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吟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fox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吟诵是中华传统文化之一,传统吟诵是介于言语和歌唱的中间过渡形式,由于现代人的忽略使得吟诵的发展一度遭遇危机,笔者从学习套调、了解平仄、掌握技巧、鉴赏感悟等四个方面对学习传统吟诵提出建议,并且肯定了传统吟诵的新变——新吟唱这一艺术形式在推广吟诵学习时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传统吟诵 诗词 新吟唱
  “吟”作为一种文学活动,从战国时期就有记载:“臣不知其思与不思。诚思,则将吴吟,今轸将为王吴吟。”东汉高诱注曰:“吟,歌吟也。”a此处的吴吟应类似一种具有吴地特色的方言民歌,也代表了“吟”与“歌”的某种类似之处。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动声曰吟,长言曰咏。作诗必歌,故言吟咏情性也。”b进一步揭示了吟与歌的关系,吟需要发声动听,但又不能完全按歌曲处理。正如陈少松先生总结的那样:“‘吟’即‘咏’,就是拉长了声音歌唱。”c“吟”即曼引其声,将单音节的汉语延长,使得语言的音调变化更加丰富,从而将吟者对诗歌的理解更好地表现出来。关于“诵”,《汉书·艺文志》转引毛传:“不歌而诵谓之赋。”d可见,“歌”与“诵”不是一回事,如果说“吟”更向歌曲音乐靠拢的话,那么诵就偏向于语言本身的节奏和韵律,类似于今天所说的“朗诵”。总的来说,现在所言的吟诵是将“吟”和“诵”统一起来的合成品。它介于声和乐之间,属于言语和歌唱的中间过渡形式。它是一种似读非读、似唱非唱的艺术形式。正是其自由化和程式化的复杂结合为这种文学活动带来无限生机和可能性。
  一、背景介绍
  本次大创课题中的乐府诗吟诵也属于诗词吟诵的一部分,宋乐府诗中有格律诗也有非格律诗,宋代乐府诗中有以乐府古题为题目的诗,如陆游的《关山月》,这类乐府诗吟诵应注意自然的语言气势,根据具体作品的艺术风貌和情感内容进行一种较为自由的处理,力求展现作品中的内在意蕴。两宋时期还有一种连章体的乐府诗,如汪元亮的三组大型连章体歌行类乐府,全为七言绝句。此类乐府诗的吟诵方法则应参照近体诗的平仄吟诵规则。而当今推广的吟诵也多是以近体格律诗词为主,因此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此类诗词的吟诵情况。现代人对吟诵的忽略由来已久,早在“五四”时期,朱自清先生就在一篇文章中说:“‘五四’以来,人们喜欢用摇头摆尾去形容那些迷恋古人的人。摇头摆尾正是吟文的丑态,虽然吟文并不必需摇头摆尾。从此青年国文教师都不敢在教室里吟诵古文,怕人笑话,怕人笑话他落伍,学生自然也就有了成见。”e由于人们对吟诵的固化刻板的印象使得吟诵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播一度出现危机。
  二、学习套调
  吟是有套调的,五言七言各有母调。如现在的常州吟诵调、广陵吟诵调、福州吟诵调、江西小调等,以及在台湾地区流行的天籁调、鹿洞调、闽南调、歌仔调等。一般来说,古时读书人因为地缘关系的天然亲近往往从本地吟诵调学起,而这种学习往往不是刻意为之,通过文人集会和师生讲习等,古人潜移默化地将这种吟诵调带到日常读书写作之中。古人所说的“一调吟千诗”便是以某一套调为基础的。在如今以普通话作为标准音的时代,学生想要学习这种原汁原味的方言吟诵是有一定困难的,但仍然鼓励老师依据当地吟诵调特色作为教学的参照,让学生尽可能地了解传统吟诵的原貌。
  三、了解平仄
  古人的诗词写得好,往往是声情合一,声音便是表现诗词音乐美的重要媒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矣。是以声画妍蚩,寄在吟咏,滋味流于下句,风力穷于和韵。”f通过吟咏这种方式将声韵里的抑扬顿挫表现出来,而这种声音的美感主要就是通过平仄来实现的。如今古今音中的平仄和押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要想最大限度地接近吟诵原貌,学生还是应该了解学习基本的平仄知识,包括平上去入四声与如今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对应关系,熟练掌握绝句和律诗的几种基本格式。然而这种声韵平仄本身内在的协调以吟诵这一形式进行表现,从而给人一种融会贯通的艺术陶冶。
  四、掌握技巧
  在掌握平仄格律的基础上,教师还应传授学生一定的吟诵技巧。首先应保证吟者可以字正腔圆地进行行腔,即吐字清晰、发音准确。宋代张炎在《讴曲旨要》中说:“腔平字侧莫参商,先须道字后还腔,字少声多难过去,助以余音始绕梁。”g张炎便是强调依字行腔的重要性,这也是进行吟诵的基础条件之一。其次,应划分好节奏点,比如五言诗将其划分为“二三”较为合理。如“举头/望明月”,或者细分为“二一二”,如“山中/发/红萼”。七言诗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 如“春风/不度/玉门/关”; 或“二二一二”,如“人生/自古/谁/无死”两种。这些节奏划分应根据诗句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搭配和意象、意境的营造等进行具体分析。而这些节奏停顿处往往是吟者进行拖腔和衬字处理的关键之处,因此掌握好诗词吟诵的节奏格外重要。最后一步就是引声吟诵,按照“平长仄短”的原则对每一个节奏点上的平仄进行恰当处理。即按照“平声缓吟,仄声稍微短促”的基本方式进行吟诵。
  五、鉴赏感悟
