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演进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iu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本课程的开发理念对校本课程的体系建构和开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素质教育、三维目标、核心素养三个阶段来梳理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演进过程,通过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教育理论的研究、教育政策的导向和教育实践的推动等五个方面剖析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演进的影响因素,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估。
  [关键词]素质教育;核心素养;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中图分类号] G6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9)12-0132-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12.024
  一、开发理念演进的不同阶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校本课程在欧美等地区出现并掀起了研究的浪潮,到21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专家学者才开始校本课程的萌芽性探索。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三级课程观念的提出,让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开发理念也逐渐进入研究者们的视线,并成为校本课程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梳理不同阶段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中采用的理念对今后校本课程的發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以素质教育为开发理念的阶段
  1.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事业发展亟需现代化知识型人才,因此,邓小平同志根据时代要求提出了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素质教育为补充“应试教育”而出现,是对全面发展教育宗旨的升级转型。毛红芳在研究中指出:“素质教育是教育宗旨的中国式表达,是对教育目标逻辑起点的回归和反思。”功利主义趋向下的应试教育是对教育目标、教育思想认识不清导致的观念性错误,进而使得教育实践出现了方向性错误[1]。柳斌认为素质教育是国民性的教育,是符合教育大政方针的战略性思想,其内涵是:旨在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2]。教育培养的人才如果没有创新思维,没有动手、动脑的意识,是不符合当时社会重建对人才的迫切需求。1997年《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标志着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
  2.素质教育在开发理念中的体现。为更好地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1999年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更好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同时,文件中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提出了保障条件:“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在素质教育如火如荼实施之际,把素质教育观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既符合科教兴国的战略要求和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新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此外,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关注学生的特殊需求,这与素质教育提出的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不谋而合。因此,将素质教育理念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撑理念是应时代所求。素质教育作为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养的教育战略方针,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科学化、合理化奠定了坚实的根基,让校本课程开发在理论层面上有理可寻、有据可依。
  (二)以三维目标为开发理念的阶段
  1.三维目标提出的背景。2001年我国进行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单一、培养目标与现实脱节、评价功利化、管理集权化等6个问题进行了改革。此时国内教育界较活跃的是“双基”思想影响下的系列课程文化变革,“双基”对教学提出的要求是掌握基本知识、学习基本能力,为未来的生存、生活打好基础,具备基本的社会生存机能。三维目标则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个方面,它是基于“双基”二维基础上提出的更具人文关怀的培养目标,尤其是新课改以来,三维目标作为双基的补充,突破了知识与能力二维的束缚,走向学生情感陶冶、高尚志趣等的升华。2001年6月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课程标准中对教育目标的阐述,必须涉及知识、能力、情感3方面,这3方面不是割裂的、均等存在的,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三维目标也是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设计的制定起到指引性作用。张晓初在研究中提到,三维目标的出现表明教育改革的重点已由形式层面向内容层面转变,但只是从宏观层面规定了教育的大政方针,具体在内容上如何实施并没有提出如此细化的要求,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开展所起的直接性指导意义不是很大[3]。
  2.三维目标在开发理念中的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管理当中:“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从宏观到微观依次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首先,三维目标作为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应当渗透在三级课程的每一级中,在有关课程管理的具体内容中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其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把校本课程开发置于重要位置,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尤其是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更应该将三维目标中关于知识、能力、情感的具体要求作为这一时期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支撑,贯穿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再次,三维目标中人性化的维度划分与校本课程开发中关注学生独特需求的理念有共通之处,将三维目标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参照点,是符合教育要求,符合校本课程开发原则,也符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基本要求。
  (三)以核心素养为开发理念的阶段
  1.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为培养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的人。”在新时代背景下,每个人的生活和交往都面临着种种复杂性困难,如何独立、自主的解决这些困难性问题,是教育四大支柱对我们提出的外在要求。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2016年颁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3个方面,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核心素养和18个基本点。核心素养根据人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提出培养素养,分三个阶段逐层展开,这就避免了之前笼统、一体化的缺陷;同时,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不是完全抛弃之前的素质教育、三维目标的基本内容,也不仅仅是对之前教育培养理念的小修小补,而是延续了21世纪教育的4大支柱基本思想,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与学生实际学情而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也是对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它集科学的程序与方法、客观的教育规律、有差异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前瞻性的教育结果于一体,与学生终身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育人新模式相适应。   2.核心素养在开发理念中的体现。核心素养所提到的培养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贯穿其中的核心理念,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更具现实性和可行性。其一,核心素养的18个基本点是基于国际视野,为适应世界教育发展潮流而提出的,是基于DeSeCo项目研究讨论得出的一个非静态的、内涵丰富,全面囊括人的发展应达到的各个方面素质。校本课程开发理念也应该具备动态性、整合性,因为校本课程开发更多的考虑因素是学生个性、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应该是开放的,与现实生活密切衔接的。其二,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大一统国家课程的突破,它分不同阶段,不同层级,由学校主持开展,根据本校学生学情、身心发展特点编写,整个开发过程体现了一定的自主性。核心素养中的第二大方面“自主发展”成为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指引理念。
  二、开发理念演进的影响因素
