的事业。    磴槽集团
期刊
一、基本情况    武陟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焦作市第一人口大县。该县67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32.8万人,约占总人口的49%。2008年,该县GDP完成151亿元,财政收入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28元。该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和劳务输出大县。  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没有民生,没有民生就会影响到社会稳定,所以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武陟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劳务经济、解决农民就业作为三农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