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思路大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uan25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市总体上已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面对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和农民素质状况,迫切需要依靠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生产经营能力,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民收入水平。为此,我们从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入手,创新工作思路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增强农民科技致富意识,提高农民科技种田水平,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农业实用技术灵活应用,为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增效保驾护航。
  一、创新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工作思路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工作内容丰富,涉及面广,针对性强,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做到了三个结合。
  1.“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与地域经济特点相结合
  农业生产有明显的地域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发展特色产品和产业是提高商品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为此,针对全市盐碱地面积大,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特点,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在黄骅市多次举办苜蓿种植、苦咸水养植食用菌等技术培训,在盐山县边务、城关、韩集举办半地下设施蔬菜技术培训,在黄骅、海兴举办碱地西瓜、油菜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并为农民引进推广了一大批适生优良品种,成功的发展了一批新兴产业,为我市旱碱地开发利用向纵深发展拓宽了道路。
  2.“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与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需求量明显增加。我市又毗邻京津,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尤其是无公害蔬菜生产必将成为适应市场发展的支柱产业,前景十分广阔。几年来,我们在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实施积极稳妥的种植业调整规划,并本着品种调优、区域调专、产业调强、效益调高的原则,重点抓好青县的四季黄瓜,肃宁的棚室韭菜,吴桥和东光的青椒、益都椒,任丘、南皮的番茄,献县的错季小葱等五大优势产品基地;市县农业局抽调技术骨干并聘请河北农大、中科院等单位资深专家,制定了发展规划和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逐乡、逐村进行了系列培训,发放了种植技术明白纸,促进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发展。
  3.“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与培养当地人才相结合
  深入乡、村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是农业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利用电视讲技术,田间地头传技术,科技大集送技术是职责所在。由于受季节、时间、场所等因素的限制,学时短、内容浅、接受慢,农民难以长期系统的掌握农业科技。针对这一状况。市农业局抽调10多名技术骨干,分别派驻到河间、南皮、盐山、吴桥、等县市的有关乡镇,他们吃住在乡,指导到村,帮助乡、村调结构,传信息,搞培训。在河间市行别营乡挂职的技术人员,在挂职的3年时间里,帮助小黄务村改建了100多个温室蔬菜大棚;通过多方联系,在行别营村发展了2000多亩的天鹰椒生产基地,并通过订单的形式,为农民统一引进优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组织销售,使每亩收入都在千元以上,为农民找到了致富途径。同时,并在27个村建立农业技术服务站,为全乡培养了56名走不了的“永久牌”农民技术员。
  二、创新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工作方法
  为提高培训农民的广度和深度,我们采取了多种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在传统培训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灵活多样的形式适时适地培训农民。
  1.利用电波入户“天上训”
  电波入户工程因其投资少、见效快、辐射面广,已成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传播的重要平台。自实施电波入户工程以来,我们就抓住这一契机,通过在电视台开办农业栏目,结合本地主导产业,适时制作和播出农民所需的农业信息和农业科教电视片,指导农业生产,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受到了农民的喜爱。近几年来,全市每年制作农业电视片300余部,电视讲座400余期(次),宣传农业新技术、新品种300余项(次),受训农民达100万人(次),培养致富180多个。如河间市农业局根据农民需要及时制作并播放了《马铃薯栽培管理技术》专题片,通过收看节目和技术人员的指导,兴村乡农民李国祥当年种植马铃薯5亩,每亩产量达到3500kg,亩纯收益达到3000元,对周边种植户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促进了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彰显了电波入户工作的魅力。
