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问题的解决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蒸汽机的发明源于“水壶盖为什么会冒起来”问题的提出;万有引力的揭示源于“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问题的发现。问题的提出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但是不是所有问题的提出都会带来“问题的解决”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实践表明,只有当那些有价值的问题被发现提出来以后方可有较大影响的“问题的解决”。“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一项基本任务。”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紧扣题眼,启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般来说,标题或是文章内容的最简要的概括,或是提示文章的中心,或是截取文章故事的一个重要片断。在教学中,老师若能很好地在标题上做文章,启发学生提出一些探索性的问题,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的一个片断,就值得借鉴。
师:请全班同学齐读课题。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生2:小壁虎向谁借尾巴?
生3:小壁虎是怎样借尾巴的?
生4: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
直觉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先导。教师让学生一读题就发问:“你想知道什么?”一改过去那种由教师提问学生思考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想、假设、提问,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并为进一步学习课文作好铺垫。又如我在教《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时,在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找出标题的中心词(“变化”),然后引导学生提问:“看到这个标题,你想知道一些什么?”学生回答:“我想知道黄河为什么会变。”“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变化前黄河是怎样的,变化后黄河又是怎样的。”学生的这些回答基本概括了文章要交代的内容,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自学教材,自己“解决问题”。
二、把握重点,启发学生提出针对性问题
教学重点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需要着重讲授指导的内容,难点是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问难题,促进学生思、疑、问、悟的结合。
例如人教版第六册《飞机遇险的时候》一文,通过写周恩来同志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感人事迹,赞扬了周恩来同志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和对革命后代深切关怀的伟大精神。其重点是在三、四自然段,即“让出伞包”和“关心大家”这两个感人场面。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自己反复朗读课文,说说从这两个自然段知道了些什么,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你还有哪些问题要提出来?”学生的热情很高,很快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周恩来到小扬眉身边为什么是‘跨’,而不是‘走’”“周恩来为什么要用‘命令’的口吻对大家说话”。这也正是教学的难点所在。教师没有直接向学生发问,而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解决,通过“读读”“想想”“议议”,真正地从内心深处体会到周恩来总理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的崇高品质。
三、巧用疑点,启发学生提出个性化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是个各不相同的,对事物的认识角度也是千差万别的。同样,学生对教材的把握和认识也是不尽相同的。如有的这样认为,有的则那样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积极利用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疑点,启发他们提出具有独特性、个性化的问题。
例如以前笔者在教《西门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一文时,在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评一评西门豹这个人。绝大多数学生都称赞西门豹这个人很聪明,很会想办法惩治坏人,是一个很有才干的地方官。按说到此为止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但我仍启发学生:“大家还有不同看法的吗?”大家沉默了一会,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西门豹这个人太啰唆。为什么不像我们的警察叔叔那样采取禁止给河伯娶媳妇或下令逮捕这一伙人的办法,那多省事?”对这一问题,我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要求学生对此进行讨论。通过讨论点拨,学生终于明白了西门豹的目的是既要惩治这一伙坏人,又要教育百姓,让河伯娶媳妇真相大白,进而破除迷信,为以后很好管理邺这个地方做了必要的准备。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西门豹这个人也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
总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在教学中,教师要热情地鼓勵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地提出有价值的疑问。
一、紧扣题眼,启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般来说,标题或是文章内容的最简要的概括,或是提示文章的中心,或是截取文章故事的一个重要片断。在教学中,老师若能很好地在标题上做文章,启发学生提出一些探索性的问题,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的一个片断,就值得借鉴。
师:请全班同学齐读课题。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生2:小壁虎向谁借尾巴?
生3:小壁虎是怎样借尾巴的?
生4: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
直觉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先导。教师让学生一读题就发问:“你想知道什么?”一改过去那种由教师提问学生思考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想、假设、提问,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并为进一步学习课文作好铺垫。又如我在教《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时,在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找出标题的中心词(“变化”),然后引导学生提问:“看到这个标题,你想知道一些什么?”学生回答:“我想知道黄河为什么会变。”“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变化前黄河是怎样的,变化后黄河又是怎样的。”学生的这些回答基本概括了文章要交代的内容,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自学教材,自己“解决问题”。
二、把握重点,启发学生提出针对性问题
教学重点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需要着重讲授指导的内容,难点是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问难题,促进学生思、疑、问、悟的结合。
例如人教版第六册《飞机遇险的时候》一文,通过写周恩来同志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感人事迹,赞扬了周恩来同志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和对革命后代深切关怀的伟大精神。其重点是在三、四自然段,即“让出伞包”和“关心大家”这两个感人场面。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自己反复朗读课文,说说从这两个自然段知道了些什么,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你还有哪些问题要提出来?”学生的热情很高,很快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周恩来到小扬眉身边为什么是‘跨’,而不是‘走’”“周恩来为什么要用‘命令’的口吻对大家说话”。这也正是教学的难点所在。教师没有直接向学生发问,而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解决,通过“读读”“想想”“议议”,真正地从内心深处体会到周恩来总理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的崇高品质。
三、巧用疑点,启发学生提出个性化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是个各不相同的,对事物的认识角度也是千差万别的。同样,学生对教材的把握和认识也是不尽相同的。如有的这样认为,有的则那样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积极利用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疑点,启发他们提出具有独特性、个性化的问题。
例如以前笔者在教《西门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一文时,在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评一评西门豹这个人。绝大多数学生都称赞西门豹这个人很聪明,很会想办法惩治坏人,是一个很有才干的地方官。按说到此为止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但我仍启发学生:“大家还有不同看法的吗?”大家沉默了一会,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西门豹这个人太啰唆。为什么不像我们的警察叔叔那样采取禁止给河伯娶媳妇或下令逮捕这一伙人的办法,那多省事?”对这一问题,我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要求学生对此进行讨论。通过讨论点拨,学生终于明白了西门豹的目的是既要惩治这一伙坏人,又要教育百姓,让河伯娶媳妇真相大白,进而破除迷信,为以后很好管理邺这个地方做了必要的准备。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西门豹这个人也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
总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在教学中,教师要热情地鼓勵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地提出有价值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