  从改革开放至今,经过40年的课程改革,课程在各方面都趋于开放、民主与多元。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提出是课程发展史上具有进步性与创新性的里程碑式的举措,既保障了国家课程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又使地方和学校拥有较强的课程自主权,激发了地方和学校作为课程管理主体的主体性与能动性[4]。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受到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要、理论研究、政策导向、实践调研等因素的影响,并在其推动下向前演进。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开发及其理念的选用要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要符合不同时期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社会发展需求一方面是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发展、演进的动力;另一方面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理念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具体体现。纵观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素质教育观、三维目标还有核心素养体系的内涵与特征,无不蕴含着各个时代的气息,所以根据不同时代特点、社会发展需求,分别将素质教育观、三维目标还有核心素养作为不同时代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撑理念,更符合时代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体现社会发展需求也是课程观念体现国家意志的表现。
  (二)学生发展的需要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明确要将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有其独特的意志,是不以客体的转移为转移的,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课程资源的开发都必须关注学生的需求。郑志生等认为,以人为本是贯穿校本课程开发始终的价值取向,所以校本课程开发理念也应该关注学生需求[5]。其次,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兴起的“个性化”教育浪潮推动着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去关注学生的独特需求。再次,以素质教育、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为代表的教育观念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对学生发展需求的关注,且一层比一层完善。每一个时代的少年儿童都在以自己独特的力量推动着时代的发展,他们独具特色的想象力、创造力要求课程更多的去关注人,也要求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选用体现以人为本,而对人的关注就是先进性、前进性的表现,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学生需要推动了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演进。
  (三)教育理论的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大多是从各种教育理论、教育研究中提炼出来的,教育理论研究的前沿性决定着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先进性。教育理论研究者聚焦当下盛行的教育焦点,深入剖析教育热点问题,课程开发者收集、了解、深挖系列教育理论,提取适合校本课程体系构建、贴合培养目标要求的点,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指导校本课程开发体系建构、资源选取和实施层级划分。教育理论对校本课程理念的推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教育理论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顶层设计,有教育理论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在大政方针上的指向标,保证校本课程不偏离基本教育理念和大课程的内在要求;第二,当代先进的教育理论都精准地反映了时代潮流、现实问题,指导校本课程理念的系统总结;第三,以教育理论为代表的议题,是校本课程开发理念选取的优先选项。
  (四)教育政策的导向
  政策是国家大政方针的主要载体,各类教育政策给教育注入了活力,也为校本课程开发注入了新鲜血液。教育政策涉及解决教育发展中课程领域的具体问题的具体政策,校本课程开发理念要通过对教育政策中涉及课程内容的解读来制订。郭华指出,在政策导向下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学校课程改革、90年代教育部的课程计划的调整与改革,以及21世纪初的新课改逐渐形成。尤其以21世纪初实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具代表性,2001年颁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自此课程发展呈现出多元性、开放性,校本课程在课程领域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自主成分多了,这主要是得益于政策的导向作用。因此,系列教育政策推动课程发展,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更新换代。
  (五)教育实践的推动
  理論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教育实践调研是深入教育情境、对教育实情大摸底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指导教育理论纵深发展的基础。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实践调研得来的大数据。基于教育实践调查、分析、整理所得的大数据,更清晰地显示了教师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是什么,学生想从校本课程中学习什么,学校想从校本课程的实施中达到什么样的育人目标。据此,将这一系列诉求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渗透在校本课程中,也推动了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发展。需要明确的是,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选取要基于科学的实践方法,避免陷入一家之谈的弊端,紧扣现实教育问题,跟紧现实教育发展脚步,将不同时代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如体现素质教育的提高全体国民素养的本质,体现三维目标对学生知识、技能、态度方面的要求,体现核心素养的发展人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内涵等。
  三、开发理念演进的未来趋势
  近年来,校本课程开发已不再停留在新潮期,它的存在是学校发展突破瓶颈的途径之一,承载着学校向前发展的希望,跟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一样,校本课程开发将逐渐走向常态化。   (一)开发理念将更加关注人
  在未来,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将更关注人,深化以人为本。社会是以群体为集合存在的,关注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未来校本课程理念关注的基本点。第一,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内在要求。教育观在强调以人为本,学习观也在强调以人为本,整个教育的存在就是为了人的生存、发展,所以校本课程开发理念要关注人已经成为其内在规定性,而且校本课程也体现着国家课程的意志,对人的关注自然不能忽视;第二,大课程观人文性功能的延续,需要未来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继续关注人,理念研发注重人的实践创新等能力;第三,就教育发展的本质来说,一切政策的制订、理论的研究、实践性调研,还有社会的支持都是希望在未来使人通过教育这一途径更好地生活。一切源头都是为了人,都在关注人。
  (二)开发理念将更加关注实践
  在未来,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将更注重实践能力,发掘人动手实践的潜力。当下的学校课程,虽然给了学生很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但还存在局限,在未来校本课程开发理念中对于这些不足的填补是其存在的价值。首先,对实践能力的发掘、培养是对教育四大支柱学会做事、学会生存这两大支柱的延续,实践能力也是人最基本的行为能力,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或缺的。其次,善于实践,有劳动意识,是21世纪核心素养当中的一个基本点,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才会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而发现新方法、新理论。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在复杂的实践情境中形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再次,通过实践,学生与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近,在实践操作中体验生活,品味生活。
  (三)开发理念将更加关注调控
  在未来,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将更注重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及自律品质的形成。现代人的生活压力、节奏远远超过上世纪,这要求人们必须形成自我调控的行为习惯。教育的初衷就是使人各方面的能力更完善,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校本课程作为关注学生特殊需求的文本,其开发理念必将更多地关注学生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选取一般是结合政策、理论与教育实践制定的,多是强调学生未来该如何发展,且都是通过外界干预或是外界给予的某种便利条件使学生在未来形成某种能力、某种素养。但是很少提及如何让学生自己安排、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只有核心素养当中提到了要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实现自我价值,这是有进步意义的提法,也是以后教育理念制订、校本课程开发理念选择的趋势。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是紧随时代发展脚步,密切关注当代教育主题。无论是素质教育观、三维目标培养理念,还是21世纪的核心素养都在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当中体现过,或是正在体现。因此,不断关注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历史沿革,对今后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确立,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开放性、科学性、人文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毛红芳.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教育的中国实践与理论发展[J].國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3):44-49.