  2.科技进村“阵地训”
  我市共建达到“三个一”标准以上的科技进村服务站1180个,其中达到“五个一”(一处服务场所、一名专职技术人员、一套放像设备、一部电话、一台微机)标准的省级科技进村服务站已达68个,我们以这些服务站为依托,组织开展科技培训,以点带面,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以来村站直接培训农民达150万人次以上。黄骅市腾庄子乡李官屯村的服务站,利用能容纳100余人的电教室,每年根据农时季节不定期开展技术讲座和培训10余期,成为当地农民喜爱的接受培训的阵地。
  3.多快好省“喇叭训”
  全市共建立省级标准大喇叭广播站52个,市级标准的102个。通过大喇叭使得农民足不出户就接受了培训,培训内容即有科技知识,又有市场知识,还有致富信息,深受农民的欢迎,被农民称为多快好省培训法。
  4.重点技术“集中训”
  近几年来,我们借助国家六部委共同实施的“阳光工程”农业科技培训项目,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初高中毕业生为对象,以适合沧州农业实际的二十项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包括种、养、加工等多项内容)。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培训时间均在15天以上,使授训农民均达到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的标准。同时,为提高培训效果,我们根据全市农技人员知识现状和农业生产实际,组织70余名农业专家,历时近两年,编辑出版了阳光工程农业科技培训教材《农业实用技术》一书,内容涉及集粮、棉、油、菜、草、沼气、旱作农业等,结合我市生产实际,内容涉及面广、针对性、实用性强,成为基层农技术人员喜爱,农民喜欢的学习用书。2006—2008年,全市利用“阳光工程”农业科技培训共培训农民达4500余人。同时,我们在沧县、献县、黄骅、青县四个县市每年利用农业科技入户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的项目资金,培训农民10000余人,这些青年农民不仅掌握比较先进的实用技术,而且依靠所学知识提高了自己的收入水平,人均收入达4100元以上,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通过他们的典型带动,使我市的农村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
  5.明明白白“纸上训”
  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三农”服务工作,我们派出22多名技术人员深入示范村、科技园区,把科技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有什么技术问题现场为农民解决,深受农民喜爱;在农业的关键季节,我们就印制相关资料,把各种作物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以明白纸的形式发到农民手中。如去年我们及时印制2000份黄顶菊防控宣传明白纸在全市范围内散发,帮助农民及时认识和防治有害杂草的大面积发生。同时我们还编办了了《沧州农民》小刊,每月一期,发放到各广播站村、科技进村服务站,供农民学习,据统计,每年发放各类明白纸超过5万余份。
  6.集日咨询“随时训”
  我们每年利用科技下乡的机会,借助集日咨询为农民提供及时的服务,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为农民提供优种、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去年元月10日我们组织了21人的技术咨询团,到河间市诗经镇进行集日咨询,发放技术资料5000份,接待农民咨询300多人次,解答近400条问题,发放小册子1800本,每年这样大型的集日咨询就组织4~6次,受益农民达3万人次。
  7.疑难问题“电话训”
  为随时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近几年我们开通了农业专家咨询热线,随时为农民提供服务。每周五上午两名专家值班,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在春播、三夏、秋种三个关键季节增加值班次数,延长值班时间。同时,与沧州日报社联办《农民之友》专刊,每周一期,一方面重点将农民咨询的共性问题解答刊登;另一方面按农时季节将种植结构调整的信息、市场预测信息、管理技术要点、致富典型等在《农民之友》栏目中刊发。到目前为止,累计解答农民疑难问题1682条,450篇文章在《农民之友》上刊发。
  三、创新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工作机制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长远大计,只有实行行之有效的配套机制,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就近几年的实践看,必须建立以下机制。一是领导机制。我们成立了以农牧局一把手和主管局长任正副组长,有关业务科站一把手为成员的提高农民科技素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和考评工作。二是考核机制。对下乡科技人员建立实绩考核档案,由人事科具体负责,对下乡人员进行实绩考查、考评工作,下乡人员月有汇报,年终有总结、通报。三是激励机制。为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规定对长期驻村建站的科技人员优先评为先进,优先考虑行政职务的提拔和技术职称的晋升。四是目标分解机制。每年都制定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工作实施方案,将工作任务和目标分解到各业务科站和各县市农业局,实行定时期、定地点、定次数、定规模、定效果的“五定”工作责任制,将量化指标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目标之一,使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素质是根本,而提高农民素质最有效的手段是科技培训。因此,狠抓农民科技培训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长期工作,我们要总结经验,加大措施,不断把这项工作做的更加扎实,更加卓有成效。
其他文献