  古诗词吟诵的关键一步在于细致地分析解读文本,并且通过吟诵的方式将这种情感体验进行深化。所谓沉吟体味就是如此。叶嘉莹先生说:“我理解的吟诵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别人听,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世人的心灵能借着吟诵的声音达到一种更为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h可见吟诵的核心在于作者与吟者的心灵会通和交流。拿李煜的《浪淘沙令》为例: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i
  本词是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软禁时所作,开头细雨朦胧渲染春意凋零,罗衾指的是丝绸被褥,尽管是高档的丝织品也无法抵御漫长黑夜的清冷孤寒,衬托出词人早早醒来的缠绵愁意,此句后面要注意暂停,并且吟诵时要声音轻巧。词人自己在梦中是何等无拘無束,可以一晌贪欢,现实中自己却离乡万里,无限怅恨之情油然而生,这两句的腔调应该由高到低,前半句带有一丝沉浸的向往,后半句则将人从梦中拉回现实,带有无限悔恨之情。下阕大体重复上阕的套调,但最后一句“天上人间”的处理上应将尾音延长并做降调处理,力求将李后主从君主沦为近乎囚禁之人的巨大心理落差表现出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吟诵采用什么样的外在形式技巧,其本质都是为了更好地解读文本,重点是将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表现出来,正所谓“千诗千风味”。尽管特定吟诵调的套调变化不大,但是当母调套到不同作者创作的不同诗词之中时,吟者需要结合诗词的具体情感和个人的阅读感受进行调整和处理,而吟诵的博大精深的变化之处也在这里。
  六、吟诵新变
  以上几点是笔者关于传统吟诵学习推广的几点建议,在如今新形势下,传统吟诵也出现新变——新吟唱。台湾地区积极推广吟诵教学,将古筝、笛子等传统乐器与古典诗词结合,他们积极发起关于古诗词吟诵的比赛活动,并多次与大陆高校的吟诵社团进行合作,举办吟诵推广活动,对宣传弘扬诗词吟诵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起到推动作用。现在这种新吟唱的形式与之前的传统吟诵不同,它是以音乐为本位的艺术形式。与传统吟诵个人独吟相比,它显然是适合集体吟唱的一种改良艺术形式。其次,它的形式更加新颖,比如在着装上有较为统一的汉服,一般都有背景音乐的衬托,甚至会设计一些符合诗词意境的动作等。新吟唱也有诸多优势。首先是吟唱的效果更动听,对于现代人来说传统的吟诵调在未进行艺术处理之前是很难被欣赏的。其次,新吟唱的舞台表现效果更好,由于结合更多的音乐、舞美、服饰等艺术形式,新吟唱在吟诵的推广活动之中更具吸引力,也更容易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审美享受,从而便于其进一步弘扬和传播。可以说吟诵的复兴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新吟唱的崛起,很多年轻人在新吟唱的影响下开始关注传统吟诵。因此进一步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广吟诵社团和举办诗歌吟诵活动可以说是将来振兴吟诵的一大方向。
  吟诵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如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吟诵里藏着古诗词的灵魂,它通过声音建立起吟者与作者之间心灵相通的纽带。在传统吟诵推广之际,吟诵者可以从学习套调、了解平仄、掌握技巧、鉴赏感悟等几个维度对传统吟诵进行基本的学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也应该积极采取新吟唱这种方式来进一步扩大吟诵的传播范围。
  a 〔汉〕高诱注:《战国策》,上海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29页。
  b 〔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9页。
  c 陈少松:《古诗词文吟诵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d 〔汉〕班固著,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第49页。
  e 朱自清:《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57页。
  f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7页。
  g 〔宋〕张炎撰,郑益津、吴平山解笺:《词源解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39页。
  h 叶嘉莹:《古典诗歌吟诵九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页。
  i 〔南唐〕李煜:《李煜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05页。
  基金项目: 大学生创新创业省级重点项目:《古韵新歌:宋代乐府诗研究与吟唱》项目编号:201810320065Z
