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快乐的老师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e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港市覃塘区覃塘镇中心小学的学生都喜欢称叶晓为“快乐的叶老师”。为什么学生都喜欢叫她“快乐的叶老师”呢?面对记者的提问,叶晓这样解释:“也许是因为我比较喜欢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我小心地呵护学生的精神成长,营造出快乐学习的课堂氛围,引领他们快乐地投入学习,所以学生都喜欢我的课。”正是因为一直怀着“快乐教学”的理念,自任教以来,叶晓都在探索如何以“快乐”的旋律来贯穿语文教学。
  快乐识字
  识字课看似简单,实际上,识字教学任务繁重,每节课都有十几个要识要写的生字,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因此,让低年级学生掌握识字规律,形成识字能力,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叶晓认为,教师只有把识字课上得通俗易懂,用学生接受的、喜欢的方法教学,才能为学生打开识字兴趣的大门,让学生在“识字的王国”里乐不思蜀。在《识字6》教学中,叶晓就是以这样的快乐教学理念为引领,带领学生开始“快乐教学旅程”的。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去郊游吗?
  生(响亮地回答):想!
  师:那我们就高举队旗,吹响铜号,高高兴兴地出发吧!(多媒体播放画面:在嘹亮的铜号声中,一群红领巾高举队旗高高兴兴地去郊游)
  师:在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1:小朋友们去郊游。我听到了铜号的声音。(课件出示词语“铜号”)
  生2:他们都戴着红领巾。
  师:(出示红领巾图,指导学生读准“领”)“领”字是后鼻音,不容易读好。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后鼻音读准了。请大家跟她读一次。(生齐读)
  师:你们能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呢?
  生:领,红领巾的“领”,“令”加“页”就是“领”。
  师:这位同学用的是“加一加”的办法,还有其他办法吗?
  ……
  就这样,叶晓通过组织学生坐着“托马斯的小火车”,让学生伴随着音乐,来到了迷人的“海边”、美丽的“乡村”游玩。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不由自主地站起来伴着音乐节奏边拍手边唱歌。看到学生又唱又跳,叶晓不失时机地推出“读生字摘苹果”“猜字谜摘苹果”的识字游戏,激励学生又快又准地认读生字。
  由于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对识字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而《识字6》一课是以数量词形式出现的串词,共有四节,每节均用四个数量词描绘了一幅美景图。那么,怎样把四幅美景图串起来,让学生乐学、爱学,学有所获呢?叶晓在设计教学时树立了“不能让学生孤立地去认识每一个字”的意识,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识字中掌握识字规律。在设计教学时,对于课堂上可能生成的问题,如学生对变序学习(为了更好地把学生带入情境,先学最后一节)不太适应、学生积累识字方法时跳不出“加减法”“换偏旁法”的识字方法、学生的朗读没有节奏感或读课文时没有真正地去记生字和练说数量词等,叶晓均从学生的角度做了思考,并从低年级学生爱玩的天性来设计识字教学。
  为了防止出现对学生的关注力度不够,没能充分激发学生爱玩的天性的现象,叶晓在上《识字6》一课时创设了“郊游”情境和“开火车”游戏。事实证明,设置这样的识字教学情境很受低年级学生的欢迎,对于看到的“每一个景点”,学生都会高高地举起小手,把发现的美景告诉大家。在学生“玩一玩”“说一说”过程中,叶晓通过运用总结、归纳、引导、表扬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对于哪种识字方法适用于哪个字的教学,她都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只要学生说出与本课学习有关的字,她都能及时帮助学生总结出所运用的识字方法,并引导学生迁移运用“编顺口溜”“猜字谜”“摘苹果”等方法记生字,练说数量词。如果有学生做得不错,她会及时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如“他用的是编顺口溜的办法,真是太了不起啦!”“太好了!这是在生活中识字,是识字的好办法!”叶晓相信,好的评价可以开启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智,引发学生向上的学习动力,进而建立足够的学习自信。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具体回答来进行表扬,尽量避免使用单一的“你真棒”“你真聪明”之类的表扬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不减。
  愉悦朗读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朗读和识字。而要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就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叶晓认为,低年级的朗读要求是有层次的: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正确、读流利”这两点很多教师都知道怎样指导,而要做到“读出感情”,不仅需要教师熟练掌握运用各种朗读方法,还要有创新精神,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多种朗读法进行教学。对于低年级语文教学来说,“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适当调整为“比较有感情地朗读”。对此,叶晓是这样理解的:“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哪怕老师读得再好,感染力再强,学生多么努力地想演绎出这些情感,由于受年龄、嗓音、理解能力、心理因素等影响,学生的朗读都不会完全到位,所以教师要降低要求,注意倾听学生细微的感情变化,并辅之以方法引导。”以二年级语文下册《欢庆》一课为例,叶晓先是把这首简短的小诗分成五幅画面:田野、枫林、蓝天、大海、十三亿孩子欢庆。然后向学生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以学生的“看到”为线索,随机教学每幅画面对应的句子时提出相应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
  以“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一句为例,她采用“想象读”的指导方法。
  首先是描述想象,拓展激情个别读。
  生: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师板书:田野)
  师:(出示硕果累累的图片)田野里的果子都熟了,金灿灿的!读吧!
  师:一边想象一边读,真好!黄澄澄的梨都夸奖你了,请你读!
  师:红通通的苹果向你点头!你也想象着读!
  然后是分组读。
  师:秋天的田野为祖国妈妈献上这么多的礼物,它们在唱丰收的歌!一、二组,我们带着丰收的喜悦读吧!