  [2]柳斌.新时代把素质教育进行到底[J].基础教育论坛,2018(27):4-6.
  [3]张晓初.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对语文教学目标沿革与发展的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8(9):13-15.
  [4]郭华.中国课程论40年[J].课程·教材·教法,2018(10):20-26.
  [5]郑志生,邬志辉.校本课程开发的复杂性审视及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8(8):50-55.
  (责任编辑:王世君)
其他文献
[摘要]专业素养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运用扎根理论研究发现学前教育师范生专业素养由态度、本体、工具、实践4个主要素及10个核心子要素共同构成。其中态度要素是根本动力,本体要素是基本前提,工具要素是重要保障,實践要素是终极诉求。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重视对各要素的专门性培养以促进学前教育师范生专业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学前教育师范生;专业素养;扎根理论
精神力量是人的思想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中所产生出的自信、自强的激情与活力,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约束力。探索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精神力量,
[摘 要]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加速发展,多元文化教育成为现实,小学教育专业开始探索如何培养卓越小学教师。职前识别有资质的小学教师成为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关键。识别具备卓越小学教师资质的学生不仅为迎接教育国际化挑战做好准备,满足小学卓越教师培养的需要,也有利于个人、培养机构和国家做出合理安排。文章基于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以卓越小学教师的概念、内涵及资质作為识别的理论基础,结合实践要求,为卓越小学教师提供职前
[摘 要]党的十九大不仅开启了中国伟大事业的新时代,同时也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赋予了新的使命。随着高校学生工作的对象、内容、载体等发生变化,建设一支人性化、服务型、专业化的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成为必然。从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实践来看,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要从辅导员职业发展瓶颈入手,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切实解决辅导员职业发展中的困扰。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可能性、必要性和层次性,成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培养
[摘 要]英国学者梅尔和帕莱奥罗格对教育学及其与领导力的关系进行梳理和再认,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构建了基于情境的教育学领导力理论。教育学的领导力是一个涉及教、学、生态社区和社会轴的复合概念,有别于以往各类教育领导力的模型。教育学领导力是一种学习情境领导,强调领导的实施应依赖于课堂外的社会生态情境,而不局限于课堂和领导者本身。教育学领导力理论的提出,为一直致力于模型开发的教育领导力研究提供了一种思路,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长德校区项目于2017年9月30日奠基开工,占地总面积为90.4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总投资为14.56亿元。新校区突出生态化、特色化、数字化、现代
我国民办高校在办学模式上存在着诸多困境,包括“谁出资”的“狭隘”与“谁收益”的“敏感”,外部管理的尴尬与内部管理的两难等。为突破困境,政府层面需要在制度设计、政策
[摘 要]为分析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现状,以CNKI数据库CSSCI期刊2006—2016年间发表的教师教育相关文献为数据来源,利用文献计量法,分别从文献的年度载文量、期刊来源、基金资助、核心作者、高产学术机构以及研究热点六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该领域研究成果丰厚,论文数量在经历急升和保持相对稳定后呈现出缓降的变化趋势;(2)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核心期刊群,但是专门针对教师教育研究的权威学术期刊
实施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制度以来,独立学院的混合产权属性特征与分类管理制度逻辑之间存在的冲突和矛盾,带来了市场逻辑失范、教育逻辑缺位、公益属性不足等问题。破解这些问题
[摘 要]随着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由计算机和互联網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将引发教育生态系统的全面变革。“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和个性化的关键特征。教学是具有文化特性的实践活动,教学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教学思维、教学习惯、教学制度、教学思想等方面。“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变革不单纯是技术手段的改变,从深层意义上理解,更是教学文化的变革,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变革,需要构建意义互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