[摘 要] 栗实蛀果害虫一直是影响板栗品质的重要因素,被害果实易诱致菌类寄生而变质,完全失去发芽能力和食用价值。栗实象、桃蛀螟和栗皮夜蛾是丽水市板栗主要蛀果害虫。本文介绍了这3种蛀果病虫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生活习性、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  [关键词] 板栗 蛀果害虫 栗实象 桃蛀螟 栗皮夜蛾 防治  栗实蛀果害虫一直是影响板栗品质的重要因素,被害果实易诱致菌类寄生而变质,完全失去发芽能
期刊
[摘 要] 林业五大转变的推进和实践,对防沙治沙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治沙工作要以遏制生态恶化,优化生态环境为根本,促进沙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国治沙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当前防沙治沙的新举措,并进一步阐述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 防沙治沙 可持续发展目标 新举措 发展对策  人口、土地资源与环境问题是21世纪全世界发展的三大主要议题
期刊
滨黎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典型植物,原包括约180多个草本和灌木植物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以美国西北部干旱地区种类最多。四翅滨藜是美国科罗拉多洲立大学农业试验站、犹洲野生动物资源局、农业部林业局山际林业和牧场实验站、水土保持局等单位通过多年努力,选育出的改良品种,已广泛用于牧场改良、造林绿化和水土保持,具有很多优良特性。1994-1997年青海省林业科学研究所进行引种研究并取得
期刊
枣树是原产于我国的特有果树,属于李科,落叶乔木,树高可达10m,树皮灰褐色,条裂。枝有长枝、短枝与脱落性小枝之分。枣为酸枣演化而来,酸枣为枣的原生种。大量的古文献和出土文物表明,枣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已有4000年之久。我区地处黄河中游,属于世界红枣原产中心之一。  一、枣树的经济地位  枣树全身皆宝,具有很高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它以投资少、见效快、丰产性强、效益高等特点,成为农村脱贫致富,提高经
期刊
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统计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计划生育统计数据,是各级党委、政府稳定低生育水平、制定有关政策的重要决策依据。而基层计划生育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更是实施科学决策的基础和前提,基层计划生育统计数据存在误差、统计数据失真、数据质量不高、分析不到位,严重制约了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的提升,因此,找准基层计划生育统计数据误差及失真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尤为重要。  
期刊
[摘要] 本文介绍了我国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运用调查资料说明了粮食补贴政策的效应,分析了现行粮食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粮食;补贴;政策    自2004年以来,我国为了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扶持粮食生产,出台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补贴等粮食补贴政策,这些政策的执行状况如何?效果怎样?我们对湖南省产粮大县华容
期刊
[摘要]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为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湟中县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及时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多方渠道积极争取项目,并认真组织实施,以项目促生产,以项目促发展,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善了农业生产形势。农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
期刊
[摘要] 本文系统论述了区域合作共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总结了佳木斯市区域合作共建的做法和经验,指出了合作共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合作共建的建议。  [关键字] 佳木斯;区域;合作共建;探讨    区域合作共建是指在一个地理区域内的各系统、各部门、各单位之间,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互利互惠的发展关系而开展的合作和共同建设。目前,佳木斯市的区域合作共建主要是在相互接壤的地方政府与农垦农场或森工林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小陇山党川林区森林资源、森林保护及经营现状方面,阐述了该林区生物多样性特点,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关键词] 党川林区 生物多样性 保护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由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期刊
[摘要] 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是指在既定的区域宏观环境约束下,由农业科技推广主体在推广动机的导引下运用的有关推广方式、方法和措施等的总和。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经过对农业推广的长期实践探索,研究、总结、提炼出了许多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本文对美国、以色列、荷兰、法国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希望能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产生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业技术    科学有效的
期刊