  在“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等句子教学中,叶晓分别采用了抓关键词、带入人物、自我评价促进朗读的方法,让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或进行说话练习,学生在愉悦的朗读氛围中读得兴趣盎然。在整个朗读教学过程中,叶晓都会细心地倾听学生细微的感情变化,并辅之以不同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读句子,如在什么地方需要想象读,什么地方需要用评价法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促进学生的朗读等。在多种方式的朗读引导下,学生越读越兴奋。一节课下来,叶晓既没有提出深奥的名词强迫学生理解、识记、背诵,也没有对朗读方法生搬硬套,而是把朗读指导渗透到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中,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习得方法,学会迁移。
  叶晓认为,只要端正了教学态度,教学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正因为能从学生眼中的受欢迎程度感受到自我价值所在,所以一如既往地关注学生的内心和需要,抓住一切契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以学为乐,已然是叶晓坚持的教学方向。
  (人物小档案:叶晓,女,2010年10月荣获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二等奖;2010年4月荣获广西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2011年11月获全国中小学教师演讲比赛二等奖;广西基础教育名师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责编 欧孔群)
其他文献
2012年2月28日,广西特级教师“琼凤工作坊”在贵港桂平市社坡镇社坡中心小学开展了一次“以学定教”主题教研活动。工作坊成员陈格华老师的一节“以学定教”模式的略读文教学——《路旁的橡树》的课例展示,使老师们对“以学定教”有了更清晰的、更深刻的认识。  【教材内容分析】  《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新课标第六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的故事。在南北两座大城市之间,准备修
期刊
2011年3月5日,在南宁市隆安县隆安中学(以下简称隆中)的大礼堂内,人头攒动,来自南宁市的各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济济一堂,南宁市高中教学改革现场会隆安中学“合作课堂”观摩课正在进行中。  “我代表我们‘月下西楼组’展示第三题。我们认为,牡丹的性格简单概括就是‘富贵’。大家有不同意见吗?”  “我们‘翱翔组合组’反对,我们认为应该是‘高贵’而不是‘富贵’。”  “‘高贵’和‘富贵’有区别吗?”  
期刊
《树叶》是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写树叶给树枝、小虫、鱼儿、小鸟带来了温暖和欢乐,大家都喜欢树叶,树叶很高兴。课文语言朴实,想象丰富,富有童趣。在听《树叶》一课教学时,一位教师的一个教学片段引发了我的思考。  师:听老师读课文,看看有谁和树叶做游戏?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  生1:小鸟。  (教师贴一张小鸟的图)  生2:小鱼。  (教师贴一张小鱼的图)  生3:小虫。 
期刊
“我们县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建设项目。”百色市田林县教育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你们过段时间再来,肯定能看到更大的变化,我们(的学校)将一年变一个样。”近几年来,田林县采取整合、搬迁、重建、改建、扩建等办法,扎实推进教育项目建设工程,使全县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根据田林县教育局提供的数据,该县近几年来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不断增长,而且成效显著:投入1 453万元,实施危房改造项
期刊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2011版《课标》)明确指出,“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学习2011版《课标》,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当前的语文教育实践。  一、重视倾听,在倾听吸收时演练  曾经有个孩子这样问他的爷爷:“为什么我们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爷爷
期刊
基于双重属性的“过程与方法”的建议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朱彩兰在《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11期上撰文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系。其中,“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目标区别于传统课程目标的重要标志,因为它具有过程性和结果性的双重属性的特点,所以教师在设计与描述“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时,不但要从思想上重视过程性属性
期刊
编者按:为了迎接全区的高中课改,2011年10月、11月,自治区教育厅先后组织两期广西示范性高中校长上海研修班,116位正副校长先后赴上海各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研修。作为第二期研修班的学员,南宁市第一中学校长师轶应本刊之约,系统阐述了自己在上海研修期间的所观所思所悟,供全区高中学校作课改参考。  我们本次上海研修分集中培训和跟岗学习两大环节。  集中学习的地点在上海市电视大学,9天时间,我们集中听取
期刊
“既然已经行走在教育这条路上,我就会一直好好地走下去。”陈叙而一脸坚定地说,“我还要走出别样的精彩。我希望在多年后,当学生和家长提起我时,都会说‘她是一位好老师’。这样,我的这一生也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了!”陈叙而一直这样告诫自己,也一直这样做。  “蹲下身去和学生交流”  2000年8月,怀揣梦想、满怀激情的陈叙而迈进了桂林市叠彩区芦笛小学的校门,从此开始了她教书育人的生涯。冰心曾说过:“情在左
期刊
岑溪市马路镇地处高山之中,那里群山逶迤,唯一的教学点就是杨梅小学,它是马路镇大垌村小学的一个分校,距离大垌村约有4公里,距马路镇50多公里,山高路陡,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学校建在大山的半山腰之中。该教学点的学生分散,上学路途遥远,因此仅有39名学生。在这些学生里,最远的回家路程要走4、5公里的山路。56岁的覃广胜是杨梅小学唯一的教师,他在这里教书已有10多个年头。  偏远山区的守望者  覃广胜
期刊
有这样一位师者,她如一个痴迷的厨师一般精心烹制着教育这道菜肴,并以精湛的厨艺使这道菜肴越炒越可口,使之散发出幸福的味道。她就是桂林市叠彩区拱极小学(以下简称拱小)校长孔幼芳。  以礼雅治校  孔幼芳对教育情有独钟,18岁师范学校毕业便走上讲台,从一名普通教师一步步成长起来,期间先后担任过校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教导主任、副校长,2008年出任拱小校长。她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