  作 者: 楊悦,江苏师范大学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 曹晓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明清越南使臣北使中国朝贡往返一般需要两年左右,在漫长的旅途中,越南使臣留下了许多汉文诗,其中途经南宁所著诗篇有两百余首。南宁诗内容多样,既有与中国官员的唱和诗,描写南宁都市繁华的写景诗,也有思乡怀亲诗。从这些诗篇中可以窥见明清越南使臣来华时的心态,即努力与中方人员建立友好关系,羡慕赞美中国都市的繁华,因远游无法尽孝而产生的思乡怀亲之感。  关键词:南宁 越南使臣 《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
期刊
摘 要: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象形文字是文字发展的源头,它以象形的特点描写着世界万变的形态,以象形达意的方式表达着人们的思想情感。笔者将具有象形、会意的文字应用于篆刻创作,并将其象形的特点通过巧妙的设计,在方寸之间凸显其象形意味,表现出象外之意,形成强烈的图像意识,以达到升华创作意境的效果。  关键词:篆刻 创作 图像意识  象形文字将自然万物提炼于有趣的字形之中,诠释着万千世界。在篆刻创作中,笔者
期刊
摘 要:张斌川诗歌的故乡书写源自他建构自己的故乡世界的野心。他讓故乡在古典诗意和历史中呈现,让乡愁绵延,走向未来的是中华文化传统。而异乡、返乡与原乡的意义共建到超越故乡里乡愁内涵的时代升华,都是诗人故乡书写的成功之处。他写乡愁也仅是手段,他最终要在他的乡村世界里建立一种乡村精神。  关键词:乡愁 异乡 原乡 返乡 超越  一、乡愁“这一个”  苏州诗人张斌川的诗集《河流向西》(作家出版社2017年
期刊
摘 要:《裂缝》于2007年出版,为英国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在斩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年又一佳作。通过分析作品序言之中的家庭关系、历史学家的家庭关系以及故事中霍沙与马罗娜的家庭关系等三个方面深入探讨莱辛在《裂缝》中所追寻的家庭关系和谐观,以期为读者解读《裂缝》提供一种新视角,作品反映了当时年近九十高龄的莱辛对家庭关系的严肃思考和美好憧憬。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 《裂缝》 和谐主题 家庭关系  《裂缝》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语言、修辞和文化等角度赏析了风靡日本的诗体散文Youth,同时指出了流行的夏海涛译本中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Youth 语言 修辞 文化  一、Youth的作者及其影响  风靡日本的诗体散文Youth(《青春》)的作者是犹太人塞缪尔·厄尔曼(Samuel Ullman,1840—1924)。厄尔曼于1840年生于德国,儿时随家人移居美国以逃避德国的种族歧视,1851年定居密西西比州
期刊
摘 要:史、汉《儒林传》在言及汉文帝的人才政策时出现四处异文。《史记》正文作“征用”,注文作“稍用”;《汉书》正文作“登用”,注文作“少用”。结合史料辨析,知汉文帝是位知人善任的有为之君,颇能“征用”“登用”文学之士,“稍用”体现其通盘的考量,更贴合实情,“少用”则偏离事实较远。  关键词:汉文帝 “稍用” “少用” 辨析  史、汉《儒林传》在勾勒汉初儒学发展整体状况时,大体不差。但行文至汉文帝处
期刊
摘 要:白族扎染古称“绞缬”,是中国民间的一种传统工艺,其独特的染色技艺、丰富的造型图案深受人们的喜爱。扎染不仅仅是一种染色技艺,当以现代艺术作品形式呈现时,其既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也是现代审美观念的体现,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本文尝试将扎染艺术立足于传统,并融入现代艺术中。白族扎染的创新与应用,体现出独特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白族扎染 传统技艺 现代艺术  扎染
期刊
摘 要:本文深入分析了著名香港现代派作家刘以鬯先生小说的象征技巧的创新运用,分别从行动的寓言式象征、生存困境与生死之谜的象征、意象与意念象征、多意性与讽刺性的象征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论述,对这位富有探索精神的现代派作家从全新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今后的小说创作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刘以鬯 象征 现代派文学 意象 意念  刘以鬯是著名的华人现代派文学作家,原名刘同绎,字昌年,1918年12月
期刊
摘 要:电影《绿皮书》里非裔美国黑人音乐家谢利博士才华横溢,频繁出入美国上流社会,却融入不了任何种族,还是一个同性恋。无论从西方“他者”的视角还是他的自我认知上来看,谢利博士的身份认同都充满困惑与孤独。他是生活在“第三空间”里的人,在这个混杂的空间里可以产生碰撞和改变。谢利博士凭借自身才华,通过争取种族平等的勇气以及南下巡演等行动,来努力争取黑人在美国社会中的种族平等。影片以他和白人司机托尼逐渐相
期刊
摘 要:短诗《九月》是海子的代表作之一,诗歌通篇笼罩着神秘色彩。诗人运用“草原”“野花”“琴声”“明月”等意象,表达了不为世人理解的孤独、对理想“远方”寻而不得的哀伤、对光阴易逝的叹惋,以及向死而生的生命观。诗人从开篇的个体生命体验出发,最终上升到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思考,展示了深沉的悲悯情怀和反抗绝望的勇气。  关键词:海子 《九月》 悲怆 孤独 向死而生  无论是古典诗词还是现代新诗,“诗无达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